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是运用独特且新颖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发散与聚合思维是两种常见的类型。体育运动对发散与聚合思维具有不同的影响,且受到运动强度、方式、时长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调节。目前解释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有情绪假说、执行功能假说与身心隐喻理论。未来的研究需要在进一步重视研究规范性的基础上,加强神经科学研究并拓宽群体覆盖面,关注体育运动与创造性成就的关系,为开具创造性思维运动处方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主要包含着发散性思维,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本文试图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现在满世界都在鼓吹发散思维,似乎只要人考虑问题时标 新立异、异想天开就可以很容易走向那个人人都垂涎的“成功”。然而,同样重要的收敛思 维却很少有人提起,因此有必要为这个长期被人误解的收敛思维“平反”一下。发散思维的确有很多优点,比如说开放性、多维性和变通性。通过发散的思维方式,能充分发挥人的 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层面,在无拘无束的思考中求实创新。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会从不同 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关系去思考问题,多方面,多层次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 法。许多成功起步时都需要开放性、创造性思维,像…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项针对10岁超常儿童特点安排的教学实验,目的在于探讨和促进超常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品质——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为期十周的教学结果表明,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使被试在思维的可塑性、流畅性、独创性以及产生蕴涵意义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推理思维等方面受益.同时,为超常儿童教学中适当地发展一些有关思维方式的课程提供了积极证据.  相似文献   

5.
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是一个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交替运行的过程,而表象对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自编的物理问题对天津市某中学109名高二理科学生进行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测验,探讨高中理科学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中的表象特征。验证了表象与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中的发散思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聚合思维无显著相关。对109名高二理科学生K聚类分析发现: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高创造性和中等程度创造性的学生人数较少,而低创造性的学生人数较多;表象丰富性很高和较高的学生较少,表象丰富性较低的学生较多。  相似文献   

6.
束晨晔  沈汪兵  赵源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0):1807-1817
禅修是一种能够对人类心理有广泛影响的训练工具。作为两种重要、相似但又不同的禅修方式, 冥想和正念对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产生了不同影响。在发散思维方面, 冥想主要通过对注意调控和无意识激活影响以及对解题动机和情绪的有效调控两方面显著增强了发散思维, 尤其是认知灵活性; 在聚合思维方面, 正念和冥想的影响相当复杂, 主要是通过聚合思维所需的执行功能和可能涉及表征重构来促进定势转移或功能固着的消除。就机制而言, 禅修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总体上不仅得益于走神时的无意识关联加工, 而且受禅修中诱发的情绪效应的调节。基于这些, 对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探究体验在这里特指引导探究体验,是指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或自己搜集的)材料,根据某种观点或理论,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用“再发现”的方式去学习和掌握知识获得感悟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实际也是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发散式思维发展到聚合时思维、常规思维向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 ,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探讨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 :对中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可行的 ,学生在流畅力、精进力、变通力、独创力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另外 ,实验还考察了发散思维训练对推理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结果未发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发明的动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它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思维,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结果表明,数学能力的强弱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基本上成正比。但在一般发散思维能力上,这种关系对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不是绝对的。一般发散思维能力和数学发散思维能力虽有关联,但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数学发散思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可作为鉴别学生数学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一般创造性思维测验和数学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男女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知识与发散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研究抽取小学四年级到高三397名学生,采用言语和图形任务探讨知识经验对发散思维的影响.以及两类任务条件下发散思维的年级和性别差异.结果显示: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两类任务条件下发散思维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知识经验与发散思维呈现倒U型变化关系;研究只在言语任务条件下发现小学四年级创造力低谷;两类任务条件下发散思维警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言语任务条件下,发散思维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出曲线上升的趋势,而在图形任务条件下,发散思维呈现随年级升高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类任务条件下都发现发散思维存在性别差异,但是不同任务条件下性别差异存在维度上差异性;女生在发散思维某些方面好于男生.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思维好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这是一种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索答案的创造性思维。它能拓展我们的思路,让我们从中获得和体验多种答案的乐趣。在逻辑教学中,我们就曾有过这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不同学业成就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创造力量表对990名不同学业成就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高学业成就组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显著高于低学业成就组.(2)高低学业成就组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表现出年级差异性.(3)高低学业成就组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随着年级发展而上升,但是两组的高峰期却出现差异,高学业成就组创造力高峰出现在初二和高二,而低学业成就组出现在高一.(4)发散思维的发展趋势上,高学业成就组呈现出曲折上升的趋势,而低学业成就组整体的发展趋势平稳.(5)高低学业成就组中学生聚合思维的发展趋势相似,都呈现出在初中阶段上升到高中阶段趋于稳定,并且在高中阶段两组的水平接近.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探讨中学生创造培养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对中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可行的,有效的;并进一步探讨了创造性思维训练对学生的智力的影响,结果未产生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说必有思,会说必会思,要说必先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善说、乐说,通过引导学生说题意、说数量关系、说思考方法、说操作过程等,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人类两性分别在创造性思维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和神经活动差异。在发散思维方面, 女性优势相对明显; 但在聚合思维方面, 男性具有一定优势。两性在不同类型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相对优势与大脑两半球的加工优势有密切联系, 且受到包括性别作用等因素的调节。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并就当前研究不足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冥想与创造性的关系正逐渐被关注,澄清冥想练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对个体创新潜能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冥想类型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具有特异性,专注冥想主要通过注意聚焦和提升自上而下的执行控制能力来对聚合思维产生积极影响;正念冥想引起的离焦的注意状态,以及对认知灵活性和积极情绪的促进,有助于发散思维。未来应加强不同冥想类型与创造性思维的整合研究,探讨冥想影响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以及冥想与其他干预训练对创造性思维的不同作用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青海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心理科学》2005,28(2):461-463,457
本文采用创造性思维问卷、推理能力测验问卷和Y—G量表对青海省四所高校的548名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青海省大学生发散性思维三个特征的发展水平与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条件与水平密切关联。(2)创造性思维是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有机结合。(3)学科性质不同、上大学起点不同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4)推理能力与语词创造性的发展密切联系,但与图形创造性无显著性相关。(5)性格特征通过认知方式对创造性思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心理测验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对于创造力的测量。从经典的吉尔福特发散思维的测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到今天沸沸扬扬的人才测评,几乎所有相关的测验都在试图测量人众多能力中的一种——创造力。但是,由于创造力测验理论不够完善和统一,创造力是否能够真的被测量出来,应用测验量表所测量到的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创造力,这些都受到人们的质疑。本文立足于此,来了解和认识创造力测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李自璋   《心理科学进展》1992,10(1):42-43
“发散思维”,是心理学,特别是创造心理学讲得较多的一个概念。它是与收敛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受固定的范围和方向的限制,而沿着不同的方向、角度、标准去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现有知识的范围,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由已知探索未知。但是,值得提出的是,诸多心理学论著或心理学教科书、工具书,对思维的“发散性”与“求异性”不作严格区分,言“发散思维”又叫(或“就是”)求异思维,或曰:“Divergent Thinking又译求异思维”,等等。如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5卷,教育心理学)》,杨靖主编的《简明心理学辞典》、张念宏主编的《教育百科辞典》、张述祖、沈德立编著的《基础心理学》、J.M.索里等著、高觉敷等译的《教育心理学》等等即如是说。笔者认为,这种提法和译文是不准确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