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落 《思维与智慧》2010,(11):12-12
当树在这个世界扎下根的时候,无论是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在黑夜里,在阳光下,没有啼哭,也没有欢喜。它的根在黑暗里所能感知的,是地的湿润、土的松软、泥的芳香。犹如孩子在母体内有着绝对的安全,有着适宜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学会等待     
等待,是生存的重要技能,不会等待就不会生活;不会等待最终将一无所获。要生存,就必须学会积极的等待,学会在等待中蕴积力量,在等待中涵养锐气,在等待中寻觅机会。万物无一例外:梅花斗雪凌寒,独立寒枝,那是在等待春天;雨声潇潇,花木入梦,那是在等待晨曦;孤云出岫,一无所系,那是在等待彩虹;江河咆哮,一泄千里,那是在等待入海;石头躺在江底,那是等待磨光棱角;鹰立如睡,虎行似病,那是在等待出击;创业者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怠,那是在等待成功;作家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那是在等待读者的共鸣。…………这些都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3.
站在20世纪的尽头,放眼世界,21世纪的曙光已开始升起在东方。在这一世纪之交,又值两个千年之交。世纪之交,百年一遇,千年之交,千载一逢。而在百年之交、干年之交的历史当口,一个使世界瞩目,中华儿女意气风发、举国欢庆的日子即将朝我们走来,这一举世注目的日子被定格在1997年7月1日。一百多年前,在中国人民蒙受的血泪与耻辱之中,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统治下,在爱国志士的痛苦呻吟中,在英帝国主义仗着船坚炮利发动的鸦片战争中,香港被迫脱离了祖国,陷进了历史的沼泽中。而今,在7月1日越来越走近我们之际,我们全体的佛教徒与全…  相似文献   

4.
恩膏     
光明照耀在世界里,和平原在弟兄姊妹里。圣灵充满在生命里,爱在神的怀抱里。福在邓稣基督里,永生在天国里。骄傲在失败里,嫉妒在人心里。黑暗在深坑里,淫乱在污秽里。魔鬼在黑暗里,恨在罪恶里。罪在撒但里,不义打入火湖里。哈利路亚。恩膏@樊桂初!湖南~~  相似文献   

5.
有两位陌生人,一个生活在长白山下,另一个生活在黄山附近。他们在当地的生活都很穷困,不得不外出谋生。就在山海关的一个车站,他们相遇了,两人在一起,谈得很投机。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商战中,要想在生意上取胜,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自信心 自制力=处变不惊,稳占主动。 很难想象一个信心不足,临场胆怯的人会在战场上打败对手,获得成功,具有坚定的自信心会使你在强大的谈判对手面前不卑不亢,在气势上居高临下,造成对手心神迷乱,而对方的心虚不仅会暴露出他们的弱点,更会在正式的较量中不自觉地出败招,处处被动。生意交往犹如布局下棋,处处有陷阱,处处有希望,所谓风险与机遇并存,成功与毁灭同在。在交易之前任何人都难以十分准确地判断出交易的发展进程,各种各样的不可控因素,常常会在…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成功,关键在一步,那一步上去了,一步就上天;那一步没上去,从此在地上。人生的失败,关键在一步,有一步错了,就会跌入低谷,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女孩,学习成绩不错,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谁料。在高考的最后一天,她坐在考场上,眼前突然一片模糊,再也看不清密密麻麻的试卷,结果,名落孙山。落榜的打击使她垂头丧气,经常两眼发呆,在马路上毫无目的地逛着,用脚踢着小石子。  相似文献   

9.
每每听到《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这首歌,就会觉得真有趣,还会忍不住会心一笑。明明是自己在偷偷地看对面的女孩,却硬要说是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其实,对面的女孩不一定在看过来,即使看过来,也不一定在看你,而你在目不转睛地看她,这却是千真万确的,要不,你怎么知道对面的女孩在看过来呢?人的头脑是非常灵活的,思路也特别的多。当人们觉得这样说不妥当时,就会换一种说法,而且一换,往往变得很巧妙,很精彩。《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就是这样,直通通地说我在看对面的女孩,作为一个男孩,不免有点儿难为情,可不表达一下,心里又觉得有…  相似文献   

10.
物质的繁华,不应该牺牲精神的富有;经济的发展,不应该冷落了文明的空间。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一种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必须长抓不懈,才能利国利民。不得不说,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实力迅猛进步,但在精神文明方面,并没有及时赶上物质文明发展的脚步。在过于看重物质的年代,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之下,很多青少年在文明礼仪方面出现缺失,传统文化更是成为人们淡忘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漫话弥勒佛     
弥勒,为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译慈氏,为姓,一说名阿夷多。佛教认为,弥勒菩萨为佛弟子,先佛灭度,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在那里讲经说法。由于释迎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继之为佛,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 弥勒的名字在早期的《阿含经》里就已经出现了。在《阿含经》中,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弥勒佛出世时,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人的寿命达到八万四千岁,女…  相似文献   

12.
世纪的划分源于基督教,人们大概已经不太在意这一点了。信教的与不信教的,都在忙于庆祝新千年的来临,这是人类共同的节日。一些邪教头目跳出来散布世纪末劫难的五言,像吹出的水泡一样在阳光下一一粉碎。倒是“千年虫”问题着实使人紧张了一阵子。在跨入新世纪时,人类由此真切地感到面临着如此多的共同问题。在人类历史舞台上,宗教是个重要的角儿,它的历史影响渗透在你的生活里,它的现实形态呈现在你的面前。世道苍海桑田,宗教也星移斗转。历史在演进,宗教也在变化。在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世俗化浪潮扑面而来,高科技发展突飞猛…  相似文献   

13.
藏,就是隐藏、躲藏,藏在心中,藏在草野,藏在闹市;藏龙卧虎,藏的是才俊;韬光养晦,藏的是锋芒。所谓“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善藏者智。露,就是显露、暴露,抛头露面,藏头露尾,露出马脚;崭露头角,露的是才艺;锋芒毕露,露的是锐气。所谓“发扬蹈厉”,意气风发,善露者明。  相似文献   

14.
张丽 《天风》2011,(10):46-47
中国社会发展了,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了,但贫穷还没有消除。在城市的街边,在旅游景点的附近,在教堂的门口,我们常常看到躺在或是跪在地上、站在那里手拿破碗向人乞讨的人。社会新闻上常常出现,路边躺着一个看似重病的,旁边一个不断磕头的,向路人求钱治病,结果到了没人的时候就两人起身收工的骗局,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于是,面对每主日都在...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印度新德里的一条穷人街上,许多孩子因为没有钱上学,就在街上瞎玩。有人做了一项实验,在这条街上的一面墙上开了一个洞,这个洞的大小正好能把电脑镶嵌进去,其高度和小孩的身高差不多,在电脑下方安了一个触摸屏,孩子通过触摸屏可以上网。但是有一个条件,必须用英文来学会上网。这个设备安装以后,实验者就开始注意观察。在第一个星期,那些小孩感到非常好奇,纷纷聚集在电脑前面,看着,议论着。后来实在忍受不了这个墙上洞的诱惑,于是有的小孩就开始乱摸。两个星期后,发现有的小孩居然开始会用这个触摸屏来上网了。这个实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多次进行,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6.
曼谷雨季     
时间推足着脚步,赶在风雨的前端。生活起步在初来到曼谷的第一天,这里的房屋,汽车,天空,道路……每一样都是自己迫及待。独坐在阳台,看曼谷的夜色,这里依旧在晚上下起了雨水,是谁勾起了年轻的回忆,泪水也控制不住在和曼谷的雨季漫舞,漫舞…是无忌惮得痛痛快快。窗外消失的夜里,独自留下自己的背影,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整个街道都是自己的,连雨水是都成了自己的空气。  相似文献   

17.
陈壁生 《哲学动态》2023,(10):66-75
“天地之心”是《礼记》与《周易》中的一个概念。唐文明在近期的一系列论文中证明,天地之“心”是一个最高的主宰者,能够创生天地。吴飞反驳了唐文明的观点。回到经典中,详细考察经典中的“天地之心”,可以发现,在气论的背景中,天地之心是指人在天地之中的地位,即人得天地之气最清,所以贵于万物。在传统思想中,圣人德合天地,圣人之“心”,便是“天地之心”的体现。同时,圣人制作六经,使人贵于万物,而又敬畏天道,合于自然。在中国文明史上,正是因为“六经”的尊崇地位,中国文明始终在不断重新理解自然,并且在不断保持一种超越自然与回归自然的张力中前进。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经济伦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第三种调节我们现在讲经济调节时,通常把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这两种调节并列。在这两种调节之外是不是还存在着第三种调节,即超越市场和超越政府的调节呢?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看。当我们把历史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在市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在政府也没有出现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生活了若干万年。在那种情况下,社会是怎么存在的?是靠什么在调节?显然,是靠道德力量在调节,也可以称之为“习惯与道义调节”。再举个例子:在市场和政府出现之后,在边远的山区,市场力量达不到,政府力量也达不到,但社会仍在运行,这是靠什么力量在调…  相似文献   

19.
诗意地栖居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能在地球上诞生成长繁衍,就是一首浪漫的诗篇,再衬以风花雪月,燕舞莺飞,就更诗意盎然了。可以说,在花香鸟语,蝉吟蛙鸣中,每个人都生活在艺术的和诗意的氤氲中了。  相似文献   

20.
在求职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经历面试这一关,如果申请的是管理岗位,面试可能十分严格而繁琐,碰到大家都心仪的单位,面试的程度可能就有好几道。那么用人单位在寻求合格管理人才时会在哪些方面侧重考察呢? 首先,用人单位对于申请人的经历非常感兴趣,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相关的经历代表申请人有潜力胜任管理工作。当然,这并不是要求申请人都在社会上经过多年的磨练,而只是寻找那些在同年龄层次中阅历或者相关经历更丰富的人。他们看中的是相对成熟程度,而不是绝对成熟程度,否则,用人单位不会在高校中寻找管理人员。例如,笔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