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医学会伦理学学会成立大会暨全国医学伦理学第五次讨论会于去年10月14日至18日在西安召开,全国共有400位代表参加,收到论文170篇。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树奇参加了这次会议,应邀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以日本医学哲学伦理学会会长杉田勇教授为首的代表团、加拿大安大略的林奇教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郭罗夫·潘斯教授等国际友人。 大会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医德原则、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医学道德、医疗卫生承包责任制与医学道德、卫生资源分配中的医学道德、各种特殊人群(老年、儿童、残疾人、干部)卫生保健中的道德、“安乐死” 死亡标准、“尸体解剖”、“人工受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全国首次健康道德学术讨论会于今年3月7日至10日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1990年重点学术活动之一。会议由该学会学术交流委员会主持,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会长杜治政教授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学术演讲。 大会专题发言和报告之后,与会代表着重就健康道德的概念和原则,健康道德与社会、环境和人群保健,健康道德与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  相似文献   

3.
读《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实录》雷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不断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在哲学社会科学这个领域的对外交流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同日本伦理研究所的双边学术讨论会,是很值得称道的。日本伦理研究所是一所民间的研究机构和教育团体。它是由德高望重的思想家、在日本有“现代圣人”之称的九山敏雄(1892—1951年)于1945年创立的。现拥有个体会员70多万,团体会员(以企事业为单位)达1万2千个,分布全国各地区。该所的主要工作分4个方面:研究、教育、出版、普及。其中,研究工作包括基础理论和实践伦理研究,但更侧重实践伦理的研究。它同中国伦理学界的交流,也主要是在实践伦理方面,故双边学术讨论会定名为“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自1986年始,每年一次,在中日两国交替举行,一直持续至今。就是在1989年的“六·四”天安门事件发生后不久,正当与国外的友好交流几乎中断之际,日本伦理研究所在丸山竹秋理事长的决策下,毅然派团参加了在中国举行的讨论会。那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动乱”之后的第一次国际性会议,也是促成中日伦理学界友好交流迅速发展富有特殊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韩云彪在《医学与哲学》1993年第4期载文认为,虽然从伦理、家庭、社会等方面对安乐死的肯定论已占多数,而要安乐死真正合法化,受到法律的肯定和允许,还要走一条漫长的路。而临终关怀在这方面却有很大优势。首先,临终关怀是安乐死的补救办法;其二,它们都是为病人的临终而采取的手段,目的和目标是一致的。但临终关怀和安乐死  相似文献   

5.
安乐死论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就发展中国式安乐死提出了18条纲领性意见。指出安乐死是一种社会文明,需要进行学科的、理论的、法制的、伦理的建设,超越传统上升到新的时代高度。就安乐死的定义、本质、目的、性质、权利、分型、对象等基本问题提出了不同于国外的独立见解。对于安乐死的立法、法制管理的体制和程序,以及医学伦理、生命伦理要服从社会伦理,树立新的安乐死伦理观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安乐死的思考香港浸会学院罗兼祥教授在日本东京伦理研究所所刊《伦理》1995年3期上发表了对安乐死的看法,这也是他出席第8次日中实践伦理学讨论会的论文。他认为,虽然“安乐死”这个词是由英语转译过来的,但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那里,已有“死于安乐”这样...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全国第十次医学伦理学学术年会,于1999年8月3~8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56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华医学会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会议听取了7个主题报告,并进行了学术交流。(2)讨论了《卫生保健体制改革的伦理学基础》。(3)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学会委员会。(4)今后医学伦理学工作的任务。现将内容综述如下。1 学术讨论———卫生保健改革与医学伦理本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卫生保健改革与医学…  相似文献   

8.
1991年1月15日至18日,云南省民族伦理学研究会首届年会暨理论讨论会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召开。会议对学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作了总结。学会成立时承办了第三届西部地区伦理学学术讨论会,加入了中国伦理学会,进行了组织建设,并出版了内部通讯和《民族伦理研究》等两本书。此次年会还传达了中国伦理学会第五次讨论会的精神,讨论拟定了学会今后的工作计划。现将讨论会上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6年6月26日至27日,“第十四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首都首尔的百年老校东国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韩国及新加坡的一百余位伦理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伦理学会代表团由41人组成。与会学者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东北亚社会发展与伦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一、关于青少年道德养成与家庭伦理韩国学者关注青少年的人权意识教育,认为在生活各方面尊重和提升人权,是国家建设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必要条件。但对人权的尊重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漫长的学习和实践的艰难过程。有韩国学者对中国社会转型期青少年…  相似文献   

10.
对信息革命与后现代社会的探讨——记第五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的发展”讨论会安东霆(哈尔滨师大马列部150080)第五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的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暨中国自然辩证法青年工作会议,于1998年1月20日至22日在哈尔滨举行...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的“物质论”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0月5日至11日在大连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物质论》一书写作组的成员,有来自各地对这个问题有研究的一些同志,共三十人,是一次小型的专题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2.
第十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在东京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与日本国法人伦理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IO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于1996年11月9~11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在“家庭伦理”、“生命伦理”、“环境伦理”、“企来伦理”四个主题之下,会议的综合副主题是“实践伦理学成果与课题”。此次与会的中方代表团以哲学研究所所长陈铭泉为团长,成员中包括哲学研究所、首都经贸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的学者与一名社会工作者。此外,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的叶敬德博士作为香港方面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兹将会议讨论情况介绍如下:1.家庭伦理,今天,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许多不…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2月2至3日,广东省伦理学会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召开1991年年会暨“廉政建设与职业道德”学术讨论会。三十多位代表参加会议,就目前社会广为关注的“廉政建设与职业道德”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1.商品经济对职业道德的影响。不少同志认为,改革开放后,我们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干部在金钱与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医学伦理学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19日至22日在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医院的实际工作者共10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83篇。省医学伦理学研究会会长、湖北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志善教授作了《影响卫生管理人员医德品质的两个问题》的学术报告。这次讨论会的主题是“卫生政策和医院管理中的道德导向”,有28名代表在大会  相似文献   

15.
“东方传统伦理与21世纪”讨论会综述陈延斌(徐州教育学院221006)以“东方传统伦理与21世纪”为主题的第4届中、韩、日伦理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0月13日至17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举行。这届讨论会由中国伦理学会、徐州市社科联共同主办,徐州市伦理学会...  相似文献   

16.
伦理学研究应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天津市伦理学会、社科院伦理学所1995年学术讨论会综述闻明天津市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所于去年12月27日召开伦理学讨论会。会议中心议题是伦理学研究如何为“九五”作贡献?会上同志们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第四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中国哲学史范畴、概念和思潮发展规律讨论会”,6月20—24日在河北承德市举行。约4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现将会议讨论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孝”和未来社会──关于“孝”的国际学术会议简记罗国杰1995年5月15日-17日,在韩国汉城,举行了关于《“孝”和未来社会》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和韩国广播公司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韩国、中国、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代...  相似文献   

19.
医学伦理学’97综述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教研室(100083)丛亚丽1997年,医学伦理学领域发生了许多事情,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克隆人”问题的伦理讨论,另外,医助自杀是美国对安乐死问题的热门话题,胚胎的地位和科研问题、医学伦理学理论的探讨及医学伦理...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生命伦理学难题”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8月16日至20日在昆明云南大学召开。这是首次文理两大学科交叉、在外地召开的高层次学术会议。来自全国科研院所、医科大学、综合大学、省立医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等20多家单位的近40位专家学者,围绕“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生命伦理学的挑战、辅助生殖中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克隆”中的伦理问题这三个中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一、全球关注的生命伦理研究与会专家首先就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生命科学研究和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和介绍。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生命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