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名词词类特异性损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词汇的各类知识信息(如,语法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和加工方式是当前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已成为了其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期间,人们发现脑损伤使得一些患者对动词或名词表现出选择性认知加工障碍,即出现了动、名词词类特异性损伤。通过探讨这一现象发生的机理,将为揭示词类的语法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和加工方式提供了契机。文章介绍了这一现象的表现形式,即一些脑损伤患者对有关动词的知识比有关名词的知识丧失得更严重,而有些患者的损伤模式却与其恰好相反。另外,文中也阐述了对该现象的3种理论解释:语法解释、语义-概念解释和词典解释。  相似文献   

2.
大部分人有过长时间注视一个字之后突然不认识这个字,或多次重复背诵一个词语后会发现这个词变得“陌生”的经历.早期的心理学家发现在字词持续注意过程中语义会丢失,他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语义饱和.经过100多年的研究,众多心理学家发展了多种语义评价的方法来测量语义饱和,并发现语义饱和可能发生在知觉表征、语义加工或者词语表征与语义的联结阶段.类似的现象在中文等语标文字加工中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字形饱和.近年来,新的认知心理学实验范式和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有可能使得语义饱和研究取得重要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王常生 《心理科学》1998,21(4):336-340
采用WMS-CR和MMSE筛选了9名遗忘症患者,采用自由回忆和再认两项任务观察了他们及正常对照组的外显记忆。结果发现:遗忘症患者两项外显记忆任务操作呈分离现象,自由回忆任务操作明显受损,再认任务的操作尽管较对照组低,但与对照组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推论;①外显记忆受患者损伤的颞叶或间脑结构调节。②再认任务至少包含两种性质不同的潜在加工过程,一种为意识性重组加工,另一种为无意识自动加工,两者相互独立地贡献再认任务的操作。正常人意识性重组加工的贡献占优势,掩盖了无意识的作用。遗忘症患者意识性重组加工损伤,无意识自动加工部分代偿作用。③先前研究未对遗忘症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筛选,患者对再认障碍可能源于其他认知功能障碍,而非记忆障碍之故。  相似文献   

4.
基底神经节损伤对知觉性启动效应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底神经节的认知和记忆功能是近年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该研究采用两项语义性启动效应(自由联想、偏好)和一项知觉性启动效应(字辨认)任务,发现基底神经节损伤、分别伴两侧海马或右侧丘脑损伤的两例患者的语义性启动效应正常,知觉性启动效应障碍。由于先前研究已经证实海马或丘脑结构与启动效应无关,因此该两例患者表现的知觉性启动效应障碍可归因于基底神经节损伤,进一步证实了王常生等人认为基底神经节可能具有或参与知觉性启动效应调节作用,与语义性启动效应无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非语义性命名障碍:一个认知神经心理学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晓林  柏晓利 《心理科学》1999,22(4):289-292,309
本研究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根据有关语言产生和词汇认知的理论,对一例脑损伤病人的命名障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个案分析,研究表明:(1)命名障碍可分为语义性和非语义性两类;(2)病人LY的命名无能主要不是因为其语义系统受到损害,而是因为其语音提取受到损害,以致于恰当的语义激活不能激活恰当的语音表征;(3)LY在汉字阅读中的表现也表明了字形信息在词义激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句子加工中的语义P600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子加工领域的研究中,一般认为,N400效应与语义加工有关,句法违反通常引发P600效应。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句子语义违反时也引发了P600效应,即语义P600效应。对语义P600效应的诱发原因及其功能意义,目前有三种代表性的解释:监控说认为,P600效应是由语言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冲突引发的,反映了认知监控系统对可能出现的加工错误的检测与解决;而非句法中心动态模型认为语义P600效应反映的是句子理解过程中两条通路之间出现冲突时的持续分析;扩展的论元依赖模型则用新的句子加工模型来解释语义P600效应,认为语义P600效应与句法违反引发的P600效应产生于句子加工的不同过程。  相似文献   

7.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亚类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阅读水平匹配组为参照对29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缺陷模式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不同亚类型阅读障碍儿童的汉字识别模式。结果表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存在不同的亚类型,以语音缺陷型、快速命名缺陷型及两者结合的双重缺陷型为主,与英语国家研究中的双重缺陷假设一致。语音缺陷型儿童汉字识别时有更多的语义错误,对声旁中的部分语音线索不敏感;快速命名缺陷型儿童汉字识别时依赖声旁语音线索,表现出阅读发展的一般延迟;双重或多重认知缺陷型是阅读损伤最严重的亚类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偏好、自由联想、字根补笔和字辨认等4项任务观察一例单纯性右侧基底节损伤遗忘症患者和两组正常对照的启动效应。结果发现:(1)该患者知觉性启动效应障碍,而语义性启动效应正常。认为知觉性启动效应的神经学基础可能在基底节。(2)该患者知觉性启动效应与语义性启动效应分离。认为神经组织的损伤可导致不同形式启动效应的分离,提出内隐记忆或启动效应的不同形式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偏好、自由联想、字根补笔和字辨认等4项任务观察一例单纯性右侧基底节损伤遗忘症患者和两组正常对照的启动效应。结果发现:(1)该患者知觉性启动效应障碍、而语义性启动效应正常。认为知觉性启动效应的神经学基础可能在基底节。(2)该患者知觉性启动效应与语义性启动效应分离。认为神经组织的损伤可导致不同形式启动效应的分解,提出内隐记忆或启动效应的不同形式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虽然癌症及其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些消极的心理后遗症,但是许多患者也从他们的患病经历中发现了对他们有益的变化。积极心理学家将此益处相关的认知命名为疾病获益感,即特定疾病经历中感知到益处。研究发现这种认知有助于患者的疾病适应,使患者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目前,癌症患者的疾病获益感已受到广泛关注,并应用于相关研究。本文通过综述国外研究中疾病获益感的内涵,测量工具及干预模式,以探讨其对国内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