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哲学分支学科,它既需要关注"道德形上学",又需要直面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科学地解决影响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伦理道德难题.  相似文献   

2.
钱广荣 《道德与文明》2008,23(1):109-112
"道德资本"概念的提出及研究是我国伦理学理论发展中的一个创新,它顺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对道德进步提出的客观要求,对帮助人们破解道德与经济"二元对立"的时代难题、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的道德价值学说,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在科学界说"道德资本"的内涵,对其进行学科定位的基础上予以拓展.  相似文献   

3.
周丹 《伦理学研究》2017,(4):126-131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道德经济是在企业社会责任思潮和消费者对企业社会目标的期待的双重推动之下而兴起和发展的,社会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其兴起和发展的典型表征。以研究人们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为宗旨的经济伦理学应该把道德经济纳入其中并赋以主题地位,而道德经济也可以展现经济伦理学为经济发展创设价值目标的学科价值,丰富它的研究内容,为它合理指导经济决策提供新思路,从而构成经济伦理学现实化的实践平台。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不同的是,经济伦理学研究道德经济建立在经济主体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的理论假设之上,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价值分析法研究道德经济。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社会各领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层出不穷,急需伦理学说予以回答和解决。如:市场机制的经济活动需要伦理规范为之提供道德秩序;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更需要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保护;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又提出了亘古未有的一些令传统观念感到困惑难解的生命伦理问题。另外还有制度伦理、家庭伦理、教育伦理等层面上的问题。这些都说明,在加强伦理基础理论建设的同时,必须认真关注伦理学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伦理学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 ,伦理学史是伦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它与伦理学原理密不可分。如果说伦理学原理只是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展示和逻辑结论 ,那么也可以说伦理学史正是伦理学原理的实践过程和历史展示。伦理学就是从这种历史的和逻辑的两个方面展开 ,并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中向前发展的 :伦理学原理给予伦理学史的研究以理论性的指导 ,而伦理学史则给伦理学原理的研究以事实的支撑。从特殊的意义上说 ,中国伦理学史更是伦理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学科 ,因为伦理道德在中国的社会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特别为中…  相似文献   

6.
指数研究起源于经济学领域,这一研究逐渐延展至社会、文化领域,现在我们正进入人文指数的积极探索与建构的时代。伦理道德发展指数研究区别于道德心理学与道德社会学,以一种哲学伦理学视角,将自下而上原子式的伦理道德科学量化研究与自上而下实体式的伦理道德哲学研究相结合。在哲学本体论上提出道德偶然性世界观,为伦理道德量化研究提供形而上的理论论证,道德偶然性世界观是一种“偶然—必然”逻辑,不同于在“必然中克服偶然”的“必然—偶然”逻辑,它强调在“偶然中建构必然”,从而为伦理道德量化提供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在伦理道德理解上,着力于发现世界听得懂、中国老百姓明白的共通式的伦理道德理解结构,从而为伦理道德发展指数提供更为大众化、时代化、可普遍化的理解范式。在具体伦理道德指数建构方面,提出“五维三态十要素”的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以“个体—家庭—社会—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主体与伦理共体为一级指标,以伦理道德的“实然、本然、应然”三态为二级指标,每个维度考察具有普适性、共通性、时代性的具体的伦理道德“十要素”。  相似文献   

7.
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伦理学研究的路径演变及范式转向反映了社会道德意识形态的变化,研究呈现出可以纵向探究和横向考察的理论空间。历时态变迁中的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伦理学,其研究的实践进路体现在伦理学研究的整体裂变、社会适应、理性转变和价值传承上;共时态视野中的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伦理学,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政治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宗教伦理学等伦理学分支学科研究的范式转向。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伦理学研究的路径演变及范式转向是社会生活对道德意识形态建构提出的具体要求,它既反映了俄罗斯社会从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转变,同时又在道德层面持续指引和反映着俄罗斯社会发展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8.
学界一直基于"伦理就是道德"的认识将伦理学的对象仅归于道德,致使伦理学学科体系一直存在一种结构性的缺陷。实际上,伦理与道德是两个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不同概念,关涉两个不同的社会精神领域,伦理属于社会关系范畴,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道德的功能和价值在于维护伦理和谐,促使人们"心灵有序",维护和优化适应社会和人发展进步之客观要求的"思想的社会关系"。伦理学应以伦理与道德及其相互关系为对象,为此,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里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的基本原理,这是当代道德哲学和伦理学研究与建设的一个重要学术话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代科学学、技术哲学、科学伦理学、职业道德等一系列科学的进展,涉及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问题与日俱增。为了探讨人类的技术活动所引起的社会与自然的变化,协调技术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展技术伦理学研究就成为伦理学研究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开展技术伦理问题的研究,对调节人类技术活动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进行探讨,应当说是技术伦理学的基本任务。我们认为,应着重研究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中国伦理学研究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步伐.它使伦理学研究摆脱了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和政治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学问,为伦理学研究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社会伦理道德领域内存在的"形式主义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系统的民族化、本土化的伦理学理论的发展,成为五四之后的学者们反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一、道德形而上学难题及其理论假设如果试图建立道德的形上而学, 如果试图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对中国伦理进行哲学把握, 那么, 以下三个问题可能是道德形而上学研究并未真正解决而又不可逾越的前沿性课题:1. 伦理道德的形上本性是什么: 具体地说, 到底是“实践理性”还是“精神”? 虽然自康德提出“实践理性”的概念以来, 伦理道德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与“实践理性”可以相置换的概念, 然而,无论在逻辑还是历史的维度上, 这种学术定势都有待质疑和反省。审慎地梳理道德形而上学的历史资源就会发现, 关于伦理道德的形上本性, 在康德的“道德理性”…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文明》杂志创办十周年了,她一直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开辟了伦理学基本理论研究、社会公德、家庭道德、道德教育、道德论坛、中外伦理思想史、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以及科技伦理学、艺术伦理学、军事伦理学、生态环境伦理学、宗教伦理学等多种专栏,为广大群众和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古今中外伦理道德的丰富思想资料,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新时期道德生活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伦  相似文献   

13.
卫生法伦理学是由医学、法学和伦理学三大学科相互交融、渗透而结合的产物.卫生法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法律的道德审视,不仅是法伦理学研究的基础途径,更是当代中国卫生法伦理学研究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一种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还有一种认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善与恶的关系。这三种观点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的有意义的研究,但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片面性和不完善的地方。 我认为伦理学作为一门研究道德的学科,它的基本问题就是道德的基本  相似文献   

15.
伦理道德不是外在于人的说教,而就是我们自身的存在,是关于人的生命实践的学说.马克思拒斥古典伦理学的抽象人性观和超验的道德立场,实现了对近代伦理学的革命变革.这一变革体现在把对道德、伦理的思考引向人的存在本身,从现实人的生存处境和社会现实来思考和寻求人的解放之路,马克思这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伦理变革为当代伦理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为我国当代经济伦理问题研究和学科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回顾40年来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园中的主干和显学。经济伦理学科体系逐步完善,在市场经济伦理、经济公正、经济自由、道德资本、信用道德建设、企业伦理等研究热点和焦点方面彰显了学科价值和学术特色,经济伦理的理论史研究日臻完善,"走出去"国际交流成绩斐然、实现重大突破,经济伦理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已经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中国经济伦理学在经验总结和趋势展望基础上,在新时代重新出发。  相似文献   

17.
应用伦理学不是已有伦理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而是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科技信息化的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新兴交叉学科群。应用伦理学运用描述、分析和规范的方法 ,试图面向问题、决策和行动 ,从微观个人、中观组织、宏观体制与超宏观全球四个角度系统研究社会生活各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应用伦理学既涵盖了传统的描述伦理学、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 ,又和其他学科发生了直接的关联。对于很多应用伦理问题而言 ,不存在惟一正确的解决方案 ,对它们的把握和解决需要新思维、新综合和新创造。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通过人们的社会活动而起作用的。但道德究竟应当如何适应社会以及社会中人们的需要,却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不仅与伦理学的研究相关,而且与哲学基本原理的研究联系在一起。近几年来,由于哲学基本原理有关内容研究的相对薄弱以及哲学研究同作为其分支学科之一的伦理学研究的过分疏远,使这个问题的解决难以有重大的进展。本文拟从伦理学与哲学原理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对道德的适应关系作一尝试性考察,并以此就教于专家与读者。  相似文献   

19.
赵浩 《道德与文明》2018,(4):119-123
当代伦理学研究呈现越来越明显的经验趋向,这一趋向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回到"道德生活",以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为理论建构的基石。它肇始于美德伦理学对传统规范伦理学的批判,兴盛于后现代伦理学,并在当代多元社会现实中继续深化,逐渐形成崭新的研究范式。回到"道德生活"将给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伦理学提供参与当代伦理学理论形态建构的主体机遇,推动西方伦理学理论的本土化与中国伦理学理论的全球化。同时也需要对这一趋向进行反思,避免研究的碎片化,将研究提升到本体论层面上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析医患矛盾的形成与消解:—女性主义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伦理学历史发展了几千年 ,伦理学家纷纷从不同角度切入历史 ,女性主义伦理学从性别入手 ,对道德进行研究 ,用女性和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世界 ,看社会 ,看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伦理道德问题。1 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特征女性主义伦理学与西方传统伦理学不同。传统伦理学的目标在于发现、提出、解释指导人们行为的那些普遍的、公正的、不分种族阶级的应用于每个人的道德原则。女性主义伦理学则试图审视批判传统伦理学中对妇女声音的忽略 ,批判带有压迫妇女性质的伦理理论 ,并重新确立起自己的理论。女性主义伦理学产生于女性主义运动 ,在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