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现代语境下,利益冲突是对医患主体身份的认可与利益多元的表达,而成为考察医患关系的重要向度。制度性的经济利益冲突、个体性的合法权益冲突以及潜在性的价值冲突成为医患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医疗职业化催生了医务人员职业角色与私人角色的分化,价值判断的多元化成为利益冲突发生的道德根源,而医疗市场化改革成为利益冲突的制度性原因。重新审视医患关系本质成为利益平衡的关键,利益平衡强调医患双方利益的合理性,是对双方利益的公平表达,从而有利于医患利益冲突的解决。为此,医改设计中需要平衡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平衡双方的经济利益表达,并注意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2.
医患冲突已成为无法避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医患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以医患双方的投入和回报为内容的互惠性的交换关系。医生与患者周围的相关环境也会给予其刺激,影响其行为。运用行为主义交换论中的公平性原则、成本报酬、交换等理论,从经济利益和情感利益的角度对医患关系进行分析。运用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对医患冲突问题进行分析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与实践上的应然性。基于行为主义交换论的分析框架,考虑相关环境的刺激,并辅之以麦金泰尔的内在利益理论对医患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医患沟通:医患冲突防范及化解的特效处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我国医疗行业中,医疗冲突日益增多,医患关系空前紧张。据统计,80%的医患冲突直接由双方沟通不畅所致,即使其余20%与医疗技术有关的医患冲突,也都与医患沟通不到位密切相关[1]。因此,在当前的医疗服务中,加强医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且急迫。由于随时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沟通问  相似文献   

4.
当前造成我国医患矛盾日益尖锐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基于社会文化比较视角,从医疗秩序、医疗职业道德规范、诊疗出发点、行业自律性、医学模式五个层面进行中西对比,对引发我国医患矛盾冲突的原因加以分析,以期为我国政府制定医疗体制改革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医患冲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避免、化解医患冲突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的协商是有效预防和化解医患信息不对称、推动医患共同决策并实现医疗方案选择多元化等的重要手段。掌握必要的协商策略是当今医生必备的职业素养。医生可以通过充分解释、提供必要信息,话语通俗、尊重自主,移情理解、灵活变通等沟通策略来满足患者对信息、疗效、情感、面子等方面的诉求,进而从根源上有效预防医患矛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从势科学的视角来看,医患双方和谐关系的构建,需要实现双方在"信息、权利、金钱、情感"维度上的对称。纵观当前医患不和谐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对称性"破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不"顺畅"造成信息不对称,医疗体制不健全导致医患双方权利不对称,信任缺乏造成的情感及金钱的不对称等,以至于出现医患冲突中的暴力事件等极端事件。需要通过制度设计的优化、法律的完善以及医疗人文环境的建设等举措,实现医患双方在各个维度上的"对称",实现势科学视野下医患双方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7.
医患冲突与诚信的缺失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患冲突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从深层次研究医患冲突的原因,诚信的缺失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多数医疗纠纷源于医患双方缺乏诚信,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缺少人文关怀.必须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建立健全信用法律制度,使诚实守信成为人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8.
医患认知差异的因素分析与调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患认知差异是指医生与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对同一事实和现象的认知之间的差异、矛盾与对立,它是导致医患冲突的深层次诱因。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制约、医忘双方社会角色意识的差异以及医患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三方面分析了医患认知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从转变角色意识、相互理解和配合、有效的双向沟通以及尊重双方的人格和权利几方面提出了化解矛盾、认知趋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辽宁省医患双方道德素养现状的调查显示,医患双方道德素养不高,参差不齐,医患双方道德素养不高的原因有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医学伦理教育的缺失,医学职业精神道德内驱力形成机制没有建立,缺乏诚信文化.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0.
医患冲突是医患矛盾在当代社会的爆发,是一种利益上的冲突,更是一种权利上的冲突.医患之间权利界定不清、边界混乱是医患冲突产生并不断扩大的重要成因.化解医患冲突一方面需要对权利的边界进行重新界定,在保障患者权利的同时也要兼顾医生的权利;另一方面还要防止权利的越界行使和滥用.  相似文献   

11.
医疗事故纠纷的本质及法律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事故纠纷及处理的道德本质和司法原则在于对病人权利的维护。强化医务人员对病人生命与健康的医德责任感和病人权利意识,并使之成为自律、自觉的行为是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纠纷发生的第一要素;而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完善法律的制约机制,对医疗事故的防范是同样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医患关系危机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调整医患关系的法律制度存在位阶低、效力弱,调整范围窄、操作性差,执法不严、适用法律混乱,鉴定结论公正性低,医患双方守法意识淡薄等问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制定统一法典、扩大立法领域、重建医患纠纷解决机制、调整鉴定机构、建立医疗服务审计制度、加强司法审判与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3.
Using as illustration the case of Nikolas E., a six-year-old child with HIV/AID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competing rights of children, parents, and state in cases involving pediatric medical disputes. The article outlines arguments in favor of and against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medical decisions and describes legal standards currently used in resolving pediatric medical disputes. The article then proposes adoption of a new legal standard described as the 'fairness and reasonableness of the child's decision,' and articulat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uch an approach, as well as the factor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implementing the standard. Finally, the article argues for a methodology for including children's wishes in pediatric medical decision making that is based upon Monahan and Walker's model for including social science evidence in legal contexts and evaluates 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including children meaningfully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medical decisions that affect them.  相似文献   

14.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亟待统一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我国医疗工作的实践中,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然而,解决和处理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法律、法规尚不移规范统一。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健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亟待统一规范,以利于全社会遵法,守法,执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医疗过失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引起医疗纠纷的事实可分为应由医方承担责任的事实和不应由医方承担责任的事实,只有医方符合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即医疗行为的主体是医疗单位、主体有过失或违反义务的行为、有损害后果、而且主体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才需承担法律责任,以消除只有损害后果医方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和只有鉴定为医疗事故的才承担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是卫生领域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一次改革试点,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为例,分析该模式探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市级医院出资人制度,促进市级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构建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医院的营运质量和绩效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当前医患纠纷解决模式的法律与道德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医患纠纷的最终解决是通过传统的民事诉讼途径,然而,这种模式并不符合医疗案件本身的特点。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而言,我们必须对医疗诉讼的制度设计重新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8.
医师不得拒绝诊疗的法律与伦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患纠纷频繁发生和医患关系不和谐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首先对我国现行医师不得拒绝诊疗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概述,并分析了明确医师不得拒绝诊疗义务的法律与伦理上的原因,指出了医师不得拒绝诊疗相关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最后对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及现实操作进行思考。以达到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医疗纠纷处理中若干伦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医疗纠纷的增势和处理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存在着医患关系的信任性、医疗事故鉴定的公正性和经济裣的合理笥是思考的伦理问题。只要医患双方、乃至社会对诸如医疗行为是否等同于一般的服务行为、病人权益是否等同于消费者权益、医疗事故鉴定是不是医医相护、经济裣能不能实行等价赔偿原则、医疗差错要不要给予经济补偿等有效为统一的认识,就会有利于医疗纠纷的处理,有利于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利  相似文献   

20.
The question raised in this paper is whether legal rights to vote are also moral rights to vote. The challenge to the justification of a moral right to vote is that it is not clear that the vote is instrumental to the preservation of some critical interest of the voter. Because a single vote has ‘no impact’ on electoral outcomes, the right to vote is unlikely to serve the interests of the individual. The account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holds that moral voting rights can be justified once we acknowledge that voting by a sub-set of citizens is among the necessary preconditions for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mak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their collective interests. The justification of a moral right to vote does not, then, apply to each individual citizen but only to a sub-set of them. In order to justify inclusive moral voting rights, the further consideration must be added that individuals have critical interests in public recognition of equal status. An inclusive moral right to vote accordingly depends on both collective interest in the outcomes of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and on individual interest in equal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