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与佛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纪之初至今近两千年,与佛教毫无接触的文化人、世间人几乎越来越难以找到。因为即便你认为自己与佛教一点不沾边,佛教文化还是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你周围,呼吸进你的肺腑,溶化于你的血液,浸润到你的肌体。这就是从事理论研究者常讲的“积淀”。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必然与这文化一同被人们接受,想彻底分清是不可能的。借用一段旧诗,便是“两个泥菩萨,打碎再重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也分不得。”分不得便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政治伟人、文化巨人的态度和方法往往是一般人所关注的。只从现代来看,人们最熟知的孙中山、毛泽东、鲁迅就都有对佛教文化的看法,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领袖为什么这样讲,民众为什么这样传,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 相似文献
2.
3.
在"人间佛教"的引领之下,台湾佛教将宗教的神圣性融入于世俗的生活之中,积极地从事社会关怀与福利事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台湾佛教也因此遇到了许多困境与挑战,首先,佛教的世俗化与神圣性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其次,佛教亟待进行文化的更新以及自身形象和功能的完善;再次,佛教面对着资本操纵和经济资源搏斗的生存困境。这些新的课题,会对大陆的佛教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5.
7.
佛教传入中国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对中国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朝鲜、日本等国也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国佛教把中国传统思想与印度佛教理论、仪礼融合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佛教思想和体系。同时它又囊括了世界佛教流行的几大派别,有属于北传佛教的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属于南传佛教的云南上座部佛教,三者又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佛教体系。它们在传播过程中平行发展(有时亦有交叉融、合或冲突的现象),地位平等,缺一不可。按现今中国史学界的观点,1840年以前为中国古代时期,之后至1919年为中国近代时期,1919年至今是中国现代时期。在中国佛教史中,学术界一般把两汉称为佛教传入期。 相似文献
8.
般若(pan~n~ā,Skt.prajn~ā)即智慧,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中心观念。般若观念在早期奥义书中即有所阐释。通过比较分析奥义书、大乘佛教及早期佛教(原始及部派佛教)思想中三种般若观念的异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太虚大师等人倡导的"人间佛教"运动警醒了明清至民国陷于腐败、堕落的中国佛教,开始了近一个世纪的"人间佛教"运动.进入新世纪,回头分析"人间佛教"的发展,可以从中吸取很多经验,同时也可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都市佛教"理念,以期通过它为"人间佛教"的发展瓶颈找到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世界宗教研究》2021,(1):78-89
域外佛教文献,本文仅指现存于域外并以汉文书写的佛教文献而言。这类文献,日本保存的数量最为丰富。本文在介绍日藏佛教写本的来源、书写与流传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近百年来日本学界对佛教写本的研究概况,并指出日藏佛教写本可以为研究中国佛教写本大藏经、保存中国佛教古佚书,乃至在文本辑佚、校勘等方面提供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对中国佛教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中国佛教既是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开花结果,也是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佛教的根源。中国佛教不仅独存于中国,还以种种方式流传、保存、移植于域外。利用域外佛教文献研究中国佛教,可以拓展研究的空间和视野,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相似文献
14.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佛教诞生至形成三大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教派的佛教信众所使用的佛教语言极其繁复,绝难辨析。但只有佛教音乐可以与佛教雕塑语言、佛教绘画语言一样成为世界佛教大家庭的共同语言,为各国佛教徒所理解、接受与赞叹。 相似文献
15.
应俄罗斯传统佛教僧伽会会长班智达堪布喇嘛的邀请,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丹迥活佛为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帅峰司长为顾问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6人,于6月25日至7月6日赴俄罗斯联邦进行了为期12天的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6.
17.
人间佛教是关于人本的佛教,是以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尊重人性和生命价值、净化心灵及实现人间净土为目的的人文宗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处理传统与现代,调和主体精神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当下,面临着其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受世俗化影响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人间佛教的思想渊源和特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保持自身超越性和主体精神的重要性等三个方面作了系统论述,明确指出在末法时期提倡人间佛教,绝不能片面地将这一契合现代性而发端的人间佛教,理解为适应世俗化生活的一项革新举措,从而忽略佛教固有的化世导俗、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根本功能和超越世间的出世精神。 相似文献
18.
广西的佛教与少数民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佛教从海路传入我国最早的地区之一。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广西的环北部湾沿岸与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已有了海上航线。结合文献记载及东汉至南北朝早期佛教文化遗物的考古发现,可以推测大约在西汉时期佛教就已经传到了广西地区。到了唐代,广西佛教空前繁荣,其中桂林是我国南方佛教的中心之一,是中原地区高僧大德向往的佛教胜地。宋元明清时期,广西佛教缓慢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桂平等地的佛教进一步发展,成为广西两个重要的佛教文化传播地。佛教传入广西后,对壮、瑶、仫佬、侗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与少数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信仰等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地方和民族特点的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