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晓鸿 《天风》2003,(7):10-11
经文:徒10:34—36,弗2:13—18 上述两段经文,提到了基督徒的使命,即:“传和平的福音”,耶稣基督福音的核心内容是“和平”,和平的标志是结束对立的战争状态,让我们尊重生命,热爱和平,为世界的安宁祈祷。 一、拆毁隔断的墙垣 以弗所书2章14节“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圣经告诉我们:人与神  相似文献   

2.
坚守信仰     
王发财 《天风》2014,(8):29-29
利迪尔小时候聪明伶俐,对音乐、文学和体育都很热衷.每到周日,父母都会带着利迪尔一起去做礼拜.  相似文献   

3.
4.
“游”体现庄子对自由的执着追求,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追求自由、诗意的理想境界,集中蕴积在“游世”、“游心”和“游境”的生存体验中。“游”作为一种生命动势及审美的节律呈现,成就于人与自然、身行与心知、个体与社会的有机合一,且融入真实、全面、自由的“真人”之境。在庄子那里,身体之游是以身体之动而身临其境,精神之游则是超越世俗的思想之游,真正的、完整的“游”性体验也必须是身体之游与精神之游的共融及合成。这种身心之游且共融所蕴含的艺术精神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创作和欣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神学与信仰     
肖奕星 《天风》2002,(1):58-59
如何理解神学与信仰的实践关系,我们必须很好地思考。笔者就此谈及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一、神学是为信仰历来神学都是为信仰服的,而信仰也离不开神学。只有正确的神学思想,才能引导我们的信徒和教会有一个正确、完善的信仰,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我们所信仰的上帝,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现实人生。以至使我们的信仰不会偏离真理,避免走向异端。正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芬芬 《天风》2004,(6):50-51
编辑老师: 近来,有法轮功邪教组织分子利用圣经《启示录》的内容,曲解、谬解《启示录》中有关"大淫妇"、"兽的印记"来蛊惑人心。请你们予以揭露并帮助解释《启示录》中"大淫妇"、"兽的印记"的意思。 安徽-弟兄  相似文献   

7.
“因信成义”是圣保禄宗徒在《罗马书》中的名言,是《圣经》中的话,有绝对的权威。历来的神学家们都公认,《圣经》是一部救恩书,其救恩福音是不会有错的。因此“因信成义”这句话的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8.
张效法 《天风》2004,(5):52-53
创 2:24;弗 6:2-3 有一天,一位信徒来问笔者,说现在有些信徒错误理解圣经,以为与妻子连合就可以离开父母,把“离开父母”错解为不供养父母,远离父母。其实圣经是说我们要孝敬父母。但是我们讲不清楚,是否请牧师在讲台上把这件事讲清楚,消除误解,正面引导信徒。鉴于这事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属  相似文献   

9.
恭融 《法音》2003,(9):34-36
小时侯,曾经唱过一首歌,就是《金达莱花朵朵开》;长大后,曾经弹过一首钢琴曲,名叫《樱花》;出家后,经常唱起的,那就是《三宝歌》。人们说:“音乐是不分国界的,它能传达美的信息,使心与心得到沟通。”而我要说:“佛法也是不分国界的,它能以慈悲的力量,转化人心,架起人类和平的桥梁。”追求和平,是战争带给人类痛苦的觉醒。回首过去,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仿佛还在眼前。爱因斯坦曾给5000年后的人类写了封信,他自豪地写下了人类在物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然而,却用更多的篇幅写下人类的不平等,战争的残酷,以及心灵的恐惧与痛苦……。如今,社会在…  相似文献   

10.
天国,或天主的国,是耶稣传教讲道的中心课题,按照马尔谷福音的记载,耶稣一开始传教,便宣讲天国的福音说:“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谷-15)玛窦也叙述耶稣以类似的说话开始传道(玛四17)。在路加福音中,耶稣却引用了依六十一1~2作为初次讲道的题材(路四16~21),耶稣以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作为自己传道生活的纲领。  相似文献   

11.
以善胜恶     
董惠珠 《天风》2003,(8):23-23
经文:太5:38-39 罗12:17 在基督徒的一生中,属灵的争战时常发生,若是以善胜恶,就是胜利;若是以恶胜恶,就是失败。以善胜恶可以截止罪恶,而以恶胜恶,则是增长罪恶。 创世记中该隐是有罪的,要胜过该隐的要比该隐更恶;拉麦是凶狠的,要杀害拉麦的就要比拉麦更凶狠。 基督徒若不以善胜恶,就是站在神仇敌的阵线上,是帮助了神的仇敌,在属灵  相似文献   

12.
夏亿祥 《天风》2004,(5):10-11
经文:结36:24-26 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新巴比伦帝国处于极盛时期,主前593—571年,先知被掳至巴比伦。在以西结之前的时代,希伯来人的宗教,与以色列国的生存和应许之地密切相关,当时他们建立信心的这两个根基——生存和应许之地,都在眼前完全破碎,他们在强敌手中,远离神所应许的流奶与蜜之地,生存出现危机,他们盼望能早  相似文献   

13.
汤士文 《天风》2004,(8):2-3
在马太福音第23章1至4节那里,主耶稣批评了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而在罗马书第2章21节那里使徒保罗告诫那些“好为人师”的人,不要老是去教导别人,更重要的是要先教导自己,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4.
敬事老人     
“我儿,你父亲年老了,你当扶助;在他有生之日,不要使他忧伤。若他的智力衰弱了,你要对他有耐心,不要因你年富力强就藐视他;”(德3:12.13) 这一段圣言给我们的印象特别深,对照日常生活中有关老人问题的所见所闻,包括我们亲身经历的,不难发现,圣言中规戒的行为,并  相似文献   

15.
徐玉兰 《天风》2003,(7):8-9
经文:太25:14—30 这是一个按才干受托付的比喻,旨在教导我们要忠心事主,完成主的托付。 比喻中出现了四个人物,一个主人三个仆人。情节描述得非常生动活泼,讲到主人要出国去,把家业交给他的仆人,三个仆人就按着各自不同的才干接受了主人的托付。  相似文献   

16.
倪光道 《天风》2004,(5):8-9
经文:诗 139:1-4 这是大卫的诗。诗人以他亲身的经历见证神的无所不知,谈了三点深刻的体会:(1)“神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2)“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3)“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换言之,神的无所不知有三个具体表现:远知人的意念,深知人的行为,全知人的言语。这三个“知”,既是对神的正确认识,又是对自己的清楚认识。只有不断地认识神和认识自己,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合神心意,蒙神喜悦,  相似文献   

17.
金微 《天风》2003,(1):49-49
《天风》编辑部: 我们看了一盘录像,内容是讲道,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上帝是大神,我们是小神”,请问这种说法对吗?讲道的人还叫听道的人跟着他一起喊,“我们是小神”,台下的人都这么叫起来,就连我们看录像的人有的也叫起来,这样做可以吗? 江苏 程殿元 程殿元弟兄: 看了你的来信,我心里很难过,竟然有人在讲道中自  相似文献   

18.
濮荣健 《天风》2003,(3):21-21
使徒保罗说: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1:16);因为神不偏待人(罗2:11)。  相似文献   

19.
佛教与和平     
观藏 《法音》2003,(9):32-34
和平,无时不为世人所渴盼,它是人类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宁静祥和、没有战争的理想社会状态。而佛教是主张和平的宗教,从根本上来说,佛教与和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是和平的永远向导,和平是佛教的外在体现!早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佛陀降诞人间,那时的古印度由多个小国家组成,并且纷争频繁。佛陀洞察了人世间的烦恼与痛苦,透视一切所知的境界,圆证缘起《法音》2 0 0 3年第9期性空的真实,悟得无上菩提。之后,佛陀与诸多弟子四处弘扬佛法,劝人远离争斗,广行善道,亲近善法,息灭一切战争,使得当时不安定的社会环境得以平和,不协调的社会关系得以…  相似文献   

20.
福音三劝谕:神贫、贞洁、听命,多个修会称此为三圣愿,做此修会会规精神。这是因耶稣基督而决定的新的存在方式,是对耶稣基督整个身份的天主性与人性的注释。教会较通俗的讲:神贫并非是对富有的否定或反对;贞洁亦并非是对婚姻生活的贬低;听命并非是对自由的对立。是的,教会可以从多个视角来刍议此“三劝谕”在教会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如实用性:全身心的福传与牧民;伦理方面:人生活中的为善与爱;再如这是对人类的导师——基督耶稣的效法。下面分二部分从基督耶稣身份转变的角度来浅谈“神贫与贫穷”的新定义。即人类在被耶稣基督拯救后的新身份——“新亚当”的后裔对“神贫与贫穷”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