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梳理毛泽东关于宗教研究的论述,可以发现他1963年12月30日重要批示中的"批判神学",应该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科学对待宗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对融于历史文化中的宗教内容进行批判性继承。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开展宗教研究。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系到为什么要研究宗教、怎样研究宗教这个基本问题。也只有从这个大背景下考察,而不是孤立地解读,才能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批判神学"的内涵和要求。毛泽东"出入佛道"对宗教哲学的批判性继承,及其对农村宗教问题的调查研究,彰显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掌握和运用,为我们批判神学和研究宗教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基督教神学思想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由于黑格尔的哲学是依据"精神"而展开的,因此他的神学思想就可以称之为"精神神学”.在其中,基督教传统的神学主题,如三位一体、创造论、人论等都有着精彩的哲学式演绎,而黑格尔的神学思想则集中体现在他的宗教哲学之中.因此,本文将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尤其是他的宗教哲学入手,来分析"精神”是如何在其中起到灵魂式的构建作用的,并进而从精神的自我发展中来考察它是如何在黑格尔哲学中演绎出基督教神学思想的.  相似文献   

3.
霍布斯是英国卓越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利维坦》一书中全面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伦理思想以及教会与国家、神学与哲学之间关系的讨论。综观霍布斯的全部理论,其无神论思想和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对西欧各国进步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试通过对宗教神学本质的揭露和批判、神学与政治、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社会秩序构建等四个方面对霍布斯宗教神学的基本精神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4.
受怀特海宗教哲学的影响,谢扶雅转向个人内在的宗教体验和沉思,逐渐形成自己的宗教思想。谢扶雅的宗教思想,大体可分为"宗教的哲学反省"与"神学思想的综合创新"两个阶段。1926-1946是"由社会倾向而至个独沉思"时期,此即"宗教的哲学反省"阶段,他对宗教的本质、演进及理性化等问题的思考,其中可见怀特海宗教哲学的清晰烙印。1946年之后的阶段是"由沉思而更至综合"时期,此即"综合创新阶段",他把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与怀特海的"过程上帝观"相互融会而形成"中和神学",这是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代表理论之一。就上帝观来说,谢扶雅与怀特海之间有很大的相契性。  相似文献   

5.
何宝申 《世界哲学》2016,(3):121-129
"神秘主义"泛指人与超越本体结合之神秘经验的学问和实践,普遍见于世界各大宗教传统。本文首先批判神秘主义的三种研究路径(神学、心理学和哲学),进而针对其哲学问题和研究方法提出两个论点。第一,实在,语言和心灵是神秘经验的构成性要素,因此在解读个别神秘主义文本时,要注意这三者间的特殊关联方式。第二,否定神学是用来获取神秘经验的特殊策略,但不同的神秘家运用了不同的否定神学,这导致以下悖论:诸多神秘经验彼此既相同又不同。因此采用否定神学的神秘主义,其合理性取决于此悖论能否被解决,而神秘主义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探讨该悖论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关于黑格尔宗教哲学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目前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哲学不仅是从其早年的神学思想中发展出来的①,而且在整个黑格尔思辨哲学体系中,宗教哲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黑格尔宗教哲学的最终使命就是要通过概念自身的辩证运动来论证理性与信仰、知识与宗教的同一性,从而把哲学与神学统一起来。本文将对黑格尔宗教哲学的理论起点、理性基础和逻辑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代哲学神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神学(Philosophical Theology),顾名思义,是哲学与神学之间的科际学科,大致上说,与宗教哲学(Philosophy of Religion)同义。在西方,哲学与神学的互相渗透已有悠久的历史,而近年哲学神学亦有很蓬勃的发展。然而在华人学术界,专注研究宗教  相似文献   

8.
灵魂是否不灭?上帝是否存在?上帝意志是否具有超必然的自由?这三个问题涉及宗教的根本基础。宗教神学家一直把上述三个问题视为神学的基本问题。一方面把它们奉为神圣的信条,不许信仰者怀疑;另一方面,也不断利用哲学和理性的形式,对之作出各式各样的证明。但是历史上的启蒙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之发出了公开的挑战,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从自然科学新成就出发,证明统一的自然界不可能有任何超自然存在。围绕三大神学问题的争论,一直是哲学与神学关系史上的中心问题,它也成了宗教哲学必须解答的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语言哲学的普遍特征在于把语言现象置于基督宗教背景中进行考察,而不是在纯哲学意义上关注它。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宗教语言哲学,富有浓厚的神学意蕴。任何企图通过抹掉中世纪语言哲学的神学底蕴去构建所谓纯语言哲学的尝试都不过是一种解构性做法而已,必将导致整个中世纪语言哲学缺失特质而遭受否定。托马斯宗教语言哲学代表了中世纪基督宗教语言哲学的典型范式,它在基督宗教视野下通过整合亚里士多德主义和奥古斯丁主义两种不同语言哲学传统,提出了对语言的独特看法。本文试图呈现托马斯宗教语言哲学的整体架构,彰显其基本理论的…  相似文献   

10.
富瑜 《宗教学研究》2016,(3):210-216
弗朗西斯·克鲁尼是20世纪后期美国天主教比较神学的重要代表。他提出通过向非基督宗教传统学习重构基督教神学并身体力行多年从事耶印比较神学,成为宗教间对话的先行者和20世纪比较神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宗教多元性与现代性共存的今天,他所倡导的比较神学在国际宗教学界越来越引人注目。他的比较神学文本互读理论既是对传统基督教神学的重新解读,也是梵二会议后基督教神学家与非基督宗教展开文本型内部对话的实践成果。对克鲁尼比较神学思想的分析为汉语学界提供宗教间对话和经典文本互读的有效启示。  相似文献   

11.
闻骏 《宗教学研究》2023,(2):168-172
诸多迹象表明,费尔巴哈宗教哲学思想的形成不仅与对黑格尔思辨神学的批判紧密相关,而且也同施莱尔马赫的情感神学具有内在的关联。从个人学术经历上看,费尔巴哈本人公开承认其当年曾跟随施莱尔马赫学习神学的学术历程。从思想实质内容上看,曾经支撑起施莱尔马赫情感神学的最基本概念——“直观”“情感”和“依赖”,在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中获得某种意义上的“崭新”处理与理论“重现”。因此,二者宗教思想之间的这种隐秘关联也同样是理解和研究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宗教哲学与宗教批判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思想维度。  相似文献   

12.
温伟耀博士于2003年9月14-18日到四川大学宗教所访问.为宗教所和哲学系师生发表了大型系列演讲.演讲的主要内容是"儒学与基督教的对比"及"宗教经验的探索".温伟耀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副教授,兼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客座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及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他早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后来转学哲学,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基督教神学及哲学博士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儒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专长是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系统神学、中国哲学、灵修学.  相似文献   

13.
许多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显示,当代资本主义思想形态越来越具有宗教性质,俨然成了当代人的宗教,因此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采取一种神学批判的进路变得极富挑战。在《资本论》,马克思把"市场体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宗教体系",认为基督教是最适合作为一种商品生产体系的一种宗教形式,他深刻地理解到金钱与宗教、资本主义与末世论愿景之间的深刻关系,这意味着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可以探取一种神学批判的。本文即是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置于与传统宗教社会学不同的进路,以神学批判的进路揭示马克思的批判不仅是历史的,也是哲学的,更是神学的。  相似文献   

14.
与救赎论相较,中国神学创造论一向重视不够,对创造论的思想逻辑与意义作出深入审理亦为汉语学界所缺乏.这既与传统哲学对与物质不同的纯精神较为隔膜有关,也与人皈依基督教大多首先由拯救体验而来有关.从哲学角度看,各种讲述世界来源的宇宙论(佛教除外)大体可归为四种,比起来创造论所谓上帝从无创造说逻辑上似更严谨和通顺.从神学角度看,创造与救赎互相涵摄、互为前提诠释,创造论的旁置极易使基督宗教成为失去文化创造力的偶像化宗教.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宗教思想,有个较长时期的逻辑演变进程。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受费尔巴哈的强烈影响到自主意识与思想的形成、从单纯的仅仅批判宗教到批判与改造不合理的世界即实践,是马克思有关宗教思想的演进逻辑。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成熟性作品,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到《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开端。抓住这一思想演进过程,是理解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关键。本文从解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到《论犹太人问题》中丰富的宗教思想出发,条分缕析精雕细琢地诠释其中有关宗教的思想观点与演进历程,提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到《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开端之作。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上帝存在的问题一直是神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且众说纷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奥古斯丁到安瑟伦,从阿奎那到康德,这个问题引起了古今无数神学家和哲学家的关注。本文拟介绍当代著名宗教社会学者彼得·贝格尔的《天使的传言》一书中所论述到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新五路证明"的问题。作者首先简单介绍贝格尔的这本书及其价值,其次分析古今哲学与神学思想史上颇有代表性的上帝存在的证明,最后通过阐释贝格尔的具有"现象学和心理学色彩"的"新五路证明",从而彰显其哲学和神学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宗教经验是宗教意识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宗教意识则是宗教心理学着重研究的对象。本文梳理了詹姆斯机能心理学派借助潜意识"中介项"理论,阐释宗教经验的历程,他认为潜意识这个人神相通的"中介项"是宗教神学的"亲密的伙伴",是宗教与科学对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拉纳先验方法的运作可分为形而上学、宗教哲学/基本神学和神学三个层次,神学是其最终目的。先验方法的神学运用把人规定为历史中的圣言倾听者,必然导致先验神学的历史转向。进而,通过"超自然的生存"概念,拉纳描述了启示经验的非抽象性;通过区分先验启示和范畴启示,拉纳强化了启示经验的历史性,先验神学的历史转向得以在拉纳的晚期思想中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罗光的《生命哲学》为文本依据,侧重中西文化比较,探源传统经典价值和追溯宗教本质,试图解决宗教神学、传统哲学与信仰价值之间何以平衡的问题.罗光的生命哲学体系是从建构本体论说和逻辑结构两方面对中国哲学进行古典理性和创造性的诠释,把“存有”带人中国传统哲学的关注视野,通过理性自觉,在天主神学和儒家伦理的比较视阈下,对传统哲学范式进行逻辑建构,从理性路向探寻中国的形而上学和与现代接续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西方哲学体现了一定的科学与民主精神。在西方传统哲学中,科学精神是指从认识论角度强调知识、理性和逻辑思维的作用和意义,以普遍性为真理,注意规律性认识,反对蒙昧主义和宗教神学。民主精神是指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反对专制主义和权威主义。古希腊哲学就是从原始宗教、神话的束缚下与科学同时诞生的。从文艺复兴开始的近代哲学,开创了理性时代、主体性时代。康德的哲学最完整地体现了科学与民主、自由的思想。他详细论证了科学知识成立的形式条件,最后提出知性的最高原理,构成自然科学的普遍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