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生亲子关系,性格特性及其相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金明  孟四清 《心理科学》1997,20(5):459-460
1研究目的本研究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想了解中学生的性格特征.以便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初中阶段亲子关系的性质及其在影响中学生性格塑造和完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办好家长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方法2.1被试:本研究的对象为初中阶段正常情况下受教育的学生.为此,在天津市区随机抽取两所普通中学,并随机确定其初中一年级的二个班共9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经与班主任调查,无特殊情况学生(指无残障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入样。2.2方法:对入选的98名…  相似文献   

2.
医科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医学生心理素质现状1 1 研究对象及SCL - 90研究对象 :医科院校本科一二年级医学生。随机抽样发出 30 0份调查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 2 6 2份 ,其中男生 12 7份 ,女生 135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回答问题 ,答题时间一周。SCL - 90 :是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TheSelfre portsymptominventorySymptomCheckLrstOF - 90 ,简称SCL - 90 )。量表包含 90个项目 ,内容有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等。此表容量大 ,反映症状丰富 ,能较准确地测试出被试者的自觉症状。表中90个项目分为 10个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中学生述情障碍状况,探讨中学生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42)对666名中学生进行测查分析。结果 1当前中学生述情障碍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学生述情障碍总体水平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关系感知、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3中学生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述情障碍对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预测效应。结论述情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中学生负性情绪的多少,并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广州地区143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1)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2)随着年级的升高,主观幸福感逐渐降低,成绩差的学生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显著高于成绩中等和较好的学生;(3)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整体上优于女生,年级和成绩也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4)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和良好心理健康的发展,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消极情绪关注的应对方式不利于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不同层次的大学982名大一与大三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整体取样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在适应和应对风格分量表上的得分大三年级高于大一年级,在归因风格分量上的得分大一年级高于大三年级,年级差异显著;(2)在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认知风格分量表上性别差异显著;(3)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在适应、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应对风格分量表上均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艺术类、文史类学生得分高于理工类学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寝室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某大学一、二、三年级学生共192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寝室关系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有很高的相关;(2)阳性项目数在年级这个变量上差异非常显著,在抑郁、焦虑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且新生严重程度要高于二、三年级;(3)寝室关系状况对人际关系敏感度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总装备部·绵阳八一帐篷学校的小学生进行创伤症状调查研究,了解震后一年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儿童创伤症状量表简版(TSCC-A)对八一帐篷学校3~6年级小学生进行评估。结果:(1)八一帐篷学校的小学生震后一年半最为突出的创伤症状是焦虑,其次为抑郁和分离症状;(2)在创伤症状得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性,但是存在年级差异性,三年级学生创伤症状得分均低于其他年级学生;(3)震后一年半学生创伤症状比震后半年学生创伤症状有所减轻。结论:灾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仍存在一些问题,焦虑、抑郁等症状仍比较明显,还应进行持续的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突发灾难事件后医学院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特点,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及民族团结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TSD筛查问卷及开放式访谈调查方法对750名医学本科生进行研究。结果:在7.5暴力事件突发后,医学生PTSD的发生率达到12.8%。总体来看,以学生的PTSD症状中,回避维度平均分高于警觉维度的平均分。在性别、民族、学院、年级以及被试的性质上,被试的PTSD存在显著差异。医学生在7.5事件中充当的角色性质、所处学院、所处年级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PTSD症状2.7%的变异量。结论:高校学生工作者及高校教师应该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及时有效地采取危机干预措施,减少和避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民族团结意识。  相似文献   

9.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44063名青少年人际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我国青少年人际素质处于较好的发展水平;(2)青少年在整体人际素质及人际交往、人际调控、人际知觉等各维度上的年级变化呈现一定差异,整体人际素质与人际交往、人际调控维度得分随年级增长呈现下降趋势,人际知觉维度得分随年级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44063名青少年人际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我国青少年人际素质处于较好的发展水平;(2)青少年在整体人际素质及人际交往、人际调控、人际知觉等各维度上的年级变化呈现一定差异,整体人际素质与人际交往、人际调控维度得分随年级增长呈现下降趋势,人际知觉维度得分随年级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研究与发生抑郁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某综合性大学10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全部数据运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的抑郁发生率为38.53%。女生的抑郁发生率高于男生;一年级学生的抑郁发生率高于其他年级;农村生源学生的抑郁发生率高于城市生源;高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学生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者;文理科学生的抑郁发生率相近。结论: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值得高度关注,其抑郁情绪与性别、年级、生源地、生活事件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应从加强社会-学校-家庭联系与支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大学生心身健康,使其人格得到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凌苏心  陈卫旗 《心理科学》2000,23(5):628-629,631
1 前言  近年来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国内多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相当普遍。广州地处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首当其冲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及择业竞争的压力。因此 ,了解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有其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生活事件进行抽样调查 ,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并进而提出一定的教育对策。2 方法2 .1 被试本研究在广州地区的工科、医科、外语类、师范类及综合性等五所大学一至四年级学生中共取样 93 0人 ,其中有效男…  相似文献   

13.
问题学生的自尊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研究以初一至初三年级的235名问题学生和143名普通学生为对象,对问题学生的自尊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问题学生的自尊除初三外一般比普通学生低,这与普通学生在初三自尊的显著降低有关;(2)问题学生的自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或年龄差异,而普通学生的自尊表现出明显的随年龄增长下降的趋势;(3)问题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应激与其自尊的发展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问题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显著高于普通学生;(4)问题学生的自尊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提示自尊发展是影响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考察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现状,探讨其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103名平均年龄82.43岁的优抚医院疗养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幸福感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状况都显著低于对照组;(2)优抚医院疗养对象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心理健康在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心理健康的情绪体验维度在客观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江琴娣  杨福义 《心理科学》2005,28(3):622-625,618
本研究以工读学校和普通学校七~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工读学校学生的总体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2)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普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工读学校学生的父母更多地采取消极的教养方式;(4)生活事件应激与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工读学校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应激强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  相似文献   

16.
选取44063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考察我国青少年动力系统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我国青少年的动力系统发展状况良好;(2)我国青少年的动力系统年级变化趋势表现出小学五年级得分较高,初一年级略有上升,初二年级有所下降,之后起伏波动,高三年级得分最低,但从高三年级到大学阶段迅速上升,大学阶段得分最高;(3)我国青少年在动力系统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但在各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年级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1368名农村留守儿童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检验心理韧性、同伴依恋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农村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与其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在性别、民族、年级和父母外出状况上差异显著;(2)农村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不仅能直接预测其心理健康,而且还通过同伴依恋、心理韧性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1368名农村留守儿童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检验心理韧性、同伴依恋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农村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与其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在性别、民族、年级和父母外出状况上差异显著;(2)农村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不仅能直接预测其心理健康,而且还通过同伴依恋、心理韧性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青少年心理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家楣  陈宁  胡霞  丁志刚 《心理科学》2008,31(6):1291-1295
心理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更是现代社会中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为了了解处于社会迅速转型时期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地区青少年心理适应的状况,在全国调查的背景下,通过对上海地区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三年级1515名青少年的调查和对仝国数据的比较发现:(1)上海市青少年的心理适应性总体水平略低于全国;(2)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与全国不同的是初二年级的心理适应性最差;(3)适应性在总体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女生在生理适应方面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在人际适应方面显著高于女生;(4)学校性质、年龄、性别、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月收入等因素与青少年心理适应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陈凤玉 《心理科学》2007,30(4):971-973,986
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研究14岁至19岁共1,331名大专幼师女学生心理健康、情绪焦虑状况,发现不同年级学生情绪焦虑排在前三位的是自责倾向、恐惧倾向和学习焦虑。情绪焦虑与年级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