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见证如云”栏继续刊发一组姊妹们殷勤服事神的见证。 中国教会的姊妹们是蒙福的。今天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姊妹们是全国各地成千上万个教会堂点的聚会发起者或负责人,她们的肩膀尽管柔弱,却勇敢地承担起大使命的重托,无论对于教会及弟兄姊妹,还是对于社会人群,她们有着使不完的热情,所表现出的坚韧与毅力往往令弟兄们自感惭愧。我们不禁要说:姊妹们,好样的!你们是教会中的大丈夫(林前16:13)  相似文献   

2.
高英 《天风》2013,(3):16-18
一百年前,上帝带领广州教会的姊妹们,创立了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这是上帝赐给广州基督教姊妹们的特别恩典。今天,我们怀着谦卑、感恩的心,一同数算在过去整整一个世纪,上帝赐予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事工的各样恩惠,一同回顾女青年会所做出的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美好见证。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11)
正[问]基督徒在与人分享福音时,常常做见证,即讲蒙恩的经历,确实很有效果,不少人因此而接受信仰,但我想更全面地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见证?王玫姊妹[答]王姊妹,你好!做见证是我们基督徒在经历上帝后的一种自然流露和生活体现,就如同人们通常乐意将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见证"是基督徒话语体系中的常用词之一,我们可以从见证的原初含义、圣经范例与信徒本分三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4.
《天风》1994,(12):48-49
各地建堂简讯 ○在新疆库车县的西郊戈壁边缘处,有一个近百人的聚会点,这里的弟兄姊妹十多年来苦于无固定聚会场所,曾五迁聚会点。靠着主的带领和信徒们的美好见证,周围的群众对基督教有了理解、产生了好感,当地领导也给予了帮助,教会终于得到了建堂的地皮、木料。弟兄姊妹们自力更生,并得到邻近地区兄弟教会的资助。  相似文献   

5.
本期刊出编辑部三位同工撰写的见证,很有说服力。信仰是无国界的,但信徒是有国籍的。无论是王圣民姊妹、董大林弟兄,还是菊花等三位姊妹,他们身上展示的是基督徒“美的心灵,美的形象”,本身就是“无言的见证”、在充满对上帝的爱和对他人的爱中,享受上帝与我们的同在。“敲击生命之键”,真正从内心流出活水,使更多的人群分享我们来自上帝爱中的喜乐。这是三篇见证所表达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这是马红小姊妹给兰州教会青年聚会的第二次证道,也是她平生的最后一次对大家的劝勉,时间是在1990年9月27日。1995年10月她已安睡主怀,我们用小姊妹留下的最后的话来激励弟兄姊妹,纪念她在主面前短暂而充满苦乐的一生,来提醒大家珍惜时光为主尽忠。马红姊妹的见证请看上期。  相似文献   

7.
辽宁抚顺市新华聚会点的一次见证会上,笔者听一位中等个、年龄不到60岁的姊妹作见证,她痛悔地说:“我是一个作恶的人,谁也没有改变了我,唯有耶稣能改变我。”她就是王桂兰姊妹。  相似文献   

8.
发生于上海的“潘平毁容案”被全国媒体披露后,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当然,罪犯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而我们的姊妹潘平——这位昔日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高材生,却在这突如其来的厄运降临之际,历经了她人生最为艰难和痛苦的心路历程。 “面对伤口,用爱拥抱它”,这是一个承受着巨大生理、心理压力之下,一个勇敢的姊妹涌出心底的感言,本刊特地将潘平姊妹见证与读者分享,是让在生活中经历试炼的弟兄姊妹,藉着信心,训练我们的忍耐,享受来自神所赐福的平安。  相似文献   

9.
李钦峰 《天风》2011,(7):33-34
堂于2011年5月30日,特别为黄清治牧师和师母、崔鸿凯长老、李玉明姊妹、杜玉兰姊妹举行了生辰感恩聚会。表达对上帝的敬畏和对教会牧长、弟兄姊妹的尊重,见证上帝赐给教会爱的团契。  相似文献   

10.
季凤有 《天风》1996,(6):10-11
每次读到各地弟兄姊妹们写来的新堂建立的见证,我们为他们排除艰难、同心合意建堂的心志所感动,更为他们在建堂中涌现出来的一件件火热奉献的事迹所感动。本期我们选出六篇成一专辑,让大家分享他们的感人见证。 教会建堂是一桩大事,综观各地建堂中的经验,我们觉得有下列数点应引起也要进行这项工作的教会注意:(一) 用充分的、热切的祷告来开始建堂的工作,祷告使大家获得信心,也使教会更同心。(二) 有条件的可组织一支具体经手建堂工作的专门班子,这是组织上的准备。(三) 集体动员,激发热心,发动弟兄姊妹人人参与。(四) 收支明确,财务上应有公布。(五) 事先当办妥的手续应齐全(如土地使用等)。(六) 注意安全,保证质量。(七) 因地制宜、逐步发展,不盲目攀比。  相似文献   

11.
效法多加     
经文:徒9:36—42 初期教会有一位姊妹名叫多加,希伯来文叫大比大,翻成希腊话叫多加,就是羚羊的意思。从圣经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想象多加姊妹,行动做事一定很敏捷。她有美名称女徒大比大。圣经中只有这一处提到女徒,就是女性门徒,说明对多加姊妹是多么尊重,姊妹在初期教会做主门徒较少。门徒有学生之意,有跟从主之意,受教训之意。多加的见证美名流芳百世,从中看到做主门徒是件光荣的事,以下分享两点多加姊妹的生命见证。 一、多加有爱心行为的生命 多加“广行善事,多施周济”,看到多加是心胸宽阔、心怀广远的人,“广行”不是在很长时间做一件好事,而是常常帮助需要的人,在约帕一带地方为耶稣  相似文献   

12.
感动     
韵岚 《天风》2008,(22):17-17
教会预告说,今晚有一个主题为《生命的翻转》赞美见证会。傍晚,看见参加见证会的弟兄姊妹陆续走进教堂,路过教堂的人,还以为里面有什么文艺演出呢!随着一首《生命的翻转》的赞美歌声,赞美见证会拉开了序幕。首先上来为主作见证的是一位姊妹,她介绍,自己成长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从事教育工作。当她接触到基督教,便感觉  相似文献   

13.
贺永花  王教佺 《天风》2008,(15):40-41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震的消息,如同一声旷野中的呼喊,海淀堂众弟兄姊妹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一道从平静中惊醒.突如其来的患难,让我们与所有心系灾区的人们一同哀恸,一同奋起,也切切实实见证了神的"同在",见证了他是我们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炎光 《天风》1995,(10):37-40
今年四月,我们在云南部分少数民族教会采访时,有幸遇见了许多少数民族弟兄姊妹和教牧同工,对主内肢体的感情有了新的体验。每到一处,感动或思索就伴随着我们。下面,向弟兄姊妹介绍一些访问的见闻,以唤起我们主内同喜乐共忧思之情。信徒见证满山间少数民族的信徒热情、纯朴、善良,在他们中间,你会感受到从主而来的温暖和亲密。这些神的儿女为教会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破镜又重圆     
《天风》1995,(1):26-27
我们教会在一个星期日的见证会上,一位中年妇女如泣如诉述说主的大爱,感动在场的许多人泪流满面,整个会场鸦雀无声。这位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诉说主大爱的人,是辽宁黑山县四间乡孙家村44岁的常永珍姊妹。 常姊妹饱尝了父母包办婚姻的辛酸苦辣。由于生活所迫,13岁这花一般的年龄,她就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学校,走向田间务农。  相似文献   

16.
新年新见证     
李成义 《天风》2007,(2):2-4
真正的基督徒应该在所处的人群中起到这种盐和光的作用,给周围的人带来益处,让神的名得着荣耀——耶稣在升天前留给门徒的使命,要门徒在所到的各地作主的见证。一讲到作见证,不少弟兄姊妹马上会想到教会里的见证会,而在见证会上所作的绝大多数是疾病,困难得解决之类的见证,这固然也是见证,是神给我们的恩典,但这类见证在许多人看来似乎只能是“等”出来的,如当疾病临到时,就只能在祷告后等神来医治了,神若医治,我就有见证,否则就没有见证可言了。其实真正的见证不是这么  相似文献   

17.
袁世国 《天风》2010,(1):26-27
<正>认识高顶弟兄是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他的信心和见证感动了我,在此愿意将高顶弟兄的见证付诸文字,以此坚固更多弟兄姊妹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当记念穷人     
圣红教导我们当记念穷人(参加2:10)。作为一个基督徒,每当我们看到《天风》有关边远贫困地区教会信徒生活艰辛的报道,我们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那里的弟史姊妹们没有教堂,缺衣少食、没钱没电、人畜同住、缺少家具、培养不起神学生、学龄儿童无力就学……但那里的弟兄姊妹饥渴慕道的心,却令我们深深钦佩  相似文献   

19.
巴图 《天风》1998,(12)
每次的大小聚会,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姊妹不是安排弟兄姊妹就坐,就是在帮助别人代祷代求,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和启发引导软弱的弟兄姊妹,她就是义务看管我们教会的李文菊老姊妹。 李姊妹今年63岁,起初她是个不幸的人。早年她爱人因病去世,自己带着五个孩子,孤儿寡母,上有老下有小,尊老爱幼,艰难度日。后来,儿女们都长大成家立业了,她信靠耶稣归向主。信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1,(10):F0003-F0003
自中国基督教两会开设助学项目以来,一直得到弟兄姊妹的慷慨捐助与真诚代祷。弟兄姊妹的爱心捐助对于这些在求学路上苦苦坚持的孩子来说,如同久早遇甘露。近日,陕西省延安市的受助学生给弟兄姊妹们写来了自己的感言,让我们截取部分,一同来分享他们的愉悦与感恩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