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研究探讨了视皮层LTP由诱导期向维持期转化过程的突触形态学特征。实验选用18-30天龄的健康SD大鼠,分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及实验对照组进行电镜观测和图象分析。结果发现,在常规LTP实验程序中强直刺激后有LTP产生并记录80分钟的实验组脑片标片,局部有界面曲率大于2的较大U型突触形成,这种突触多有两个以上活性区。图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突触的界面曲率明显增大(P〈0.05),活性区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餐后低血压(PPH)患者的24h 动态血压变化特点,选择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分成 PPH 组(n=85)和非 PPH(n=65)。观察两组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晨峰值、血压变异性等指标。结果显示,(1) PPH 组年龄明显高于非 PPH 组(P<0.05);(2)PPH 组患者24h 及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平均收缩压负荷高于非PPH 组(P<0.05),但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3) PPH 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非 PPH 组(P <0.05);(4) PPH 组患者血压晨峰数值及晨峰发生率明显高于非 PPH 组(P<0.05);(5) PPH 组夜间血压下降率及非勺型率较非 PPH 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PPH 患者易发生于高龄患者,且具有收缩压、血压变异性增高,更易发生晨峰现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鸟类神经系统的长时程增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示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已成为认知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过程中需根据不同实验目的选用不同实验动物。LTP(long-term potentiation)是一种研究学习记忆突触基础的主要模型,其代表突触功能的可塑性。以往对LTP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哺乳动物,但由于鸟类在生物进化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及特有的学习记忆能力,因此通过某些鸟类行为模型将有利于对LTP特性及其与学习记忆相关性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小鼠的记忆与脑内突触结构参数变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比较不同月龄小鼠学习记忆力与脑内突触结构参数变化的相关性。选用1月龄和6月龄小鼠,用Y-迷宫检测分辨学习能力,用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检测记忆力。然后杀鼠取脑,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和定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1月龄小鼠的分辨学习能力优于6月龄小鼠,记忆力也有优于6月龄小鼠的趋势。(2)无论在海马或大脑皮层体区,有两种结构参数有一致性增龄变化,即6月龄小鼠突触界面曲率都比1月龄小鼠显著和极显著增大;而6月龄小鼠上述两脑区的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都极显著地小于1月龄小鼠。实验结果提示,脑内突触界面结构的增龄性变化可能是学习记忆力增龄性变化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5.
观察小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将67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以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并给予小组干预。每位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末和5个月末检测糖代谢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5个月末测查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为实验组临床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认为小组治疗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糖代谢情况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变异性心绞痛患者 ST 段抬高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回顾性分析122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 ST 段抬高幅度及持续时间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及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有相关性。结果心率变异性在 ST 段抬高≥0.4mv 患者中较 ST 段抬高<0.4mv 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其在 ST 段抬高持续时间≥3min 患者中较 ST 段抬高持续时间<3min 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其在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中较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心率变异性在多支较单支病变明显降低(P <0.05),单支病变狭窄程度≥75%较50%~75%者明显降低(P<0.05)。提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受损程度与冠状动脉缺血严重程度,缺血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能一定程度反映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将9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和对照组(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重点观察两组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对照组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后近期卵巢功能影响小,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探讨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再手术中应用纳米炭对甲状旁腺保护和引导颈淋巴结清扫的作用与价值。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116例D T C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纳米炭组)64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在术中先向残余甲状腺或癌灶或肿大淋巴结内注射纳米炭0.1ml~0.3ml不等,对照组不使用纳米炭。观察两组辨别甲状旁腺的个数与准确性,以及在颈淋巴结清扫个数的差异。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无差异。观察组使再手术的D T C患者的甲状旁腺识别率为92.2%,辨别出3个及以上甲状旁腺比率为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8%、3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中央区与侧颈区淋巴结清扫的个数比较,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增加术后并发症,而且,其一过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并发症尚有下降趋势(P<0.05)。纳米炭对DTC再手术中的甲状旁腺的识别率和区域淋巴结的黑染,使甲状旁腺易于识别和保护,有利于更为彻底清扫中央区和侧颈区淋巴结,尚可降低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联合瑞芬太尼在胸科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应用。选取择期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患者78倒,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试验组采用Dex、瑞芬太尼和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I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和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Ⅱ组)。试验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Dex联合瑞芬太尼在胸科手术麻醉中能够安全有效地抑制双腔气管插管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明显减少患者在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心理干预配合无痛麻醉技术的临床效果,寻求一种更有利于减轻患者恐惧心理的技术方法,将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心理干预配合无痛麻醉镇痛的患者,对照组为注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镇痛的患者。观察两组在牙髓治疗中患者的恐惧程度与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心理干预配合无痛麻醉的实验组与注射利多卡因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恐惧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提示心理干预配合无痛麻醉可以明显减轻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心理咨询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旨在加深对心理咨询含义的理解。首先对心理咨询的涵义做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心理咨询助人的含义,分别从心理咨询助人的基础,助人的方式,助人的目标做了阐释。最后探讨了咨询师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对心理咨询可能产生的影响。心理咨询是心灵层面的沟通,通过体验关怀,达到来访者的心灵成长。咨询师对心理咨询的本质理解以及不同的咨询价值观和方法论都对心理咨询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14.
自我描述问卷上海常模的修订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国鹏  朱晓岚 《心理科学》1997,20(6):499-503
自我描述问卷是一种在国际上被广泛运用的自我概念测量量表,为了使我国的教育和医务工作者也能使用这种测量工具.我们对其进行了引进和修订.并初步制定出上海常模,从试用的结果来看.对我国6-12年级的初高中学生非常适用。分数的分布里常态.对测验结果作各种心理测量学的分析,信度指标:a.全量表的内在稳定性各年级在.92-.96之间,各分量表的内在稳定性在.66-.9文之间。b.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56-.75.效度指标:a.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较低,b.同质性很好,C.三个学业自我概念分量表与学习成绩间有很高的正相关,鉴于以上这些结果,该量表在中国中学生中使用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考察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探讨了汉字整体和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和部件识别类似,笔画认知存在着显著的字劣效应:识别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单独呈现的笔画反应时明显地长,错误率也大幅度增加,显示了汉字整体对笔画认知的抑制性影响。(2)识别汉字中的笔画的反应时也受背景汉字笔画多少的影响。识别少笔画汉字中的笔画比识别多笔画汉字中的笔画容易。(3)笔画频率对笔画认知也有重要影响,频率高的笔画比频率低的笔画容易识别  相似文献   

17.
18.
Manuel G. Doncel  S.J. 《Zygon》2004,39(4):791-800
Abstract I comment on moral and theological aspects of human technology, which I consider as an evolutionary moment of our cultural and genetic vari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moment both scientifically and theologically. Starting from Philip Hefner's theological program of the human being as created co‐creator, I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limit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human being as a created agent and the possibilities and ideals as a co‐creator. I develop the idea of the kenosis (self‐emptying) of the Creator, which as the root of God's love principle should be reenacted by the created co‐creators. I analyze elements of this kenosis presented by Jürgen Moltmann in relation to creation and eschatology.  相似文献   

19.
20.
笔画复杂性和重复性对笔画和汉字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笔画识别和词汇决定的方法 ,对汉字笔画认知和笔画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作了考察。实验一探讨了汉字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笔画自身的复杂性对笔画认知无显著影响 ,识别简单笔画和识别复杂笔画的反应时与错误率无显著差异。实验二考察了笔画的重复性对汉字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 ,汉字认知中存在笔画重复性效应。笔画重复较多的汉字比笔画较少重复的汉字识别时间短 ,错误率亦低。整个实验结果支持笔画是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的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