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感恩     
陆道骆 《天风》2005,(11):39-39
一位外籍教师在中国某医学院作了一番演讲。他在把讲稿让校方过目时,一位领导不知为何竟很不喜欢,让他重写。后来这位外籍老师还是坚持用了这篇演讲稿,译者认为这个故事也许不仅仅适合医学院的学生,所以翻译过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2.
按学段自行编写生命教育活动课程教案,随机抽取7年级和10年级各一个班学生作为生命教育活动课程的实施对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生命教育。结果发现:(1)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课程实施提升了儿童对亲子关系和整体生命评价的满意度,从而使得青少年的生命认知得到进一步正向发展和积极深化;(2)通过生命教育,加强了青少年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概念性理解和情绪性表达,推动个体从一种更具逻辑性的、积极的视角和态度去感恩生命的存在,理解死亡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生命之光,语文是文化之根,语文是灵动的,灵动的语文需要语文教师独具慧眼,捕捉契机,激发参与,让学生共同领略语文的满眼风光,使学生徜徉在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里,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畅所欲言、自主学习、灵气十足的课堂,成为一个真正有意义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珍视生命     
王晶莉 《天风》2010,(10):27-27
<正>身在香港,就算是努力做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最近发生的菲律宾的香港游客人质事件也是绝对不会听不到。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派发的传单,所有的大众传播媒介无一不关注。八万人的游行抗议,明星们的黑衣悼念活动,特首给港人的共勉家书等,无不让我这个在此求学的人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相似文献   

5.
分享生命     
当你在人生的街头孤独徘徊, 当你在心灵的沙漠寂寞旅行, 当你一个人默默地流泪,当你一个人偷偷地乐,你不觉得你很自私吗? 你从来就不是一个人,你是父母心中的整个世界,你是爱人生命的全部,你是儿女心灵的依靠。不要让你的假日“孤独”,别忘了陪着爱人,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相似文献   

6.
生命自主: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终极价值追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生命自主的含义人的生命 ,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存在形式和物质复合体 ,也就是指人的自然生命。但是 ,人之为人 ,不在于他有自然生命 ,而在于他还有着特定的人格 ,在于他的“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作为对自然生命的否定 ,是人的自为之有的存在状态。在生命的类化过程中 ,人扬弃的是自然生命的自在性 ,超越的是生命的内在性和主观性 ,获得的是一个新的以意识自觉为前提的个体性的生命 ,即价值生命的创生。按照马克思的说法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这一有意识的生…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芳香     
兰溪 《天风》2018,(8):48-48
浩瀚宇宙中,人是渺小的,如沧海一粟;生命更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何等宝贵。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让生活如歌,让人生精彩,让生命吐露芳香?多少人在苦苦思索,寻找人生的真谛,却走不出自我,走不出困惑。迷惘、挣扎,仍不得真正的快乐和内在的平安。多年来,我在彷徨中求索,百思不得其解。终于云开月朗,阳光洒满心房。是他的爱找到我,照亮我灰暗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读苏东坡的文章,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只是那种率性为文的感觉让我真是爱极了。当时根本不认为东坡是个几百年前的古人,而是我亲切的朋友。  相似文献   

9.
感悟生命     
生命从来就只是线段,长短不一.参差不齐,但总归是有限的一段。生命有时候很顽强,有时候很脆弱,疾病、灾难、战争随时都有可能毁掉一个个前一刻还是鲜活无比的生命,而给我们留下痛苦和心灵上的阴影,让你不得不记住眼泪,记住遗憾,残酷的现实逼得我们不得不感受死亡,感悟生命。  相似文献   

10.
涵养“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高尚纯洁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作为受教育的学生,他们也是一个个有感情、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师爱表现是教师对全体学生每一个人的关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关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学生未来是一个社会人,我们应该从小让学生“学会爱惜生命、尊重他人、热爱和平、与人合作、回报社会的信念”,进行符合人性、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培养真正合格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又该如何渗透生命教育昵?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舞蹈干奇万妙 乐观的心态特别重要 为让生活少有烦恼 时刻莫忘将主依靠  相似文献   

13.
和司空见惯的众多美学著作相比,这是一部采用讲述式风格、案例式列举和专题式结构而形成的耳目一新的著作.作者让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直入个体性的感知,呈现生动性的形象,成为有机性构成的独特方式,从“发生学”的意义上为生命美学尝试了一次颇有启发意义的生命还原.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能量     
一盆吊兰的成长,让我领悟到:生命是要有张力的。 窗台上,小小吊兰正在旺盛地生长着,油油泛绿的叶脉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它完全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伸胳膊伸腿的婴儿,期待着哺育。可很有一阵子,这株吊兰挣扎在我的“溺爱”中,一天一次地浇水,它非但不水灵灵地长,反倒蔫黄了。  相似文献   

15.
生命质量,生命数量与健康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生命质量、生命数量与健康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1)汪凯一、生命质量和生命数量生命质量(QualityofLife)一词,在国内的译法目前并未完全一致,有译为生存质量,有译为生活质量[1,2,3]。从健康和医学角度考虑,比较起来用“生命质量”更为...  相似文献   

16.
心灯不被点亮,就有可能一生都走不出迷茫的困境。感谢上苍,让我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为我点燃心灯的人,是他让我从此明白了什么才是生命的大智慧,什么才是人生的大风流。  相似文献   

17.
感动,是人生一笔莫大的财富,拥有感动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翻书时,一片银杏叶悄然而落,上面写着“朋友,珍重”。那是一片不平常的树叶,是高中时同桌送给我的。当时我可能流过泪,枯黄的叶片上还有滴滴泪痕。这让我想起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相似文献   

18.
陈新汉 《哲学研究》2022,(1):20-29+125
人的生命的产生,使宇宙中事物存在的互为对象性关系进入“自我对象关系”,从而宇宙“所含蕴的理性(Nous)得到意识”。“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主体自身意识经过“反思”升华为“我”的根据。生命意识作为“此在的存在的规定”,不仅随着生命活动的展开而展开,而且使生命活动在其展开中展开。“生命是人的定在的整个范围”,生命意识包括生存意识和生活意识。生存意识使生命在量上延伸,生活意识使生命在质上拓展。生存意识和生活意识交融所引发的生命活动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动力,推动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向死存在”使此在通过死向生的转化,本真地筹划人生,给此在以人生意义与悲剧意识。作为常识中核心之核心的生命意识绝不可违。法的命令是“成为一个人”,要求作为“法之定在”的法律体系以尊重和敬畏生命为最高原则。在常识和法律相互作用中发展的生命意识对价值世界构建所产生的作用,体现了人民通过社会意识创造历史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谢黎明 《天风》2014,(11):15-15
在主日学服侍的这段日子,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当老师给孩子们分发礼物时,有一半的孩子不会对老师说"谢谢",只是伸手接过礼物转身就走,这让我多少有点遗憾。不是说孩子们不懂事,而是有时候他们习惯了别人的给予,觉得这是应该得的,没有什么不妥,不需要向别人道谢。  相似文献   

20.
生命琐语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成长。它如一张弓,弓弦是梦想;它如一口井,能量就是井里的水;它如一座迷宫,总是让人尚未摸到窍门就转错了弯;它如一次旅行,是由一分一秒和一厘一米所组成的。所以,不要负担过重,不能在旅途中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不要装进旅行包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