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易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卦象、易数与阴阳合德三方面论述了易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源是来自<周易>,与易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易传》根据以阳阳哲学为核心的《易》道来观察解释政治领域的问题,形成了一种追求社会整体和谐的政治思想。这种政治思想受到历代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家的重视,用于拨乱反正,克服由君主专制体制所造成的危机,变无序为有序,化冲突为和谐,对中国二千多年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唐代的文人道诗颇多。唐代文人道诗描绘了道教神仙世界、道教信徒生活以及道教胜地景象,反映了当时的道教文化形态和儒释道融合的趋势,其中不乏文学佳作,为后人了解唐代的道教文化拓宽了研究领域。历代文士、诗人创作的反映道教文化的诗作,通常被称为"文人道诗"。  相似文献   

4.
出于对近代中国民族文化自信失坠的关切,杭辛斋走上了一条与同时期其他易学家不同的易学研究道路。他希望通过阐明易道重树民族文化信念。为实现这一理想,杭辛斋整合了传统易学的诸流派与传统文化的诸派别,并积极引入近代西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知识,试图构建一个涵摄范围极广的大易学体系。在整合传统易学方面,他主张破除汉宋易学的门户之见,以"讲《易》"替代"诂经",并提出"辞、象、数、气、占"五位并重的易道观。这种努力客观上成为了对传统治《易》方法以及传统象数易学的总结与革新。此外,他对《周易》"象辞相应之理"的过分探求,以及将近代西方学说与易学两相附会的做法,大体可以归因于历史观念和历史方法的欠缺。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属于历史,其研究除材料收集尽量周全、历史考证尽量详密外,还得注意:(1)传统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中介,这个中介结构物其底部毗邻物理世界,往往凝结为物化状态,其上部则毗邻心理世界,往往升华为观念形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综观易学文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易学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强调把易学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明确提出一系列观点:应该合理界定易学的名称范畴,密切关注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逐步拟定易学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1.高仲华精通易学高明,字仲华,江苏高邮人,历主师大政大国文研究所,著作满家,于易有《连山归藏考》、《易图书学溯原》、《读易随笔》、《易学史》上篇、《五十年来之易学》、《周易研究》、《孔子的易教及易象探原》,其论易则博综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乃至随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以来之易字。皆探其赜而研其精,蕴百家之精义,述一己之所得,以易为推天道以明人事之书。故象数义理不可偏废,据象数于易之本经本传,而务求归本于人事之日用,以指明内圣外王之道为极归。其学易之方,以为宜自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之《周易注疏》李鼎祚之《周易集解》及程子《易传》三书读起。 2.林尹以为“易道初生源于阴阳终于开物成务”  相似文献   

8.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内容,《易》学与道教文化都是我国先民探索宇宙奥秘、人生价值的心灵轨迹。这两条心灵之轨尽管有各自不同的开端,各自不同的材料,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背景中它们交汇了。由于《易》学与道教有着共同的文化土壤,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两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便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自然汇通”关系。  相似文献   

9.
临终关怀在当下社会面临着科学及医疗水平快速发展与中国传统生死观、孝道文化等多重因素的挑战,以及临终关怀主客体的错位。临终反向关怀以强调临终者为主体的视角为临终关怀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从文化分析视角,尝试以临终关怀发展的西方文化基础及儒释道文化为脉络,探讨临终反向关怀本土化的文化载体。研究显示,基督教描绘的天堂、儒家追求的流芳百世、佛教向往的西方极乐世界、道家追求的修成仙道的人生终极目标的思想,从行为、言语、情绪、精神等方面为临终反向关怀提供了具体的思想及行动指导,临终反向关怀具备西方及本土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0.
由北京大学博士张其成主编、以一批青年博士为写作主体的《易学文化丛书》已由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本丛书从多个独特的新视角揭示了易学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我国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的渗透和影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丛书共计十种,分别为:张其成教授著《易道主干》,《易图探秘》,《易学与中医》;王新春教授著《神妙的周易智慧》;曲黎敏、彭贤博士著《易道气功养生》;亢羽博士著《易学堪舆与建筑》;任俊华先生著《易学与儒学》;詹石窗教授著《易学与道教符号揭秘》;王仲尧博士著《易学与佛教》,《易学与中国管理艺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筑文化的易学内涵刘金钟文化的广义概念系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哲学等等。“建筑文化”当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文化是...  相似文献   

12.
乾升坤降说是汉末易学家荀爽在其易学中所创发的重要象数学说。此一学说立足干乾坤之相互对待,主张阳宜升,阴宜降,各以中正为其位与境之极致。内蕴着荀爽天地万物宜在大宇宙背景下各有其适切定位,密相应和,从而达成井然有序,良性互动,和谐有致而通泰之理想宇宙格局与境地的总体宇宙关怀;内蕴着荀爽人人,尤其是君、臣,宜在社会人生大系统下各正定其位,同心相应,从而达成井然有序,良性互动,和谐有致而通泰之理想社会人生格局与境地的终极人文关切。  相似文献   

13.
<正> 至今仍积淀在中国人意识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时代性而言,乃是一种前资本主义文化,它大致与文艺复兴前的欧洲文化相当。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文化和无产阶级文化都是在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出现的。这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整整落后一个时代,它缺少文艺复兴后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易学是“范围天地”、“曲成万物”,利用自然现象以求人事、关心人之学。但不无遗憾的是从来无人把易学作为人学来研究。本文认为易学即人学。人学是关心人、研究人的学问。易学从人的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基础上探索人在自然界的形成、演化以及人性的内容等,在解释《易经》的系统中,阐述了人其所以为人的内容,从天地设位、大化流行、三材之道、性命之理、裁成辅相、弥纶天地、情见乎辞、继之者善、自强不息、人文化成等十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古老的人学系统。  相似文献   

15.
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观郑万耕战国前期和中期,道家倡导阴阳学说。到了战国中后期,齐国稷下学者邹衍以阴阳观念为核心,创立了阴阳五行学派。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对《周易》的理解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观念为易学家们所吸收,用来解释《周易》筮法中的变化法则。《...  相似文献   

16.
作为汉化了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耶律楚材在金元之际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耶律楚材的家学渊源、人生经历以及易学思想的梳理,可见以易学为基调的家学传统影响了耶律楚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及其文学创作理念。通过言为心声的文学作品,可以从中把握他的易学思想梗概。  相似文献   

17.
论医学中的人道功利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牛顿只看到时空的不变易性;爱因斯坦虽看到时空的变易性(即相对性),并把相对论完全建立在两个参考系的相对运动上,但只注意到两个参照系相互远离时的现象,而忽略了相互趋近时的现象。当趋近时,时间不是“膨胀”,空间也不是“收缩”。易  相似文献   

19.
汉赋与易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涛 《周易研究》2001,(3):57-66
两汉时期,易学与赋体文学的发展是相伴而行、相互促动、相得益彰的。当时不少士人既是赋作家.又是易学家、思想家,其易学思想和成就在其辞赋作品中同样有所反映。汉赋中所见易学史料甚多,其中在贾谊、扬雄、班固、张衡等人的赋休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汉代易学大家京房在其八宫易学体系与世应格局中发明飞伏体例,对六十四卦进行创造性解说,揭示爻象或卦象显现与隐伏的两种存在状态,以及特定的爻与爻之间、卦与卦之间以及爻与卦之间互相对待、变化生成的关系。京房易学飞伏说以卦爻符号的飞伏显隐符示涵摄阴阳二气的消息变化,其理论来源于古人占候地气的观测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京房易学飞伏说将天道运行彰显为阴阳、五行的气化流行,揭示了人处身其中、生生变化的生存境遇,体现了汉代易学沟通天人之际、深沉浩大的宇宙论品格,成为汉代易学尤其是汉易卦气学说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