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武当山提督内臣制度是明皇室管理武当道教的重要举措。明代宦官不仅长期提督武当山,而且全方位参与了武当山的各项管理工作,是明皇室与武当山之间沟通和互动的重要渠道,为明代武当道教的持续发展和繁荣鼎盛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全面客观地评价明代武当山提督内臣的地位和作用,既有助于加强对明代武当山历史文化的解读,也有助于促进对明代宦官史和明代道教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武当山道教文化杨立志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位居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首。据文献记载,汉魏六朝时,修仙学道之士荟萃是山,唐末,道教称之为第九福地;宋代道经尊此山为真武修炼之地,武当道正式形成;元代武当宫观教团日益发展;明成祖大建武当山宫观祠庙,明皇室长期...  相似文献   

3.
长春派是明代高道刘渊然在云南创立的道派,未被收录于清代白云观保存的《诸真宗派总簿》.长春派的祖师刘渊然是净明道第六代嗣师,在明太祖、成祖、仁宗、宣宗统治时期不断被重用和晋封,刘渊然及其高徒邵以正曾先后统领天下道教事务,而长春派从明代至今在云南一直有传承,对云南地方道教及中国道教有着深远影响.举凡研究明代以来的中国道教,特别是云南道教历史,多会涉及刘渊然、长春派,一些学者和笔者曾有相关研究发表①,而关于长春派的历史源流和道脉系谱的由来,则仍有存疑.  相似文献   

4.
武当道教在明代走向鼎盛,武当道观成为"朝廷家庙"。与此同时,庆赏剧这一独特的戏曲样式悄然形成,并在深宫内院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异彩。明代庆赏剧摄取武当道教文化营养,一方面丰富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迎合了明代皇室崇信真武、希求长生的心理。本文以杂剧《宝光殿天真祝万寿》为例,从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两个角度分析明代庆赏剧与武当道教文化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佛道关系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北朝佛道关系研讨会"纪要魏道儒,汪桂平,郭清1995年2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和道教研究室联合举办"南北朝佛道关系研讨会"。道教室主任马西沙研究员主持会议,佛教室主任杨曾文研究员致开幕辞。道教室和佛教室的研究人员全部到会,北京...  相似文献   

6.
2004年3月7日,新加坡嘉龙剧院清音袅袅,《道德经》、《天尊韵》、《三上香》等道教音乐令在场的听众精神顿然为之一振,全场鸦雀无声,所有的听众都沉浸在袅袅的仙乐中,不觉时间的流逝。演出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离去,人们都想尽可能地亲近、聆听道乐,感受道乐那致乐治心的深刻文化内核。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宗教。道教认为,奉道者经过一定的修炼,可以返本还源,与“道”同一体性,以获得长生久视的目的。为达到这样的境地,斋醮科仪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音乐活动则是必不可少的。在《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中提到:“以乐治身守形顺念致思却灾……故…  相似文献   

7.
道教举乐之意李福道教以饱含的精深文化给人以神秘之感。其音乐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教音乐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涵盖范围广。千百年来随着道教与社会的发展而形成了玄门独有的个性。当今海内外音乐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也早已延伸到了道乐上。然而受其“...  相似文献   

8.
简讯     
苏州道教协会受到省、市表彰江苏省苏州道教协会积极整理、继承道教音乐,抢救祖国文化遗产,于1989年10月25日分别被江苏省民族宗教事务局、苏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处评为省、市宗教界为四化建设服务先进集体。为整理、继承苏州道教音乐,近几年来,苏州道教协会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自始至终把抢救道教音乐,培养道乐演奏接班人紧抓不放,他们依靠老前辈,献宝传技,于一九八六年成立了道教音乐组,汇编了《苏州道教音乐选》一书,并注意把培养青年道士学习和继承道教音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已形成了一支技术比较熟练的道乐演奏队伍,受  相似文献   

9.
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唐末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列为第九福地。道经说真武大帝曾在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在山中留下了众多圣迹。历代皆有高道大德栖隐此山,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五代宋初的陈抟真人和元末明初的张三丰真人。明代曾数次大修武当山宫观,留下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今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武当道教历史、道教人物、道教音乐、道教武术、道教医药等各个方面。贯穿于其中的则是道教的精神。武当道教文化就是道教精神的具体体现。道教精神是以尊道贵德为核心的道教优良传统的凝结。…  相似文献   

10.
北魏时期是道教改革和道乐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期间道乐史料集中于北天师道领袖寇谦之。由于以往学术界在史料挖掘研究上未臻佳境,致使对寇氏的评价失之拔高。本文基于两种重要原始资料的整理研究,对寇氏在道乐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提出新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