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历史是一个辩证过程。“无论使用辩证法研究什么课题,中心的问题总是同一的,那就是认识历史现象的整体性”。从整体的观点来看,辩证法,作为存在和方法,是可以理解的。存在和认识具有辩证的同一性,存在是作为物质而存在的。马克思说“生产关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句名言指出了历史辩证法的关键。这就是说,不管你考察什么事实,你都得把它同其历史整体,即同生产关系联系起来。而有人却想把历史辩证法推广到自然,即所谓的自然辩证法。萨特尔认为这是扩大辩证法的运用范围,这是把在某一领域中认识到的原则类比地引申到其他一切领域中去。他认为,自然之作用于社会,永远是通过社会自身。总之,人的辩证法就够了,不用提自然辩证法。因为辩证规律是我们对社会整体的认识,辩证法是整体,它是自生和自存的,社会的某种现实只要是辩证的,它的任何特殊性都是与整体相联系的。要是存在自然辩证法,自然界必定是一个整体。而在自然中,我们不能把一个特殊的物理化学现象当作自然的一个整体的表现。因为自然是无限的,但自然并不具备统一性。所以肯定自然既是无限又是统一的整体,这是一种冒险的类比。即使在自然中存在一些局部的辩证法,其中各局部辩证法也只是在它被发现时才有价价,而教条主义者认为统一性能使人们根据总体去理解每个个别的现象。萨特尔说,他之所以反对自然整体的这种所谓辩证理论,是因为这种理论主张用辩证法的特殊性来制约人类历史。而辩证法的特殊性本身就是人类的特性。人类一旦离开自己建造的世界,离开以往的历史,只能剩下一些类比。因此,他认为自然辩证法只是一些类比而已。  相似文献   

2.
墨子认为人一开始都是心理利己主义者,但他同时又要求每个人去追求兼爱的道德理想,然而这种兼爱并不是人们在动机上所具有的,所以墨子为兼爱提供的根据与保证都是外在性的,同时,墨子的伦理思想也存在着将兼爱还原为自爱的危险。儒家所讲的"亲亲之爱"是解决墨子伦理思想内在困境的一种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3.
笛卡尔摒弃经验主义道路,否认无限来自有限之物的不断添加,而认为无限观念(上帝观念)验前地先于一切有限观念。在上帝是自我思维本身的条件这个意义上说,笛卡尔的上帝观念说可谓是后来超绝哲学的理论先驱。结合精神分析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可见,人类精神总是处于缺乏(受到缺乏的诱惑)与欲望(总是要去认识更多东西)的张力之中,而正是其中的动力性促成了上帝观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圣像理论是马里翁思想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在马里翁看来,圣像问题的核心在于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的关系。在圣像中,不可见者不是作为直观(可见者)匮乏的未被见者,而是作为直观(可见者)过剩的来自他者和上帝的不可见的凝视,圣像作为一副面容提供这一凝视。通过这道凝视,圣像向我们强加着来自他者和上帝的意向和纯粹呼声。在圣像的观看中,来自他者和上帝的凝视与来自观者的凝视相交错,进而运作起一种无限的解释学,而观者则通过这种解释学来接受他者和上帝的呼声(无限的意义)的充溢。  相似文献   

5.
笛卡尔摒弃经验主义道路,否认无限来自有限之物的不断添加,而认为无限观念(上帝观念)验前地先于一切有限观念。在上帝是自我思维本身的条件这个意义上说,笛卡尔的上帝观念说可谓是后来超绝哲学的理论先驱。结合精神分析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可见,人类精神总是处于缺乏(受到缺乏的诱惑)与欲望(总是要去认识更多东西)的张力之中,而正是其中的动力性促成了上帝观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存在类比是阿奎那用以解释无限者与有限造物之关系的经典学说。但存在类比也潜藏着将无限者与有限造物放诸于同一存在链条之中,从而消解无限者之超越性的危险。为了回应中世纪晚期教会对维护和提升上帝超越性的要求,库萨以“极大”学说为基础,一方面以包容-绽开的结构瓦解了无限与有限之间层级性的存在秩序,有限者无法经由层级中介而逐级渐次地返归神圣无限者;另一方面通过强调有限与无限的非比例性,否定了有限者与无限者的可类比性,有限理智无法理解神圣超越者。库萨对阿奎那存在类比学说的突破和翻转,无疑强化和提升了上帝的无限性和超越性,与此同时也加深了上帝的隐匿性和不可理解性。  相似文献   

7.
朱刚 《哲学研究》2022,(5):94-105+129
与现代哲学中各式各样反主体性和解构主体性的流行做法不同,列维纳斯以保卫主体性为其哲学宗旨。但列维纳斯所保卫的主体性既不是作为存在之环节,因而可以还原为存在的主体性,也不是自身被视为原则、根据、本原的主体性,而是一种别样的主体性。在列维纳斯哲学后期,这种主体性一方面被视为“存在的例外”,体现在我对他人的说、感受、切近与替代之中;另一方面是对无限的见证,是无限由之发生的方式。如果我们把列维纳斯所说的“主体性”视为中国哲学中“心性”的对应物,而把“存在”或“无限”视为中国哲学中“道体”的对应物,那么列维纳斯这里主体性与存在以及主体性与无限的这两种不同关系,正可视为“心性与道体”在西方哲学中的两种可能。  相似文献   

8.
胡塞尔在其经典的超越论现象学中,为了给交互主体性理论提供一个彻底的、无预设的起点,提出了以他者之他异性为目标的还原——源初还原.这一还原是否切中他者之他异性、能否在方法论上得到彻底执行,构成了对胡塞尔理论的核心挑战.基于"自我批判"的视角,胡塞尔的源初还原可以得到新的解读.这种解读强调源初还原的两个功能,即划分自我领域...  相似文献   

9.
莱维纳斯是现代法国的一位著名哲学家 ,他关于“他者”思想的提出 ,以及解构传统本体论 ,重视伦理、推崇责任的努力和尝试 ,对当今的西方哲学的走向具有很大的启示。莱维纳斯认为 ,西方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其本体论传统 ,而西方文化在这种传统中出现了危机 ,导致了现代社会的种种恶果 ,其原因就在于对“总体性”和“同一性”的追求中遗忘了“他者”。莱维纳斯认为有两种他者 ,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他者” ,可以转化为同一或自我的他者 ,如黑格尔的“他者”之于绝对 ,海德格尔的“共在”之于“此在”。另一种是他自己强调的“彻底的他者”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反思平衡的方法探究后表明,利益作为功利价值是价值的一种类型,利益冲突是价值冲突的一种形式.“价值冲突根源于利益冲突”的观点错误地把价值与利益割裂开来,把利益看作物质性的客观存在,混淆了利益和价值的现实存在和观念存在,在冲突问题上把价值还原为利益.这种观点在实践上会否定通过价值共识的和平方式解决冲突的可能性,助长一切冲突都通过实力解决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两个世纪中,经验主义经历了向好的方面发展的五个转折点。第一个是从观念到词的转变。第二个是把语义重点从词项转到句子上来。第三个是把语义重点从句子转到句子体系上来。第四个用M.怀特的说法来讲就是方法论中的一元论,即放弃分析与综合两种命题互相对立的二元论。第五个是自然主义,即放弃追求先于自然科学的第一哲学的目标。我将对这五个转折点逐一做出详细说明。第一个变化是把注意力从观念转到字词上来。这就是在认识论上尽可能采取谈论语言表达式而不是观念的政策。这种政策当然是中世纪唯名论者曾经采用过的,但是我认为这种观点从1786年起才开始渗透进现代经验主义,当时语言学家J.H.图  相似文献   

12.
建立"真正的和普遍的存在论"之先验现象学是胡塞尔的毕生追求。在其现象学的视域内存在着一种存在论的构想,这种构想通过形式存在论得到了最佳的体现和实施。不过,胡塞尔是否真正建立起了存在论与现象学之间的关联?他的形式存在论又具有怎样的特征,能否经得起真正的检验?虽然胡塞尔的存在论自成一体,但若以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来透视,胡塞尔的存在论在"形式的普遍性"和现象学的"还原"方法上便显露出了不足。胡塞尔之后,现象学试图建立一种没有自我的存在学说,并且总是在不断扩展现象学的可能性。现象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可能性超越了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真之同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一般认为布拉德雷提出一种真之一致论,并在这一点上把他的哲学与被认为赞同真之符合论(a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的分析哲学先驱穆尔和罗素的观点进行对比。S.坎德利施(Candlish)显然没有这做样,他最近论证说,这种对比基于一系列误解,一方面是对布拉德雷的误解,另一方面是对罗素和穆尔的误解。根据他的观点,关于真,穆尔和罗素(至少在其早期论著中)与布拉德雷是一致的。但这不是因为穆尔和罗素是一致论者,也不是因为布拉德雷是符合论者;相反,他们都共同信奉一种被坎德利施称为“真之同一论”(identity theory of truth)的观点。尽管我同意坎德利施的核心论题,但是我不完全同意他关于布拉德雷立场的观点。我在这里不是要与坎德利施争论,而是要讨论真之理论在这些哲  相似文献   

14.
在某种总是比本体的存在之努力更加久远、比各种开端和原则更加久远的责任中,在无-本源的东西中,自我回归自身,对他者负责,是对于一切人而言的人质,在自己的真正非-可交换性中替代所有人。它是某个对于所有的他者而言的人质。因为最终并且首先,我甚至为他们对我的责任而负责。作为那个自我,我是一个支撑着那个"充满所有东西"的宇宙的人。这种先于存在和诸实体的责任或者言说,并不被本体论范畴说出。  相似文献   

15.
王丁 《现代哲学》2023,(6):89-98
在德国唯心论产生的最初阶段,斯宾诺莎同时作为谢林与黑格尔哲学的典范影响了他们的体系建构方式,尤其是谢林的“同一哲学”。但谢林在继承斯宾诺莎的同时,也延续了斯宾诺莎那里无限者自身与特定无限者,即实体与属性之间关系未得澄清的疑难。这一疑难促成谢林晚期哲学对神与自由概念的重新思索。伴随着谢林最后的思索,在他眼里曾经作为体系本原的“实体”概念,就被转化为描述终极偶然性的“不可预思之在”,而这意味着德国唯心论对于斯宾诺莎的接受和处理最终的失败。  相似文献   

16.
公民意识的"他者"化,是公民借助于"自我—世界的相互关联"的意向性比较,用"他者"符号,在交往对话中寻求关注、表达自我。这种"他者"化意识尽管有着追求自我价值的合理性,但不可避免地触发了国家认同危机,使得公民个体在意识层面对国家的现代性谋划与公民资格缺乏足够情感体悟与价值认同,从而存在意识者被污名化的风险。破除公民意识"他者"化的负面性影响及风险,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训练公民理性思维,用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着力培养公民情感认知,用规范性法治和正当性程序推进和完善社会协商对话。  相似文献   

17.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列斐伏尔的核心贡献在于他首次提出了日常生活批判这个概念,但前后期有明显区别。本文概括了这种前后观点的转变。总体来说,他早期对日常生活主要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哲学化的与乐观化的立场:认为被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连接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革命的策源地。而他后期则对日常生活理解得更加微观(即社会学化),也相对悲观了一些: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日常生活被全面地组织到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现代社会成了一个“消费被引导的官僚社会”,而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休闲社会、丰裕社会。  相似文献   

18.
弗洛姆关于“追求自由、逃避自由”的论述是从试图解决人类社会中自由和孤独的矛盾开始的。弗洛姆认为,自由与孤独总是同时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人对自由的需求以及与同类进行正常交往的需求总是不能同时得到满足,因此人总是在消极的意义上得到自由。这种消极的自由随着人的孤独感的进一步加深,就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因为孤独感这种个人的心理因素,成了  相似文献   

19.
在《道德形而上学》德性论导论中,出现了一个有争议的术语:endliche heilige Wesen。按照流行的译解,这是指与"无限的神圣存在者"(神)相对的"有限的神圣存在者"。关于该术语,国内学者有如下几种理解: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所有人;达到最高道德阶段的智者或圣人;康德宗教学著作中的耶稣或圣人理想;人和天使;天使。但是,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偏离了康德的比较框架,未能准确把握endliche heilige Wesen在道德状态上的超人性,以及相对于人类道德进步的终极意义。笔者认为这个术语应该被翻译和理解为"终极的神圣存在者"。  相似文献   

20.
在勒维纳斯的哲学规划中,繁衍为主体打开了一种开放性的时间。在这种时间中,自我通过父道和孝道,让自身在亲子关系中成为面对他者的伦理主体。勒维纳斯对亲子关系的这种论述与儒家的慈孝存在共通之处,且能为儒家的亲子观念给出某种合理性证明。不过,由于勒维纳斯将亲子关系的重心放在为他人的伦理责任之上,他的父道和孝道观念又能为儒家的亲子伦理提供一些另类的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