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天风》2015,(7)
<正>祷告是基督徒灵命的呼吸,基督徒在上帝所赐的每一个日子里,以祷告的方式,向上帝陈明自己的心意,求上帝赐予智慧能明白神的计划,求上帝赐予力量能遵行神的旨意。祷告时我们当注意以下几点:祷告不只是向神说话,更要听神说话。祷告不是自顾自地说个不停,之后就以一声"阿们"结束,这就好比一个病人跟医生说了好大一通病情,之后跟医生说声"再见",扭头就走了。祷告是神与人的沟通,既要向神说话,更要听神说话。向神说话,是陈明我的心意,或敬拜赞美,或感恩感谢,或祈求代求;听神说话,是神向人启示他的心意,或借着圣经的话,或借着环境,或借着某个人的话,向  相似文献   

2.
狮子大王有一次听到群兽议论道:唯有时间之神是威力无穷的。狮子大王为此百思不得其解。狮子大王认为自己是百兽之王,自己威力无比,时间之神有什么威力呢?百兽之王很渴望与时间之神比试一下到底谁更有力量。  相似文献   

3.
做你自己     
孟艳玲 《天风》1994,(12):42-42
刚进神学院学习时,常常羡慕别人的恩赐和才干,祷告时我常常问神:“既然呼召我,为什么不赐给我各方面的恩赐?”有一次与老牧师交通谈到自己的想法,然而这位老牧师对我说:“不要去羡慕别人的恩赐,也不要想方设法去做别人,神要你做自己,在神要你做的事上尽忠就是了。”这话给了我亮光,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4.
刘小青 《天风》2004,(7):42-43
我们既做了基督徒,就必须愿意遵行神的旨意,像世人要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一样。很多基督徒在观念上都喜爱神的旨意但在实践时却背上了不少的重担。  相似文献   

5.
陈丰盛 《天风》2015,(3):46
<正>"你若是神的儿子",这是撒但在试探主耶稣时向他提出的挑战。在两千年的教会历史中,这样的挑战不断上演,在今日教会中也经常发生。圣经中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主耶稣曾凡事受过试探,但他没有犯罪。在面对试探时,主没有证明给撒但看,自己真是神的儿子。反而,他用圣经上的话来抵挡试探,并将我们带到神的面前。每次试探,撒但总想将耶稣的眼光  相似文献   

6.
劳斯的道路     
劳斯的道路南昌铁路中心医院(330003)赵家业劳斯当年曾经离开医学院在得克萨斯的一个大牧场度过了1年时间,显然是为了康复结核病。他一度回到内科来,又发现自己“不适合做一名真正的医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于是转向病理学作为研究入门。而我在早年时却几...  相似文献   

7.
有句谚语说得好:“信神有神在,不信是泥块”,说明神与鬼的偶像是人们自己塑造的,自己塑造了“偶像”,却又被“偶像”所奴役,这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套上了精神枷锁,因而酿成了诸多人间悲剧。 这里讲两则小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本村诊所收治过一名狂躁型精神病人,她一天到晚惊魂不定,大声叫嚷床前、窗外有鬼。医生给其大剂量施用安眠镇定的药物,然而疗  相似文献   

8.
当神沉默时     
薛静 《天风》2016,(1):8-9
正经文:诗42:5"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他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他。"《诗篇》42篇的作者在陷入极度羞辱、危险、窘迫的境地时,两次表达自己因缺乏神同在而产生的痛苦。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通篇也没有听到神的回应,换句话说,神回应的方式是沉默。面对人的困惑、渴望、质疑、痛苦,神为什么选择沉默?一、神的沉默,对人是一种"迟延"的等候所谓"迟延",从时间上来说,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当摩西  相似文献   

9.
春日的祈祷     
张丽丽 《天风》2010,(2):63-63
神啊,在新的一年里,我不求你以无尽的知识填满我的脑海,但求你赐下智慧,使我学会数算自己的日子,让我在流水般的时间里能抓住永恒。  相似文献   

10.
张学宽医生现年47岁,家住四川会理县岔河村。他16岁就开始跟父亲学医,到山上采药,至30岁整整14年的行医过程中,没有多收过别人的钱,而自己却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14个春秋过去了,靠着主的能力和他的祷告恳求,神给了他医病的恩赐,使他医技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使主的名在行医治病当中得荣耀。 张医生和他一起行医的哥哥在受洗归主那天曾立过心愿,凡行医得的钱要献上十分之一。他们这样想的,也这样做了。如今,张医生家不仅仅是十一奉献。最近他为绿水教会盖建教堂奉献1000元,还奉献100多斤红糖,1996年圣  相似文献   

11.
白友华 《天风》1997,(6):29-30
张学宽医生现年47岁,家住四川会理县岔河村。他16岁就开始跟父亲学医,到山上采药,至30岁整整14年的行医过程中,没有多收过别人的钱,而自己却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14个春秋过去了,靠着主的能力和他的祷告恳求,神给了他医病的恩赐,使他医技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使主的名在行医治病当中得荣耀。 张医生和他一起行医的哥哥在受洗归主那天曾立过心愿,凡行医得的钱要献上十分之一。他们这样想的,也这样做了。如今,张医生家不仅仅是十一奉献。最近他为绿水教会盖建教堂奉献1000元,还奉献100多斤红糖。  相似文献   

12.
邵永田 《天风》2006,(17):28-29
有人认为教会不需要组织,他们认为组织是世俗的东西,教会是属灵的,神自己会负责的。这是一个极端的想法,忘记了许多工作都是神人同工的事实,神是通过他所托付的人来治理教会,而人进行治理时,要依靠神的能力和神所赐下的真理。  相似文献   

13.
陶爱华  王沛 《心理科学》2021,(5):1171-1178
他人失望反馈和他人愤怒反馈在人际冲突解决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情绪的人际效应在医患冲突中是否同样成立,医生的特质对这一人际效应有何影响。为此,通过两个计算机情景模拟实验,采用“最后通牒博弈”范式,分别考察了他人失望反馈与他人愤怒反馈以及医生的温情与能力特质对于医患冲突中个体威胁评价及其冲突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医生能力高时患者对情境的威胁评价比能力低时更高,但在有医生失望反馈中医生能力高时患者对情境的威胁评价比能力低时更低。高温情的医生愤怒时患者的威胁评价比温情低时更高。(2)医生能力高时患者的出价比能力低时更高,冲突行为更少。(3)医生温情高时患者的出价比温情低时更高,冲突行为更少。(4)在温情高能力低时,有医生愤怒反馈时患者的出价相比无情绪反馈时更低。说明了医生需谨慎表达自己的情绪。相较而言,医生的能力和温情的培养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生命灵粮     
《天风》2016,(2)
正信仰不只是披上彩衣,而是背起十架。信仰不仅是有难时口喊主名,而是平时舍己随主。信仰不是满足你今生的情欲,而是要在主爱里蜕变成长。如果你违背了神的意志,那么,你是在错误地运用你的意志。如果你放纵自己的情欲,那么,你是在滥用神给的自由,你终将失去自由。他不是在火窑之外发号施令的神,而是在火窑之中与你同经历共患难的神,  相似文献   

15.
九二年的暑假,我是在丰县的一个堂口——三官庙度过的。当时,由于神长的指示,决定在这个假期派一位修女出外传教。选派的这位老修女已年过七旬,必须有人照顾,于是就选调了我这个备修生。当神长把这一消息告诉我时,我既担惊又害怕,深恐力不从心,便在自己心底重重地打了一个问号,突如其来,我能否担当起来呢?然而此事既是长上之命,焉能推辞呢!说走就走,一切收拾完毕,当天下午,  相似文献   

16.
翻开12世纪初期俄国著名编年史《系年纪事录》便会发现,1000年以前,俄罗斯人以自己的审美观接受了基督教。符拉基米尔大公指派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到伊斯坦布尔去观看祈祷。这些俄罗斯人在观看祈祷仪式时简直不知道自己“在天上还是在地上”。他们深为那里人们的形象、宗教仪式和宗教艺术的美所打动。这是一种严整的、综合的、神  相似文献   

17.
郑汝榕 《天风》2005,(2):44-45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每个人蒙恩的经历也许不尽相同,但信靠神的人却都是有福了。每个神的儿女都会如数家珍般地将神对他的恩典或说与别人听或珍藏在心中。 十几年前,神以他奇妙的爱拯救了我,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又为自己感到庆幸,主耶稣在我身上显出了他的莫大的能力和慈爱。 以前,我的脾气很急躁,往往片面性地看待问题处理事物,常常使自己和家人都很不愉快。为此,母亲说:"你还是去教堂信上帝  相似文献   

18.
1991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在镇上的中学教书,母亲做着小生意,平静安稳的生活似乎与上帝没有任何关系.在11年的时间里,我的生活都浸润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淡泊名利、贪图安逸、不愿沾染世事,在自己的世界里肆无忌惮.直到2002年母亲蒙恩信主,她告诉我,她已经将我献给她所信奉的这位神时,我才在生命中首次望见了永生的上帝,也开始在母亲的要求下读经、祷告,偶尔参加聚会.  相似文献   

19.
神自古至今向人启示 读经:来1:1、2 神是启示的神。人说话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心意和情感的,神说话也同样是要表达他自己。因他巴不得人都能懂得他的心意、知道他的本性、晓得他在基督里所要为人成就的—切,以致于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与他联合。初信的弟兄姊妹在知道了读圣经祷告的重要真理后,还应立志一生中凡事按着神的心意行。  相似文献   

20.
吴恩平 《天风》2009,(11):56-57
作为一个侍奉神的人,也当养成良好的灵修习惯,要有自己定规的灵修原则,才能使自己的属灵生命健康地成长。 清晨 教牧同工灵修生活的第一个时间是在清晨。因为清晨是我们与神交通的最佳时间,是我们汲取神恩典的黄金时段,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坚持每日清晨的灵修,必能使我们的灵性永葆青春活力。每当清晨从梦中醒来,那是一次新生命的开始。因为有关资料表明,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在睡梦中去世的。全世界平均每天约有15万左右的人肉体闭上眼睛后再也没有睁开,而一个人能在霞光万道的清晨中呼吸新鲜空气,岂不是一件快乐和值得感恩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