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奥尔逊教授1966年在他过早的死去前想出并快要完成的这本文集,是他的同事保罗帮助完成出版的。保罗得到芬兰思想家J·辛提卡(Hintikka)、冯·赖特(Von Wright)的赞助,对美国哲学家来说,他们大概是最有名的斯堪的纳维亚思想家。在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当前的哲学活动中,奥尔逊和保罗创作了一个异常广泛和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徐志跃 《世界哲学》2004,(1):104-108
七年前,我在复旦和讲授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先生谈到,在阅读冯·赖特谈<文化与价值>的一篇文章并参阅该书中文版(1987,清华大学出版社)时我发现,所涉引文的相应汉译似乎有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逻辑和哲学之间──访亨迪卡教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逻辑和哲学之间——访亨迪卡教授陈波(北京大学哲学系赴芬兰访问学者)雅各·亨迪卡(JaakkoHintikka,1929-),当代著名的旅美芬兰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先后任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芬兰科学院研究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兼职教授、佛罗里达州立大...  相似文献   

4.
翻译话题与20世纪几种哲学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有几个大的哲学传统,根据冯·赖特的看法,这包括分析哲学、解释学、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赖特,第29-31页)但是,如果站在一个更为中观的立场上,我们也应该把解构论算作一大哲学传统。由于篇幅限制,在讨论上述几种传统中的翻译话题时,我只能将重点放在有限的几个人身上:伽达默尔、德里达、维特根斯坦、奎因、弗洛姆以及福柯。一、解释学“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的起源与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赫尔默斯(Hermes)有关。赫尔默斯是来往于人神之间的信使,负责将神的旨意传递到人间。由于神和人说的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所以在传…  相似文献   

5.
A.J.肯尼把维特根斯坦称作“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G.H.冯·赖特认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J.N.芬德雷虽然反对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但也把他说成是一位“有重大影响和独创见解的思想家……思想深奥……才华横溢”。类似的说法在论述维特根斯坦的文献中比比皆是。 任何一个人读到这类高度评价,自然都会以为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哲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实际并非如此。为说明这一点,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指出:在维特根斯坦生前和死后,除了他的少数学生所做的工作外,哲学界的大部分活动恰恰是维特根斯坦著作所贬斥的东西,也就是说,哲学家进行系统研究的正是那些他所说的在人们充分注意语言之后就会消失的“哲学问题”。事实上近年来大多数当代分析哲学家根本不同意这种主张。实践表明,他们完全没有接受维特根斯坦的看法。弗雷格和罗素的哲学遗产对他们所起的作用超过了他的影响。因为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他们仍然属于维特根斯坦力图否定的哲学传统主流。这对了解维特根斯坦在当代哲学中所占的地位是件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在前面各章已经看到,他对哲学传统的否定就表现在他对该传统所指定和界定的哲学问题的否定上。除了他自己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访艾利森·贾格尔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访艾利森·贾格尔教授肖巍(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艾利森·贾格尔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哲学和妇女研究教授,她从60年代末着手研究女性主义伦理学,出版了《女性主义政治和人性》(美国ROWMAN&LIT-TLEFIELD出版公司19...  相似文献   

7.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怎样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访G·A·柯亨教授魏小萍(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分析哲学的学派发源于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它在英美国家流行已久,然而将分析哲学的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加以结合,并形成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则始于本世纪70年代。其...  相似文献   

8.
维特根斯坦研究基本走势简析(上)张学广(西安邮电学院社科部710061)近半个世纪以来,维特根斯坦(以下简称“维氏”)的思想及其传奇式的经历和个性引起了西方哲学界的广泛兴趣和讨论。研究他的论文和专著可谓汗牛充栋。概而言之,国际维氏研究经历了如下四方面...  相似文献   

9.
1986—1990年,我在西德从事哲学研究。期间又曾应邀去美国、奥地利等国进行学术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见到了一些当代西方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如哈贝马斯、利科尔、德里达、冯·赖特、威尔纳·马克思等)以及各国哲坛的后起之秀。这些直接接触,特别是与伽达默尔共事三年,为我了解当代西方哲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扼要地谈谈这些接触所得的有关当代欧洲哲学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美国建筑师F·L·赖特是现代建筑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不仅设计了大批优美且饱含意义的建筑作品,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哲学,为现代建筑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其建筑思想在他死后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却显现出一种人类思维与追求的恒久性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面对现实的探索──访黄楠森教授·本刊记者·黄楠森,男,1921生,祖籍四川富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哲学笔记)与辩证法》、《哲学的足迹》、《(哲学笔记)注释》(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卷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文集《理论·视角·方法——海外道教学研究》(待出版)的前言。近现代海外道教学是海外汉学(Sinology)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海外汉学的开展而形成与发展的。海外道教学历经百年,早已成熟,值得赞叹,令人敬畏。海外道教学研究作为中国道教学的一部分,其内容包括全面而及时地了解并介绍海外道教学成果和学者,认识各国道教学的方法论特点,编写海外道教学史,进而阐述产生海外道教学成果的。“文化语境”和作者的心灵,以揭示包含于这些成果中的外国文化。外国道教学者的生活和心灵与我们存在着共性;外国学术界普遍重视翻译;外国道教学者善谈中国周边国家的道教。朱越利,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3.
孜孜不倦 成绩斐然──访中国回回医学家艾·努·安迪光教授李华英当代回回医学研究的开拓者、奠基人艾·努·安迪光教授,是位治学严谨、成绩斐然的学者,他脸色红润,腰板笔挺,头戴绿色回族平顶小帽,脚穿中式圆口布鞋,一看就是个庄重的回族长者,令人肃然起敬。这位...  相似文献   

14.
《世界哲学》2001,(4):79-80
编者的话 (1)索洛维约夫逝世一百周年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俄〕V 库瓦金 (1)论中世纪世界观衰落的原因〔俄〕Вл 索洛维约夫 (1)在通向真正哲学的道路上〔俄〕Вл 索洛维约夫 (1)尼采逝世一百周年尼采的革命〔美〕S 罗森 (1)克尔凯郭尔与尼采〔德〕K 洛维特 (1)谁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人的观念 ?2 0世纪西方哲学理论东渐述要 (上 )陈应年 (1)维特根斯坦和传统〔芬〕G H 冯·赖特 (1)成熟马克思异化观疏证〔英〕M 考林 (1)科学与历史之间的现代与后现代图景曹天予 (1)哲人访谈利科访谈录〔法〕《建设》杂志记者 (1)谈学论译柏拉图…  相似文献   

15.
·新书架·     
《(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金景芳教授著,1998年10月辽宁省辽海出版社出版发行,144千字,208页。由高清海教授和吕绍纲教授作序及作者自序。在本书中,金先生积数十年之深思熟虑,对《系辞传》原文进行了系统的考证研究,认为《系辞传》存在大量错简、阙文、误增、误改和脱字等,由此他对《系辞传》进行了系统整理,力图恢复《系辞传》原貌。同时,作者又对《周易》,尤其是对《系辞传》的思想倾向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周易卜书实际是用辩证法的理论写成的”,金先生并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对《系辞传》中的许多难解之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认为,就针对怀疑论的反驳来看,理性派(笛卡尔)的反驳是虚假的;经验派(摩尔)的反驳带有任意性。唯有康德跟维特根斯坦的反驳具有特别的意义。维特根斯坦通过语言游戏理论对怀疑论的反驳在实质上跟康德极为类似,两人观点的不一致之处以及康德理论所忽略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维特根斯坦对康德理论的修正得到理解。  相似文献   

17.
刘若民 《天风》2017,(10):33-35
经过长时间的研经、默想与经历反省与挣扎之后,1517年10月31日,神学博士马丁·路德(Matin[us]Luder,1483-1546)将“九十五条条论纲”递交给马格德堡大主教阿尔布勒希特·冯·美因茨(Albrecht von Mainz)并署名为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的汇通·结合·融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的汇通·结合·融汇中华医学会大连分会(116001)杨清秀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有人追溯到明末清初,西学传入东方。由于西学思想的浸润、渗透,在国人的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如其中最早的医家王宏翰,1688年著《医学原始》一书,把从《内经...  相似文献   

19.
风气·伦理·文化——近期少数民族伦理研究雷希(云南师大政经系)1我国伦理学界有意识地开展少数民族伦理学的研究,是80年代初期的事情,1985年前后曾出现一个小的高潮,先后发表了研究各民族(苗、壮、藏、侗、瑶、京、白、满、蒙、回、维吾尔及辽代契丹等族)...  相似文献   

20.
赛博论·赛博空间·社会和文化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赛博论·赛博空间·社会和文化变革曾国屏李正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100084)“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个词是加拿大科幻小学家威廉·吉布森于80年代中叶创造出来的。他在一本科幻小说中描写了一位进行了神经移植术的患者,难以适应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