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实现无神论与辩证法的内在贯通是马克思的一大理论贡献。马克思之前的学者们在无神论与辩证法之间各执一端,导致无神论本身变成信仰的对象,辩证法沦为僵死的教条,走向各自的对立面。马克思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将实践作为协调无神论与辩证法的中介,为二者彻底贯通找到了现实基础。无神论的批判本性与辩证法的扬弃原则是相互促进的,前者依赖后者获得批判有神论的运思方式,后者需要前者为其寻得思维的主体,二者相互协调达成各自理论的彻底性。共产主义作为无神论与辩证法的共同归宿,实现了二者的完全贯通。  相似文献   

2.
陈家义 《现代哲学》2004,(2):126-128
辩证法是个老话题,原意是指谈话的艺术发展到近代,出现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唯物辩证法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社会主义辩证法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而出现的一种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近来在本刊和其他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辩证法原理的文章。这些文章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和可供讨论的见解。就目前涉及的内容看,主要是围绕着矛盾即对立面的统一规律这个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然而可以预期,这个问题进一步地展开,势必联系到辩证法的许多规律和范畴。这也就是说,在我国哲学界开展不够的辩证法科学的研究工作,将会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这门新兴哲学科学的重要内容,是统观全局的根本问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特点、实质及其关系,既是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理论研究的需要,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辩证法始终是西方哲学的主流话语。作为承载了过多历史负荷的公共话语,辩证法既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最高成就,也遗传了其经久不治的痼疾——辩证法崇拜,乃至海德格尔干脆弃之不顾而另创一套话语。与海氏相比,马克思更忠实于历史,亦更富有建设性。早在1844年,他就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并彻底摧毁了辩证法崇拜。但是,即使在黑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后,围绕实践唯物主义的大讨论,辩证法研究也非常活跃,随后进入一个比较沉寂的低潮期,发表的研究文章日益减少,也未提出什么重大的能够引起争论的问题或话题。直到近年来,辩证法研究才出现了复兴的势头,并呈现出一些新的格局和特点。如果说过去多年来的辩证法研究和争论基本上都是囿于哲学教科书的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几对范畴的框架内进行,是就其中的某个规律、某个  相似文献   

7.
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物质辩证法还是实践辩证法的论争,是贯穿我国近30年来哲学研究的一条主线。这场论争虽然推进了问题的研究,但并没有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争论方法仍停留在直观或概念思辨层面,以至于不仅争论双方相持不下,而且未能阐明马克思颠倒黑格尔辩证法的真义。其根源就在于人们忽略了如下史实:马克思颠倒黑格尔辩证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从现时世界历史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对内、对外的开放政策。这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必然性所决定,又是中国与现时世界历史时代的内在辩证联系所要求,从而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上丰富和发展了历史辩证法。一 19世纪70年代后期以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无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问题上,表达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性论点是,社会主义在客观物质生产力基础层面上只能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顶点上,社会主义存在的全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现实基础只能是高度发达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在《肯定的辩证法》一书中,作者从托马斯主义的立场出发,检讨和比较了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关于一些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加以折衷,提出他自己的解决意见。他认为存在是超验的、统一的,存在分化为实存,才出现了多样性,矛盾性;而实存的辩证运动,则是调和矛盾,而复归于统一。他说,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是什么而且为什么生存着,要认识自己的弱点和伟大之点,为此必须严格地确定我们的命运的终局和把我们引向这个终局的道路;只有这样,精神的飞跃才能达到对永恒的掌握。他说这是新的《实践理性批判》,是普遍的道德。马可在此书中大谈其辩证法。他说有各种各样的辩证法,如上帝的辩证法、人的存在的辩证法、物质存在的辩证法、生物的辩证法……等等。他在很多地方讨论了矛盾和统一、多和一、同和异、分和合等等的问题。他根据神学唯心主义的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方法所作的种种论证,杂采哲学史上各家的学说,折衷调和,毫无新鲜之处;到处充满了诡辩;举具体的事例时则往往很庸俗,例如,他说一个人在生出他的儿子时才成为父亲,所以父亲和儿子在年龄上没有差别…等等。此书本身本无介绍的价值,但我们因为觉得其中讲矛盾问题的地方,其结论实与我国现在的“合二而一”论有共同之处,所以选译了三节,以供读者参考。马可认为赫拉克利特的万物由于内在的矛盾的斗争而永远变化的这种辩证法,使思想无法肯定一个东西因而失去其作用,他说这是痛苦的悲观主义。他也反对巴门尼德的存在不变的观点,因此他主张一种介乎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之间的中庸之道。为此目的,马可把矛盾分为几类。他认为虽然有一类的矛盾中的一方是必然要排斥另一方的(如存在和非存在的矛盾),但其他许多矛盾则不是这样,它们或者总是互相依存,或是彼此共处的。他说,解决矛盾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对立面的一方而排除另一方,一种是把双方都维持下来而加以调和;但历史证明,只有后一种态度才是可能的。因此,他认为辩证法的本领就在于研究各种各样的综合,使对立面的冲突变成对立面的综合和调和。他说使得矛盾缓和并最后协调一致的,乃是“纯粹的关系”,关系可以调和一切矛盾。他说,只有矛盾达到调和一致的时候,才保证了肯定性的许多主要因素之间的和谐,所以他把他自己的“辩证法”叫做“肯定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张亮 《现代哲学》2002,(2):41-48
本文是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思想的一个历史性注释,它证明:没有同一性的辩证法原本只是阿多诺本人一种不占主导地位的哲学话语,只是在具体的历史发展情境中,没有同一性的辩证法方才获得充分发展,成为否定的辩证法,并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晚期哲学纲领而为人所知,没有同一性的辩证法与否定的辩证法是存在基本差别的。  相似文献   

11.
浅析蕴含在神经外科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神经外科学也不例外。纵观现代神经外科学一百多年来的技术变革和发展历程,无不渗透着辩证思想的影响。作为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自然辩证法对神经外科技术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重视,本文对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因与外因、偶然性与必然性等范畴或规律在神经外科技术变革过程中的体现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Dialectics is essentially the method or logos in which categories of forms are combined to explain things. Dialectics was developed because reason faces difficulties in grasping the sensible world. Practical wisdom is knowledge about some things or certain person or persons because of its variable objects. But it is not entirely specific or only about a particular thing and without universality in any sense. As one kind of dialectics, it combines various elements to accord with the right logos, similar to the way in which various forms are combined in theory. Therefore practical wisdom as a combination or polymerization of elements can be regarded as another kind of logic, namely practical logic or dialectic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Zhexue Dongtai 哲学动态 (Philosophical Trends), 2005 (4) by Xie Yongkang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no coherent theology of liberation is possible if that theory's rational grounding of historical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dialectic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After a brief outline of the affinities between the Marxist and Christian salvation historie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status of the dialectical laws, highlights the role that dialectics play in the theology of liberation developed by Gustavo Gutierrez (1973), and reflect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iberation theology.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老化、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人文素质背景较薄弱等,为了切实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而学有所用,以医学院校为例,论述了如何将有关医学实例结合到《自然辩证法》的教学过程中去,以切实有效地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The influence of the thought of the great German Idealist philosopher G.W.F Hegel on the thought of Theodor Adorno, the leading thinker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is unmistakeable, and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much commentary. Much less discussed, however, is the influence of Hegel's prominent contemporary, F.W.J. Schelling.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Schelling on Adorno, and the sometimes striking parallels between fundamental motifs in the work of both thinkers. It argues that Adorno's critique of Hegelian (and indeed of his own, negative) dialectics, his concep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nature and spirit, and his philosophy of history (amongst other aspects of this thought) owe a considerable debt to Schelling. Furthermore, when adequately explicated, Schelling's position on a range of problems which confronted German Idealist philosophy often prove intrinsically preferable to those of Hegel.  相似文献   

16.
在院前心肺复苏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矛盾的问题。本文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院前心肺复苏中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对从事院前急救的医学专业人士以及非医学专业人士均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是以追求和谐价值为指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和谐心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精神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而道德建设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和谐伦理精神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动态的理性社会,它需要一种全新的和谐伦理精神来支撑。这种和谐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尊重自然等三个方面。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诚信友爱是协调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尊重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精神。这三种伦理精神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人和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唇腭裂畸形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发育性缺陷之一.序列治疗的方法是治疗唇腭裂畸形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其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使得序列治疗变得很复杂.使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为患者设计治疗计划,有助于简化治疗方案,选择最优方案,从而实现无论在形态与功能,还是心理上,均能使患者达到与正常人一样或接近一致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0.
The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theme of Adorno’s non-identical moral philosophy, particularly the primacy of individual life over moral laws, as based mainly on his key works like Minima Moralia: Reflections from Damaged Life, On Subject and Object, Problems of Moral Philosophy, and Negative Dialectics. The claim here is that the primacy of individual life is made through negative dialectics (“non-idealist dialectics”) dealing with the antithesis between object and subject, particular and universal, individual and society under the theoretical horizon of non-identical philosophy. Meanwhile, as a private ethics, this non-identical moral philosophy based on individual life stands as a kind of negativism, which is focused on negative guidance towards the possibility of right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