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正瑞典是北欧的一个发达国家,人民生活很富裕,社会保险福利也很健全。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瑞典人似乎对孩子很小气,甚至可以说是抠门儿。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去二手市场买衣服、鞋子、玩具给孩子。家长们乐此不疲地在二手市场里采购,因此造就了瑞典十分发达的二手市场。虽然家长们对孩子表现得很小  相似文献   

2.
有小孩的父母都知道,给孩子喂药是最痛苦的事情。可是俗话说"良药苦口",不懂事的孩子一闻到不喜欢的味道,就会把药吐出来。每一次给生病的孩子喂药,很多家长都会用发颤的声音对孩子哀求:"宝贝,给你一勺  相似文献   

3.
表扬,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家长大多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养成社会所期望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表扬的效果并不一样,甚至会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运用表扬的方式不同。那么,应如何表扬孩子呢? 首先,家长要对孩子良好的行为表现给予经常的关注和及时的表扬。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毛病太多,诸如吵嘴、打架、乱叫……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试问家长们,你是否认真观察过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安安静静地游戏或做自己的事情时,家长一向熟视无睹,等到孩  相似文献   

4.
<正>“你的耳朵去哪里了,妈妈和你说话呢,怎么没反应?”“非要我发脾气大声吼,你才听得见我说话吗?”相信这是不少家长朋友的烦恼吧:对孩子说话仿佛就是耳边吹过风,风过而无痕。但其实对儿童来说,比起听到的内容,他们最先接受的往往是面孔的情绪,而且家长更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准确接收了刚才的情绪,即正确识别面孔情绪。情绪是个体与客观世界互动时,  相似文献   

5.
<正>心理剧《孩子的烦恼》让隔代教育这一话题再次升温,很多家长在肯定这部剧的同时,也思考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老人带孩子确实给家长省了不少事,但由此而激发的家庭矛盾接踵而来,"家和万事兴"一时难以实现,稍不小心火就烧到了孩子身上。专家指出:隔代教育中的问题对孩子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年轻家长绝不能撇清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1.家里学校祖父母出镜频率高最近,校园心理剧《孩子的烦恼》受到家长们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深入,大中城市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独生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早期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而测查儿童智力水平的智力测验引起了家长、老师们的重视,并在许多大中城市普遍开展起来。然而,许多家长并不理解智力测验所得结果——智商的含义。有的家长把智商分数与学业成绩等同看待;有的家长得知孩子的智商较高便放松了对孩子学习的指导;也有的家长因孩子智商较低,而产生失望情绪,甚至放弃对孩子的培养。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世上的母亲都是爱孩子的,但各有各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她们分成以下几种“型号”:对手型:希望显示自己的能力,与子女一争高低;喜欢与孩子的朋友交往,甚至与花季女儿争相卖俏。这样的母亲有时让人感到有趣,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样是危险的:虽然女儿知道自己比妈妈年轻,但内心深处还是会对母亲的张狂行为感到嫉妒,并对母亲产生厌恶情绪。敏感型:对孩子总是很挑剔,要求很多。她们的口头禅是:别走远,待在这儿!对孩子做的事,永远不会感到满意。总是把子女当作不能自立的小孩,孩子很难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放任型:不唠叨,对孩子和社会都十分放心。对她来…  相似文献   

8.
爸爸,回家了     
【设计理念】在《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中发现:表面上看,青春期的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明显减少,渴望独立,与家长的沟通和相处时间减少,但实际上家庭在他们的心目中的地位反而变得更加重要。在家庭里,参与孩子成长更多的是妈妈,在咨询中很多有心理困扰的学生都反馈了父爱投入不足甚至缺失的现象。本剧通过展开孩子和父亲的"误解-冲突-和解"的故事脉络,在班主任为父子沟通"搭桥"后,孩子与爸爸进行对话和情感沟通,爸爸们表示确实需要回家,回到孩子的成长中,回到孩子的心中。  相似文献   

9.
平时,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批评孩子,对孩子左不顺眼、右不称心,弄得孩子很为难。其实,做家长大可不必对孩子吹毛求疵。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其间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是不可多得的锻炼。有道是:多一分感受,多一点经验;多一点积累,多一分成熟。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严格要求”,则有碍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危害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养成怯懦心理 父母对孩子经常吹毛求疵,久而久之,会使孩子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我大概是不  相似文献   

10.
父母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孩子却渴望一片自己的天空。“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你把它们和“强迫症”连起来,好像关怀、关心别人倒成了问题了?家长爱孩子,才会去关心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得替他…  相似文献   

11.
孩子叛逆行为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其形成的原因包括: 家长与孩子相处的相互作用 人与人的相处,是起着相互作用的,好比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家长与孩子的相处也是如此。身为家长的你,必须注意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很多时候,孩子不一定是叛逆的,可能他说了一句话,母亲觉得不满意,就大声骂他,孩子受到刺激,也变得大声对抗,甚或以沉默抗议,出现反叛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便会产生一种习惯,这是日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在你心里,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很多孩子在15岁或更早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作大人来考虑,这时,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是完全的家长作风。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说啥都听不进去。”我曾听到过很多家长、老师,甚至是我自己也都如此抱怨。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摸索,我倒觉得家长和老师们板着面孔的说教对孩子们来说显得“曲高和寡”。如果你说一些他们想听的话,寓教于乐,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慕道 《天风》2012,(6):11
1.每天至少对孩子说一次"我爱你",这看似很简单,但真诚而不是敷衍地表达你对他的爱对孩子很重要。2.要尊重孩子,使他切实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要信任孩子,放手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做好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做错了,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3.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做做开心小游戏,哪怕时间不多,但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4.去看看孩子的舞蹈表演、讲故事比赛等,父母的出现会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关心。  相似文献   

15.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等各方面无不受到家长的影响.由于家长的年龄层次及文化、生活背景不同,他们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关注,并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循循善诱,引导自己的孩子快乐地参与各项活动.但也有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做家长的都企盼自己的孩子成名成家。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有时却没有注意到自己对孩子的评价也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成长。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做错了一点事,便大发雷霆,指责孩子“笨蛋”、“没出息”;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向外人诉说孩子的种种缺点,为了不让孩  相似文献   

17.
孩子,面对妈妈尽力做的事,你总是那么不耐烦、不满意。其实,就是这些惹你不耐烦让你还不能满意的事情背后,还有着很多你所不知道的细节。  相似文献   

18.
大量调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儿童。可是,由于很多家长长期对孩子娇生惯养或放纵不管,使孩子(特别是有些独生子女)非常任性,喜欢独来独往,很少想到别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因而也很难适应社会。 不合群的孩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  相似文献   

19.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同样的感受:孩子太喜欢看动画片了。小到只有几个月的婴儿,大到十几岁的青少年,许多孩子痴迷于动画片,有时甚至可以为看动画片而放弃其他一切活动。有不少家长为此大伤脑筋,怕因此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育,也有的家长只要孩子不吵闹就听之任之。这两种做法都缺少其合理性。其实,动画片对孩子许多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关键在于我们要正确理解孩子喜欢动画片的原因,才能积极正确地加以引导。一般认为,孩子喜欢动画片,是因为动画片具有丰富奇特的想像、奇妙大胆的夸张、快节奏的动感等特点。但是,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丰富奇特…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20,(6)
正疫情期间,我没有正常地开展工作,全身心在家陪伴两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接受网课学习。我成了一名没有经过训练就上岗执教的"在家班主任",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挑战,我想绝大多数家长都面临这个巨大挑战,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甚至完全不在状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这段时间你有打骂过孩子吗?你有因为教育孩子的事情而气得吃不下饭吗?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回答说"我没有,我们相处得非常愉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