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里“N+上”是一个常用的方位词短语。其中N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为单纯方位词。这种“N+上”的短语有三种类型。例如: 一组:楼上住的都是些有钱的人家。窗台上放着几盆花。二组:他谈了自己在教育工作上的几点体会。在教学实习中他很努力,思想上也有较大的提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量的思想问题也反映在学习上。三组:他十八岁上来到了这座城市。在这节骨眼上他又打退堂鼓了。从以上三组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单纯方位词“上”在不同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后面所表示的语义不同。第一组:N+上表示具体的处所。第二组:N+上表示范围、方面等。  相似文献   

2.
指示词理论是逻辑哲学、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指示词包括专名和摹状词。本文试图在综述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用可能世界语义学作一些补充论证。一、专名和摹状词名称有专名和通名之分。专名是个体的名称 ,通名是自然种类的名称 (种名 )。限定摹状词 (简称摹状词 )是用一个个体的性质来指称该个体的语词。在英语中 ,摹状词的结构是 :定冠词 the+形容词 +单数普遍名词。在汉语中没有定冠词 ,而且名词也无单复数之分 ,一般由“形容词组+普遍名词”就可构成限定摹状词。有时也可用“那个”代替定冠词 ,用以表示我们所指称的个体…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们”是粘附在人称代词或者表示人的名词后表示复数的。但是,在某些方言中却不用“们”,如陕西商县话就采用声调变化来表示单数和复数的对立: [ηγ~(53)]我——[ηγ~(21)]我们 [t~-a~(53)]他——[t~-a~(21)]他们而不表示人的名词也常常可以加“们”  相似文献   

4.
刘美纯 《天风》2022,(3):25-26
和好的观念是保罗神学重要的特色.保罗用动词"καταλλ(α)σσω"和名词"καταλλαγ(η) "表示和好.此词仅出现在保罗书信中(参罗5 : 10 - 11;参林后5 : 18 -20;参弗2 : 16;参西1 : 20、22).动词的意思是"使和解",名词的意思是"复和".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控速度的移动窗口技术,在1个实验中考察由动/名词类歧义词引发的句法歧义的消解机制。阅读材料为含有双字词类歧义词的句子。结果表明:Gibson乘法模型和新再分析模型结合在一起比竞争模型和不受限竞赛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和解释由汉语动/名词类歧义词引发的句法歧义的消解。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要明确表示指人、物、事的名词是个单独个体,可以采用下列办法: (A)在这个名词前边用上数词“一”和适合的量词,如:一个运动员、一瓶酒、一种行为。 (B)在这个名词后边用上“之一”,  相似文献   

7.
谈复指短语     
一、复指短语的构成及类型复指短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前后排列在一起,指同一事物,作同一句子成分的一种名词短语.根据复指短语的结构成分,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名词和名词构成复指短语: 首都/天安门作者/鲁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逻辑学著述陆续引进了“摹状词”。在英语中,摹状词的结构是:定冠词the+形容词+单数普遍名词。例如,“the author of waverely”(“《威弗莱》的作者”),“the morning star”(“晨星”),汉语没有定冠词,而且名词也无单复数之分,汉语的摹状词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受到了我国逻辑学界的普遍注意,许多引进“摹状词”的著述,对摹状的汉语结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七种: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的使用是很常见的。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称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张静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说:“数量词是数词和量词的合称,‘数’表示数目.‘量’是单位”: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写道:“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最词是名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量  相似文献   

10.
我们经常使用“意义”这个词,但是,假如有人要问:“什么是‘意义’这个词的意义?”恐怕很多人都会感到,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这首先在于,“意义”这个词跟自然语言中很多其他词一样,是一个多义词,即“意义”本身有好几种意义。例如,它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所表示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价值”、“作用”等,如说:“这件事很有意义”,就是说:“做这件事很有价值”。我们现在要讲的,只是第一种涵义上的“意义”。但是,什么是语言文字的内容,这仍然是一个不太清  相似文献   

11.
以既可用作名词,又可用作动词的汉语双音节兼类词为材料,采用移动窗口范式,考察了汉语句子中名词倾向性高和低两类兼类词句法分析的详细历程。结果发现,两类兼类词与各自的控制词之间,均未出现阅读时间上的显著差异,因此并不支持延迟模型所提出的兼类词句法角色延迟指派的观点。实验还发现,名词倾向性高的兼类词引起了更大的加工困难。此外,即便是名词倾向性低的兼类词,被试也仍为其指派名词的句法角色。花园路径模型和制约满意理论均不能单独和完整解释上述发现。文章指出,实验结果支持一种既不同于花园路径模型,又不同于制约满意理论的权变的理论。阅读中遇到兼类词时,读者能立即为其指派句法角色。这种指派过程既可以利用概率制约信息,也可以在句法分析原则指导下进行。句法分析原则是否起作用,取决于概率制约信息的制约强度  相似文献   

12.
学会感恩     
陆道骆 《天风》2005,(10):47-47
在一篇短文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日本一名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  相似文献   

13.
“有”除了表示确有、具有(“我有一张童年的照片”)和存在(“门前有一个巨大的停车场”)以外,还有一种表示估量的用法,我们把这种由“有”做述语表示对主语进行估量的句子称为表示估量的“有”字句。这种“有”字句在语法形式和语义内容方面均有自己的一些特点。这主要表现在: 一、这种“有”字句谓语部分的基本结构是“有+名词/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宾语部分是以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因为估量必须有结果,不能只是孤伶伶的一个词。值得注意的是:用在“有”字句中的形容词只能是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而不能是表示消极意义的形容词。例如我们可以说:  相似文献   

14.
逻辑学上的单独概念,在语言学上叫“专有名词”,如“北京、鲁迅”等。从语言学这个术语的本身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它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名词性”的,因而具有名词的一些特点;二是它表示特定时间空间中某一个个别的事物,因而又有可能与一般名词不同,比如一般名词可以受表多数的数量词的限制修饰,而由于这类名词“专有”的特点,它一般又不受数量词的限制修饰.关于这些特点,A·A·龙果夫在他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里早已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沈醉在一篇回忆溥仪的文章中记叙了这样一件事:一天,沈醉与溥仪走到北京景山崇贞上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溥仪触景生情,不禁谈起末代皇帝的苦衷。他说南唐李后主被俘后,只是因为他填的词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便惹来了杀身之祸。沈醉说:“谁叫他填那样的词?我要能当皇帝,绝不学填词,而学打仗保江山”。傅仪说:“蜀后主刘阿斗不但不填词,还很会讨好,说什么此间乐,不思蜀,卑躬屈节到这样总算可以了,结果不是一样被害死了?!”接着他又谈起了汉隋许多末代皇帝的下场之后,站了起来,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拍了拍胸脯,高高兴兴地说:“我这个末代皇帝能得  相似文献   

16.
张积家  刘红艳 《心理学报》2009,41(7):580-593
个体量词是汉语的特色词类,是名词的限定词。关于个体量词的通达,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直接选择假说和间接选择假说。实验1和实验2采用图词干扰范式考察了名词短语和简单名词产生中个体量词的通达。实验3采用启动范式考察了言语理解中个体量词的通达。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言语产生中,还是在言语理解中,都存在量词一致性效应:当启动词和目标词量词一致时反应时短,错误率亦低。整个研究表明,个体量词的通达涉及个体名词系统和个体量词系统,涉及双向选择的组合网络。个体量词的通达是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的有机结合。个体量词在名词短语产生的早期就得到了通达。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语言产生领域的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口语词语产生方面,许多研究者针对不同的语言系统的特色,对功能词进行了大量跨语言的研究。汉语量词是汉藏语系独有的功能词,本研究采用词图干扰范式,以名词短语和简单名词两种不同的图片命名任务,探讨了汉语量词的产生过程。实验结果发现,在名词短语命名任务下,存在量词的一致性效应;在名词命名的任务下,则不存在这种一致性效应。研究还发现语义干扰效应在两种不同命名任务下出现了分离。语义干扰效应只在命名名词的任务下出现,在命名名词短语的任务下未被发现。  相似文献   

18.
采用视觉呈现干扰词的图片一词干扰实验范式,探讨产生不同语法结构时言语产生汉语词类信息的加工进程.3个实验分别考察了以单字词、名词短语和简单陈述句命名图片时词类信息的加工,结果发现:三个实验中都存在不同词类干扰的不一致,名词干扰比非名词干扰更强烈;语义加工与语法特征加工存在重叠的时间窗,研究结果支持言语产生的交互激活理论.  相似文献   

19.
陆沉 《世界哲学》2002,(6):75-79
一、ξιδζ和ιδεa的含义柏拉图的“相”在希腊原中是两个词,即ξιδζ与ιδεa。它们都源于动词ιδεa(看)。作为名词,ιδεa是中性,;8ia是阴性。一般认为它们是同义词.或至少也是意义极其相近的词.因为它们都是“首先指我人所看到的表示出事物典型特征的外貌,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中学教师来信问道:“‘突然’和‘忽然”意义很相似,为什么说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副词呢?”他还举了下面两个例句: a.他突然从山上摔下来了。b.我忽然想起一件事。说是这两个词不仅意义相近,而且用法也相同——都在句中作状语。我觉得他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因此试着来作一个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