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电视大学一九八四年下学期形式逻辑科期末考试试卷第六大题中有一道小题:所给定的参考答案是:“不正确。这个证明的论据是‘怕批评的就不是真理’从它推出‘真理不是怕批评的’,再推出‘真理是不怕批评的’。这样,就明显地看出这个论证是:‘真理是不怕批评的,因为真理是不怕批评的’。它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所以不正确。”这“论证”是循环论证吗?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大家知道,“真理是不怕批评的,因为怕批评的就不是真理”。这是通过直言判断的变形所进行的推理,即,演绛推理中的直接推理。其基本方法是换质法和换位法。换质法的规则是:把一个直言判断的质改变而不改变其原来的意义。换位法的规则是:把一个直言判断的主项、谓项  相似文献   

2.
1992年第6期《逻辑与语言学习》上发表了张力同志的《什么是正确的推理?》的问题求解。提出了“所有形式正确的推理都是正确的推理呢?还是有些形式正确的推理是正确的推理呢?”的问题。问题的实质是:“前提真实”是不是正确推理的必要条件?争论的焦点是:我们应该给“正确推理”下一个狭义的定义(正确推理是形式正确并且前提真实的推理)呢?还是应该给“正确推理”下一个广义的定义(正确推理是形式正确的推理)呢? 我同意《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修订本)的观点:“正确推理”应当理解为形式正确的推理。我赞成“形式正确前提虚假的推理仍然是正确的推理”。有人引用恩格斯的话:“如果我们有正确的前提,并且把思维规律正确地运用于这些  相似文献   

3.
“反正法”和“选言法”是间接论证的两种常见的方法。所谓反证法就是通过确是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即反论题)的虚假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间接论证。所谓选言法就是通过确定除论题所指的那种可能外,选言判断所包含的其余可能都是虚假的,从而推出论题的真实性的间接论证方法。从推理形式上说,反证法和选言法各运用了什么样的推理形式呢?一般认为,选言法从推理形式上说是运用了选言推理的  相似文献   

4.
金岳霖先生主编的《形式逻辑》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从“一切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能否知道“非生物”怎样?期中考试时,我以此题考学生,出现了两种答案: 一种答案是:以此判断为前提推不出“非生物”怎样。因为,此判断是全称肯定判断,可表示为SAP,SAP换位可得PIS,PIS再换质又可得POS,由于POS是特称否定判断,按规则是不能进行换位推理的,因此由POS推不出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思维?     
在关于真理标准、形象思维以及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中,我注意了报纸杂志中对思维这一概念的提法,发现很不一致。为了弄清思维这一概念的涵义,我谈一谈应当如何准确地理解思维这一概念。恩格斯说:“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末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  相似文献   

6.
一道法制知识竞赛题引起了我对直言三段论的第一条规则的再思考。我认为这条规则是不必要的,应当取消。现在就从一道法制知识竞赛题谈起。《民主与法制》杂志1984年第9期上刊登了“法制知识学习竞赛活动”的第一批试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Z18、某公诉人在法庭辩论时说:‘被告将这位运动员打成终身残废,使他必须拄着拐杖生活,怎能说不是毁人容貌致人重伤呢?’其推理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违背同一律。”这是一道判断题,只要判明正确不正确就行了。《民主与法制》1985年第2期第8页上刊登了“法制知识学习竞赛”试题答案,对这道题的答案是,“Z18正”。  相似文献   

7.
我读了“哲学研究”第3期发表的金岳霖同志的“论真实性与正确性底统一”一文以后很高兴。它是一篇有战斗性的文章。它指出真实判断和客观事物是统一的,指出正确的推理形式和真实内容是统一的,并指出“否认思维规律或者(甲)这样的判断的客观基础是资产阶级的逻辑思想,根据这一看法来使正确性和真实性分家也是属于资产阶级逻辑思想的范围的”。这些论点,我都是同意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无论表面上如何象是超感性的东西,但它们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头脑的产物”(《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叫作人脑的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38页)。在我国,认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实践探索过程。关于这方面的材料散见于古代医学、哲学著作中的也有不少,特别是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关于“灵机、记性”是脑  相似文献   

9.
选言推理是经常运用的一种推理形式。它是以一个选言判断和直言判断(或联言判断)为前提,推出一个结论为直言判断(或联言判断)的演绎推理。它包括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前者只有否定肯定式一种推理形式,而后者却有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两种推理形式。它的语言表述形式是多样的: 一、限选复句表达选言推理限选复句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复句。在特定的语境中,当结论是不言面喻时,就可以用这种复句表达省略小前提  相似文献   

10.
辩证逻辑的推理论,是目前国內辩证逻辑论著中论述得较不充分的部分,其理论内容较为单薄。现将近年来有关论著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作一综述。一辩证逻辑推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一种看法是,对推理的辩证法的研究,构成了辩证逻辑推理论的基本內容。持此观点者认为,把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区分为“辩证的”与“非辩证的’,是不妥当的。思维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但作为一门科学的辩证逻辑则不能去研究思维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是其他科学的对象。同时,辩证逻辑也不必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思维形式的结构,不管是否形似“辩证的”或“非辩证的”,都由形式逻辑去  相似文献   

11.
朱务善同志在《五四革命运动是否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文中断言:五四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不能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未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阶段”。我认为,达个判断及其为达个判断提出的论证,都是错误的;他论证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现在把我的粗浅看法提出来同朱务善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2.
是“思想形式”还是“思维形式”? 我认为把“思维”和“思想”区别开来,指出逻辑学是研究“思想形式”而不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科学才是正确的。……我认为(判断)应该改为下述定义:判断是反映认识对象之间联系情况的思维形式(态)。《哲学研究》1982年第2期《注意逻辑理论的准确性》作者在同一篇文章中先认为逻辑学是  相似文献   

13.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两种相反的推理,但是,两者不仅互相依赖,互为前提,而且互为补充,互相渗透,互相转化。演绎推理中的联言推理和归纳推理中的完全归纳推理,本质上是相同的。这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互相转化的生动一例。本文对此作点简要分析。联言推理属于演绎推理,这是逻辑学界公认的。联言推理有  相似文献   

14.
思维科学,还没有严格的定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认识论辞典》认为,它是研究思维问题的许多学科的总称,其中有认识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人工智能和算法学等。这可称为广义的思维科学。而按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说法,思维科学并不研究思维的内容,是一门研究人的有意识思维的规律、方法和应用的科学。这可称为狭义的思维科学。作为人脑的机能和产物的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活动,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和对主观世界进行反思的能动过程。广义的思维科学是新旧兼容的庞大无比的学科群,而狭义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1。概念的内涵是2。联言判断是判断。3.推理是思维形式。4.论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思维过程。5。负判断是判断。c,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已知I假,推知E_,O___。二,回答下列问题:1.论证的规则是什么?2.A、E、I、O之间的对当关系有哪几种?3。假言选言推理(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的形式是怎样的?4。三段论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三、运用有关概念的知识分析下列各题:1.指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之:(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任何违法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行为。‘2)有些新出现的事物不是新生事物。艺一F列划…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目的、方法和被试用逻辑推理题对中学生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作数理统计处理,可以对各年级学生、男女学生、文理科学生之间的推理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学生推理能力与不同格的推理形式之间关系,以及与学生的推理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从而探求学生思维发展的某些规律.为此,我们设计并进行了这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法。内容是20道直言性质三段论推理(以下简称三段论推理)题.其中包括:1、四个格的推理题,各四题,每格含推论正确和推论错误的试题各两题.如:“所有的物体都是有重量的,所有的气体都是物体,所以,所有的气体都是有重  相似文献   

17.
意识的结构通过其社会性来制约和体现,其深层结构是“类我”,其动力是“类我”和“独我”的实现欲望;精神病的直接动因不是精神“分裂”,而是“附着”“固着”导致“气”的郁闭,使神经系统和大脑机能受损,意识不能正常悬浮发散.治疗精神病,除使患者意识能正常发散悬浮外,还须服药治气,恢复其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机能.  相似文献   

18.
关键是确定负概念的论域——答邢运中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运中同志在《我教<形式逻辑>的二难》(见《逻辑与语言学习》1990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了四个换质推理,就其正误征求答案。邢同志认为,如果回答正确,那就违背了其他学科的基本常识;如果回答不正确,那又否定了换质法的基本规则。“因此,我要么违背其他学科的基本常识,要么否定换质法的基本规则”。于是,邢同志陷入了“二难”境地。对此,笔者不揣冒昧,直陈浅见,以与邢同志交流学习心得。按照换质法的规则,结论判断中一定会出现一个负概念。这个负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有哪些?只有在确定了负概念的论域以后才能明确。因此,要回答以上四个推理是正确还是不正确,关键是要确定各个推理的结论判断中的负概念的论域,并进而明确其内涵、外延。负概念总是相对一个特定的范围而言的。这种“特定的范围”在逻辑学中就称为论域。对一个负概念来说,它的内涵与外延是随着其论域的变化而变化的。论域越大,负概念的外延越大;论域越小,负概念的外延越小。如“非文艺书籍”这一负概念,在“书籍”的论域里,  相似文献   

19.
心理意识是脑的产物。欧美等国的心理学者要求具体探讨脑物质怎样产生心理意识,我们不但不应当反对,而且应当更加切实、深入地探讨。因为心理意识既是脑物质的产物,人就必然要求知道脑物质究竟是用怎样的活动产生心理意识的。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列宁一接触到心理学,就注意到这个问题:1894年,列宁热情鼓励心理学家“摈弃了关于灵魂的哲学理论,迳直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神经过程)”。(《列宁全集》,第一卷。第124页)1908年,列宁在反对唯心论时指出:“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叫做人脑的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列宁全集》第十四卷,  相似文献   

20.
199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中有一道单项选择题。题为“联言判断”可以概括为( ),四个答案分别是:(1)联言推理;(2)复合判断;(3)选言判断;(4)负判断。但有相当部分的考生对这种比较简单的选择题却找不出正确的答案,实在令人遗憾。究其原因,乃是这些考生没有把握住正确进行概念概括和限制的关键。概念的概括也好,限制也好,它们必是在具有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的概念之间进行的。不存在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的两个概念,既不能限制也不能概括。属概念就是外延较大且真包含了种概念全部外延的概念。种概念就是外延较小且外延全部真包含于属概念的概念。概念的概括就是从种概念过渡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