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5,(7)
<正>应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基督教两会联合邀请,英国圣公会第105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贾斯汀·韦尔比(Justin Welby)一行于2015年5月27日至6月6日,在中国进行了为期1 1天的访问,这是韦尔比自2013年就任英国圣公会大主教以来,第一次访问中国。此次访华日程中,大主教重点访问了北京、上海和江苏的多处基督教机构。韦尔比大主教不仅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会面,同时还参访了中国的教会和多家慈善机构,与教牧及信徒交谈。韦尔比大主教说:"此行,让我难忘!"  相似文献   

2.
海外消息     
《天风》2016,(2)
正美国圣公会因支持同性婚姻将暂时脱离圣公会近日,圣公会领袖坎特伯雷大主教韦尔比在圣公会大主教会议上宣布,美国圣公会因支持同性婚姻,将暂时脱离圣公会.韦尔比表示,鉴于圣经教导,圣公会传统教义认为婚姻是一男一女之间忠诚的、毕生的结合."要求美国圣公会三年之内不再在基督教界和不同信仰机构之中代表我们,当参加圣公会内部机构会议时,不应被任命或选举进入内部常务委员会,他们将不再参与决定任何关于教义或制度的问题。"大主教会议称.  相似文献   

3.
《天风》2006,(18)
尼日利亚圣公会首席大主教彼得·贾斯珀·阿奇诺拉于2006年7月20日下午来中国基督教两会访问。尼日利亚有基督教圣公会信徒1800万,是目前世界圣公会最大的教区。阿奇诺拉首席大主教在世界圣公会内有较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7,(9)
坎特伯雷大主教关怀贫穷儿童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姆斯(Dr.Rowan Williams)发表文章——《最穷的配得最好的》(The Poorest deserve the Best),内容发人深省。基督徒面对贫穷问题,容易把责任全归咎于政府、不义的经济体系、或一些人的罪性而自食其果。大主教提醒我们不要专注于谁要为这些不幸负责任,却忽略了我们应有的爱心行动。“最穷的配得最好的”,正是天国价值的反映。不少教会领袖对扶贫工作存有偏见,以为有了政府的福利事工,教会毋须再做扶贫工作了。耶稣的职事及历代教会的见证,表明了扶贫是福音内容的一部分。面对全球化经济,我们该怎样改变现有资源与财富的分配?信仰没有提供具体的方案,但圣经至少肯定信徒要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6,(10S):48-48
香港基督教领袖赴京访内地教会及宗教局;英国圣公会大主教10月将访中国;教会牧师称“与艾滋病的斗争需要借助神的力量和应许”;韩国教会敦促布什展开会谈,放弃对朝鲜的制裁;世界教会领袖说中东问题是全球最紧迫的问题;“创造博物馆”开幕 运用圣经述说地球历史;  相似文献   

6.
前些天听到一位老弟兄说:“传道人不应在台上指责信徒为什么在台下打盹睡觉,而应当先考虑一下自己讲的内容。”也有的信徒反映说:“我们希望教会能重视讲台的工作,因为大家来一次不容易。”信徒反映的话语虽不多,但分量却很重,他们都是十分爱主爱教会的肢体。我深感这些话对我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6,(21)
2006年10月9日,上午10时30分,应中国基督教两会的邀请,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一行访问全国两会。两会本部全体同工在九江路新会所门口鼓掌欢迎大主教阁下的来访,然后宾主双方进行了友好、坦诚的座谈,交流中英两国教会各自在上主带领下的美好见证,进一步加深了中英两国教会间的友谊。座谈会由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主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介绍中国基督教的近况及中国教会开展的各项事工。大主教对中国教会注重信徒灵性的培养等问题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8.
《天风》2006,(9)
英国圣公会的客人们访问全国两会本刊讯:英国圣公会奥斯汀主教、勃布·怀特牧师及坎特伯雷大主教国际事务助理安德烈·诺曼牧师(Rev. Andrew Norman)一行,于2006年4月3日访问中国基督教两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邓福村牧师在全国两会总部热情地接待了来访的客人。本次英国圣公会客人们到访,是为即将应邀来访的英国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斯10月访问中国作前期考察工作,并商谈坎特伯雷大主教具体访问的行程安排。宾主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与安排,中国基督教两会热情地期待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来访。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天风》主编梅康钧牧师向客人们展示圣三一堂修复效果图,并向客人们介绍圣三一堂。之后,代表团一行还赴北京、南京、武汉、西安等地访问。英国圣公会(Church of England)是英国基督教最大的宗派组织,信徒占总人口50%。英国圣公会一向尊重中国基督教的三自原则,与中国教会保持友好关系。坎特伯雷大主教被认为是全世界7000万圣公会信徒的精神领袖,前两任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伦西和凯瑞曾先后来中国访问。英国圣公会第104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斯(Rowan Williams)于2003年2月在坎特伯雷座堂举行升座仪式,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代表中国基督教会参加了这个盛典。  相似文献   

9.
《天风》2002,(5)
三大宗教领袖联合声明谴责巴以暴力流血冲突针对巴以之间持续了17个月并愈演愈烈的暴力冲突,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凯瑞博士在埃及亚历山大召集了一次和平会议。来自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领袖发表联合声明,共同谴责圣地发生的暴力事件,认为这是对上帝圣名的亵渎。会议  相似文献   

10.
因圣地基督徒生活备受压力、人数不断减少,英国的教会领袖12月20日到访白冷四天,以示支持。出访白冷的教会领袖包括天主教西敏寺总教区的墨非——奥康纳机械(C.Murphy-O’Connor),圣公会的威廉姆斯大主教(R.Williams)等。圣公会兰柏割宫发表声明称,教会领袖出访为期四天,他们会  相似文献   

11.
慕道 《天风》2011,(3):5-5
2011年2月22日下午2时,紧邻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西藏中路316号基督教沐恩堂内,座无虚席,来自上海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的领导,中国基督教两会、上海市基督教两会和各区基督教两会同工和信徒以及香港圣公会邝保罗大主教等友人1000余人,怀着崇敬、  相似文献   

12.
赵红梅 《天风》2012,(9):7-8
有人说,教会就像一个大家庭。这句话显示出很多层面的含义,其中也暗示了在教会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家在基督教会大家庭中互称为弟兄姊妹,和睦同居。就当前中国教会处境而言,大多数教会都有老年信徒,甚至在有的教会中,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做好老年信徒的牧养,发挥老年信徒的优势,使教会做出更美的见证,是每个教会领袖及教牧同工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些  相似文献   

13.
单渭祥 《天风》2012,(1):15-17
我们教牧人员在教会中服侍,信徒把我们看得很高,视作“领袖”,尽管自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总是把“领袖”与“伟大”相联系。但无论如何信徒一定会把你看成他们“灵性上的带领人”或者是一位“走在前面的弟兄”。  相似文献   

14.
春拉  李鹏 《法音》2010,(3):45-45
<正>本刊讯2月14日是藏历铁虎新年的初一,拉萨成千上万的藏族信徒涌向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和布达拉宫等宗教场所,朝佛、祈祷,迎接藏历新年第一天的来临。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03,(1):29-29
2002年10月27日英国圣公会(The Church of England)前坎特伯雷大主教凯瑞博士(Dr. George Carey)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的访问时说:“世界应该以所有可能的外交和政治方式来钳制伊拉克,但发起攻打伊拉克的战争则似乎没有令人信服的动机。”即将上任的新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Rowan Williams)对此与凯瑞态度相同,他指布莱尔首相支持攻打伊拉克是不合道德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8,(3):56-56
坎特伯雷主教恢复中世纪时期圣堂原貌;基因医学获诺贝尔奖医学伦理受关注;香港圣公会邝保罗大主教获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穆斯林领袖向基督徒送出圣诞祝福;基督教领袖为贝&#183;布托遇害表达痛心;英国近日调查:一半年轻人认为婚姻不需要证书维系;香港万圣节宣传广告遭投诉。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8日,下午3时30分,中国基督教两会、上海基督教两会,假上海基督教沐恩常联合举行欢迎英国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道格拉斯·威廉姆斯博士一行访华感恩礼拜。中国基督教咨询委员会主任;全国两会在沪的副主席、副会长技副秘书长、副总干事;上海两会的教牧同工、信徒1000多人与英国教会的客人们共同敬拜上主,感谢上主对中英两国教会及人民的赐福。  相似文献   

18.
光盐 《天风》2008,(23):38-39
基督是教会的元首,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教会领袖是神家里的管家和仆人,是神手中所使用的器皿。这是最基本的圣经原则,也是众信徒共知共识的真理。教会领袖不只是按地域登记注册的法人代表,而是一班  相似文献   

19.
单渭祥 《天风》2022,(1):29-32
当前中国教会的不少堂会管理机构,多数名称为"堂务管理委员会"(或有的以"长执会"替代——即成员由长老和执事组成,性质类似),他们多数是信徒中被推选出来的义工领袖,与专职教牧一起,共同担负起建设教会的重任. 理想状态而论,牧者与信徒领袖皆为属灵品格受到敬重的教会工人,广义而言他们都为神所拣选之仆人,由他们所组成的团队自然...  相似文献   

20.
净化人心 抵制邪教 维护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之交,全世界各宗教领袖,相聚联合国,共议世界和平大计,千年一遇,因缘殊胜。本次大会以“促进新千年的和平”为主题,在寻求净化人类社会、消除战争和贫穷、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宗教作为和平使者和抚慰者的积极作用,这是载入史册的全世界宗教盛事。我作为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成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从佛教的角度讲几点主张。 一、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促进世界和平事业发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教导信徒要“爱人如己,勿相残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著名的佛教经典《大涅 经》一开始便讲述了佛陀劝阻阿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