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怡  禾艺 《天风》2005,(9):31-31
建筑,尤其是教堂建筑,犹如连贯着的历史史诗,使人在欣赏、品读之余,心中涌动起那份感动,金怡姊妹是一位刚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的“未来建筑师”,对于建筑包括她内心的“上帝的圣殿”,有着自己的想法。于是,把想法变成让更多的人看得见的图像,则是她“筑”在心中的梦。这幅取材于上海沭恩堂的摄影作品,试图在解构着一种“建筑中凝固的音乐”的诗意内涵。教堂与都市现代化建筑重叠映象,似乎是她内心想象的外化。  相似文献   

2.
扎哈·哈迪德是著名的女建筑大师,她在建筑界被称为"女魔头",她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特征,让人过目不忘。她追求自然,创造透明和流动性,指导城市的建筑走向未来。文章以中国北京银河SOHO为例,深度解析扎哈·哈迪德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3.
苏喜乐 《天风》2018,(5):11-12
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内涵包括教堂建筑中国化在内的方方面面,过往人们总是以西方教堂的样式为教堂建筑的“样板”,其实,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本民族丰富的建筑文化,基督教在某一处境中要生根开花结果,一定要与当地文化融合,而这融合当然也包括基督教教堂建筑方面的融合。本期我们邀请几位同工讨论教堂建筑应有的中国元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4.
何琦 《天风》2001,(1):40-43
80年代以来,中国教会在历经文革极左路线的封杀、停滞多年后再次获得新生。文革中被关闭的教堂重又开放,由于各地教会发展迅速,为满足会众崇拜活动的需要,各地教会陆续开始建筑了许多新的教堂。细心的人若仔细查阅近些年来的宣传介绍各地新建教堂的图片资料,便不难发现近些年来中国各地教会所新建的教堂大多是新哥特式,或“仿新哥特式”样式的教堂。似乎,新哥特式教堂已成了中国新建教堂的唯一仿效的建筑样式,这实实在在是中国新建教堂在建筑设计上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城市的规模及数量日渐增长,人们对于新的建筑形式需求逐渐扩大,非常多的建筑设计创造了新的时代潮流。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科布西耶的代表作品朗香教堂,它简约特别的外形设计和美轮美奂的用光手法被誉为20世纪最具震撼力、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文章从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出发,逐步分析朗香教堂的空间设计、外部造型和材质、色彩、光影以及设计师的巧妙构思,并谈谈它与传统教堂设计上的本质区别,从而使人们更加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朗香教堂的空间设计以及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的艺术天才,不表现于我们目前所讨论的文学,而表现于建筑及其与建筑有关的艺术。当时的哥特式教堂,如果不能使一个近代人觉得自己的渺小,至少也可以打击他的傲慢,使他不敢对他的中世纪祖先采取鄙视的态度。——约翰·麦茜  相似文献   

7.
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贝幸铭是一位最善于把握自己、最善于抓住机遇的大师,他从中国赴美留学是这样,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是这样,从哈佛大学到韦伯纳普公司是这样,从泽肯铎夫的阴影下走出来更是这样。一个人的一生可能有很多次机遇,有的人不善于把握,终其一生也难成器,而有的人则善于把握,抓住一次又一次机遇,从而获得了成功。 征服老板 5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泽肯铎夫经常带着贝聿铭飞往各国考察,这对贝聿铭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深造”机会,他有幸实地见识了世界名城的著名建筑,又从老板与各国房地产商人的接触…  相似文献   

8.
杜庆余 《天风》2003,(2):49-49
教堂建筑总给人一种美感,有的教堂建筑高大雄伟,给人一种力量感;有的线条流畅,给人一种节奏感;有的玲珑精细,给人一种遐想感。教堂建筑风格各异,好像凝固的音乐符号。那种哥德式、罗马式、拜占庭式的建筑,好像传统的经典音乐符号凝固在空间;那种后现代主义新潮式样的建筑,好像时尚的跳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现代建筑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在其建筑作品朗香教堂中的光影处理手法进行解析。柯布西耶在教堂运用坚固的混凝土构筑,使得教堂实现了一种雕塑般的效果,通过对朗香教堂的空间设计、细部装饰以及光影应用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其光影的运用在朗香教堂随处可见,建筑设计方式大胆新奇,处理光影的手法细微打动人心。朗香教堂以其细腻的空间氛围和独特质朴的设计造型为后世建筑重新定义了光与建筑的关系,对现代教堂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位于巴黎近郊的圣但尼教堂是最早的哥特式建筑。主持修建者是法国大主教、圣但尼修道院院长絮热。圣但尼修道院的教堂是法国君主的墓地、法国君主政府的圣殿,长期以来得到法国政府的支持。在尖锐的神学争论中絮热在建造圣但尼教堂的指导思想上,在神秘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小心谨慎地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圣但尼教堂是按照古希腊最高法院法官狄俄尼修斯的神学思想修建的。为了理解这种打破欧洲模式、开创西方建筑新时代的建筑的独特性,我们必须明白其创造者是如何思考和理解光线的。光线是一切视觉美的根源。狄俄尼修斯在他的著作《天使等级》…  相似文献   

11.
在俄罗斯大地上散落着无数座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东正教堂,它们是千年以来俄罗斯人信仰的结晶。不论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乡村,只要是有俄罗斯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东正教堂。这些散发着迷人古韵的教堂是俄罗斯历史的缩影和见证,被称为“石头建筑的编年史”。它们的金顶红墙已经融入了俄罗斯的风景,与俄罗斯的大自然融为了一体。 公元988年东正教成为国教后,在罗斯建起了最早的东正教堂。它们虽深受拜占廷建筑艺术的影响,然而却以独特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些教堂的顶部都饰以多个“洋葱头”形的圆顶,据俄国学者考证,989年在…  相似文献   

12.
伍娟 《中国宗教》2022,(4):94-95
四川成都平安桥天主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是一座融合西方天主教堂建筑风格与中式院落文化的教堂。融入传统文化是建立平安桥天主堂的建筑旨向,“教堂木构选材,取自天全、邛崃县产优质楠木。堂内设楠木主柱108根,径为35厘米,高约5至6米”,教堂坐西朝东。  相似文献   

13.
宝岛台湾省,全境天主堂林立,分布着420多所公开举行弥撒的教堂,规模庞大的哥特式或罗马式的教堂建筑不多见,一般都是中小型圣堂为主,历史较短。近年新造的教堂建筑,无论是外观还是内装饰,趋向造型简洁、线条明快、格局新颖、色彩和谐,体现出现代气息。特征标志:十字架古老的十字架,历来是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共同标志。在一般情况下,教堂的十字架总是安置在建筑物的制高点,好让人们从老远的距离就看到,引起注目;也  相似文献   

14.
王澍的建筑就如他本人一样,带有强烈的个人气质,这与他的人生阅历有着割不断的联系,那些求学时期遇到的建筑大师,勤奋研究国画的语境和坚持写书法的习惯;那些教学时期的独立思考和开创性的教育实践;那些从业时期的原则性坚持和敬业性的工作态度以及只求朴素宁静的生活处世哲学……正是这些搭建起了王澍的创作舞台,是这些造就了王澍一个又一个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不管是诗意或者情趣,王澍的建筑是在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思想的原始关系,让场景与回忆之间产生共鸣,革新性地使用历史符号和元素镂刻新的建筑记忆,这正是当今业界传承与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2,(6)
陕西省三原东关教堂,原名“救世堂”,始建于1915年,系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 教堂是以砖混为基础的土木结构的建筑,建筑面积288平方米,最大跨度约12米,可容纳500余人同时作礼拜。该堂在建筑上既有西方教堂的特点,又有中国建筑的模式,两种特色完美结合,成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  相似文献   

16.
在广州市中心繁华的一德路上,坐北向南面向珠江矗立着一座哥特式教堂,教堂全部用花岗岩石砌造,被称为“石室”、“石室耶稣圣心大教堂”或“石室教堂”。教堂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建筑总面积2754平方米。它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也是目前国内甚至东南亚最大的一座双尖塔哥特式石结构、保存比较完整的教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石室建筑的美与价值哥特式建筑艺术包括五个元素:高耸的塔楼、巨型的束柱、屋顶的尖拱、强劲的飞扶壁和花式窗棂。石室教堂把这几个元素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走近石…  相似文献   

17.
李世峥 《天风》2012,(6):69
陕西省三原东关教堂,原名"救世堂",始建于1915年,系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教堂是以砖混为基础的土木结构的建筑,建筑面积288平方米,最大跨度约12米,可容纳500余人同时作礼拜。该堂在建筑上既有西方教堂的特点,又有中国建筑的模式,两种特色完美结合,成为中西合  相似文献   

18.
<正>教堂建筑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武汉基督教堂建筑,是在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产物,结合了地方性的建筑元素,最终形成了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建筑形态。一湖北武汉的近代基督教堂建筑以风格多样而著称,被称为近代建筑中的“独特样本”。其中有很多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展示了近代以来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很高建筑技术和美学价值,在建筑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静 《美与时代》2005,(11):64-66
建筑离不开色彩,世界各国建筑的色彩各有千秋.古希腊建筑的色彩表现大理石的纯净;埃及神庙表现黄色花岗岩石形成的强烈光影;欧洲教堂建筑以厚重的色彩表示宗教的肃穆;伊斯兰教教堂建筑色彩华丽,具有强烈的神秘感;日本古代建筑传承中国古风,色彩简约、朴素.中国古代建筑用色强烈,图案丰富,使用色彩的部位多、面积大,彼此之间搭配和谐统一,具有绚丽、活泼、生活气氛浓厚的艺术风格,显示出很高的造诣.  相似文献   

20.
一、教堂建筑艺术风格 变化的历史特点 每一时代的建筑艺术不仅要体现这一时期建筑材料的开发应用、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运用水平,而且还应体现出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心理、习惯和审美要求。教堂建筑理应是一种建筑艺术,它不仅积淀着时代建筑水平和时代审美观念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浓缩着某一时代信徒深刻的神学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和杰出的创造力,它是神学家和建筑师通力合作的结晶。 3世纪的宅第教堂,是在向后人诉说着基督教早期处在罗马帝国迫害之下,没有取得合法地位而只能在私人宅第进行礼拜的情景;4世纪君士坦丁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