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格尔顿的女性主义研究是其身体理论的延续,其理论资源主要来自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目的在于寻找一种理想的政治模式,这一模式将女性的某些文化品德以及女性的反叛力量视为重要条件,女性、文学及美学的亲缘关系,也促使伊格尔顿关注女性主义。无论是批评还是赞扬女性主义,伊格尔顿均以其政治理论及政治目标作为评价标准,由此可见,伊格尔顿的女性主义批评并非单纯地从女性解放立场出发,而是基于其理论建构与政治诉求的需要,在他看来,女性主义不具备独立意义,而是作为政治过程的一个环节,一个具有关联作用的有效点。  相似文献   

2.
深层生态学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路向,一种路向以奈斯为代表,另一种路向以澳大利亚的福克斯和美国的塞欣斯及德韦尔为代表。作者认为,奈斯的深层生态学立场是能够与生态女性主义相容的,而福克斯、塞欣斯和德韦尔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则是与生态女性主义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3.
周冏 《伦理学研究》2020,(1):122-127
一直以来,女性主义以消除所有形式的性别压迫为其核心政治目标。第一波女性主义论证其正当性的理据在于两性拥有同样的理性能力,因而女性应当在政治权利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方面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而这忽略了两性之间的差异,并且无益于解决家庭领域内的性别不平等状况。为此,在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之后,女性主义转而关注女性独特的身体体验,一方面揭示了父权制如何以身体为对象而建立统治,另一方面又从建构论的角度论述了性别主体在身体实践中形成的过程,从而提出身份政治的主张。但是对身体的强调可能会导致本质主义的困境,同时女性群体内部存在着不同的身体体验,难以形成统一的女性主义立场,因此导致女性主义自身合法性的危机。为此女性主义试图在肯定多元体验的基础上,思考一种差异政治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王赳 《学海》2008,(2):112-116
妇女的争取权利运动伴随着英国19世纪的政治改革历程.1832、1867、1884年的议会改革推动了英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点燃妇女获得政治权利的希望,但妇女在政治上受排斥的地位并未改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变化培育了妇女新的争取权利热潮,激进的女性主义运动走到前台.  相似文献   

5.
作为伊斯兰文明演进序列中的重要一环,奥斯曼帝国通常被界定为政教合一抑或教俗合一的军事封建帝国,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对抗博弈和此消彼长是帝国晚期政治生活的突出特征。近代以来,饱受西方冲击的奥斯曼帝国通过现代化改革和宪政运动以救亡图存,奥斯曼苏丹通过世俗化改革强化中央集权和弱化乌莱玛对教育司法权威的垄断;青年奥斯曼党和青年土耳其党引入西方宪政制度和民族主义理念来弱化君主权威和教界特权,导致宗教政治逐渐让步于世俗政治。晚期奥斯曼帝国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博弈促进了现代中东诸国西方式宪政制度的确立,影响了民族主义认同的形成和基于世俗主义的现代化模式的选择,造成了中东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精英与民众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伦理学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深化,产生于最近三十年,其主要标志是卡罗尔·吉利根教授的《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的出版.此后,女性主义伦理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性伦理等领域,形成不同的交叉学科.作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关怀伦理学,一直备受女性主义伦理学家的关注.关于关怀伦理学,学术界比较有争议的几个问题有:性别与道德的关系、关怀与正义的关系、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归属等.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出现为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同时,也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性别分析法.但是,女性主义伦理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谭群玉 《哲学动态》2006,(12):68-68
2006年7月14~15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弗林德斯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国际研讨会在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举行。来自中、英、澳三个国家九所大学的2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交流论文共18篇。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叶汝贤教授、英国肯特大学哲学系肖恩·塞耶斯(Sean Sayers)教授做大会基调发言,中西方学者讨论和交流的内容主要有: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总体状况、具体问题和未来走向关于以往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总体状况,中国学者提出了三种主…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女性主义认同发展理论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活跃的研究主题。女性主义认同是一种基于女性主义立场并自我标签为女性主义者的社会认同。基于Downing和Roush的女性主义认同发展理论,心理学研究者开发了FIS、FIDS、FIC等旨在评估女性主义认同发展阶段与水平的测量工具。研究表明,由于女性主义赋权女性挑战其生活及社会文化中的性别主义偏见,因此,女性主义认同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女性的自尊、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从而促进女性的身心健康。未来的女性主义认同研究应该重点致力于女性主义认同理论的完善和深化及研究方法论的变革,包括运用交错性范式与多元方法探讨不同性别、种族/民族、年龄、阶层等多元群体经验,使用追踪研究探讨女性主义认同发展的历程,以及致力于女性主义认同研究工具的本土化,从而推动我国女性主义认同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尤金·奥尼尔(1888-1953)早、中、晚期作品中女性形象突出的特点是从"扁平形象"发展为"圆形形象".其代表作<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三位女主人公露西,爱碧与玛丽共同构成奥尼尔笔下普通女性悲剧命运的整体画面,她们形象的转变反映了奥尼尔女性主义意识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是第一个完全以和平方式走向现代化的国家.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民族一样,澳大利亚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是澳大利亚人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但不同的是,澳大利亚的这一切都是在风平浪静的和平环境中进行的,甚至平静到澳大利亚人都没有感觉到身边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自己正从事着重要的事业.其原因是基于英国社会文化的传承及其社会模式的本土化,崇尚和平杜绝暴力始终是澳大利亚的社会共识,相应的社会制度与社会机制则使这种共识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进而使澳大利亚的发展得以渐进状态中平稳进行.  相似文献   

11.
《学海》2018,(2):191-209
特朗普执政对美国政治的冲击,以及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对欧盟改革的影响,成为2017年西方思想界关注的焦点。欧美社会的政治极化再次引发学者探究民主的危机。对中国"锐实力"的焦虑反映出西方意识形态的防御趋势。反性侵运动的兴起也激发了女性主义内部的争议。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艺术是当今西方艺术中一种新的艺术思潮,也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主义艺术要求作者必须有明确的女性主义主张,而作品也应体现出相关的观点与主题.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以女性的视角,采用女性独特的表达方式-女性话语,展现女性独有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绘画是20世纪女性主义运动浪潮中一股独特的力量,她们以手中的画笔为旗帜,力图借由艺术史上的地位获取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佛里达·卡萝和乔琪亚·欧姬芙两位女性画家在这场大思潮中以自身独特的经历、观念和坚毅的个性绽放出璀璨光芒。她们两个,一个是墨西哥人,一个是美国人,从她们与绘画之间的特殊关系,探讨女性主义绘画在艺术史和女性主义思潮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资本主义和历史的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阐明“承认”问题的正义理论框架,对第二波女性主义(SWF)40年发展史进行批判总结和未来预测,说明SWF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分析性别正义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个清晰的维度。她首先说明,SWF起源于反资本主义的新左派运动内部,是对战后时期国家导向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激进挑战。其次指出女性主义的某些理想和后福特主义的、跨国资本主义的新形式的要求之间令人困惑的趋同性,称SWF无意中为“新资本主义精神”补充了一个关键因素。最后,她试图对女性主义在资本主义危机和美国当前政治重组背景下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认为这可能标志着从新自由主义转向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的起点,具有复兴女性主义解放承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2005年6月4日至6日,中国哲学史学会2005年会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主办、西北政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协办.来自全国各地中国哲学界的一百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五十余篇,四十多位学者作了专题发言.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这一大会主题展开了深人的讨论.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主义对现代医学的政治批判二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本西方女性主义代表性著作中的观点为例,简要地讨论了女性主义学者们对于西方当代医学的政治批判,来自女性主义这样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中的这种不同的声音,对于人们思考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式,将具有可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内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引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尧 《学海》2003,1(4):131-138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体制外和体制内、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 ,但并没有真正找到一条能够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党的改革和建设开始 ,党的改革关键在于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推动中国的民主化建设 ,是适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一代画魂"潘玉良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艺术成就较高的女艺术家。她的作品众多,感染力强,充满浓郁的东方色彩,意蕴深长,独具魅力,形成了她个性鲜明的绘画语言符号。她长期致力于中西绘画的融合探索,形成了"合中西于一治"的艺术风格,享誉中外。20世纪初期,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冲击,新艺术革命到来,潘玉良作为少数接受美术专科学院教育的女性,又先后两次留学法国,凭着对艺术的热情,对祖国的忠诚,创作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她的创作题材多表现女性主义,尤其以自画像和女性人体盛名,潘玉良是一位女性主义画家,她从不同角度更深层次地探索了女性主义艺术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访艾利森·贾格尔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访艾利森·贾格尔教授肖巍(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艾利森·贾格尔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哲学和妇女研究教授,她从60年代末着手研究女性主义伦理学,出版了《女性主义政治和人性》(美国ROWMAN&LIT-TLEFIELD出版公司19...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月14-15日,由中国广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弗林德斯大学哲学系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国际研讨会,在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有来自中、英、澳三个国家九所大学(中国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福州大学,英国肯特大学、普林汉顿大学、利兹城市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墨尔本大学、西悉尼大学)一所杂志(中国《求是》杂志)的20位学者,其中中方学者有叶汝贤、李萍、李尚德、何萍、刘森林、旷三平、王晓升、徐长福、许斗斗、张贤勇、李文阁、谭群玉等,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