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忠义 《法音》2007,(7):57-58
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杭州佛学院、燕山大学、青海民族学院、青海佛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第三届因明学术研讨会,于6月14日至17日在西宁举行。与会代表70余人(其中藏传因明学者多达50人)。他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青海、西藏、四川、甘肃、内蒙古、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12日至19日,首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班学衔辩经、论文答辩和学衔授予仪式在北京雍和宫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隆重举行。经过由高僧大德组成的考评委员会的严格辩经考评和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高级佛学院首届高级学衔班11名学员获得了藏传佛教首届“拓然巴”高级学衔。高级学衔授予仪式于18日下午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举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朱维群、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以及中国佛教协会等有关方面负责人莅临祝贺;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省区有关方面负责人,藏传佛教界著名高僧大德,在京的…  相似文献   

3.
恰逢中印文化友好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逻辑学会、中国玄奘研究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燕山大学、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杭州佛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6月15~16日在中国杭州召开。来自美国、法国、日本、蒙古等多个国家和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因明知名学者以及佛教界人士110人参加了会议。一、藏传因明和汉传因明研究的新进展(1)文献整理考证。沈剑英先生整理并研究了敦煌发现的净眼的两种因明写卷《略抄》和《后疏》,它对校勘《庄严疏》,印证《明灯抄》和《大疏抄》的可靠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法尊法师(1902-1980),中国现代佛教史上的著名高僧,曾师从太虚法师与大勇法师学习法相、因明及密教。后赴藏区深入研修藏传佛教10余年,获甚深成就。返回内地后,在重庆汉藏教理院讲授和翻译藏传佛教经典。法尊法师一生笔耕不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与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杭州佛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于7月29日至30日在美丽的草原青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藏、蒙、汉因明专家和学者50余人参加了这一研讨会。在这次盛会的开幕式上,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2019年6月22日上午,由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西藏自治区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主办,四川藏语系佛学院、青海藏语系佛学院、甘肃佛学院、云南迪庆藏语系佛学院协办,西藏佛学院(西藏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承办的藏传佛教第四届教规教义阐释研讨会在拉萨召开。  相似文献   

7.
1991年12月4日,首都及河南的近30位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座谈会,讨论加强玄奘思想研究和修复玄奘故里等问题。玄奘是唐代高僧,我国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因明家和翻译家,世界文化名人。他不畏险阻,舍身求法,西天取经,声隆五印。他学成回国,先后译出《因明入正理论》和《因明正理门论》两部新因明经典著作,开创了中国汉传因明传统,对中国逻辑史和世界因明史作  相似文献   

8.
张忠义  程树铭 《法音》2006,(7):46-47
本刊讯6月15日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逻辑学会、中国玄奘研究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燕山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市佛教协会联合主办,由杭州佛学院、杭州宗教研究会承办的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15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杭州永福寺举行,在杭州佛学院院长光泉法师的主持下,浙江省和杭州市的有关领导先后讲话,因明专家巫白慧先生、因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培育先生、浙江省逻辑学会名誉会长陈宗明先生、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副会长章长炳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孙晶先生也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逻辑史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次藏汉因明学术交流会,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西藏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30多位藏汉因明学者回顾了建国40年来因明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交流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就藏传因明和汉传因明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上,有学哲就藏传因明发展的特点等问题作  相似文献   

10.
正汉传因明研究有两次热潮,一为唐代,以汉译著作《因明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为蓝本,开展因明注释和义理分析,以窥基为代表,所以我们称为窥基式的因明研究,其特点为基于佛教理论的论式研究。第二次热潮为中国现代,表现为佛学院、大学的因明教学与研究,成果丰硕,面世一批因明论文和著作,研究特色为逻辑  相似文献   

11.
为了抢救因明遗产,推动因明发展,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3日在丝绸之路的著名古城敦煌隆重开幕,8月10日在酒泉园满结束。这次会议是继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逻辑史研究会于去年二月在京组织的因明座谈会之后,由上述两个单位和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人民出版社联合发起召开的。会议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及中共甘肃省委的大力支持。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西藏、青海、甘肃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因明专家及其他专业工作者共5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了  相似文献   

12.
桑吉扎西 《法音》2006,(11):29-30
本刊讯10月12至21日,北京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西黄寺和雍和宫又一次迎来了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拓然巴”辩经、讲经和论文答辩考试。来自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藏区的11名第二届高级学衔班僧人,经过由高僧大德组成的考评委员会的严格辩经考评和高级学衔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荣获藏传佛教第二届“拓然巴”高级学衔称号。20日上午,第二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授予仪式在北京西黄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藏传佛教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院长嘉木样活佛,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中国…  相似文献   

13.
略论新世纪的因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明自初唐传入中国以来,曾经兴盛过一段时间,但很快走向衰微,明清以来.在汉地几成绝学。近代由杨仁山从日本迎回.才重新得以复苏,20世纪80年代初.学界响应“抢救因明”的呼吁.因明的研究曾再显热潮,但好景不长,近年来又日趋冷清,前景不容乐观,因明完全有可能再度成为绝学。主要表现为,一是汉地的寺院、佛学院极少有开设因明课程的,也极少有通晓、研习因明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逻辑学会、中国玄奘研究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燕山大学、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杭州佛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6月15日至16日在中国杭州胜利召开。来自美国、法国、日本、蒙古等多个国家和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5,(8)
<正>本刊讯7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因明学研讨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和五台山十方堂联合主办,来自北京、西藏、内蒙、香港、上海等地的近5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和高僧大德参加了会议。因明学起源于印度,用于推理和辩论,属于逻辑学的范畴,藏传因明学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印度因明的全貌,涌现出不计其数的藏族因明大师和因明著作,保留了生动多彩的辩经形式,  相似文献   

16.
尚止 《法音》2010,(5):52-52
<正>本刊讯4月24至25日,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主办、洛阳师范学院和河南省宜阳县人民政府承办、杭州佛学院协办的"中国第六届因  相似文献   

17.
《因明论文集》将于1981年上半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选收了建国以来国内学者研究因明的论文十九篇。其中有吕澂的《佛学逻辑——法称的因明说》、《因明学说在中国的最初发展》、《西藏所传的因明》,虞愚的《玄奘对因明的贡献》、《因明学发展过程简述》、《因明的基本规律》等。这些论文涉及了因明的许多方面,如因明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因明的意义,对因明的评价,因明经典著作研  相似文献   

18.
因明,肇源于古印度。它同古希腊的逻辑学、中国先秦的名辩学合称为古代世界三大逻辑系统,在世界逻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明在我国源远流长。公元六世纪以来,因明随着佛教先后传入西藏,逐渐形成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两支。所谓藏传因明,是以西藏为中心,我国广大藏、蒙学者继承和发扬印度因明而逐渐创立中国因明的过程。它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一)藏传因明把印度因明大师的主要因明著作全部译成了藏文。早在八、九世纪,藏译家吉祥积、智军等人就把印度因明大师陈那的《因轮论》和法称的《正理滴论》、《因滴论》、《观相属论》、《成他相续论》以及其他一些因明著作翻译成藏文。十至十一世纪,佛教在印度衰微,印度大批佛教学者携带经卷(包括因明)来到西藏。西藏佛教经过百年亡  相似文献   

19.
陈龙 《法音》2012,(8):72
本刊讯7月15日,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杭州佛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八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暨虞愚先生贵州大学讲学七十周年纪念会"在贵州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因明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贵州大学顺真教授主持会议,贵州大学常务副校长封孝伦教授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封孝伦在开幕式上致辞并指出,在人类文化的古典时期,东西方已产生了逻辑学,因明学作为一个独特的逻辑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70年前虞愚先生在我校讲授因明学,今天我们在此举行研讨会,既是表达对已故的虞愚先生的纪念,又是展望未来,大家共同推动逻辑学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20.
佛教新闻     
《法音》1993,(4)
“人天长夜,宇宙黑暗,谁启以光明……” 1992年11月30日下午2:30,悠扬而庄严的《三宝歌》在厦门南普陀寺普照楼大厅响起。厦门大学与闽南佛学院联合举办的“佛教文化研讨班”开学了。来自厦门大学的一百多名师生胸前佩戴着听课证与闽南佛学院的辅导老师一道,合掌肃立,聆听着闽南佛学院创办者之一,中国现代佛学教育家太虚大师作词,当代著名高僧弘一大师谱曲的《三宝歌》,开始了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探索。佛教文化研讨班,是本着揭示人生真谛,了解佛教历史与现状,研讨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开办的。学员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