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0年4月的一天早晨,居住在北平的画家齐白石起床后,在院子里活动了一会儿,便走进了他的画室。他把昨天画完的一幅菊图,左看看,右瞧瞧,提笔改动了几处,觉得没有什么毛病了,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相似文献   

2.
齐白石先生擅长绘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意境浓厚朴实纯真,造型生动简明统一,色彩明快表现力十足,笔墨雄浑精微而滋润。其所绘的鱼虾虫蟹,更是妙趣横生。齐白石画虾足以称得上是画坛一绝,所作虾个个栩栩如生,灵动活泼,而他为董其武先生所绘的《六虾图》也是传奇精品,整幅画流畅通达,意境丰满。  相似文献   

3.
李可染拜师     
1946年,经徐悲鸿引荐,李可染见到了仰慕已久的8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表达了自己想拜师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他带了20张画第二次拜见齐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动人的故事。当时,齐白石正在躺椅上养神,画送到手边,他便顺手接过。起初他还是半躺着看,待看了两张画以后,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来。再继续看,齐老眼里放出亮光,身子也随着站了起来,边看边说:这才是大写意呢!齐白石晚年有个习惯,认画不认人,看完画以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李可染身上,问: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忙答应。齐老高兴了,赞许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迹,没想到30年后看到你这个年轻人的画。徐青藤即徐渭,是明朝著名的花鸟、山水画家,其画以用笔豪放恣纵,潇洒飘逸,名重一时,对后世亦有极大影响。齐白石生平十  相似文献   

4.
与时间过招     
齐白石早年是湖 南湘潭一个小木匠, 后来他改学国画,并 且卓有成就,但他到 了七十岁的时候决定 变法,他对自己以前 的画风简直无法忍 受,尽管在别人看来, 齐白石七十岁以前的 画已经达到了相当的 品位。通过多年的努力,齐白石变法成功了,他以后的画越画越好,终于使他成为创一派门户的国画大师。 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荷兰农民有一次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为镇政府看门的工作,由于工作太轻闲,他又太年轻,他想找一个消磨时间的事情,于是选择了打磨镜片。他磨呀磨,一磨就是六十年。也许是熟能生巧吧,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  相似文献   

5.
齐白石,世界文化名人,20世纪最富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白石有四绝,"诗,书,画,印"。其中,诗,清新,朴实,真挚,亦情亦感,不拘一格;画,下笔多遗貌取神,不求形似,只求神韵。白石曾说:"吾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白石的诗,成就他的画。齐白石一生诗作约3000多首,那么,我接下来将摘取齐白石的画梅诗进行研究。齐白石的画梅诗与其绘画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将分别从齐白石生平、齐白石的画梅诗、齐白石的绘画、其画梅诗与绘画的关系四个大方面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齐白石是一位精通诗、书、画、印的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齐白石淳朴的家风、波折的生平经历,都是他艺术道路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章概述齐白石传奇的生平经历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从题材与画风上分别阐述了齐白石雅俗共赏的绘画艺术风貌。齐白石的绘画无论是题材上,还是画风上,都让人感受到其独具的艺术魅力,他的艺术成就对当代和后世的影响都是极大的,人们都深深地被齐白石通俗又不失典雅的作品所折服。  相似文献   

7.
齐白石与毕加索的绘画艺术之间的比较这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首先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自他的艺术风格成形诞生以来,就成为人们研究和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的读本,在国外齐白石的绘画也享有高的地位,他的绘画里简朴的画风投射出的深奥,一直令人思索,人们热爱齐白石、渴求达到齐白石的境界。论文的宗旨是了解齐白石绘画思想对中国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在近代的中国画家的理念里,我们能找到齐白石的影子,就齐白石的绘画而言,一个外国人——毕加索,对他的绘画产生了影响。齐白石出生于寒门,经历了北漂生活,面临时代政局的变迁,承受生命危机时刻内心的痛苦抑郁,而同时代的毕加索的境遇也如此。毕加索是高产的画家,他的绘画寓意深远,大巧若拙的风格从毕加索的艺术中流露,毕加索的艺术风格从诞生之日就影响着西方人们的思想,虽然齐白石本人未必认同毕加索的绘画思想,毕加索也不一定完全理解齐白石的绘画风格,但他们之间却有某种共同点。齐白石是一位大气晚成的画家,长期练习、创新到晚年的领悟,齐白石的作品淡泊、宁静、童趣,和毕加索的绘画精髓契合。毕加索参加过革命,后来云游四方学习艺术,而齐白石从木匠转型到画家,晚年开始"我行我道",他们有可比性。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获得的主要结论是借中西方的思想来分析齐白石和毕加索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8.
正一般的画家画花卉,比如画梅花,一拿起笔,就像战士打靶瞄靶心,盯着梅花的花瓣枝干,再也无暇旁顾了。白石老人画花卉,不这样。比如画荷花,画着画着,笔尖忽地扫向了别处,冲着荷花映到水中的影子去了。荷花倒影能做出啥文章?別的画家恐怕连想都没想过(其中也包括我)。闲话少说,且看看齐白石的画儿。这幅画是他送给许麟庐先生的,没标画题,姑称之《荷影图》。涂了几片红色花瓣,勾出几  相似文献   

9.
艺术大师齐白石,其画名扬天下。然而,白石老人笔下斗智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当年,齐白石画的虾子栩栩如生,加上一二写意小品,煞是可爱,慕名前来求画者早晚不断,使他难以应付。于是,白石老人就在门前贴出一张启事:“白石画虾,10元一只。” 这天,有个想占便宜的人带着35元钱来求画。这人想:“给35元,同样可得4只虾,总不至于因为少5元钱而只画半只虾子吧?” 白石老人看出了这人的心意,灵机一动:“你来难我,想占点便宜,这倒提醒了我。全是整虾,岂不呆板?”于是蘸墨挥毫,给那人画了半只虾。这3只半虾是怎么画的?原来,3只虾子…  相似文献   

10.
不非人之非     
正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生前在与人交往时,特别注意到了"不非人之非"这一点。他终身守着这样的交际之道: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他对前辈画家和同辈画家都恭谨有加,尽说善处。齐白石作画,一向主张师古而不拘泥古意,"下笔要有我法",但他对先辈画家的杰出成就却深表景仰,尤其推崇徐渭、朱耷和  相似文献   

11.
大师的境界     
一代艺术大师齐白石画、印、诗、书俱绝,特别在绘画和治印两方面,既继承了传统画印艺术的精髓,又别开生面独创新格,其艺术魅力如醇酒一样,历久弥香。齐白石只读过半年私塾,木匠出身,最终能取得这样卓越的成就,固然是孜孜以求虚心好学的成果,也是他宽能走马的广阔胸襟使然。  相似文献   

12.
偶然看到一份资料,是梅兰芳的外孙讲述外公的故事。其中提到一件事,有一段时间,梅兰芳非常迷恋画画,并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连虞姬戏服上面的兰花、梅花都是他自己画出的图案。发现梅兰芳如此痴迷画画,有人劝他说,你的事业是唱戏成就的,画画画不出梅兰芳,但是画画可以成就张大千和齐白石他们。梅兰芳听了,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有空闲时,他还是喜欢画上几笔。  相似文献   

13.
不如唱支歌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之间齐白石迁居北京已经快10年了。这10来年,是他含辛茹苦、艰难奋进的10年,也是他绘画艺术不断超越、大放异彩的10年。特别是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日画展,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说是中日画展,实际上简直成了中国画展,甚至可以说是齐白石画展。带去了那么多他的画,仅3天时间就被抢购一空。他的名字不仅震动了日本画坛,还传到了欧洲、美洲、  相似文献   

14.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对齐自石的画艺深感叹服,他说:“齐先生的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一点色,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的确,一只普通的毛笔到了齐白石手上,就仿佛有了魔力,在他的笔下,花、鸟、虫、鱼都有无限的生命力和神奇的魅力,特别是他画的虾,栩栩如生,清润透明。如此出神入化的才艺,自然尽可归因于天才。对于这样的说法,想来自石老人定会淡然一笑,因为他知道,自己身上并没有艺术基因的遗传,成功在于他一直信守着一个对自己的承诺。  相似文献   

15.
徐悲鸿弃官推介齐白石 徐悲鸿在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任院长的时候,聘用齐白石为中国画教授。然而,当齐白石登上大学讲台的时候,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对者认为,把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木匠出身的老头聘为教授,简直是对艺术学院的侮辱。  相似文献   

16.
齐白石 《思维与智慧》2010,(10):I0001-I0002
白石老人一生书画作品数万件,传世作品很多。人们只知道白石老人的花鸟、鱼、虫、虾最为出色。实际上,齐白石的人物画之名,远早于他的花鸟画和山水画。齐白石早期的人物画,一类是写真肖像画,主要用擦炭法画出明暗体积,结合一些水墨画渲染法、  相似文献   

17.
齐白石有一方印,“浮生无一日不画”,短短七个字,却意味深长。 第一重感动是因这几十年的坚守与执著,勤画不辍。“人如果能为自身以外的事物而生存,那么就将冲破生命的开端。”爱因斯坦道破了追寻的意义。追寻本身即是幸福。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今的艺术家中,有不少以画动物著称,例如:古代有韩干画马,黄荃画鸟。近代有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黄胄画驴。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也有以动物为表现题材的画家,其中一  相似文献   

19.
树木图是图画心理技术当中非常基本、简单但又意义重大的技术。它的操作非常便捷,但信息量非常丰富。如果追根溯源,它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最初它被运用在心理测验当中。第一个运用画树进行测验的人是埃米尔·杰克。他是一名瑞士职业顾问,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把画树测验应用到临床诊断上,并且在职业指导中开始实践。而第一个系统运用画树测验并把它整理成书的人,是瑞士心理学家查尔斯·科赫。科赫于1949年出版了德语版的《画树测验》。  相似文献   

20.
齐白石的诗、书、画、印等作品多追求"天趣自然"的淡雅风格,所摹物象多处于"似与不似"之间,且其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农民题材或者与农村相关,展示农民的情感,从这个角度说,他可以算作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农民画家。他成功之处就在于将农民画上升到文人画的高度,在思想表达方面做到了雅俗共赏,让世人称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