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真道以"新道教"的身份自元代以后即跻身于道教正统,而自清初传入岭南地区的全真道,随着教团自身的衍化并与岭南地方宗教信仰的融合涵化,形成了"新全真道"这一当代宗教形态。对岭南"新全真道"现象的深入辨析,折射出中国道教的历史衍变与当代境遇,亦是对中国道教思想传统进行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
宋明理学的形成,乃是宋明大儒融汇三教的产物。理学与道教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吸收的复杂关系。历史上,全真道的内丹修炼学说继承了道教钟吕内丹学传统,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则吸收了全真道的“真功真行”说。本文拟就全真道的功行说对王阳明的知行说的...  相似文献   

3.
全真道初传四川地区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武 《中国道教》2008,(4):37-38
作为道教的发源地,四川地区的道教活动自古至今绵延不绝,不过,随着张天师率领道民北迁,蜀地道教活动的声势似乎有所减弱,尤其是全真道于十三世纪在中国北方兴起后,蜀地道教更较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四川地区的全真道曾在中国道教界扮演过重要角色,如青城山、青羊宫等蜀中名山宫观多属全真道活动的重镇,而易心莹、傅圆天等四川地区的道长也曾成为中国道教界的领袖.然而,有关全真道在四川地区的传布历史却鲜有人进行过深入讨论,令人颇感遗憾.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全真道初传四川地区的时间考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世界宗教研究》2021,(2):197-197
正尹志华,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所长、2009-2010年度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道家哲学、道教思想和道教历史,近期侧重研究全真道,出版了专著《清代全真道历史新探》。该书立足于教团内部演变以及教团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道谦与全真道张应超在全真道教流传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李道谦是一位有过多方面贡献的高道。他对全真道教早期历史资料的辑录整理,对全真道教义、教理的传授,对教内事务的管理,对全真道与当时社会中官民关系的协调,对道教宫观的修葺兴建,乃至对教外的社会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6.
丘处机西行论道及其社会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真道领袖丘处机西行论道,是道教史上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集体,虽然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但对于汉民族的宗教——道教,却仍然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遣使敦请全真道领袖丘处机前往中亚论道。而丘处机则出于济世度人的抱负和发展全真道的目的,不远万里,对成吉思汗进行了坦诚的劝诫。本文拟就此作些考察。  相似文献   

7.
正道教全真派以"性命双修""清静无为"为特色,侧重清修,这在音乐上自然也有所反映。在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之后,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全真道乐。全真道乐还完整地保存了很多中国古代音乐的特色,成为中国古代音乐的一种生动体现,为今人留下很多宝贵的音乐历史资料,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全真道乐始于何时,目前并无确考。不过,全真道乐与其他道派音乐同源同宗,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飘飘笙鹤雨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上,依照地域、祖师和道门的不同,道教曾产生了众多派别,而今许多教派式微,尚存最主要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派(又名全真道)、南方的正一派(又名正一道)。全真道素来重视戒律的传承和遵守,"冠巾"和"传戒"分别指全真道信仰者离世出家,受持道教戒律,成为一名真正修道之士的必经宗教仪轨。  相似文献   

9.
正《水陆神全:北京白云观藏历代道教水陆画》收录有白云观第一代至第二十一代律师、方丈、监院画像36幅,每幅画像都附有题词,这为我们研究全真道历史,厘清白云观法脉传衍提供了很多珍贵史料。2011年9月,李信军道长主编的《水陆神全:北京白云观藏历代道教水陆画》由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笔者因近期致力于研究全真道历史,见到书中首次公布的北京白云观历代律师方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5—28日,我所郭武教授应邀赴香港道教学院讲学。该次讲学的主题为“道教宗派史”,郭武教授分“正一道”、“全真道”、“净明道”及“其他道教宗派”四部分,对道教各主要宗派的发展历史、教理教义等进行了深入阐述。郭武教授赴香港道教学院讲学@午火  相似文献   

11.
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湖北省道教协会、武当山道教协会协办的"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4月19至23日在江城武汉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12.
慧能禅宗与全真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中两个颇具代表性的流派。禅宗的形成是外来佛教大量吸收和融摄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的成果,是佛教彻底中国化的标志,是佛教中影响最大又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而产生于金元时代的全真道则是一支立足于道教而熔铸儒佛思想的新兴道教流派,其兴起标志着中国道教三教合一思想交融的完成,标志着道教理性化、哲理化的最终实现,其教理教义代表了后期道教发展的最高成就。以慧能禅和全真道之心性论思想的梳理、比较为契入和要旨,力图深化禅宗尤其是加强道教的心性论思想的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石竹 《中国道教》2009,(4):13-14
我国的东北地区,是道教传播的重要区域之一.战国秦汉之际,东北地区就有方仙道的踪迹.全真道兴起后,很快就传到了东北地区.现已发现一些金末元初的全真道碑刻.人清以后,东北道教中兴.道教在东北民众的生活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渗透到了民间风俗之中.东北地区的年节时令和日常礼俗与道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汪桂平教授的《东北全真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4月)是新近我国区域道教研究取得的又一项学术成就,此书的出版填补了学术界对于东北地区全真道研究的空白,具有学术拓荒的意义。该著对东北全真道进行了系统研究,叙事平正,材料翔实,新见叠出,是近年来我国区域道教研究领域中又一佳作。与近年来国内外出版的其它有关中国区域道教研究的专著不同,汪桂平教授选择东北地区全真教做为研究对象,还具有普通区域道教研究专著所没有的独特意义。这是因为东北地区地处我国东北边陲,《山海经》称之  相似文献   

15.
去年十一月,中国道教协会第四届二次理事会议作出了恢复全真道传戒的决议。会议期间还成立了以傅元天副会长为首的传戒仪典筹备小组。今年四月又邀集全国著名宫观高道二十余人,在四川青城山召开第二次传戒仪典筹备会议,对传戒工作进行了认真讨论,并起草了全真道传戒规定和传戒议事日程。道教授受戒律,源远流长,自太上降授科仪,即成道教传统。全真道传授戒法,自邱长春真  相似文献   

16.
山东昆嵛山是全真道的发祥地。为了弘扬全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鲁东大学胶东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全真文化研究中心,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牟平著名的旅游度假村养马岛召开了"齐鲁文化与昆嵛山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设有齐鲁文化与道教起源、全真道与齐鲁文化、昆嵛山与全真道、全真文化的开发与应用等议题。在两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的30多位知名的全真道研究专家,围绕以上主题展开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7.
清代,来自武当山的陈清觉、张清夜、穆清风等道士相继入蜀,使四川全真道逐步兴盛发展起来,成为整个清代道教"龙门中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清代方志资料为主,辅以金石、碑刻、文人游记、诗文及其他资料,对青城山、二仙庵、青羊宫、灌县二王庙、大邑县鹤鸣山、温江县龙盘寺、重庆府五福宫等四川地区的宫观及知名道士作了介绍,以期勾勒清代四川地区全真道尤其是全真道龙门派发展的大致样貌,为日后总结清代四川道教的发展史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2008年4月19日—22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湖北省道教协会、武当山道教协会协办的"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宾馆召开。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19.
《澄清韵》是全真道的代表性经韵,也是全真道“早坛功课”的第一首韵腔,其音乐形态和标题旨意贴切。本文通过对这首中国传统道教声乐艺术精品中“澄·清·韵”的音乐分析,进而对全真道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江至霖老道长,现为四川青城山常道观著名高功,也是四川全真道观中一位颇有影响的道教音乐传人,他在道教音乐方面的造诣以及对全真道音乐的继承和发扬,都有一定的贡献,深得研究道教和道教音乐的专家、学者的好评。江至霖对全真道音乐的掌握非常全面,他在“唱、念、做、打、写”五个方面都很出色。尽管他已是八十一岁高龄,但他的功夫仍不减当年。四川青城山以及成都青羊宫的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