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06,(10):4-4
欣闻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成立5O周年,谨此致以热烈祝贺!并向西藏藏传佛教界人士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五十年来,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藏传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团结信教群众建设繁荣和谐的新西藏、开展藏传佛教对外交往、培养爱国爱教僧才、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西藏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是爱国社会团体,广大藏传佛教界人士是党和政府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基本力量。当前的西藏,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学是指研究在自然、社会、人际、人自身心灵及不同文明中存有的和合存有,并以和合义理为依归,以及既涵摄又度越冲突、融合的学说。和合学理论思维体系是纵横得新意式的自己讲、讲自己。其理论思维具体体现在思维逻辑自身所具有往圣的承择性、时代的融突性、思维的包容性、逻辑的结构性、和合的天下性中。和合学理论思维的内在逻辑进路是:源自中华文化往圣的核心话题的理念是和合学理论思维的源头活水;任何民族的理论思维都是在融突和合中寻找自身的时代价值和生命力,是时代融突性的使命;世界各民族在开放包容的实践中创造各自文明,是思维包容性的体现;各民族理论思维都是逻辑结构性的开显;各民族的价值理想世界,即是和合天下世界。和合生生道体的理论思维形态的智能价值体现为传统与现代、形上与形下、本无与崇有、负阴与抱阳、明体与达用、认识与实行、能知与所知、天理与人欲、中国与世界的和合。这种和合并非是西方追求存在就是"一"为宗旨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蕴涵致广大、尽精微的多元形相与无形相的和合体。  相似文献   

3.
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学是指研究在自然、社会、人际、人自身心灵及不同文明中存有的和合存有,并以和合义理为依归,以及既涵摄又度越冲突、融合的学说。和合学理论思维体系是纵横得新意式的自己讲、讲自己。其理论思维具体体现在思维逻辑自身所具有往圣的承择性、时代的融突性、思维的包容性、逻辑的结构性、和合的天下性中。和合学理论思维的内在逻辑进路是:源自中华文化往圣的核心话题的理念是和合学理论思维的源头活水;任何民族的理论思维都是在融突和合中寻找自身的时代价值和生命力,是时代融突性的使命;世界各民族在开放包容的实践中创造各自文明,是思维包容性的体现;各民族理论思维都是逻辑结构性的开显;各民族的价值理想世界,即是和合天下世界。和合生生道体的理论思维形态的智能价值体现为传统与现代、形上与形下、本无与崇有、负阴与抱阳、明体与达用、认识与实行、能知与所知、天理与人欲、中国与世界的和合。这种和合并非是西方追求存在就是"一"为宗旨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蕴涵致广大、尽精微的多元形相与无形相的和合体。  相似文献   

4.
藏族传统宗教、哲学与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音》1996,(12)
藏族传统宗教、哲学与伦理编者按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三大语系之一,以其庞大的思想体系、精深的义理底蕴、独特的修持方式、崇高的境界取向、多彩的文化价值驰誉海内外。但长期以来,对藏传佛教的研究详于历史传承的层面,而略于义理思想及文化价值的检讨,而后者恰恰是...  相似文献   

5.
《法音》2023,(5):1-1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产物。自传入我国青藏高原以来,佛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本土文化、民风习俗、社会政治生态相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藏传佛教,对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文化发展及道德教化,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藏传佛教孕育和形成了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优良传统,成为促进民族融合、维护祖国统一、参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此文从当代道教实际出发 ,围绕道教如何践行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课题 ,着重探讨了 :什么是辩认道教义理规范中“积极因素”的准则 ?如何利用与发扬这些有“积极”意义的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作者认为 ,道教界爱国人士应本着新时代文明的要求 ,审慎研析道教义理规范 ,在政府积极引导下 ,参与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不忘全国各族人民前进的方向 ,作国家的好公民 ,作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的拥护者 ,“爱国爱教 ,团结进步”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易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至唐初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认为这一时期易学演变与发展的显著特征,彰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象数与义理两大学术流派自始至终的既斗争又统一,以至于唐初之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8.
孙娟 《法音》2012,(9):21-26
藏传佛教噶举派二祖米拉日巴的生平传记是藏族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传记中他的皈依与修行也一直被作为藏传佛教的典范,为后世各宗派信徒们景仰和模仿。但其皈依噶举派初祖玛尔巴之前的宗教身份,无论是在教内的各种传记中,还是在后世学者的各类研究中,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一早期宗教身份的模糊恰恰反映了当时藏地的社会背景和佛教境况,反映了"宁玛派"一词的历史演进和佛苯两教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吸收的历史融合过程。  相似文献   

9.
王帅  李巍 《中国宗教》2022,(4):88-91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如何做好藏传佛教工作一直是党的宗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能够总揽全局、实事求是,制定适当的藏传佛教政策,引导藏传佛教与所处社会阶段相适应,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笔者认为,根据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党的藏传佛教政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管子》的"和合"是一种差等和合,治国理念以天地人和合观为基础,建立了形而上的天地和合道德根据,治国的目标是为了达到社会和合偕习,和合观的使用在方法上运用个人内心和合、国家内外和合达到国家治理,形下之用体现于政治上政通人和以实现天地人和。管子之所以成为我国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是因为他的治国理念高远、方法得当、运用适宜,既有道德感化,又有法治辅助,还有礼义调和,实现了社会上下和合、内外和合、形上形下和合。  相似文献   

11.
那仓 《法音》2003,(6):7-8
各位朋友,各位领导: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年度报告中攻击西藏和其他藏区藏传佛教信仰状况,说什么“西藏严厉控制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也是没有道理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自由的权利和风俗习惯。政府在致力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进步,提高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特别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对各民族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进行普查…  相似文献   

12.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贺信:欣闻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成立50周年,谨此致以热烈祝贺!并向西藏藏传佛教界人士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50年来,中国佛协西藏分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藏传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团结信教群众建设繁荣和谐的新西藏,开展藏传佛教对外交往,培养爱国爱教僧才,加强自身建设等方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1,(1)
国家主席江泽民在2000年12月4日在国家统战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国内外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没有民族问题,没有宗教问题正确解决,就没有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统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据《国内藏学期刊论文目录》(藏文版)数据资料,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藏文期刊中有关藏传佛教历史、人物、哲学、文献、教育、艺术等方面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藏传佛教研究需引进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关注现实问题及"一带一路"倡议、关注藏传佛教文化的转型与变迁、深入研究藏传佛教各类文献的注释和翻译、聚焦藏传佛教中国化及其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加强汉藏佛教文化的比较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自公元一世纪起,中国的儒教、佛教和道教陆续传入朝鲜半岛,并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社会习俗相结合,发展、演变为韩民族的儒释道三教。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凸显了韩国三教的基本特点,这就是“三教和合”。所谓“三教和合”是指韩国的儒释道三教是以互相融合的面貌呈现出来的。这一特点贯穿韩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而韩国精神即主体性、主体意识、主体价值也就融汇在这三教和合之中。  相似文献   

16.
张飞  刘立柱 《法音》2005,(6):41-41
治区统战、宗教部门的有关负责人近6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嘉木样活佛、珠康活佛、学诚法师、那仓活佛,西纳活佛共同主持。嘉木样活佛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藏传佛教学衔制度是一个新型的藏传佛教学位体制,与旧的学衔制有所不同。新的学衔制度具有团结、进步、民主、和谐等特点,是在废除“政教合一”制度,人民当家作主,藏传佛教开始走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新时代建立的藏传佛教学衔制度。会议认真研究讨论了首届高级学衔班的毕业考试、学衔考试、首届高级学衔授予的一些重大问题和时间、地点、方式以及高级学衔评审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元代诸帝崇佛均甚,而被称为元朝最有文化底蕴的皇帝元仁宗则独树一帜,厉行新政,匡救时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清新锐气.在藏传佛教管理方面,采取较为灵活实际的措施,因俗而治,优礼僧人,重视藏传佛教领袖人物,进一步加强与藏族地区僧人的密切联系,以便安抚广袤藏区,怀柔地方势力;因势利导,正本清源,整饬管理机构,强化并规范藏传佛教僧人管理;明辨是非,彰显法度,清除历史积弊,制止僧人不法行为.其藏传佛教管理措施,恩威并用,赏罚分明,灵活实际,行之有效,为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达到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目的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主权关系.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7,(8)
<正>藏传佛教寺院,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物质载体,浓缩地体现了藏传佛教的价值观念,也积淀着藏族民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藏族信众时常到寺院顶礼朝拜、转经念咒等,已成为藏族信众传承千年的宗教行为。从藏族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历史来分析,藏传佛教寺院既是藏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藏族精英和知识分子集聚的场所,同时是藏族群众顶礼的地方,与藏民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藏传佛教寺院与藏族民众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大多数藏族民众为藏传佛教信徒,清王朝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由藏传佛教僧侣集团主管西藏政教事务。噶锡家族是18世纪西藏贵族首领,其日常生活深受藏传佛教影响。本文以噶锡家族为中心研究西藏贵族作为信徒如何进行相关宗教活动,探析藏传佛教与西藏贵族的密切关系。认为西藏贵族全力支持佛教事业并积极修行佛法,在贵族的率领下藏族民众虔诚的信仰藏传佛教,揭示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下藏传佛教兴盛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20.
蔡锦图 《天风》2018,(12):21-22
在中文圣经的历史长河中,《和合本》占了一个世纪的篇幅,直至近年修订成《和合本修订版》(《和合本2010》)。《和合本》是目前通行历史最悠久的中文圣经,流通数量大、范围广。中国教会不少语言和概念,与这部圣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和合本》的历史起点,也与当时的环境和需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