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在阳台上》是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的一首诗歌。本文从韵律、结构和意象三个方面结合本诗的相关信息及其背景,以文体学的理论为基础,对这首诗进行分析,以便使读者能够对本诗美感和主题有一个更深的感受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我仍将奋起》(Still I Rise)是玛雅·安吉洛的诗歌代表作,是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纪念碑式的作品。这首诗歌以一个黑人女性的口吻进行叙述,并且塑造了一系列寓意丰富的意象,同时辅以起伏舒缓的蓝调旋律,将思想开始觉醒的黑人群众追求自由的无畏精神和反对歧视的热切希望表达出来,诗歌的黑人民权主题呼之欲出,极富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在《诗经》这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蕴涵极为丰富的宗教信息。本文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诗经》中表征上帝意象的四个象征:天、帝、神和祖,并探究了《诗经》中的上帝意象为个人内在心灵服务的心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诗歌语言在诗歌研究中不受重视,诗歌语言的教学在中小学中同样也受到忽视。《声声慢》是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经典作品,综述很多中学老师的教学内容,发现其所教的内容脱离诗歌语言的灵魂,按照诗歌教学老套路从外圈围绕相关主题背景和意义教学,而并没有从语言分析角度来进行赏析,真正走进这首诗歌本身的深处。  相似文献   

5.
意象之建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作者对"地坛"意象的建构与该散文的体裁、写作时的心境有关;对"母亲"意象的建构其实是作者对自己情感的修复。不同的读者对"地坛"意象的解读也不尽相同,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只有经过读者的接受,该意象才能实现本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口语化倾向的诗歌在当代诗坛的泛滥伴随着诸多争议。误读作为解读这类诗歌的重要批评方法也处在风口浪尖。诗化的语言往往是对凝聚日常经验的语言本身的突破。于坚的长诗《0档案》用一种自觉的陌生化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洞见。这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惯常经验以及生命的"0"的诗意视角。同时,这也直接地回应了对于口语化诗歌的深刻面的种种质疑。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对于《诗经》的解读从未停止。《关雎》是《诗经》的首篇,从孔子以来就备受重视,可见《关雎》对于《诗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考察历代学者对《关雎》的释义流变,可以发现对于《诗经》的阐释,始终离不开对其社会功用和伦理价值的阐发,即从其艺术风格、创作手法方面的考察,而所谓民俗学和人类文化学的考察,难免只能停留在对其诗句字意和创作背景的考察上,而一旦涉及到对其诗义、主旨方面的探讨,则不免要结合儒家思想这一文化资源。儒家思想本身是非常丰富的,在用其解读《诗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从那些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人的发展的方面来进行。同时,也应看到,《诗经》作为文学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以文艺论文艺,更有利于文学艺术朝着更加丰富和绚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贺莹 《美与时代》2005,(3):77-80
戴望舒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枝奇葩.终其一生的创作,诗的数量不过90余首,虽然数量不多,却开拓了一条中国新诗创作的新路径.众所周知,为戴望舒奠定诗坛地位的诗歌是<雨巷>,但是<雨巷>并不能代表他的全部创作风格,而且也不能反映他以后对诗歌艺术孜孜不倦地探索过程.对于戴望舒诗歌的研究,应该有更广阔的视角和宏观的把握,不能把眼光局限于<雨巷>,给人以戴望舒的作品风格局限于此的错误印象.所以,戴望舒的诗歌是复杂而充满了艺术之思的,并不是具体的某一个时期,便能代表他的诗歌风格的.如果仅仅以戴望舒自己的诗歌理论<诗论零札>为标准,来论述戴望舒对诗歌形式的思考,就会走向偏颇.作为戴望舒的好友施蛰存曾经写道:"据我的猜测,对于新诗要不要用韵的问题,望舒对自己在三十年代所宣告的观点,恐怕是有些自我否定的."(1)  相似文献   

9.
传统诗歌意象的组合是意随象出,兴象明了,诗歌《锦瑟》的意象却是象从意出,意象朦胧。《锦瑟》以情感对象为审美意象,情感起由是李商隐个人人生遭遇的感受,但它也恰巧是整个人类对生命的感叹,这样的诗歌意境显得高人一筹。以情感为对象的诗歌是对传统诗歌意象组合的一种突破。《锦瑟》是先例,也是特例,开以情感为对象的创作手法的先河,创大我人生境界的特例。诗歌的创作和审美空间得到了扩展;情感获得了关注,心灵获得对话,存在获得了意义,生命的价值也彰显无疑。  相似文献   

10.
作为后世"悲秋"主题的奠基之作,审美方式视野下的《九辩》解读,可以分三个层次。首先,描述了直觉式审美中字词的铺排化,自称词的多样化,形容词的修饰化以及句型的复杂化;其次,罗列了物象式审美中的动物意象、自然意象和"人为"意象;最后,讨论了情感式审美中仕途失意的苦闷、旅途无朋的孤独和生命忧患的沉思。这一审美方式的解读,有别于以往的文学史解读,能够展示《九辩》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一篇。人们对《祝福》的解读十分丰富,但大多是通过文本的直接感知方法解读的。语料库工具AntConc是一款语料库检索软件,具有索引、词表生成、主题词计算、搭配和词族提取等功能,方便分析文本中的词汇主题。现基于语料库工具AntConc对《祝福》进行考察,采用较为新颖的角度,更加客观的方法再看这篇经典作品,推测主人公并且进一步分析其写作艺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螺旋理论、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对叶芝诗歌《第二次来临》中的各个意象进行分析,以诗人自己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解读当时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13.
正导论《启示录》是《圣经》的最后一卷书,是最为特别,最为生动,争议最多,也可以说是最难解读的一卷书。因为《启示录》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文体——启示文学(Apocalyptic Literature),这是现代读者尤其是中国基督徒所不熟悉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启示录》当中充满了各种似曾相识的视觉意象(visual imagery)[1],人们很难正确理解它  相似文献   

14.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通过导入一种独特的恐惧情绪,使山水意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蜀道难》中崇高山水意象的出现源自唐朝政治环境下士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也与李白率直天真的性格和惊绝卓越的才华密切相关。《蜀道难》中所表现的心理历程实际上便是诗人个性的确立、膨胀直至被压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美国电影《雨人》历年来备受观众喜爱,但对它的相关解读基本只聚焦在演员的演技、主角间的亲情关系、导演拍摄的画面等浅层效果的分析上,缺少从创意写作视野下的故事修辞、叙事等专业的媒介分析。电影《雨人》能成为经典影片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有奇谲的情感隐喻、节制的视觉符号以及隐含作者的主题表达,而这些重要的影像媒介文化案例构成了《雨人》的情感方程式。  相似文献   

16.
诗囊齐己     
艾若 《佛教文化》1993,(2):43-45
有两位湖南益阳人,文艺理论家艾若和书画艺术家林凡,91年时参加了一次诗僧齐己的学术研讨会,会后同道共发宏愿,于一年半前开始搜集撰写《中国历代僧诗集注》。尽管尚在进行之中,据说已达五万首;稍加注释,字数已逾千万。这虽不能称作诗海,但称作诗河、诗的巨流终究是当之无愧的。可见佛教诗歌在中国诗歌中的比重之大,也可见佛教诗歌之可开发尚在初阶。《禅诗今译百首》已经出版,现应买不到书的读者之要求,再选载两首及著者的自序。读者见仁见智,不妨评点。圆澈法师文辞简约、笔墨苍劲,为本栏赐来一篇“禅门诗话”,十分耐人寻味。如果十方大德、各界骚人有此雅兴深意,本栏愿继续提供版面,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崔元荣 《天风》2014,(10):20-21
<正>目前中国教会确实存在健康的教会音乐、诗歌资料不够丰富充实的问题,以至于造成一些并不正规也不健康的诗歌本在教会中通行无阻,《赞美诗歌1300首》就是其中之一。其实,被人特别是被多数人喜爱的东西不一定是好东西。我认真地从头到尾翻阅了一下《赞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神学和音乐学角度对圣诗《我们金陵人》进行赏析,期望能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这首圣诗。  相似文献   

19.
花,特别是"莲花",作为佛教禅宗以及整个佛教文化的重要意象,有特别的象征意义。简化字文本中的《法华经》、《华严经》、《悲华经》、"龙华树"等的书写惯例,都对"花(华)"的丰富教义蕴含存在意象扭曲的危险。通过研究这一系列"花"的意象,建议简体字文境中改"法华经"、"华严经"等分别为《法花经》、《花严经》。  相似文献   

20.
优秀的诗歌都具有美学特性和丰富的表达意境。欣赏诗歌要求读者在已有的丰富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基础上,从诗的抒情、意象和语言方面进行感受、体验和回味。通过诗的外在意境挖掘诗的内在情蕴,剖析诗之精髓,深入美的世界,与作者在灵魂深处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