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君  莫雷  黄平  周莹  王靖  昂晨 《心理学报》2014,46(10):1498-1508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据表明, 工作记忆训练能提高成人、儿童的流体智力成绩, 然而这种训练是否能够提高幼儿的流体智力表现, 更为重要的是, 如果训练确有成效, 那么这种训练效果能否长期保持?为此, 本研究选择了幼儿园4~5岁幼儿进行工作记忆训练任务, 考察工作记忆训练对流体智力的提升及保持效应。实验中设立3个组:实验组、控制1组和控制2组。实验组采用单个空间n-back的工作记忆游戏程序进行训练, 控制1组采用“水果忍者”的游戏程序进行训练, 两组进行游戏训练的时间均为14天, 每天15 min; 控制2组不进行任何训练。结果发现, 训练后实验组幼儿被试的流体智力成绩明显优于两个控制组, 在6个月后再进行测试, 这种优势仍然保持。本研究结果表明, n-back工作记忆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流体智力成绩, 并且这种训练效果具有持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传递生物体运动信息的生物运动在工作记忆中有着独立于一般视觉客体的存储空间。尽管研究发现电子游戏训练可提高工作记忆(如一般视觉客体)容量,但尚未有研究探讨游戏训练对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Kinect体感游戏训练,首次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实验中控制组被试与实验组被试均先后做两次生物运动记忆实验,但实验组在第一次实验后进行为期14天的体感游戏训练。结果发现,尽管生物运动工作记忆绩效在后测时较前测有显著上升,但是游戏训练并未显著提高实验组的记忆绩效,说明生物运动工作记忆并不受体感交互游戏训练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考察了流体智力基线水平对工作记忆训练迁移效果的影响。采用前后测设计,以视觉和听觉双任务n-back作为工作记忆训练任务,对训练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训练;积极对照组采用阅读任务进行训练。结果发现积极控制组的流体智力水平在基线与后测之间无显著变化;而训练组流体智力水平在后测时与基线相比有显著提高,且工作记忆训练提升量越大的个体其流体智力改善越大。说明认知训练有效迁移到了流体智力水平的改善上。我们还发现流体智力基线水平调节了工作记忆训练对流体智力水平的迁移,即工作记忆训练提升量越大,流体智力改善值越大,对于那些流体智力基线水平较高的人来说,工作记忆训练对流体智力改善的效果更大。流体智力基线水平、工作记忆训练提升量及两者的乘积共同影响了流体智力改善值。这一结果表明个体差异如流体智力基线水平可以调节工作记忆训练对流体智力水平的迁移。  相似文献   

4.
产生效应是指朗读单词的记忆成绩要好于默读单词的。目前存在特异观和强度观两种理论解释,特异观强调朗读的相对特殊性,强度观强调朗读单词的编码强度高于默读单词的。为了检验两种理论,本研究采用“学习-再认”的实验范式,将阅读方式分别设置为被试内和被试间变量,通过两项实验考察阅读方式和学习次数对中文词汇的产生效应的影响。实验1采用被试内设计考察阅读方式和学习次数对产生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阅读方式和学习次数的主效应显著,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实验2将阅读方式设置为被试间变量,采用混合设计考察阅读方式和学习次数对产生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学习次数的主效应显著,阅读方式的主效应和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产生效应未随着项目编码强度的增强而增强,支持特异观。  相似文献   

5.
工作记忆,意思相对频率与汉语歧义句的加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杨丽霞  崔耀 《心理科学》1999,22(3):222-225
本研究选取高、低工作记忆能量两组被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歧义句多种解释的相对使用频率和被试工作记忆能量在歧义句加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意思相对频率在歧义句加工中有显著效应,主要意思比次要意思更易于提取;(2)工作记忆能量对歧义句的加工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影响,材料难度增加时,该效应达到边缘性显著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彭婉晴  罗帏  周仁来 《心理学报》2019,51(6):648-661
根据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贝克抑郁量表(BDI-II-C)的得分情况招募健康被试20例, 抑郁倾向被试40例, 以自愿参加的分组方式将抑郁倾向被试分为工作记忆刷新训练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对训练组进行为期20天的工作记忆刷新训练, 对照组不做处理。记录各组被试在前后测的刷新功能以及在情绪调节任务中量表的得分情况, 并收集各组被试在5种实验条件下的心率变异性(HRV)的频域指标值, 结果发现:前测时抑郁倾向个体的HF-HRV显著低于健康个体的平均水平。经过工作记忆训练, 后测的抑郁倾向训练组在情绪调节任务中的HF-HRV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贴近健康对照组的水平, 并与抑郁倾向对照组分离。研究表明, 工作记忆刷新训练能够使抑郁倾向大学生的HRV活动更接近健康被试的HRV活动, 表明抑郁倾向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7.
张璇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10,42(7):727-734
本文探索了工作记忆容量对语篇理解中重读效应的影响。采用阅读广度测验对工作记忆容量进行测量, 筛选出高、低广度两组被试。并采用听觉动窗实验范式, 比较两组被试在语篇理解中即时加工时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重读效应受到工作记忆广度的显著影响。对于低工作记忆广度被试, 一致性重读促进语篇理解, 不一致性重读阻碍语篇理解; 但对于高工作记忆广度被试, 一致性重读的促进效应和不一致性重读的阻碍效应都不显著。另外, 只有在不一致性重读条件下, 低广度者语篇理解的即时加工时间显著多于高广度者, 而在一致性重读和无重读条件下则没有显著差异。最后用工作记忆的控制性注意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元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所持刻板印象的信念或看法,消极元刻板印象的激活会导致群体成员的一种社会心理困境和认知不平衡状态,诱发压力和害怕体验,并损害其行为表现。研究采用工作记忆的N-back范式,对随迁儿童的元刻板印象威胁效应进行探讨。实验通过让被试根据不同指导语写形容词的方式,操纵了"威胁"和"无威胁"的条件,并考察不同条件对群际焦虑和工作记忆的影响。结果如下:(1)威胁组被试的群际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无威胁组;(2)在工作记忆的3个任务难度中,威胁组被试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无威胁组;随着难度的增加,威胁组和无威胁组被试的正确率都显著下降;(3)在工作记忆的3个任务难度中,威胁组被试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无威胁组;随着难度的增加,威胁组和无威胁组被试的反应时都显著增长,且组别与任务难度的交互作用显著;(4)群际焦虑在元刻板印象与工作记忆任务的正确率(中等难度任务)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元刻板印象与工作记忆任务的反应时(中等难度任务)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在激活随迁儿童的消极元刻板印象后,产生了明显的元刻板印象威胁效应。  相似文献   

9.
刘湍丽  白学军 《心理学报》2017,(9):1158-1171
在回忆时,以刚刚学过的部分项目作为提取线索,被试的回忆成绩反而比没有任何线索时的回忆成绩差,这一现象被称为部分线索效应。该效应通常被认为是抑制执行控制过程对非线索项目记忆表征强度抑制的结果。本研究以Stroop效应量(实验1)和工作记忆容量(实验2)为指标,从个体差异角度考察了认知抑制能力对部分线索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Stroop效应量与部分线索效应各指标呈显著负相关,Stroop效应量越小,部分线索效应各指标的值越大;工作记忆容量与部分线索效应各指标呈显著正相关,高工作记忆容量个体的部分线索效应各指标的值也更大。结果表明,认知抑制能力越强,部分线索对回忆的破坏作用越大,研究结果支持部分线索效应的提取抑制假说。  相似文献   

10.
王婷  胡媛艳  何华敏 《心理科学》2012,35(5):1060-1064
通过探讨工作记忆负荷对无意注意的影响,考察工作记忆的认知控制功能对选择性注意的作用机制。为了避免工作记忆和选择注意的目标或者干扰子之间的知觉注意资源的竞争,采用言语工作记忆任务和视觉空间位置辨别任务,同时视觉干扰刺激采用被试无法识别的韩语。结果发现,在高负荷条件下,干扰效应显著;而在低和中负荷条件下,没有观察到干扰效应。说明在高负荷条件下,被试没有额外的资源来抑制干扰加工,从而出现了显著的干扰效应。由此,本研究支持负荷理论的观点:工作记忆在选择性注意中执行认知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采用混合实验设计,以含有空间信息的语篇为实验材料,选取32名不同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的大学生作为被试,考察方位和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对空间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方位对空间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是显著的,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对模型更新后的左右方位的判断有显著影响。研究验证了方位效应的稳定性,发现了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对空间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顺序效应是工作记忆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考察事件工作记忆的顺序效应。实验采用工作记忆变化觉察范式,要求被试记忆序列呈现的五个生物运动事件。正确率和反应时的结果一致发现,仅序列中最后一个事件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而反应时显著低于其他位置,即事件的序列工作记忆存在显著近因效应,但没有首因效应。事件工作记忆的顺序效应与其他视觉客体(如色块、朝向)类似,而与事件长时记忆的顺序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3.
工作记忆内容能够以相对自动化的方式引导视觉选择性注意。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工作记忆内容对空间返回抑制的影响。实验一要求被试在客体工作记忆保持阶段完成返回抑制任务,结果发现无论返回抑制任务目标是否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都出现了返回抑制效应。实验二要求被试在空间工作记忆保持阶段完成返回抑制任务,结果发现当目标落在记忆空间上时返回抑制效应消失。因此,空间返回抑制仅会受到基于空间工作记忆的视觉注意引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志英  库逸轩 《心理学报》2017,(10):1247-1255
工作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需要选择性地抑制与目标无关信息的干扰,工作记忆容量高的个体,其抑制干扰的能力也更强。本研究采用带有不同形状干扰刺激的色块颜色回忆任务考察干扰对工作记忆容量和表征精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负荷超出工作记忆容量范围时,干扰减少了记忆所能表征客体的个数;当负荷在工作记忆容量范围内时,干扰降低了记忆中表征客体的精度。更进一步,研究采用独立的知觉任务来测量知觉表征的精度,并探讨作为信息加工的初始阶段的知觉表征如何影响工作记忆加工过程中抑制干扰的能力。将实验中收集的48名有效被试按照知觉表征精度的高低平均分为两组,结果发现上述干扰效应主要表现在知觉表征精度较低的组中,并且该组中知觉表征精度越高的个体,其工作记忆抑制干扰的能力也越强。本研究为实践中通过知觉训练来提升工作记忆的抑制干扰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王妹  程思  李宜伟  李红  张丹丹 《心理学报》2023,(7):1063-1073
为考察安慰剂效应在情绪调节中的脑机制,本研究以社会排斥图片为情绪诱发材料诱发社会疼痛,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激活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prefrontalcortex,DLPFC),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观测TMS对安慰剂下调社会疼痛的影响。实验以“TMS组别”(DLPFC组、控制组)为被试间变量,“安慰剂条件”(安慰剂、非安慰剂)为被试内因素。结果发现, DLPFC组(n=50)比控制组(n=50)在安慰剂条件下报告的负性情绪更弱,反映情绪体验强度的晚正成分的波幅也更低,上述组间差异在非安慰剂条件不显著。结果还表明,DLPFC组比控制组更相信安慰剂的效果,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安慰剂。此外相关结果发现,由DLPFC激活导致的安慰剂效应增强可有效降低社交焦虑倾向被试的负性社会情绪。本研究是结合脑调控和脑观测技术探讨安慰剂情绪调节脑机制的首次尝试,研究发现不但揭示了DLPFC在安慰剂调节情绪过程中的重要因果作用,还为临床治疗以情绪失调为主要症状的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脑调控干预的可行性脑靶点。  相似文献   

16.
张微  周兵平  臧玲  莫书亮 《心理学报》2015,47(10):1223-1234
采用工作记忆任务和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双任务范式, 探讨网络成瘾倾向者在视觉工作记忆引导下的注意捕获。实验1考察了单一分心刺激视场中分心刺激的性质对网络成瘾倾向者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实验2通过控制匹配试验出现的概率来诱发不同的抑制动机, 探讨多分心刺激视场中两种抑制动机下网络成瘾倾向者的注意表现。结果发现:(1)无论在单一分心刺激还是多分心刺激视场中, 网络成瘾倾向被试的目标搜索反应时均显著短于正常组被试, 且两组的搜索正确率没有差异。(2)在单一分心刺激视场中, 无论是与工作记忆项目匹配还是不匹配的分心刺激都会捕获正常组被试的注意, 但不会捕获网络成瘾倾向被试的注意。(3)在多分心刺激视场中, 当抑制动机水平较低时, 两组被试均对匹配分心物产生注意捕获效应, 且网络成瘾倾向被试受工作记忆引导的注意捕获效应小于正常组被试; 当抑制动机较高时, 两组被试均对匹配分心物产生注意抑制效应, 且没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面对非网络相关视觉刺激时, 网络成瘾倾向者受工作记忆引导的注意捕获效应小于正常组, 并表现出了知觉加工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单探测变化检测范式,考察了两维特征图形在视觉客体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机制,并对其容量进行测定。40名被试(平均年龄20.56±1.73岁)随机分为两个等组,分别完成实验一和实验二。实验一的刺激图形由颜色和形状两基本特征组成,实验二的刺激为由不同颜色和开口朝向组成的兰道环。两个实验结果均显示:(1)特征交换变化条件下的记忆成绩与单特征变化条件下最差的记忆成绩差异不显著;(2)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成绩显著优于客体工作记忆任务;(3)被试在视觉工作记忆中能存储2~3个客体和3~4个空间位置。这表明,由两种不同维度特征组成的图形在视觉客体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中均以整合方式进行存储,空间工作记忆的容量大于客体工作记忆。  相似文献   

18.
王婷  植凤英  陆禹同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9,51(9):1040-1056
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具有广泛的促进效应。本研究结合执行功能的三个成分(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 在我国民族音乐背景下, 匹配实验任务的视觉和听觉形式, 探讨侗歌经验对侗族中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侗歌组被试在抑制能力和刷新能力上显著好于侗族非侗歌组被试和汉族被试, 这一优势在视觉任务中和听觉任务中均存在, 说明侗歌经验产生的认知优势具有跨感觉通道的普遍性。侗歌组被试和侗族非侗歌组被试的转换能力差异不显著。侗族非侗歌组被试的抑制能力和转换能力好于汉族被试, 这体现了语言和音乐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思维策略作为智力水平诊断指标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为被试,分别对他们进行三种层次策略使用能力的测量和智力测验,以考察策略使用能力和智力作业成绩(包括智力测验成绩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探讨策略与智力的关系,论证思维策略作为智力水平诊断指标的有效性。所得结果与理论假设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王沛  吴薇 《心理科学》2017,40(1):136-144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自我效能感与认知风格在刻板印象激活效应(个体刻板印象的激活会影响个体随后的行为表现,使之符合所激活的刻板印象)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刻板印象的激活引发行为改变的内在心理机制。实验1采取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接着完成智力测试与自我效能感评价任务。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在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于智力测试成绩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实验2进一步纳入认知风格,首先对被试的握力进行前测,1周后再将被试随机分配到高耐力组和低耐力组进行再测。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在刻板印象激活引发的行为表现中依然起着中介作用。与此同时,虽然场依存的被试更易受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影响,而场独立的被试则不易受到这种情境的影响,但是认知风格未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