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宗教》2022,(4):5-5
4月22日上午,以“千江映月美美与共——文明因交融会通而历久弥新”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等3位嘉宾,在现场围绕宗教与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和平共存等相关话题开展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2.
《法音》2022,(5):41-41
本刊讯2022年4月22日上午,以“千江映月美美与共——文明因交融会通而历久弥新”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等3位嘉宾,在现场围绕宗教与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和平共存等相关话题开展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3.
本刊 《中国道教》2018,(2):13-13
在4月11日下午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上,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天台山桐柏宫住持张高澄道长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大和尚,圣公会新加坡教区主教、圣公会东南亚教省大主教周贤正,分别代表道教、佛教、基督教展开对话。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田薇主持本场论坛。  相似文献   

4.
4月18日至21日,由叶圣陶研究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文化交流协会(澳门)合办的首届文明对话暨论坛在澳门举行.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0,(10)
由各国宗教领袖参加的世界和平千年大会8月28—3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召开。超过1000名世界各国的宗教界人士出席了大会,这是人类历史上宗教界领袖在联合国的第一次聚会。大会的主题是“号召对话,发挥宗教领袖在转化冲突中的作用,朝向宽恕与和解,结束贫穷的肆虐和环境恶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向大会的致辞中说,  相似文献   

6.
<正>宗教领袖对话从"中国梦"到"亚太梦"的真诚呼吁,不仅表明了佛教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历久弥新的品格,也表明佛教思想契合当前信息科技时代条件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于3月22日至25日在海南博鳌召开,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宗教议题进入博鳌,始于2015年。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首次推出"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作为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的压轴和亮点,本场论坛引发广泛关注,多家主流媒体如新华网、光明网、中国  相似文献   

7.
普正 《法音》2008,(5):52-53
本刊讯4月18日至20日,应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赴澳门出席首届"文明对话暨论坛"。此次活动是由叶圣陶研究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及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旨在透过高规格的文化对话模式,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8,(5)
正本刊讯4月11日下午,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主办,海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海南省佛教协会承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在海南博鳌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博鳌亚洲论坛第四次举行宗教分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行愿大千,心手相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法师,中国道教协会副  相似文献   

9.
9月11日至15日,由以色列外交部、美国犹太人委员会、世界宗教理事会共同主办的"宗教与文明"大会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召开,来自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缅甸等国的近四十位宗教领袖代表出席大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陆文荣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言,他们向各国宗教领袖介绍了中国宗教情况,阐述了中国宗教界希望多元文明和谐共存与和平发展、各宗教间开放交流互鉴的愿望。本期特摘编两位代表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1,(11):F0002-F0002
中国基督教两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美国葛培理布道团共同主办的“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于2011年9月28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相似文献   

11.
正在4月11日下午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上,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天台山桐柏宫住持张高澄道长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大和尚,圣公会新加坡教区主教、圣公会东南亚教省大主教周贤正,分别代表道教、佛教、基督教展开对话。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田薇主持本场论坛。本场论坛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主办,海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海南省佛  相似文献   

12.
9月27日,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论坛由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美国葛培理布道会共同举办,论坛的主题为今日中美基督教会。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促进中美两国基督教的交流和合作,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了解和理解,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004年3月13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开幕。全国五大宗教团体负责人及其代表约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宗和”1994年由著名宗教领袖赵朴初、丁光训先生发起。十年来,“中宗和”高举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积极开展与亚洲及世界各宗教和平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宗教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秋时节,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和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对于增进中美教会互信与友谊,探索两国在宗教方面交流与对话的新机制,推动中美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两项活动得到中美相关方面的高度评价。此次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筹措已久,堪称首创,书写了中美基督教交流与对话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主教》2000,(5):19-20
本报华盛顿8月26日电由中国五大宗教7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于当地时间8月21日抵达洛杉矶,对美国进行友好访问。几天来,代表团在洛杉矶和华盛顿两地与美国宗教界人士、学者、华侨华人广泛接触,并举行两场记者招待会,介绍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情况,同时深刻揭露了“法轮功”的邪教面目。 在美国宗教界、学者和华侨华人中,不少人客观公正地肯定了中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事实,认为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的来访增进了美国人民对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了解,有助于消除误解,并为进一步加强两国宗教界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于8月21日出访美国,并将出席于8月28日至31日在联合国举行的由各国宗教领袖参加的“世界和平千年大会”。8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会见了由中国五大宗教的七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 为响应“世界和平千年大会”的召开,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还于8月16日举行了“中国宗教界世界和平问题研讨会”。研讨会由傅铁山主教主持。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成员、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在研讨会上做了“建设和谐美好的人间仙境”的发言。他说:“道教是一个重视现实人生的宗教,在…  相似文献   

17.
2011年7月17日,"中国宗教研究50人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本次会议承接于7月15—16日的中国宗教学会年会,由中国宗教学会、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来自全国教育界、宗教界及企业界等共约50余人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致开幕词。在致辞中,卓新平研究员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政建设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宗教学科在当前形势下所面临的发展契机与道路。在文化建设上,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中宗教对话的困境与希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对话”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世界宗教界最流行的口号,其主旨也与整个现代社会中“对话”思潮及发展相吻合。在现代文明的氛围中,不同政治之间的相互沟通、各种文明之间的相互调适、宗教内外的相互对话,体现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其目的在于,既使彼此之间不能达到“求同”和“共识”,也要力求一种最大可能的“共在”和“共存”。因此,“宗教对话”在世界现代文明仍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状况下是通往文化共融、避免社会冲突、使人类真正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桥梁。它既体现出宗教信仰之本真,也反映了人类文明之睿智。 一、宗教对话面临的困…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18日,中印(北京)宗教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王志远与《佛教文化》杂志执行主编凌海成就“宗教·建筑·胜境艺术论坛”的有关问题进行对话,现将谈话记录发表于后。凌:感谢你邀请我出席“宗教·建筑·胜境艺术论坛”,这使我受益非浅。举办这个论坛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8月28日的纽约联合国总部,在隆隆的鼓乐.激情饱满的演唱和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祈祷仪式中,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热烈隆重地召开了。大约有1000多名身着各色服装的宗教界人士和其他代表坐满了整个会场。大会秘书长简恩先生说,“宗教领袖们能够在联合国总部相聚,这是联合国成立55年来的第一次”,而“会议之所以能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理由很简单,现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冲突与宗教有关。”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号召对话,发挥宗教领袖在转化冲突中的作用,朝向宽恕与和解,结束贫穷的肆虐和环境恶化。” 在大会秘书长简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