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作为中华文明最伟大的文化符号之一充满了中国的特色和意味。标志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我国的艺术设计本身启蒙比较晚,现阶段的标志设计和西方起源国家相比较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所以应致力于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将汉字沿用到标志设计中必须考虑汉字本身的特点,从而传递设计精神以引起共鸣。研究汉字在现代标志中的应用和特点对于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使我们的设计能够变得更具特色和民族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对培育学生的是非观念和形成他们为人处世哲学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一份绵薄之力。那么,在当今形势下,我们高中语文教育如何传承中华美德呢?以下笔者简要谈谈自己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  相似文献   

3.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阶段的一个重点,汉字复杂多变的字形直接影响了学生认识汉字的质量和效率.学汉字难在汉字的音、形、意上,学生往往因为记不住字形或不理解字义而出现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有关字族文识字法的实验,利用汉字“声旁表义”的特点进行教学,把汉字的组字部件的意义有机拼合形成字义,切实把握了汉字形与义之间的联系,并把这些规律通过再加工创造,通俗活泼的融入识字教学,变传统的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通过对识字方法的优化,培养了学生识字能力,对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可以说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重要的瑰宝之一,它不仅仅是工艺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社会的更替与发展。传统技艺是需要传承的,只有用心去对待它,去发扬它,才能感受它的魅力,让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扬州传统漆器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该项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扬州历史、中国历史的正视与传承。民族文化魅力源远流长,但是当今社会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言却是阻力重重,我们只有不断突破,在继承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才能使其得以永恒。文章就以扬州漆器工艺为例,简要地说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汉字书法的教学课程中,多是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汉字书法的体验课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识字、书写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汉语汉字书法体验课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评价的研究比较少,而文章即是对汉字书法体验式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6.
汉字在中国人几千年的书写实践中,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的象形性和绘画性,可谓妙趣横生.汉字的表意性,或者说"意美".是它的又一审美特质.汉字还具有适合于表现各种情感的形式美.其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也是中华民族最有全球效应的视觉标志.  相似文献   

7.
<正>汉字文化是指书面语使用汉字,并形成一定的文化体系。汉字书法、汉字含义解读、汉字历史演变、汉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都是汉字文化的一部分。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使学生从小接受良好的汉字文化教育,培养传承与保护汉字文化意识,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一线教育者的共同研讨课题。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浅谈汉字文化在龙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现实境况与策略,与广大教育者共勉,希望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马丽 《四川心理科学》2014,(23):138-139
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兴盛发展的今天,对外汉字教学的重要作用日渐突出。而众多汉字教学方法中,专门面向母语是英语的学习者的教学方法研究并不多。本文简单分析了汉字形声字和英语单词的结构特点,找出形声字偏旁与英语单词词根的联系,即,二者都兼具承担整个字或词的主要意义的部分。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将二者的联系应用于对外汉字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为对外汉字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汉字学习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士在中国代表了一个很庞大的群体——文人阶层,他们淡泊名利,秉持宁静致远之道.古往今来,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多少士人不求名利,用毕生精力求得诗文之精妙,精神之强大.倘若在当代艺术大世界里寻觅此种精神支撑力量——可以从画家何多苓那里获得. 邵大箴曾惊叹于何多苓的"自我"之强大.这又作何解?很多人说这是个性,不顾他人感受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固执地追求自己的东西,或许也太过于自傲,高估自己吧!对,这似乎是何多苓具有的特点.这种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气味"让他令人痴迷,让他与世格格不入,让他变化,让他回归,让他边缘化,让他拥有一片自留地.  相似文献   

10.
正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经历五千多年发展而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是中华民族的"活化石",蕴藏着古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信息,反映出造字者对客观事物以及当时社会的感受和认识。可以说,中华民族古老文明都浓缩于汉字之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原本如诗似画的汉字教学正越来越浅淡,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低段课堂识字教学中往往只讲汉字结构,让学生强记汉字笔顺,默写汉字字形,或是为了记住字形,生编硬造,歪曲字义,忽  相似文献   

11.
李小波 《美与时代》2014,(12):83-83
装饰绘画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载体,是儿童感受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诸方面的生态式艺术途径,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澄 《法音》2012,(8):38-43
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自两汉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外历代高僧大德锐志翻译佛教原典,精心研究,创建宗派,大力弘扬佛教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佛教典籍,源远流长,卷帙浩繁,对佛教传承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本文结合教内实际和参学过程中的见闻,就佛典的诠释、整理和保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感受和思考。一、佛典的传统翻译诠释方法及其现代语体的转换尝试  相似文献   

13.
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更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前提。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认识约3500个生字,1-2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700—1800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重点。识字过程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轻松有趣。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在我的识字教学课堂中,我重视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4月15日,来自全国二十多家高校及学术机构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郑州,参加了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孔子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会、中国孟子研究院、黄河科技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同时,黄河科技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会议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华文化的本源与发展、"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世界意义"、"中华家文化的传承发展"等多个论域展  相似文献   

15.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审美能力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为了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提出了积淀语感,感受语言魅力;积淀情感,传递美好情操;积淀文化,传承古今精粹的三点教学感受,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0月24-25日,中韩易学高端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本论坛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与中国周易学会主办,韩国茶山学术文化财团协办。《周易》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中华文化乃至东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易学很早就传入到朝鲜半岛,为韩国文化所吸收,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易学思想和解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在关于文艺与文化的重要论述中,多次涉及到"中华文化精神""中国人审美追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问题,立足文化的视野与高度来探求如何继承中华美学的精神品质与传统价值,如何再现和重塑中华美学的魅力,从而实现精神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统一。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何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华美学精神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在当下市场化的时代语境中,复兴中华美学精神就必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文化审美风范",而不能"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唯有如此,中华文化才可以真正影响、引领、矫正、提升人民的审美修养与文化品位,新时代的中华文化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8.
结构对称性汉字视觉识别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陈传锋  黄希庭 《心理学报》1999,32(2):154-161
用命名作业通过二个实验考察了结构对称性汉字的视觉识别特点,结果表明,汉字识别具有显著的结构对称性效应,识别结构对称性汉字的加工明显快于非对称性汉字,对称性效应与字频效应,笔画效应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进一步的简单效应的分析表明,这种结构对称性效应在低频字中起作用,而在高频字中不起显著作用;在多笔画字中起作用,而在少毛画字中不起显著作用,这表明,对称性汉字中的具有冗余信息的格式塔部件促进地识别汉字的加  相似文献   

19.
小学儿童方块汉字和汉语拼音识记曲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本实验就我国小学儿童方块汉字和汉语拼音识记曲线进行实验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我国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某些特点,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心理学依据.对象和方法实验对象:分层随机抽取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共96名.每年级32人.实验材料:方块汉字以及相应的汉语拼音各两套,每套十个双字词.实验方法和程序:1、测定方块汉字的识记曲线:主试把一套方块汉字,用自动幻灯机按每秒1张的速度(间隔1秒)逐张呈现一遍。呈现毕,即要求被试在记录纸上默写。重复以上程序,共五  相似文献   

20.
书法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书法艺术形成于文字美学创作,文字作为实用性强的工具,在得到广泛使用的同时,其审美特性也得到发扬。基于此,文章首先对汉字书体的发展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研究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以期通过汉字书体传承,让书法艺术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让我国传统艺术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