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20,(4)
正思考牧者定位时,笔者想到两段经文,都是主耶稣所设的比喻"你们谁有仆人耕地或是放羊,从田里回来,就对他说,'你快来坐下吃饭'呢?岂不对他说,'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吗?仆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还谢谢他吗?这样,你们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路  相似文献   

2.
崇拜中的“祝福”本是崇拜的高峰,这并不在于满足信徒得神的赐福的愿望,而是从神出发,因他是万福的源头!“祝福”要总结神从创造、立约、预言、应验、领导到应许之地的指向,充分显明神是定意要赐福予人,他将自己委身与人,成就与人“同在”到永远的恩典!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带领     
杨云飞 《天风》2008,(5):43-43
<哥林多前书>13童关于爱的阐述,使我爱上耶稣,喜欢上圣经,我定意要去拒绝,却身不由己被引领,每天都想就读一会儿,给蚂妈讲讲,然后马上去看电视,却发觉竟是爱不释手,看着,想着,就到了睡觉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能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5.
那天,刚大学毕业、多次求职受挫的赵明,向我倾诉满腹怀才不遇的苦恼。他在那一长串的抱怨中,从未反省一点自己的不足,而只是愤愤不平地责怪这世界上有着太多的不公平,慨叹慧眼的伯乐实在太少了,竟让他这样的“千里马”无用武之地。我不禁问他:“既然你自以为是‘千里马’,那为什么不去驰骋一番,证明给人家看呢?”赵明不解地望着我:“人家连机会都不给你,怎么去驰骋?”“那是因为人家并没有看到你纵横驰骋的本领,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而不能一味地等待别人的赐予。”接着,我给他讲了关于我的一位朋友的真实故事———那年,朋友从一所师范大学地…  相似文献   

6.
常乐文 《天风》2001,(8):35
十年前的今天,她悄悄地走了,给张弟兄撇下了一双儿女。他为了儿女,也为了自己,定意续弦。新来的妻子是实业公司的会计,模样也端正,人们说,老张“打了泥碗换瓷碗”,成了“双职工”了。他却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的心中,总有那么一点缺憾——这就是新来的妻子并不是主内的姊妹。 妻对他蛮好,对孩子也好。为此,他感到欣慰,但总少不了女人那  相似文献   

7.
陈德群 《天风》2008,(14):29-31
一.保罗从以弗所到马其顿然后来到希腊(亚该亚为希腊国的一个省,首都为哥林多)(20:1-16)20章1-6节以弗所“乱定之后,保罗请门徒来,劝勉了他们,就辞别起行,往马其顿去。他走遍那一带地方,用许多话劝勉众人,然后来到希腊。住了三个月。正要坐船往叙利亚去的时候犹太人设计要害他,他就定意从马其顿回去。  相似文献   

8.
余秋雨在给南京大学的学生做讲座时说,如果你的目标是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当你考上这所大学以后,你的目标又是什么呢?是读研?读博?还是毕业以后当官?挣很多很多的钱?但当这些目标实现以后,你又去干什么呢?余秋雨向大家讲了美国富人、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贝林先生的故事。贝林的人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追求最多,什么都要多,房子要多,车子要多,钱要多,贝林以他的智慧和才能,很快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寓言般的故事。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成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马上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那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  相似文献   

10.
你怎样才能知道男友是否可以继续相处?本文给您提供几条妙计,不妨一试。 去他家看一看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用品 他的家里摆满书还是挂满球赛优胜奖状?是否摆着与家人的合影?不经消毒您敢用他的卫生  相似文献   

11.
有够     
正一个人,在你危难的时候,想起的,全是你的好,必然是良善的人。他这么想的时候,悲悯心正在发生,同时被激发的,还有爱和道义。这一刻,你看不到星光,但一颗心在璀璨。如果对方选择绕道而去,甚至连道都不用绕,直接视而不见的,必然是自私到彻底、冷漠到骨子里的人,这一刻他剥去伪装,  相似文献   

12.
世界首富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还是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突然决定辍学,去从事自己喜欢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事业。这意味着放弃世界著名学府的毕业证书,以前的寒窗苦读将付之东流。面对当时人们的不解和各方面的压力,他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他给出这一选择的理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我们姑且不谈当时稍纵即逝的商机,不看他今天的成就,只看这一决定:认为自己有一个好主意,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去干好了。给自己一点理由去干自己喜欢的事,这难道不是做任何事情的充分条件?给自己一点理由,在发明创造之中。在一次次失败…  相似文献   

13.
一个休息日,二钊的班主任冯老师突然家访。二钊似乎没听到敲门声,爸爸吵着让他去开门也不动,因为他在专心致志画他的变形金刚。门开,爸爸惊奇,因为不相识。老师自我介绍后,妈妈迎上来,因为她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妈妈见二钊还没醒悟,大声吵道:“二钊,你老师来串门了,还不快收拾起你那套,给你老师沏茶,拿水果?”二钊这才猛抬头,慌乱之中,想收拾  相似文献   

14.
挫折的礼物     
有一个博学的人遇见上帝,他生气地问上帝:“我是个博学的人,为什么你不给我成名的机会呢?”上帝无奈地回答:“你虽然博学,但样样都只尝试了一点儿,不够深入,用什么去成名呢?”  相似文献   

15.
心中之羊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空虚贫穷的日 子变得充实而富有。 有一个人经常向人们抱怨自己居住条件 太差。朋友劝他去向一位智者请教。 "你为什么不养一头羊呢?"智者听完他 的诉苦,这样建议道。 "什么?养羊?在哪里养?就这样我们已拥 挤不堪了!"他叫道。 "如果你想要生活得好,就按我说的试 一试吧!" "嗯,那好吧,让我试试看。" 于是他照智者说的去做了。没过几天, 他与朋友相遇了。 他一见朋友就开始嚷:"这位智者给我  相似文献   

16.
信用的价值     
著名财经女作家苏希·奥尔曼少年时,在一家小餐馆做侍员,在那儿,她经常见到一位叫弗雷德·汉斯布鲁克的老顾客,他是一名电器销售员。弗雷德每次来,总是要一份火腿、蒙得利干酪加煎蛋卷作他的晚餐。每一次,奥尔曼看见他走进来,就会早早收拾好他的桌子,给他送上一成不变的晚餐。当然,奥尔曼还不忘给他送上一个灿烂的微笑,这是做侍员最起码的要求。 奥尔曼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自己的小餐馆,她对父母亲说了,但他们告诉她,他们没钱资助她。第二天,奥尔曼带着失望的心情去上班。弗雷德见到她,便问:“怎么了,阳光?你今天一点笑容都没  相似文献   

17.
平常心     
有个美国女子到巴黎游览。一天,她忽然看到有个老头儿在一所漂亮的别墅花园中浇水。他那勤恳操劳的姿态,使这位美国女子想到法国人真是头等的园丁,在美国百里挑一都难,现在既然邂逅,为什么不带一个回国去呢?于是,她走到那位老头跟前,问他愿不愿意到美国去做她家的园丁,她可以给他很高的工资,还可以负担他的旅费。“夫人”,老头儿回答说:“真是不巧,我还有另外一个职务在身,一时离不开巴黎。”“你统统辞掉吧!一切我都会给你补偿的。你除了园丁,还兼营哪种副业?是养鸡吗?”  相似文献   

18.
爱的寄生     
正有一个真实的例子:自从丈夫离开人世后,妻子觉得世界都不存在了,她是如此爱他。空荡荡时没有依靠,孤独而悲伤。她去拜访一名出色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因为她痛苦得想要自杀。"我实在太爱他了,没有了他,我不能再活下去。""你知道不知道,你根本不是爱他!"心理医生回答。"你这是什么话?没有他我不能活下去。我可以为他去死。"她愤怒了。  相似文献   

19.
张丽丽 《天风》2010,(9):48-48
主啊,当你将我造成一个女人的时候,你已经预定好了我的角色当我顺着你的旨意而行的时候,你的心意就得到满足 主啊,求你指教我如何爱自己的丈夫莫要让我用轻重短长来衡量对他的爱只要让我相信无论如何,我敬重他就是敬重基督无论何事,  相似文献   

20.
如何作个虔诚的人 写信给你是我的荣幸,得你欣然接受,使我深感喜悦。相信必然是上帝的灵赐给你对真理的渴慕,和在大事上寻求帮助的渴望。我极乐意帮助你。 当你愈寻找上帝,他就愈亲近你;你每迈向他一步,他就带给你平安和安慰。 许多人对做个完全的基督徒甚为畏惧,认为它加诸给人的是愁闷与约制;若是这样,那就不是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