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土化是历史上宗教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普遍现象,伊斯兰教成为全球性宗教的过程,就是在各个地区本土化的过程。伊斯兰教在公元7世纪初期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后,伴随着向全球各个地区的传播,完成了对当地文化的被动接受与主动吸纳,在不改变伊斯兰教基本信仰、宗教经典与核心教义的情况下,形成了具有丰富地方特征的伊斯兰教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法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法的现代化●杜红沙里亚,即伊斯兰教法,是一种宗教的律法。它是在古代阿拉伯部落习惯和倭马亚王朝(661~750年)行政法规和民俗习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产生、发展和定型约经历了三个世纪之久。8世纪中叶,伊斯兰教法进入“法律文献期”,此后,又...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认为“宗教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宗教如何维持其观念、行为和制度,即对宗教的某种跨时空实践方式。”(1)这里的跨时空实践方式指的主要是宗教的本土化。7世纪,伊斯兰教传入阿富汗以后便开启了本土化进程。伴随王朝更迭与社会变迁,伊斯兰教与阿富汗多元文化的交融互动,对阿富汗穆斯林的信仰生活、宗教仪规及教义教规阐释产生重要影响。伊斯兰教本土化有助于促进阿富汗多元、开放、包容价值观的形成,构建尊重文化差异、反映不同族群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复兴思潮迭起,穆斯林比以往更加明确,伊斯兰教依然是他们解决精神、政治、经济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20世纪中后期,伊斯兰复兴的浪潮在经济思想领域产生了两方面影响:其一,带动了伊斯兰经济思想的研究。其二,促成了伊斯兰金融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新疆伊斯兰教一瞥马劲新疆,聚居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对新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产生过很深的影响。特选其一二,略作介绍。喀拉汗王朝与伊斯兰教在新疆的早期传播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初,在我国天山南部和中亚一带,以西迁回鹘人和当地...  相似文献   

6.
陆芸 《福建宗教》2002,(3):38-40
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它的创立人是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古兰经》和《圣训》,基本教义被概括为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教徒的基本义务是完成念功、拜功、斋功、课功和朝功。伊斯兰教的早期传教活动历经艰辛,穆罕默德和其信徒遭到迫害,一些穆斯林和家属还惨遭杀害。  相似文献   

7.
试论伊斯兰教的妇女观──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冯今源在世界妇女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笔者想谈谈伊斯兰教关于妇女的基本观点。有人说,伊斯兰教歧视妇女,不给妇女以任何权利。这种意见不符合事实。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吹响伊斯兰教革命的第一声...  相似文献   

8.
研究任何民族的文化,宗教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试从语言文字,文学创作,建筑风格,装饰艺术,书法艺术等五个方面浅析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文化的影响。现代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数种宗教,如佛教、摩尼教、祆教、萨满教、景教等,公元10世纪随着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逐步取代了别的宗教。16世纪至19世纪,新疆建省之前的三百多年间,伊斯兰教在新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地区的维吾尔人在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趋于一致,同近现代维吾尔族没有大的差别了。伊斯兰教的影响也反映了维吾尔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一、语…  相似文献   

9.
<正>汉文伊斯兰教著述是个很大的论题。国内的阿訇、经师、学者,从事伊斯兰教著述的,不仅有汉文的,还有阿拉伯文、波斯文、维吾尔文的作品,这里仅涉及汉文方面的伊斯兰教著述,下面简称为汉文著述。一、汉文著述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伊斯兰教于7世纪初创立后,有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到宗教体制定型的过程。(1)伊斯兰教发展过程中,苏菲主义具有宣教布道的特点。其后来华的苏菲传教士把苏菲神秘主  相似文献   

10.
<正>伊斯兰教自7世纪初发轫于阿拉伯半岛以来,一直保持着向世界各地传播和发展的态势。伊斯兰教是主张信仰自由,倡导和平、博爱、宽容及完善一切美德的宗教,它的广泛流布是与其核心主张及基本精神密不可分的。尽管伊斯兰教内部教派纷争不断,但在穆斯林那里,它始终尊奉一本经典—《古兰经》。从《古兰经》中我们不难发现,普世和平与宽以待人是伊斯兰教的主流、基线和核心理念之一,宽容精神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大韩民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是以朝鲜族为单一民族的国家,亦称南朝鲜。人口4300万,佛教为主要信仰,此外还有儒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道教、圆佛教、大倧教等多种宗教。穆斯林有3.3万人。尽管一些朝鲜和西方的历史学家认为早在公元9—11世纪,阿拉伯商人就已同朝鲜有往来,但是人们公认伊斯兰教是在20世纪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研究伊斯兰教的著名学者吴云贵先生先后出版了几部研究伊斯兰教法的学术著作,从不同侧面探讨了这一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课题,从而使伊斯兰教法研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为全面研究伊斯兰教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3年3月吴云贵先生撰著的新作《当代伊斯兰教法》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伊斯兰教法研究的又一新突破。该作共10章,28节,31万字。内容充实、丰富,资料新颖,结构严谨而合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印尼全国人口已达1.8亿人,其中穆斯林人口占90%,约为1.6亿人。据印尼历史学家考证:伊斯兰教最早传入印尼的时间约在7—8世纪之间。据传674年,阿拉伯商人曾经到达苏门答腊北部沿海地区,这里曾是当时阿拉伯商人前往中国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恭读《古兰经》和“圣训”时,无论在《古兰经》中还是在“圣训”中,都找不到“国家”、“爱国主义”这两个词。这是因为,公元7世纪初时的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刚刚在群众中传播。当时的首要任务是用伊斯兰教统一人们的思想,进而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伊斯兰教与爱国主义没有联系。实际上,传播伊斯兰教,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爱国与爱教是一致的。伊斯兰教的爱国主义思想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自7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非洲后,经过几个世纪以征服和贸易为主要方式的传教后,在北非和黑非洲得到了广泛传播;殖民时期,伊斯兰教的传播并未因为基督教的大规模扩张而中止,相反还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西方殖民主义的进入使得穆斯林在非洲政治生活中处于“边缘化”状态,前殖民时期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影响已很难保持.后殖民时期,非洲国家相继独立,伊斯兰教在非洲的传播取得了长足发展.伴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以及伊斯兰经济实力的逐步壮大,非洲穆斯林开始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诉求,以谋求政治地位与社会影响.同时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非洲应运而生,这给非洲的政治生活带来了系列影响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黄永锋 《福建宗教》2001,(3):24-25,21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它的基本教义被概括为“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伊斯兰教规定教徒的基本义务有:念诵清真言表白信仰、礼拜、斋戒、纳天课和朝觐,这五项中国的穆斯林通称为“五功”。伊斯兰教在唐代传入中国,旧称“回教”、“回回教”、“回回教门”、“天方教”、“清真教”等。本文拟对建国以前伊斯兰教在东南地区的传播情况作个概述。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最早的饮茶书籍《茶经》记载,在传说中的三皇时代,中国人就已有饮茶的习惯了。伊斯兰教向东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茶文化也逐渐与中国穆斯林的先民们结缘,他们很早就接触到茶。公元7世纪中叶,中国穆斯林的先民们从海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居住经商。当时,从  相似文献   

18.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重要、最根本的神圣经典。成书于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四大哈里发——奥斯曼时期,也称"奥氏本"。全书共30卷,114章,6239节,分为麦加章与麦地那章。自从被搜集成册以后,伊斯兰教的信仰、礼仪、伦理、科学等以它为理论基础,对穆斯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从10世纪到16世纪初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传播,基本确立了该教在古代维吾尔族中的地位。前一次喀喇汗朝时期伊斯兰教传播到塔里木盆地北缘,后一次(14世纪以后)传播范围从塔里木盆地北缘到吐鲁番和哈密地区以及天山北部的蒙兀儿人。库车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伊斯兰教何时传入说法不一。根据史料综合分析,伊斯兰教传入该地应在14世纪中期,是蒙古察合台后王的大力推导和伊斯兰教苏非派传教士活动的结果。这一过程仅涉及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也涉及该地佛教的消失。  相似文献   

20.
传统保险在西方颇负盛名,包含着穆斯林学者批判的因素。对伊斯兰教法学家而言,保险是一种较新生的经济举措。19世纪之前,伊斯兰教法律文献并未提及保险,但伊斯兰法学家因时制宜,力图处理伊斯兰与保险之间的冲突,找寻穆斯林社会能够接受的不违背伊斯兰教的保险类型与方式,从而将保险业纳入了伊斯兰经济学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