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存在与时间》主要是对此在伦理生活的描述。关于此在,海德格尔持的观点是完善论,确切地说,此在所要完善的是本真的自己。然而,此在的本真状态首先和通常是受物和常人遮蔽的。畏则具有揭示(还原)功能,在畏中,死亡的逆意向性构成了本真的此在,使此在得以认识到本真的自己。对于此在来说,这是被动发生的还原。但这只是认知上的还原。第二重还原是采取行动向本真自我的引回(还原)。但基于此在的本质规定性以及此在对存在的归属关系,此在的最终完善是无法达成的,但它可以朝向最终的完善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乡村的黄昏     
正久在城市里混迹,心无处安顿。偶尔的回乡,与自己相约在春天午后的傍晚,在日落,在墟里烟吹处。我认定,黄昏的正宗在乡村。坐在黄昏边上,看夕阳一点一点潜沉在山的逶迤之处,带着无比的静穆。我与夕阳对视,夕阳把红红的余晖洒在我端坐的松树林间,也染红了我的思想,虽然近乎郁郁寡欢,英雄困顿,美人迟暮也罢,都是一种情绪。此刻,我就坐在夕阳边上,坐在松涛中间,远处的田埂里,  相似文献   

3.
使者     
司布真  李肇琳 《天风》1994,(2):19-19
我的主啊,求你使我成为你的使者。在憎恨之处,撒下仁爱;在伤痕之处,撒下宽恕;在怀疑之处,撇下信心;在幽暗之处,撒下光明;在绝望之处,撒下希望。使我少求别人的关怀,而成为别人的慰藉;使我少求别人的爱,而付出真爱。在舍去之时,我们就真正得着;在赦免之时,我们就必蒙赦免。  相似文献   

4.
使者     
我的主啊,求你使我成为你的使者。在憎恨之处,撒下仁爱;在伤痕之处,撒下宽恕;在怀疑之处,撇下信心;在幽暗之处,撒下光明;在绝望之处,撒下希望。使我少求别人的关怀,而成为别人的慰藉;使我少求别人的爱,而付出真爱。在舍去之时,我们就真正得着;在赦免之时,我们就必蒙赦免。  相似文献   

5.
城市草     
在城市里,看见草,人的眼睛都绿了。草在城市是珍贵的,点缀在风景区,犹如在硕大的王冠上镶几颗绿宝石。草在乡下是低贱的,七月的乡村,目光所及,草覆盖了无垠的原野。草是锄头的敌人,农民扛起锄头,干吗去?去锄草。农民一生  相似文献   

6.
乡村的黄昏     
正久在城市里混迹,心无处安顿。偶尔的回乡,与自己相约在春天午后的傍晚,在日落,在墟里烟吹处。我认定,黄昏的正宗在乡村。坐在黄昏边上,看夕阳一点一点潜沉在山的逶迤之处,带着无比的静穆。我与夕阳对视,夕阳把红红的余晖洒在我端坐的松树林间,也染红了我的思想,虽然近乎郁郁寡欢,英雄困顿,美人迟暮也罢,都是一种情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过程本来就是随意的。我们日复一日地在路上走着,说不定哪天在这条路上就会有故事发生。在这条路上,我们会匆匆上下班,匆匆接送孩子,而闲下来的时候,我们会在这条路上散散心。可是,千万不要在每次散步时都幻想着会有一次美丽的邂逅,会有什么故事在树荫下发生。你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一年一年地逝去,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地提高、消费水平及享受意识也在增长,各个年龄段的人也在不断地替换。一代代的青少年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主力,所以对青少年的培育及塑造是相当重要的,未来的社会交在他们手中,可相对地,他们又生活在当今的社会状态中。我们怎样栽种、培植他们,将来也会在他们身上收获相应的果实。在这个“变”的社会浪潮下,生活在变,环境在改善,人心也在变,什么都是讲“提速”,可最应提速的是人的素质。在受造界,环境可变,可改善,但唯一不变且应该提高的是…  相似文献   

9.
广告中商品-模特距离和广告诉求在解释水平上匹配时,消费者评价更积极。三个实验检验了该匹配效应中性别的调节作用。实验1(模特在左,商品在右)发现,近距离下,可行性广告诉求引起更强的购买意愿;远距离下,结果相反。实验2(模特在右,商品在左)发现,在远距离合意性(远距离可行性)广告诉求条件下,女性(男性)的商品态度更积极,购买意愿更强。实验3(模特在上,商品在下)发现,在远距离情况下,合意性广告诉求引起更积极的商品态度和更强的购买意愿;相比于可行性广告诉求,女性对合意性广告的评价更高,男性则更偏好可行性广告。综上,当模特在左商品在右时,商品-模特距离和广告诉求存在匹配效应;当模特在右商品在左时,匹配效应受到消费者性别调节。  相似文献   

10.
一在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时候,必须从一定的方法论要求出发。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和过去社会形态的矛盾的质的特点。在社会中有着在社会发展的一切阶段都起作用的矛盾。但是,在每一个阶段它们都有特殊的表现。例如,不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都出现过同样一些矛盾,但是,它们有着根本的区别。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发展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一种方式,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中,这种矛盾则表现为另一种方式。如果不作这种区别,如果在分析矛盾时不考虑到这种区别,便不能揭示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11.
张丽红 《天风》2002,(1):60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飘飘洒洒,那份洒脱,那份圣洁,使人艳羡。一夜之间,城市、村庄、田野银装素裹,一片银白,白得美丽,白得圣洁,自得肃穆——大地在静默,在沉思,在孕育……瑞雪兆丰年! 古往今来,人们赞美春天的温暖与烂漫;人们歌颂秋天的爽朗与丰硕。一年四季的更替,让人惊叹上帝造物的美妙。夏天,艳阳高照,酷热难耐,万物在呻吟中生长,壮大,经过痛苦的熬炼,才会渐渐成熟、结籽;冬天,寒风刺骨,万物似乎在沉睡。不!他们在积蓄,他们在孕育,他们在静默中充满盼望。  相似文献   

12.
四月的春天     
闻雨 《天风》2004,(4):27-27
四月,四月的春天,在乡村的田野,在城市的街头;在微风中;在柔雨里;还有在你的气息和笑颜里,我重又见到了—四月的春天。花草伸展着柔软的小手,挥去了冬天的梦幻和矜持,在每一片土地上复活、开放;蝴蝶闪着金色的翅膀,在花丛中荡漾;蜜蜂在花园里唱着恋曲,酝酿着甜蜜的琼浆。春风在林间迁回低吟,仿佛教堂传出的风琴,多么和谐、悠长;春风披绿,恰似一幅水墨画。屋檐下的雨滴,叮咚,叮咚,令人心旷神怡。漫步小径,两旁的一些无名花草千姿百态,仿佛在向游客展现自己,多么神奇美妙。我感到由衷的惊叹,是谁创造的?!噢!还有’身旁的这朵红红的玫瑰,馥郁而…  相似文献   

13.
正人做梦,是在睡着的时候、闭着眼睛的时候。这说明,梦境,是在人闭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由此看来,人有两双眼睛,一双眼睛长在脸上,长在脸上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这个世界。那另一双眼睛呢?另一双眼睛又长在哪里呢?人的另一双眼睛,长在人的心灵上,而长在心灵上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另  相似文献   

14.
尽管海德格尔和亚里士多德实际上都把共在视为人的基本规定,但是亚里士多德对于共在的论述更为详尽,他从家政学、伦理学和政治学视角揭示了共在的诸种具体形态。海德格尔呼吁个体此在摆脱在公众意见中的沉沦,转向独立判断之本真状态。亚里士多德在很大程度上尊重群众意见,但是他更加关注的乃是卓越个体的意见如何在公众生活中发挥引领作用。海德格尔认为,本真共在之实现有赖于个体此在自主、自觉、自愿和自由地联合。亚里士多德认为,唯当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理智方面有了心悦诚服,在利益方面有了共存之互信,共在之诸种形态才能通达本真之境界。  相似文献   

15.
国外有关异种移植与伦理学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今天,医学界的许多问题已经在公众调查方面很公开了。异种移植在成为一种临床治疗手段后,势必也将带来激烈的讨论。国外有关这一方面的讨论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60年代早期,外科医生尝试了用黑猩猩和狒狒的肾、心及肝进行异种移植,早期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异种移植的技术可行性及操作过程。在当时,有关异种移植的伦理学问题尚未提出。1984年,在Bailey及其同事完成了一例狒狒心脏移植到一新生儿体内后,伦理学的问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在美国医学界引起争论。在那时,由于缺少供体,所以在器官短缺的前提下,有关伦理学的…  相似文献   

16.
植物性     
以个人的角度说,在远离城市的地方生活,其实是一种幸事。那就意味着,你有太多的机会和时间与植物生活在一起。生动的植物,它们土生土长,完全去人工化,甚至时间雕琢的痕迹也没有。从第一眼看到,你就坚定地相信,它们是一直生活在那里的,与生俱来,从未迁移。它们是原居民。那些植物,要么奇怪,要么平淡,要么灿烂,要么素净。在水边,山边,路边,田边。在林子深  相似文献   

17.
逐美     
正自小,我就是个爱美的女孩,喜欢在发梢上扎一条丝巾,让它在清风中舞蹈。喜欢穿漂亮的裙子,似乎走起路来也格外轻盈。喜欢和纯洁的人交朋友,爱他们身上馨香的兰花气息。也喜欢写美丽的文字,让心事翻飞出一只只彩蝶,翩翩于笔端纸砚。喜欢在春风里,逐着风筝的踪迹,奔跑在青青草地。喜欢在夏夜,数着天上的星辰,哼一首儿时的歌。喜欢在秋天的夕阳下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91,(11)
优美的环境在繁华热闹的上海市西南角,有一条比较僻静的宛平南路,在零陵路、斜土路之间,矗立着两幢高楼,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便座落在这里。门前马路平坦宽广,道两旁树木青枝绿叶。一进福利院大门,一大片花园映入眼帘,那高达丈余的老寿星塑像,右手执龙头拐杖,左手托着寿桃,面容慈祥微笑,象是在热情迎送到这里的来宾。一对雕塑仙鹤在石笋旁嬉戏。周围松柏滴翠,奇花异草,姹紫嫣红,生意盎然。花圃中间一塘清澈池水,鱼儿在水中浮沉游弋,小鸟在枝头吱吱飞翔。清晨一些住院老人在这里锻炼身体,呼吸着清新空气,幽闲自在,登楼远眺,龙华宝塔遥遥在望,全院共有二百七十多位老人,幸福地生活在园地之中。  相似文献   

19.
正走在村子的碎石路上,故乡的青瓦房还在,一片片青瓦像秀眉像弯月,在夕阳的映照下,青的那么从容,闲散。青瓦有着最简洁的诗意,一片片顺着房顶层层叠放,像鱼鳞。阳光穿过瓦缝,投出好看的光线,细小的灰尘,在光线里跳跃。落雨的时候,雨像调皮的孩子,在瓦沟间蹦着台阶,一级一级,余韵袅袅。最后汇集在一起,在檐下挂起了一条条银丝,风一吹,雨线就曼妙地摇摆起来。想起小时候,青瓦给我带来极多的乐趣。发现了巴掌大的破  相似文献   

20.
风雨故人     
悯心 《天风》1995,(2):28-29
四川的成都特别雨多,尤其是在秋天,和秋天连接在一起的常常是潮湿的天气。又一次在这样一个潮湿的秋天里见到周联华牧师的外甥女唐可女士,真有种风雨故人的感觉。 第一次见到唐可女士是在1993年的秋天,周联华牧师在四川神学院讲学一个月的那段时间,她被邀请到四川音乐学院来演奏钢琴。当然,她也就到了四川神学院。于是,在细雨缠绵的秋天,唐可女士出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