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篇回应性的文章。作者在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由来以后,首先借用万俊人教授《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一书中的材料阐述了西方宗教伦理思潮与西方社会的关系;然后指出在中国学界展开宗教伦理学研究的必要性,并论述了作者对建构中国宗教伦理学的一些想法;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对万俊人教授《普世伦理如何可能》中的三个问题作出了回应:第一,关于“强伦理模式”;第二,有关世界宗教信仰现状的问题;第三,关于普世伦理以什么为基础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万俊人同志近年著作的《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论证自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西方伦理学各种思潮和流派的发展脉络的学术专著。它揭示了现代西方伦理学的理论传统,历史转换和一般特征,并对现代西方伦理学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文化背景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与描述。其文笔清新、分析透彻,材料丰富、深入浅出,不仅精细富实、凝重洗炼。而且自成一家,别开生面,是一部熔历史与理论于一炉,集叙评与论证于一体的史论结合、史  相似文献   

3.
在《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一文中,万俊人教授认为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是在现代性道德文化语境内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这不仅在根本上误读了麦金太尔的思想,而且基于此种误读寻求的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掩盖了美德伦理原本应该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万俊人教授文中的核心观点进行辨析,阐明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是跳出现代性道德概念框架,站在整个西方道德文化传统的立场上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并以此为基础揭示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对现代性道德概念框架本身进行批判反思,并指出一种符合人类道德生活客观实际的道德探究方法,即美德伦理探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万俊人,男,1958年7月生,湖南岳阳人。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伦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1990年、1992年分别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2000年清华大学哲学系复建任哲学系主任。1993-1994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基金,为哈佛大学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获教育部教育基金,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高级访问学者;2005-2006年获美国"福布赖特基金",哈佛大学福布赖特访问教授。2009年为英国剑桥大学人文研究中心(CRASSH)访问学者。曾经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1年),"北京大学首批跨世纪学术骨干人才"(1994年),北京市首批"理论百人工程"入选者(1996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科研类,2003年)。研究成果先后两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6,2004年),北京大学青年教师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6年),首届"505中国文化奖"(1996年),金岳霖学术奖二等奖(1996年),教育部全国首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1996年)等奖励和荣誉。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学"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国家"马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兼召集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主任,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基础文科组组长,校教授提名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哲学组),中国伦理学学会会长。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现代西方伦理学史》、《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寻求普世伦理》、《弗罗姆》等20余部;译著《自为的人》、《主体性的黄昏》、《道德语言》、《政治自由主义》、《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等20余部;用中英文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目前学术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政治哲学、伦理学、应用伦理学、西方伦理学史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我的哲学思路──访高清海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哲学思路──访高清海教授本刊记者高清海,男,1930年生,黑龙江省虎林县人。曾任吉林大学哲学系主任、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吉林大学副校长等职,现任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代表著作有:《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哲学的憧憬》、《唯物...  相似文献   

6.
在前提批判中寻求崇高——访孙正聿教授本刊记者孙正聿,1946年生,哲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现代教养》、《哲学通论》、《崇高的位置:世纪之交的哲学理性》(待出版)等。记者:90年代...  相似文献   

7.
约翰·L·埃斯波西托是蜚声国际的伊斯兰研究学者和中东问题专家,现为美国乔治城大学穆斯林-基督徒理解中心主任、教授。曾任北美中东学会会长,美国伊斯兰社会研究委员会主席。他素以治学严谨、立论公允饮誉西方学术界,除《伊斯兰复兴之呐喊》等数十部专著之外,还是《牛津现代伊斯兰世界百科全书》《牛津伊斯兰教史》《牛津伊斯兰辞典》等大型著作的主编。值2014年10月埃斯波西托教授受中央民族大学邀请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之际,我们对其进行了访问。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宋文坚教授的专著《西方形式逻辑史》,于199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阐述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形式逻辑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写起,全面介绍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世纪逻辑、近代逻辑和现代逻辑.与我国现有的几部关于西方逻辑史的著作相比较,本书有以下一些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9.
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1916—1999),曾任哈佛大学历史学、政治学教授,兼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理事会学术政策主任,主要研究中国外交政策史和思想史,专长于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思想史研究。其主要著作有:《陈独秀和对现代西方的认可》、《儒家思想的几种倾向》、《寻求富强:严复和西方》、《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等,其中《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是西方汉学界第一本有影响的专论先秦思想史的大部头专著。史华慈的文化观主要包括:世界文明具有普遍性,因为人类共有着同一个经验世界;文明与文明之间具有可交流性,而且正是在交流当中文…  相似文献   

10.
哲学的问题与方向探讨——访张世英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英,男,1921年出生。1941年秋入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1943年转入哲学系。曾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至今。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西方哲学史》(合...  相似文献   

11.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永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终成果《现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理论流派》.2010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读过此书以后.我觉得这部著作在高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旗帜、建设马克思主义宗教心理学方面做了很大努力.  相似文献   

12.
刘纲纪,男,1933年生于贵州省普定县,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艺术哲学》、《美学与哲学》、《中国美学史》(已出第一、二卷)、《周易美学》、《现代西方美学》(主编),论文《实践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等。 问:您刚从德国讲学回来,能否谈谈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国和西方思想的特征? 答:我对您提的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常常在思考它。我感到中国的原始氏族社会大约延续了很长的时期,并且发展到很为完善的程度,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原始氏族社会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宗教热现象的兴起,我国的西方宗教哲学研究也获得了较快发展,象德国古典宗教哲学研究、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的传播与研究就十分活跃,出版了一些较为重要的论著,例如谢地坤的《费希特的宗教哲学》、赵要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等著作。这些著作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  相似文献   

14.
在史与思之间——访杨国荣教授本刊记者杨国荣,1957年10月生于上海,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著作有:《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孟子评传》、《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实...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在国内出版发行了车文博教授著的《西方心理学史》一书,这是一部关于西方心理学史的新书,不仅以其篇幅之巨大,装帧之精美等形式方面大大超过了大多心理学者已发表过的同类著作,而且在内容上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为已有同类著作所没有的新的东西。它使得该书在国内有关西方心理学史的著作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由于时间关系,还不可能对该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但经过初步的测览之后,已发现该书从其内容上看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异过人之处。本书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全面的、深刻的分析,提出西方心理学…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著作中,大约很少有哪一部著作的影响能与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列文森(Joseph R.levenson)写作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相比.该书可以说集中体现了本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的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思想观念.60年代末期以来,书中的观念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于是,列文森的名字又频繁地出现在批评者的文章著作中.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倡导者杜维明,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列文森和他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正丹尼尔·布鲁德尼(Daniel Brudney)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著名的马克思与罗尔斯思想研究专家,哈佛大学哲学博士,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伦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教授的亲传弟子。其代表作《马克思试图远离哲学》《罗尔斯与马克思:分配原则和人的概念》《青年马克思与中年罗尔斯》等都曾在西方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他在中国学术界也受到高度重视,多本著作被陆续翻译成中文出版。笔者围绕青年马克思与中年罗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伦理学——访周辅成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伦理学——访周辅成教授本刊记者周辅成,男,1911年生于四川省江津县。国立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金陵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戴震的哲学》、《论董仲舒的思想》、《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主编)等;编译有《西方...  相似文献   

19.
一、《现代西方美学》生成的学术背景在世纪交替之际,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不管在哪一个学术领域,人们都纷纷回过头来,回顾一个世纪来本学科所走过的足迹,以期站在一个新的制高点上,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学科发展走向的脉搏。其中,跨国、跨文化的研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本土的影响而尤其令人瞩目。对于现代西方美学的研究,国内也早有先声。对单个美学流派、单个美学家的研究不说,一些综合性的论著,如《现代西方美学流派述评》、《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主流》以及九十年代中期的《现代西方美学史》等,都是一些很有成就、颇具影响的著作。在此背…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1月27号至29号,由中国伦理学学会、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长沙普瑞温泉酒店隆重举行.此次会议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与卢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贻庭教授、复旦大学林宏星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和张怀承教授、湖南大学陈谷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高兆明教授等诸多伦理学名家聚首一堂,围绕由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建华教授牵头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