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及性教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文虎  雷良忻  黄海 《心理学探新》2003,23(4):39-41,54
目的:研究青少年学生性生理、心理的发展及性教育的现状。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江西省中学生性现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江西省三县市4所中学的1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男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4.07岁,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96岁;(2)江西青少年手淫行为发生率较国外学生低,但对此行为更多表示否定态度;青少年有较强的异性交往愿望;(3)青少年性教育方面,家庭和学校教育未占主导作用,而女生在学校与家庭中受到的性教育显著高于男生;结论:江西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正常,但在性生理、性心理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的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此外,青少年缺少必要的性教育,且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性心理及性知识的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青少年学生正值青春期 ,生理和心理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随之产生的问题很多 ,从我院青春期门诊就诊情况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使性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全面地开展的前提是对受教育者的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了解 ,为此我们对大连市部分青少年学生进行这次问卷调查 ,为顺利开展性教育提供一个充分的依据和参考。1 对象与方法对象 :大连市一所高中、三所初中的 92 0名学生。男生平均年龄为 1 5 .69岁 ,女生平均年龄为 1 5 .2 7岁。方法 :参考《初中学生性心理教育状况调查表》、《高中学生性心理教育状况调查表》自行编制调…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性发展的差异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青少年性发育现状及其对性心理与人格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中学生性现状调查问卷》及16PF人格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江西4所中学的1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青少年手淫行为发生率、与异性交往愿望及性冲动等方面均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2)性成熟的青少年的多种人格特征与未成熟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正常,但在性心理方面很不成熟,对手淫、性冲动和异性交往等方面问题较多,性发展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性是生理、心理及伦理系统的存在整体."三理"教育的实质是生理、心理及伦理的整合创新模式.从"三理"的视角理解,青少年性教育是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帮助青少年打破性无知、和谐性心理、内化性道德、培养性责任.其中以性生理教育为基础,性心理教育为重点,性道德教育为核心,做到"三理结合、三理同步".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使青少年性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之中,帮助青少年健康"性"成长.  相似文献   

5.
针对青少年在青春期身心发育的特点,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青春期性教育是青春期主体教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开发青春期性教育时,要注意纠正以下几种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性心理与性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大学生性心理和性教育的现状,对重庆医科大学15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大学生性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容易发生性心理偏差.建议在高校开展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基于比较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性心理与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维芳  朱爱胜 《心理科学》2007,30(6):1449-1452
在从比较的视野对国内学者针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类型等的大学生性心理特点以及中外高校大学生性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性教育的对象、性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性教育的队伍、性教育的成效等差异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我国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青少年性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的问题上 ,当前还存在着诸多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是没有注意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 ;其次是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 ;再次是教育的基本定位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全国大城市抽样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640中国青少年(平均年龄14.5岁)以及他们的父母和老师参加了一次全国城市青少年抽样调查.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师生和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如学生成绩,心理健康,利他行为和问题行为).结果发现师生关系与青少年发展有很高的相关,甚至超过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发展的相关.另外,师生关系等与青少年发展的相关程度不受性别及年龄的影响,此研究的发现指出教师在中国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一个正在起步的研究领域--非父母成人(包括教师)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女护士生性教育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大连某卫校女护士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式问卷对女护士生的性教育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卫校女生在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方面发展的主流是好的、健康的,但也有少数女护士生对自身正常的性生理、性心理现象不了解而产生心理困惑和压力,女护士生渴望从学校得到正规的性教育.为了使女护士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校必须开展以性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正规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通过对性心理的描述,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青年性心理和性行为产生、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对性教育中应该注意到的三个问题。以此希望社会各界能正确看待青年性心理和性行为。  相似文献   

12.
从性生理上说,一位少女出现了月经初潮,一位少男第一次出现遗精,意味着他们的生殖功能已经开始趋向成熟。那么,性心理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呢?青春期性心理发展遵循着一定规律,人的性心理从幼稚到成熟,应当具备性意识健康、性情感稳定和性适应良好这三个标志。 性意识健康 性意识是人对性的认识和态  相似文献   

13.
生活史是研究身体发育与后代繁衍时间表的一种进化方法。本研究根据生活史理论调查与分析了13000余名“婚前节欲”性教育规划中青少年的性态度、性信念与性行为关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多种性信念和性态度可以整合成一个一般因子,性节制。可以假设,性节制是生活史策略的一个维度。性节制的表现主要包括:性自我克制的意愿、承认性抑制的个人和社会原因、积极肯定青少年的节欲行为、否认性行为的积极影响、回绝性行为的技能、以健康为由赞同性抑制,以及对宗教的虔诚与笃信等。研究结果显示,性节制因子上的低分与更频繁性行为有关,年龄与性别变量对二者关系没有影响。本文还探讨了性态度、性行为以及人类生活史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性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青少年的性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性教育工作落后于其他国家,急需实施性教育。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国内性教育研究的现状、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争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文新 《心理科学》2011,34(6):1529-1530
由董奇教授和林崇德先生主编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系列著作(五册)于2011年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中国心理学界,尤其是发展心理学界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我国从此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指标体系和测评工具,首次完成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儿童青少年发育特征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我国首个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国家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一  郑涌 《心理科学》2006,29(3):661-664,657
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理论构想,自编了“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约1,600名青少年学生接受了测试。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青春期性心理健康体现在性认知(生理知识、性知识)、性价值观(性观念、性态度)和性适应(社会适应、性控制力、自身适应)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学龄期是个体性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关键期。本文在回顾学龄期儿童性心理研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国内外学龄期儿童的性心理概念与结构、性心理的发展、研究方法以及性心理健康等几方面概述了该领域现状。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学龄期儿童性心理测量工具的改进,影响学龄期儿童性心理健康因素的澄清以及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整合。开发出中国情景下的学龄期儿童性心理调查问卷,以期能科学评估他们性心理结构特点和发展应在未来研究中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性异常是指人的性心理以及性行为由于种种原因而失去常态。在青春期,个别青少年由于性心理畸形发展而导致种种性变态行为,虽然人数不多,但对个人身心及对社会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快速变迁,西方文化的冲击,再加上电视、网络、画刊上各种相关的资讯泛滥,现代青少年的性观念、性太度已不同于上一代。然而,即使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仍然对孩子进行着一种“舵鸟政策般的性教育方式”,从不和孩子讨论性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期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同时青少年阶段又是一个充满着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的特殊阶段,如果这些矛盾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心理问题。 一、性心理保健 生理变化是心理变化的基础,性生理的成熟是青少年期性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