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两大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并没有改变威胁世界和平和损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其中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世界观、价值观因素。我们认为,确立人类互相依存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是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而在这方面,佛教的平等理念对人自身的“心灵环保”,对当代社会的和平与发展,造福于全人类,有着重要的启导意义。一、佛教平等的涵义与特质宋代僧人清远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平等”是佛教大力弘扬和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佛教的平等,是指…  相似文献   

2.
分配正当性的根据是什么 ?人的基本权利与平等的要件如何分配才是符合正义的 ?罗尔斯和诺齐克从两个向度上对此作了深入研究。罗尔斯从平等的权利出发 ,主张用“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来取代功利主义 ,认为除非有充足理由证明应当不平等 ,否则就应当平等。并要求依据“公平的正义原则”分配公共资源和自由体系 ;诺齐克从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出发 ,认为除非有充足理由证明应当平等 ,否则就应当不平等 ,通过“资格”理论确立“持有”的正当性。在功利主义、财产权、国家的作用、自由平等、分配模式和社会稳定的意义等方面 ,罗尔斯与诺齐克的观点也各有契合与对立。  相似文献   

3.
基于稳定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社会在相应的文化、社会、教育及伦理条件下形成的“道德建设”的理念,在现代化条件下遭遇挑战.适应多元、多变、多样现代文明的“多”气象的“道德发展”理念,是现代文明体系下把握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吴忠民 《学海》2001,(6):76-80
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的依据有两类一类是理念依据,包括平等、自由、社会合作诸项理念;另一类是现实依据,包括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这两类依据规定了现代公正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则.忽略其中的任何一类或一项依据,对于现代公正的理解都会流于偏颇.完整地理解与把握现代公正的各项依据,是确立现代公正基本内容与基本规则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崔秋锁 《学海》2012,(1):137-142
在以往关于价值和价值观的研究和探讨中,专门探究马克思价值观的理论成果并不多见.即使有少数论著在探讨马克思的价值观,但其内容也往往只是侧重讨论马克思价值观的理想目标“是什么”,而很少涉及其本身是“如何产生”、“怎样确立”和“如何实现”的现实基础、生成过程和途径方式等问题.这就使得对马克思价值观的理解和把握,或过于简单化,或以偏概全.正是基于这种状况,本文试图从生存困境的超越、自由个性的实现和改变现状的实践等三重维度,对马克思价值观之生成和确立的客观现实基础、终极关怀目标和实现途径方式等问题进行多维度的研究、探讨和解读,以求使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能有所深化并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6.
公民责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公民责任建设。公民责任指公民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符合社会规范预期的职责。社会契约(平等)原则、自由(权利)原则、社会正义原则构成公民责任的逻辑基础。公民责任表现为法律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参与责任四种形式。要通过制度建设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和正义,为公民责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政治文化建设和政治社会化,增强公民对社会制度的普遍认同;积极创造条件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培养公民的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日常生活样态并因而会有不同的承诺.中国传统社会对于承诺的理解主要包括“慎诺”、“守诺”与“守义”三个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由“陌生人”构成的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承诺无论是从对象、内容及兑现方式都与传统的“熟人”社会不同,容易陷入承诺的道德困境;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承诺价值观的基础上,完善以“脱域机制”为主的社会信任机制,对于信赖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必须培育“敢为人先、敬业乐群、务实奉献、兼容开放”的珠江人精神;必须确立珠江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义利并举、公私兼顾,平等兼容、和谐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共同价值观;必须以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为基础,吸收传统伦理道德的合理内核,进行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佛教平等思想意蕴深刻、内容丰富,对南北朝社会观念产生多方面重大影响。透过南北朝时期一些重要政治、文化和宗教事件,我们可以梳理、勾画出佛教平等思想影响社会观念变迁的具体细节和曲折历程。颜延之通过对“人”的重新诠释,消解了佛教“众生平等”与“三才”观框架下“人为灵长”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冲突;《梵网经》则从菩萨戒授受方面直接冲击“三才”观,把“众生平等”前所未有的贯彻到佛教信仰的各个角落。南北朝时期的素食、戒杀、祈愿,无论本土固有的还是域外传入的,都逐渐成为与“众生平等”观念相联系的生活习惯、伦理规范和信仰诉求。基于僧俗平等的理论,北魏确立了“国主即是当今如来”的“以政统教”模式,《梵网经》则提出了“以教统政”的新理论。梁武帝与北周武帝都倡导僧俗平等,却分别推出了“崇佛”和“灭佛”的相反宗教政策。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的分化和整合及其辩证运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重要表现形式.一般而言,价值观的分化具有“差异”、“矛盾”和“冲突”三种状态;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和代际之间是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分化的三大表现;社会转型、利益分化和价值观自身的变迁逻辑是价值观分化的三大根源.价值观整合则与社会整合和利益整合密切相关,是价值观变迁的重要内容,而多维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价值观整合的基本方向和重要趋势.弥合价值观分化,实现价值观整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罗苹 《现代哲学》2000,(4):119-120
广东哲学界于8月2日-4日在鹤山市举行了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内容是研讨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中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文化建设”问题。与会者发言踊跃,阐发了不少新观点、新思想,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汉化的Schwartz《肖像价值观问卷》(2012)测量了2569人的大样本,以验证Schwartz新价值观理论及其工具在中国的适用性及中国人价值观结构特点。结果表明,19种价值观内部一致性系数平均为0.66,范围从“支配权力”价值观的0.54到“社会安全”价值观的0.80,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中国人个人定向类价值观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原理论假设不相符合;个人定向类和社会定向类价值观之间,出现了多项位置相对、在原理论中假定为低相关的价值观呈高相关关系。表明Schwartz等(2012)价值观理论虽从测量学角度适用中国人群,但其不能预测和解释中国人价值观的“个人”与“社会”辩证统一与交叉融合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汉化的Schwartz《肖像价值观问卷》(2012)测量了2569人的大样本,以验证Schwartz新价值观理论及其工具在中国的适用性及中国人价值观结构特点。结果表明,19种价值观内部一致性系数平均为0.66,范围从“支配权力”价值观的0.54到“社会安全”价值观的0.80,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中国人个人定向类价值观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原理论假设不相符合;个人定向类和社会定向类价值观之间,出现了多项位置相对、在原理论中假定为低相关的价值观呈高相关关系。表明Schwartz等(2012)价值观理论虽从测量学角度适用中国人群,但其不能预测和解释中国人价值观的“个人”与“社会”辩证统一与交叉融合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孔子与墨子关于 “爱人”的伦理思想, 有相同之处, 又有相异之点。本文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 提出现代伦理建设应从中汲取的积极因素和历史经验: 凸显 “爱人”伦理原则在现代伦理建设中的地位; 坚持平等互义互利的伦理模式, 维系调处现代人际关系; 立足现实, 开展道德宣传教育, 建设富有生命力的现代伦理学。  相似文献   

15.
社会生活共同体建构的德性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生活共同体所指涉的是人们自由、平等、和睦、友爱的和谐生活的样态.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划分了共同体与社会这两个概念并以其指涉人们的两种生活样态的对立.共同体生活是自然而然的,社会是人工制品.对现代社会人为共同体是否可能的争论也因此而展开.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地平线,以社会建设的视角分析人为共同体的可能路径就成为当代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6.
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德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大历史阶段,与这两大历史阶段相伴随的是“权制”和“法制”两种基本制度.权制是建立在人的等级关系的基础上的,也是人的等级关系的保障.法制是以人的平等的设定为前提的,反过来,又以对人的平等等人权的维护为其基本功能.现在,人类正走向后工业社会,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人的共生共在是制度建设的基本前提.因而,建立起一种既不同于农业社会也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德制”(道德制度),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自觉承担起来的任务.德制建设不是精英创制的过程,而是在真正民主的途径中由民众在合作实践中加以创制的.  相似文献   

17.
如何确立一个社会的正义原则是当代政治哲学家普遍关注和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教授在其代表作《正义论》中提出了一种确立正义原则的原初状态理论,这一理论把正义原则等同于原初状态中人们选择的产物。对此,牛津大学G.A.科恩教授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反对意见。他在其《拯救正义与平等》一书中论证说,罗尔斯的原初状态理论实际上是把理想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公正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以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平等与差异的统一、自由与秩序的统一、竞争与协作的统一、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内容与程序的统一为特征的新时代的社会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是确立社会发展目标,构建社会发展框架的根本原则,也是保持社会活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坚持社会公正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社会公正理论进步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龙树与智顗实相思想的异同关系是天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学界代表性观点的介绍和剖析,本文认为智顗实相思想不仅没有违背龙树确立的中道缘起的实相原则,还使这一原则超升至“妙有”之境界,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龙树实相思想。  相似文献   

20.
社会质量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兴起和流行的重要社会理论,它与礼仪建设之间有一种伦理契合,使其对于礼仪建设有重要的互助意义.本文分析了西方“社会质量理论”与礼仪建设的契合性、西方“社会质量理论”视野的礼仪建设的伦理意义,同时探讨了基于社会质量提升目标的当前我国礼仪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