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应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重读和教师评读,将审美教育融于朗读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净化自身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给他们以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对音乐课进行情感教学是发挥音乐的特点和作用的根本,是成功达到音乐课教学目的的途径,我从事音乐课教学多年,总结出音乐课情感教学"选、诵、游、唱"的四字做法。音乐课的情感教学必须有很好的情感教材。教师在教唱前,对歌词进行有表情的朗诵,吸引学生和教师一起共同进入歌词所描绘的境界,引导学生神游于歌曲的美丽境界,唱得感人,深情地唱,能够通过唱来感染学生,感染听众。  相似文献   

3.
一、重视情感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言三冬寒”。由此可见,一句话对人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情感具有情境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气氛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情感是教学的根本,那么语文情感的教育就是各学科开展之源。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与思维勃发的阶段,若在此阶段能够合理适当的引导学生认识情感、发掘情感则必定会对学生以后人生奠基完美的情感开端,因此,抓好情感教育成为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本文对当前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当人们互相交流信息时,或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信息中,无不渗透着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个人需要的体验,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包括人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我国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性使语文有着它特殊的人文内涵,严格意义上讲,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人学”。这种以人自身的体验与感受所构筑的学科,必然不可避免地充斥着人类无尽的情感。强调人文精神,重视人的情感,这是新课标的指向所在。在语文教学,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是以课堂为主舞台,通过教师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培养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或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明辨善恶的能力等积极情感。结合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激发学生激情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6.
熊慧 《美与时代》2014,(9):76-76
儿童绘画是儿童内心的情感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儿童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现如今很多教师在评价儿童画的过程中依旧注重作品的本身,而忽略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通过结合相关的教学实例,具体阐述了情感性评价在儿童绘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希望能促进儿童绘画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儿童在绘画中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互相作用的,教学设计可以指导课堂教学,同时,从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反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那什么是教学设计呢?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目标的指示下,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统筹安排的工作。语文教学设计就是语文教师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对一节课、一篇课文或者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的教学进行总体规划,对其教学内容、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作出科学的、合理、系统的整体性安排。教学设计有单元教学设计,有课文教学设计,有课时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的艺术性是指语文教学设计既要符合科学性、教育性,还要符合审美的要求,要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验到艺术的感受和美的情感,并且这种感受和情感应该是水到渠成,自然而不矫揉造作的,应该是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流畅。黑格尔说:“使人感到快乐的表现必须显得是自然产生的,而同时却又像是心灵的产品,产生时无须通过自然物产生时所须通过的手段。这种对象之所以使我们欢喜,不是因为它自然,而是因为它制作得自然。”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达到这种艺术性要求,必须要做全方位的理性的审视。  相似文献   

8.
语文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是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决定的,而情感因素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情感对教学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而它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要真正把情感体验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就在于致力于为学生创设一种特有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体验。  相似文献   

10.
如今,在英语口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在学生处于“叛逆期”的初中阶段,越来越多的初中英语教师把教学研究重点转向研究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过程,即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学习语言是学习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外语学习涉及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1.
发掘情感策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01,24(6):690-693
将对内含隐性情感因素的教材内容实施情感性处理的一种策略——发掘情感策略运用于语文教学,进行现场的教学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含隐性情感因素的文科教材内容中,可以运用发掘情感策略来对其进行情感性处理;这对促进学生的认知学习和情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学实施得好,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能得到较大提高。本文从情感教育的作用入手,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并针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提出一些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语文的土壤,语文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这是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的观点。使语文教学生活化、让语文最大限度地回归生活,也成了语文教师的共识。审视目前的中职语文教材虽不乏名篇佳作,但有些篇目存在与时代和社会脱节的问题,也缺乏职教特色,对语文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发展个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同时,我们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仍然是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教材里,框在题海里,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4.
情感目标的实现既有利于学生心身更好的发展也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融洽。但在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对于情感目标的教学还是有所欠缺,教师在内容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上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把认知目标贯穿其中让学生了解运动技能的原理、动作步骤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而对情感目标几乎很少设置具体的实施内容,大多数都是体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等。并没有具体的形式来将其体现出来。而只是泛泛而谈。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提出;“高情感和高技术平衡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第二趋势”^[1]。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融入。本文通过对情感目标的解读,增加对情感目标的认识以及找出现形势下突出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不断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迅速适应社会就业需求是当代中职教育的重要责任,对此,中职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上具有重要意义。中职语文教学应当加强提升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辅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公文写作训练,促进他们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和用语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还需要实施分层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途径,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教改的今天,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再以老思路和老方法来“传授”语文知识。若还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语文知识硬塞给学生,而不管教学效果如何,势必会导致语文教学的失败。因为它不能达到让学生愉快的目的,也不能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产生学习的欲望而达不到教学目的。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心态,在语文教学中,切实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为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提高,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中学主修课程,也是母语课程。语文课始终围绕着一个“情”字,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承担着培养中学生健康情感的任务。本论文围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展开研究,分析了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可能性;系统阐释了中学语文情感教学;从而提出培养中学生健康情感的策略,以求达到中学语文教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渴求知识的源泉。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作为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多年来,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出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文海  卢家楣  张庆 《心理科学》2011,34(4):834-838
青少年情绪调节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关注,但环境变量是如何通过个体内变量对情绪调节施加影响还不清楚,我们现在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探索教师情感能力在青少年学生气质影响其情绪调节中的作用。研究选取7-12年级1385名男女学生,和对应的36名班主任,分别施测学生问卷--情绪调节问卷、青少年早期气质问卷和教师情感能力问卷。结果表明:在学生水平,认知重评与气质维度的努力控制和亲和性正相关,与激情负相关;抑制只和负性情感正相关。在教师水平,教师的情感管理减弱了激情和亲和性对认知重评的影响,而教师的情感沟通增加了亲和性对认知重评的影响;教师的情感管理增强了负性情感对抑制的作用,反而教师情感理解降低了负性情感对抑制的作用。因此,气质的不同维度对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不同,教师情感能力的不同方面对这种影响发挥着不同的调控作用。提示在开展情感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气质学生选择不同的情感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情绪调节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璜 《思维与智慧》2007,(7):M0002-M0002
我是一名普通中学高三的语文教师。多年来,一直为作文的教学感到困惑。虽然在教学中始终把作文作为一个重点来对待,但是,不少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始终难以提高。要么思路不开,要么空洞无物,要么缺乏深刻,要么缺少文采。去年11月,不经意间在报亭发现了贵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