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行悲故乡     
八十年代初,有一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美国电影《金鱼池塘》传入国内,那时完全还不兴什么“进口大片”之类的票房炒作,但丝毫也没妨碍这部片子在质朴的人们心灵中的好感。我也看到了这部片子。老实说,影片所表现的美国老年人的生活,距离我这个不到20岁、一脑瓜海天梦想的中国青年人太遥远太陌生了,哪能看得进去,倒是围绕这部片子的这样几句影评,因其广为刊载,反而被我记住了:“这部影片告诉我们,当整个社会趋于解体,当人们竞相奔赴繁华都市的时候,人们还是会回到故乡来,看望他们年迈的亲人的。”没想到弹指之间,属于我的这个…  相似文献   

2.
看美国电影,最让我觉得可笑的,就是美国人在全世界任何场合总喜欢把自己装扮成“救世主”的样子。只要美国总统动一动,整个地球都会起风暴,特别是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当我看完《奥萨玛》之后,再回想起《华氏9·11》时,我已经意识到这是一部宣扬“美国精神”的大片。但是在这部片子的背后,总让我觉得摩尔和美国的政治家对伊斯兰文明充满怀疑,对生命的价值实行双重标准。《华氏9·11》大概有这样几个部分:一是布什与沙特和拉登的关系,二是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与非法,三是伊战给美国民众带来的巨大的心灵创伤。这三个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恐怖电影"已经成了马徐维邦身上一个重要的标签,1937年《夜半歌声》上映,在恐怖片极度匮乏的一个年代,该片为中国的类型电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直至今日,中国电影已过百年,当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再看《夜半歌声》,会发出一种疑问:这部片子到底恐怖在什么地方?作为中国恐怖片的鼻祖,马徐维邦对中国电影史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放在当下的语境中看这部电影以及导演本人的艺术风格,其"恐怖性"正在逐渐缩小甚至去除了"恐怖性"。  相似文献   

4.
《周易》这部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巨,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们普遍承认这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历史事实。但是,怎样来解释这个事实,如何估价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就主要倾向而言,有  相似文献   

5.
国内"宗教学界"对西方宗教的兴旺颇多张扬,对基督教神学尤其是情有独钟,以至在国人中制造出一种假象,似乎西方文明,包括科学与民主,都是由宗教滋养出来的,至今仍然炽热,统治着一切。这不仅篡改了西方全部近代史,也严重扭曲了当前的西方现实。为了校正此类偏颇,我刊开辟了《国际视窗》、《无神论在西方》、《阳光书系》(西方无神论著作介绍),报道和反映西方世俗人文主义、新无神论运动等近期信息和主要思潮,以助读者对西方文化的全面了解。由于人少力微,欢迎学者赐稿,欢迎读者指导。BBC(英国广播公司)是英国影响全球最大的媒体。2003年它委托乔纳森·米勒(Jonathan Miller,1934年-)拍摄一部题为"无神论简史"的片子,于2005年在BBC播出。乔纳森·米勒是一位神经病学家,又是作家、导演、演员和制作人。在拍摄这部片子中间,他访问了很多作家、科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但BBC感到片子太长,剪掉了大量的谈话内容,未能出现在最终的作品上。乔纳森·米勒认为,被剪掉的谈话中有些非常精彩,在他的交涉下,BBC做了一个非常规的决定:从那些面临被抛弃的原始材料中,节选出6个人的谈话,作为"无神论简史"的补充部分连续播出。在此我们择选了其中3位的部分谈话。他们分别是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英国哲学家科林·麦克吉恩(Colin Mcginn)以及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y)。我们根据BBC播出的录音整理出来的译稿,拟逐期发表,以见无神论在西方的若干近况。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美国犹太银行莱曼兄弟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一度年利润达到3500万美元。而其创始人却是一个牛贩子的儿子。亨利·莱曼是从欧洲到美国来的莱曼家庭的第一代。他在美国南方做了一段时间的行商  相似文献   

7.
大约在1998年底, 《中国青年报》曾有过一 次"关于大兵瑞恩与梁晓声"的讨论。起因是《拯 救大兵瑞恩》这部美国大片在中国播出后,媒体纷 纷发表评论文章,有人对于片中故事的真实性提出 质疑,认为在战场上让那么多的人付出生命代价去 救一个人,是不合常理的,是好莱坞对美国文化和 所谓美国精神的一种渲染罢了:也有人赞同影片所 传达的理念,以为即便这故事有点夸张或是虚构, 这种在战场上不轻易丢弃任何一位战友的精神却彰  相似文献   

8.
张颖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90-190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现当代美国文坛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在她将近五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笔耕不辍,创作出大量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掘墓人的女儿》是以心理写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犹太女人坎坷曲折的一生。凭借这部作品,作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书评家奖的提名。  相似文献   

9.
认知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新运动和新方向。有人曾经把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誉为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其作用类似于20年代出现的行为主义。这种看法虽然遭到不少人反对,但自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心理学起了重大的变化,这却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羌族丧葬礼仪传承一种文化,保持一种传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悠久的信仰习俗和文化特质.简而言之,火葬方式是古羌文化之遗风在今天羌族社会生活习俗中的表现,而土葬方式却是一种输入文化.考察这两种丧葬习俗,可以窥视羌族社会历史的变迁趋势,把握一个民族从远古保持至今的历史足迹和传统风貌.  相似文献   

11.
邵建 《学海》2004,(5):34-38
一《〈政治概论〉序》是胡适 1 92 3年底为《政治概论》这部书所写的序言。该文在胡适等身的著作中并不为人注意 ,但在今天看来 ,它却是 2 0世纪思想史上的一个不应忽视的文本。1 92 3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消歇的年代。胡适和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与主将 ,曾经一道推  相似文献   

12.
最近,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向达赖喇嘛颁奖,法国纪念奖委员会将一项"人权奖"发给达赖,并声称是为了表彰达赖为和平和保护西藏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对此,我国一些民族问题专家学者和宗教界知名人士对记者发表谈话,就谁是西藏文化的保护者发表了意见.北京图书馆馆长、著名宗教学专家任继愈说: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在藏族文化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党和政府对宗教文化一直是下大力保护的.例如,从1982年开始,国家每年拨出十几万、二十几万资金的专款用于整理出版《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现在这部经典已出版了三十几卷,这部经典全部出齐共有220本,每本1000页,字数要以亿来计算,它将是世界上最全的一部佛教经典全集.  相似文献   

13.
杨林 《美与时代》2006,2(5):79-82
《e小调(自新大陆)交响曲》(Op.95)在安东尼.德沃夏克九首交响曲中最具盛名和影响力,这是他到美国后的第一部作品。对于这部作品究竟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曾引起争论,但从作品具有总结性意义的第四乐章中可以看出,这部交响曲的主旨不在于反映所谓的美国文化,也不是对都市生活的写照,而是作曲家用故乡人民的精神和立场,表现出对黑人和受欺压民族人民的同情,并对他们争取自由平等斗争的胜利表示出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14.
动画片停播引发争论 刘书宏,网名“老蛋”。2月12日,他以“紧急请求央视停播《虹猫蓝兔七侠传》”为题在天涯论坛发表文章,称恨不得立刻将这部片子赶出电视屏幕。在他看来,这部动画片内容低级,充满了暴力、情色、粗口、恐吓、威胁。有网友总结了该动画片中的特色语言:“扑克、骰子、牌丸可是样样精通”、“啊:谋杀亲夫啊”、“蓝兔,我的美人儿,娘子!美人儿,你的夫君来了!”、“哼,老娘才不会上当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青岛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一个《柳叶刀译丛》,其中的《熊掌与鱼》吸引了我。这是一部1969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得主之一的S.E.卢里亚自传的中文版。这部15万字的译著把一位著名的西方科学家的一生生活的主要侧面透明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通过这位意大利裔的美国...  相似文献   

16.
恩惠 《天风》2012,(3):65
1969年,有太空人乘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成为人类踏足月球之首创。其中一个是阿姆斯壮、一个是艾德林。他们都是信奉上帝的虔诚基督徒。第一个踩上月球的阿姆斯壮说:"我个人这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此句现已成为名言!另外一个艾德林是美国得州魏伯斯特城长老会的一个长老。他因筹备飞去月球,知道自己无法按时参加教会  相似文献   

17.
牛仔裤:当代美国“粗文化”现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守明 《学海》2003,(1):169-172
美国社会的竞争性和生活节奏的急促性 ,导致美国文化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并存 ,各种优秀文化因素的沉淀往往是事倍功半 ,而粗文化的种子却在其中轻而易举地找到生长的乐土。在这样一个缤纷多彩的世俗化氛围中 ,多元性美国文化充分展现着西方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质。作为美国国粹和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牛仔裤是美国主流文化严重媚俗的产物。仅用“快餐文化”、“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词汇来表述美国文化的大众化 ,根本无法清楚地阐明美国粗文化现象的特质。美国人对牛仔裤的宠爱 ,从一个侧面表明主宰美国社会的粗文化是美国文化霸权的工具 ;从更深的层面上看 ,它是这个现代超级大国对野蛮粗犷的古代斯巴达人和罗马人的精神遗产的继承和发展 ,对世界文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力。正像昔日西部开拓者们的穿着一样 ,今日流行的牛仔裤也从属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是美国大众文化中不可忽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甲:非常遗憾!因为生病,没看到<宇宙与人>,听说这部片子挺不错的? 乙:确实不错!这是进行科学和无神论教育的极好的教材.从宇宙的诞生一直到人的诞生,把150亿年的自然生成发展史凝缩在60分钟里,既高度概括又具体而微,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摄影手法、音响效果都极现代,看时令人心灵震撼,看后叫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9.
不留遗憾     
正1930年秋天,美国演员普特·奥博如恩在纽约的剧场里参加一部名叫《努力,努力》的话剧首次演出。这部话剧其中有一场是询问某件事情的场面。这一场一开始的剧情,是奥博如恩饰演的角色和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的场景,这两个人一个是通过电话和奥博如恩饰演的角色大声争吵,另一个则是在桌子旁和奥博如恩饰演的角色大声争吵。  相似文献   

20.
论中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方法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近十几年来中医现代化研究成效不显,以及发生许许多多的争论和困惑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对中医的基本性质缺乏一种共识。说中医就是一门科学或者不是科学,是一门经验医学或者是哲学医都会使我们陷于一个难堪的困境。中医具有科学精神,但不具有西方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而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方法实现科学精神的经验知识体系。具有科学精神是一回事,怎样实现这种精神却是另一回事,前者是无国界的,后者却是可以文化多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