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梵二大公会议”闭幕至今已有32年了。为了解历史上有关大公会议对教会信仰所作的贡献,现根据有关资料,简述如下。一、尼西亚第一次大公会议于公元325年在尼西亚城(Nicaea)召开。当时在亚历山大城有位司铎名叫亚略(Anus),他坚持耶稣只是一个“人”的观点,认为耶稣是天  相似文献   

2.
王群韬  安建峰 《孔子研究》2023,(5):52-58+158
自唐代确立“庙学一体”制度后,最基层的文庙(庙学)设于州县,一般不在县级以下区域修建文庙。晋东南地区的乡村文庙现象,似与礼制不符。稽考相关碑刻资料可知,元代兴建的社学是这类乡村文庙的主要来源,因其具有“学舍—礼殿”并存的形制格局,实质上是一种兼有文教与祭孔功能的社学型文庙。元代晋东南社学型文庙的礼仪空间多采用“二公十哲”祀位模式,并仿照州县庙学举行“释奠之礼”。从类型上看,社学型文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学校文庙”。  相似文献   

3.
福建比丘尼     
全慧 《法音》2000,(1):59-62
尼众丛林与大德三国吴、晋之际,佛教传入福建。寺院的创立,始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当时福建有绍因寺、延福寺、林泉院等5座寺院。尼众的寺院始于南朝梁大通元年(527),位于闽县(属今福州)的法林尼寺是福建第一所尼众道场,“闽中尼寺自此始”[1]。南朝陈太建二年(570),怀安(属今福州)又增建一所景星尼院。据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记载,在今福州地区范围内(还包括古田、宁德、霞浦等处)一共有尼院93所。其中建于唐代的4所,它们是位于长乐的金砂尼院与禅林尼院,分别建于唐咸通五年(864)…  相似文献   

4.
蓝岭 《福建宗教》2002,(4):46-46
妈祖崇拜发祥于湄洲岛,而“妈祖”名称则起源于澎湖岛。海神林氏,原是北宋早期的历史人物。据有关林氏的最早文献南宋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自宋迄清,历封为夫人、妃、天妃、天后。然而,民间却另有称呼。在南宋的文献中,除敕赐的封号和庙额外,林氏称为“林氏女”、“神女”,其庙称为“神女庙”或“女郎庙”。  相似文献   

5.
人生三象     
尼采以骆驼、狮子和婴儿比喻人生的精神阶段。骆驼、狮子好懂。骆驼,言其吃苦负重。人们总能看见"沙漠之舟"在干旱荒芜的沙漠戈壁艰难跋涉的形象。尼  相似文献   

6.
郪城(今四川省三台县郪江镇)是西汉至唐初郪县和飞乌县治所。其王爷庙和帝主宫已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并申报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本文对上述宫庙的古建筑群及其所祀神祗作了介绍和考证。认为:所祀“王爷”为“城隍神”,“王爷庙”即“城隍庙”“帝主宫”即“三官庙”,所祀“天官”寄托着建庙者的“发财梦”。  相似文献   

7.
听说蜥蜴一心要和蝎子交朋友,善良的骆驼赶去提醒它:“谁都知道蝎子最狠毒,你和它交朋友可要小心。”蜥蜴抬头看着骆驼说:“我看中的就是它的狠毒。”蜥蜴的话让骆驼莫名其妙。“如今的世道真是变了,交朋友都要找狠毒的。”骆驼自言自语地悻悻离去.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主教经济开发与社会服务委员会于4月19日至20日在京举行本届首次会议。该委员会成员有:主任刘景和主教,副主任俞嘉第、吕国存、李兴国教友;委员由北京、天津、重庆、广东(深圳)、江苏、江西、吉林、贵州、甘肃、宁夏10个省市(区)“两会”各推荐一名参...  相似文献   

9.
中国佛教制度拾零默然摘编中国僧制向两个方面的演化印顺法师在《泛论中国佛教制度》(收入《妙云集》下编之八)指出,佛教在人间的流布,分为“法”(经)和“毗尼”(律)两大类,只有这二者的均衡发展,才能成为完整与健全的佛教。佛教在中国,可说教义(法)有着可赞...  相似文献   

10.
二王庙,位于都江堰市城西二华里,初建于东汉,为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朝齐明帝建武(494——498年)年间,益州刺史刘季连迁“望帝祠”于郫县,改祀李冰于此,命名为“崇德庙”。另有名称甚多,如:“江渎庙”、“李公庙”、“王庙”、“秦太守李公祠”、“真常道院”。《蜀典》称“川主庙”,《录异记》称“显英王庙”,《舆地广记》称“广济王庙”,《灌县乡土记》称“二王宫”。乾隆《灌县志》称“二郎庙”。因宋太祖诏修崇德庙时,就已扩大了庙基,并增塑了李二郎的神像。自五代王建据蜀后(901——918年),因李冰父  相似文献   

11.
在内蒙古阴山深处,有一座保存比较完好、驰名中外的藏传佛教寺庙——五当召。  五当召原名为巴达格尔(藏语,是“白莲”的意思)召。因庙前峡谷名为五当沟(“五当”是蒙语的音译,意为“柳树”),故俗称为五当召。召,寺庙,一般指内蒙古内的寺庙或地名。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年,乾隆赐名广觉寺。  五当召位于包头市区东北54公里处的吉忽伦图山之阳,规模宏大,布局和谐。由庙南向北远望,重重殿堂,层层楼阁,依山而建,浑然一体,显得格外壮观。所有殿堂楼阁都是平顶白色的藏式建筑,又有“东方小布达拉宫”之称。  改革…  相似文献   

12.
妈祖又称娘妈、天妃或天后,是中国人所崇拜的最重要的航海保护神。妈祖崇拜起源于北宋年间,据说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福建莆田湄州林愿家降生了第六个女儿,取名林默娘,生前能言人祸福,常于梦中拯救海上遇难船只。宋雍熙四年(987)去世后,屡屡显圣于海上,抚危济险,平息波浪,被誉为“天上飞仙海上神”。宋以后,历代朝廷对其不断加封,宋代赐“顺济”庙额,初封为“夫人”,后封“显济妃”,元代时封为“护国明著天妃”,明洪武时加封为“昭应德正灵应孚济圣妃娘娘”,清代又晋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大妃”…  相似文献   

13.
孔庙是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景观。孔子殁后,首先立庙于今山东曲阜孔子故里,为本庙。汉代以后,又相继在京都及地方学校、书院等立庙。由于朝代更换等原因,为都之地屡有变迁,然孔庙之设相沿不断,且建制规格越来越高。地方体制在汉魏时期为郡(国)县二级或州郡县三级,隋唐时期为州县二级,宋元以后为府(路)州县三级,各级治所相对稳定,孔庙之设多带有连续性,形成了许多千年古庙,各具特色。本人曾对曲阜孔庙予以探讨(见《汉魏鲁城孔庙考》,载《史学集刊》1994年第1期;《曲阜历代孔庙考述》,载《孔子研究》1993年第3期),这里拟…  相似文献   

14.
(1)张或者是文豪,或者是音乐家;(2)张是文豪;所以(3)张不是音乐家。它的形式:(1)甲或乙;(2)甲;所以(3)不是乙。从前提(1)、(2),能否推论出结论(3)?首先,我们澄清“或”的用法。试看“甲或乙”(1)。当甲、乙一真一假时,(1)真;当甲、乙皆假时,(1)假。到此为止,这是“或”一词的标准用法。谁不依循,准便违反约定俗成,犯了“曲解词义”谬误。可”是,当甲、乙皆真时,(l)是真还是假呢?这时,“或”的使用是不能确定,落入“或”的“混含”地带,而可分成下列三派:肯定派认为(l)真。他们采取包容的…  相似文献   

15.
罗睺寺与十方堂李史明罗寺与十方堂是毗邻的两座黄庙。在历史上,这两座庙为一庙,称罗寺。十方堂原是罗寺的马坊院。明永乐年间(1403——1424),黄教传入五台山,五台山才有了黄庙,但为数不多。到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圣祖任命罗藏胆巴为菩萨...  相似文献   

16.
一、引子:关于“道德形上学”及文化比较的可能性“道德形上学”作为复合词是个需澄清的概念。“道德”与“形上学”在复合时谁为主词,谁为宾词,结果大不一样。宾词具有解释主词的功能,在复合后充当修饰词。用“形上学”解释“道德”,是要给道德寻找形上学的根据;用“道德”解释“形上学”,是要为形上学寻找道德的根据。牟宗三先生意识到这种区别并由此搭起比较儒家伦理思想与康德伦理思想的一个解释框架。他说,“道德底形上学”(MetaphysicofMorafa)与“道德的形上学”(MoralMeta.PhysicS)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前者是…  相似文献   

17.
田瑾 《中国道教》2001,(3):57-60
大慈延福宫位于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 2 0 3号 ,始建于明成化十七年 (1 481 ) ,庙内主祀天官、地官和水官三神 ,因此又被人们称作“三官庙”。该庙建成后 ,明宪宗曾经撰写碑文 ,记述了建庙初衷及该庙建筑规制 ① 。正德十一年(1 5 1 3) ,明武宗赐封该庙住持严天容为真人 ,“领道教事”② 。可见当时大慈延福宫受到皇室重视 ,地位非同一般。明清时期 ,北京城内外的众多三官庙中 ,当属大慈延福宫规模最大。全庙由正院和东道院组成。整体布局严整 ,气势雄伟。沿中轴线由南向北 ,依次排列山门、大慈延福殿等主体建筑。山门为七开间 ,黑琉璃瓦调大…  相似文献   

18.
拜功与教法规定李鸿鸣拜功是伊斯兰教的重要功课之一,教法上属“法里则·尔尼”,意思是每个穆斯林都必须认真履行的主命功课。真主说:“信士们确已成功了;他们在拜中是恭顺的,……”(《古兰经》23:1、2)。为虔诚敬意地履行真主之命,伊斯兰教法对拜功作了详细...  相似文献   

19.
精妙别致的著名古塔古心塔,梵文为Stupa,巴利语为thupa,音译作都婆、数斗波、率都婆等;略译作塔婆、浮图、佛塔等;意译作高显处、功德聚、方坟、圆冢、塔庙、灵庙,是“顶”、“堆土”之义。可见,塔的本义是埋藏佛陀舍利的纪念性的建筑物。舍利,乃为梵...  相似文献   

20.
新津老子庙的建筑特点颜开明新津老子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县城西南,约3公里的永商乡车灌村境内的稠山(又名老君山)。据道书和志书记载,庙址最早为东汉张陵所建24治之一稠治,隋唐以后,由治所变为道观,历代累圯累建,殿宇雄踞山巅,依山势建成,三清殿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