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由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宗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探索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宽广路子。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我们党又强调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能否团结我国一亿多信教群众,使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衡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相适应的试金石。 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贾庆林指出,宗教工作要立足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团结和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强大振兴贡献力量。要着眼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已有悠久的历史,信教群众达上亿人。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众面,覆盖了整个中国大地。今天,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一伟大历史时期,如何认识和摆正宗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宗教在哪些方面可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是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稳定、统一是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而宗教恰恰在稳定社会、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能作出自己的贡献。如佛教的报“国土恩”,基督教的“…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贯彻落实这一重大任务,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努力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8,(3):18-18
亲爱的主内弟兄姐妹: 正当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努力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阶段之际,中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十七大提出的“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使我们深受鼓舞。复兴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包括基督徒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为此,我们向全国基督徒发出倡议: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关于我国宗教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做好中国伊斯兰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认真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江泽民同志对如何做好宗教工作提出三项要求: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三项要求明确指出了宗教工作必须坚持的大原则、大方向,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一、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党把马兑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宗教是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宗教的和谐,其中最根本的是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新时期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其核心是探讨新时期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宗教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任务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积极打造文化品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宗教界自豪感与获得感,激发宗教界人士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行动自觉,团结带领广大信教群众投身"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  相似文献   

10.
论点摘编     
加强基层宗教工作网络建设要确保宗教领域的稳定,就必须加强基层宗教工作网络建设,切实做好基层的宗教工作,才能保证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一、加强基层宗教工作网络建设,是新形势下宗教和宗教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信教群众绝大多数分布在基层,宗教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宗教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多也在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切实做好基层的宗教工作,才能在确保宗教方面稳定的同时,引导和带领广大信教群众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从宗教工作的实践上讲,当前宗教和宗教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和问…  相似文献   

11.
倪光道 《天风》2009,(2):12-14
导语:“发挥宗教界人士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一号召的提出,表明了政府对宗教社会作用的积极肯定。作为基督徒在积极面对这一社会要求时,自然要回到圣经查考和寻求来自信仰层面的神学或伦理指引,从中得着响应这一呼召的灵性动力。本期的话题是“圣经伦理与经济社会发展”,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工论文中的主要内容,与读者们一起讨论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各级宗教工作部门不断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责任感,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牢牢把握宗教工作主动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着力巩固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全省宗教领域保持了和睦稳定的局面。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谋划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涉及宗教和宗教工作的根本问题。为了更妥当地处理好宗教问题以服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深化对“相适应”问题的研究。一、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把握“相适应”论断的重大意义宗教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自从19世纪中叶,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共产党诞生以后,伴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与宗教的相互关系问题,才真正构成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  相似文献   

14.
邓福村 《天风》2002,(4):4-5
江泽民主席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我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共同目标上来。”本刊特邀请全国两会部分负责同工,就江主席的讲话谈谈自己学习的体会。“适应”不是放弃信仰,乃是为了加强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的团结,共同建设我们的袓国,对基督徒来讲,就是要发扬爱邻舍的精神,爱我们周围的人,爱我们的骨肉同胞。  相似文献   

15.
岳清华 《天风》2018,(6):27-29
十九大奏响了新时代的序曲,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的号角。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时代的召唤,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基督教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18,(4):6-9
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宗教工作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相互尊重、和睦桕处,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把宗教关系列为现阶段需要处理好的五大关系之一。贵州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切实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以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为着力点,以关心信教群众生产生活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要求,高瞻远瞩,为我国宗教健康发展指出一条光明宽广的道路,我们宗教界人士衷心拥护,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9.
乡村社会出现越来越多基督徒与基督徒的姻亲结合,我们通过基督教经典<圣经>投射的神与基督徒、基督徒家庭结构、婚姻行为、婚姻观念的统计,结合婚礼发挥的姻亲结合认同、基督徒群体团结的功能分析,探析基督徒姻亲结合表达的宗教及社会需求所在:乡村基督徒姻亲结合,是信徒构建神圣与世俗秩序的宗教需求,同时,宗教关系的血亲化、家族化,满足了作为基督徒的村民对熟人社会再造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要求全党“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把宗教工作纳入依法治国方略之中,明确要求“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在总结新中国宗教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把信教群众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力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