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樊佩佩 《学海》2023,(1):147-155
本文通过研究社区如何依托社会组织构建组织化的协商治理架构,探讨复杂治理场域中社区治理共同体协同联动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基层治理主体在破解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困境的同时,又屏蔽了多元主体的共识达成和参与动员的复杂性,只将协商议事作为一种协同配合的治理工具或策略性行为,局限了其治理效能和回应性的发挥。基层社会的权力转移需求与社区自治承接能力之间的不完全契合,使得协商议事在基层政府追求公共性与有效性的多维目标下产生非正式治理悖论。社区协商议事面对自主决策权匮乏带来的非对称性依附问题、选择性协商对居民诉求的回应性困境、有限协商参与的代表性偏颇等难题,不得不主动或被动诉诸正式治理规则对非正式治理规则的功能吸纳,也引致了公权力部门与协商机制在离散性张力下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8,(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非正式照料(以家庭照料为主)在老年人长期照料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一方面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公共资源。但由于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各类冲突的加剧致使家庭成员的照料压力增大,因此非正式照料者必须有来自公共服务的支持。为了支持非正式照料者,很多国家已经有了立法保护与经济投入,以承认照料者权利并支持他们的服务,由此逐渐形成了老年福利制度的新动向。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国家与家庭的福利责任划分,然后概括了发达国家在支持老年人非正式照料者(主要是家庭照料者)方面的经验,最后说明他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具体包括强调国家责任与志愿组织的作用、承认和保护照料者权利的立法、全面与灵活的照料者支持策略、稳妥的长期照料保险、以政策保障促进传统家庭价值观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环境对人的教育能力并不亚于书本和课堂,适宜的环境能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中的高校非正式学习空间是指高校中能够承载学生自发自主的非正式学习行为的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界定受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文章针对非正式学习空间这种新型学习空间进行思考,并对高校非正式学习空间做出分类。  相似文献   

4.
本文检视了当前中国城市基层行政体制变迁对社区治理的影响.由于单位体制的弱化,国家通过发起社区建设行动,重构了基层行政体系,并加强了街道办事处等社区行政机构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但这些基层政府机构工作目标也变得日益功利化.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以谋求政治经济利益,它们和一些商业组织、上级政府官员以及部分媒体等形成了非正式联盟,借以操控社区政治场域.这些联盟不但利用关系网络建立庇护关系,而且利用非正式网络对市民组织和普通居民施加种种限制和约束.该联盟对社区事务的操控影响了民众利益,引发了市民的不满和抵制,由此导致了社区治理衰败和“政权内卷化”.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8,(5):128-134
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是息息相关的。本研究运用社会制度理论的观点,构建了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的制度分析框架,探讨了非正式制度对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非正式制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会强化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但是,在具体的影响层面上,二者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提升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必须推动以社会治理理念转型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变迁,加强以理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非正式支付与红包现象是卫生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卫生管理在改善与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影响非正式支付的因素包括体制、支付方式、薪酬、规制措施等,基于责任与激励为核心的竞争、绩效、监管等多层面治理措施,是控制非正式支付和红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骆元静  杜旌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2):1819-1828
非正式信息是变革前信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变革决策和执行有潜在的影响。围绕组织变革前非正式信息开展以下研究:(1)探究组织变革前非正式信息的内涵和结构; (2)基于心理因应和认知重构机制, 探索员工获取非正式信息之后, 其变革认知和情感的动态调整过程; (3)研究潜在的组织变革决策→非正式信息反馈→再决策过程, 即变革领导者通过获得员工变革认知和情感的反馈, 进行渐进决策优化的过程。研究结果能丰富变革沟通理论和指导我国变革实践。  相似文献   

8.
大学班集体内存在有自由结合,以彼此发生好感,兴趣、爱好相似或某种利害相同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个性、社会行为、学业成绩。因此,对大学班集体内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类型、特点等进行探讨具有一定意义。一、大学班集体内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需要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其中强度较大的有求知、友情、建树等需要。大学生不仅有学习专业知识的需要,而且还有涉猎专业知识以外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等多方  相似文献   

9.
同处在一个班级,学生的人际状况却有很大的不同。根据人际间的吸引、漠视和拒斥的关系,可以将学生在班上的非正式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分出6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网络建构行为是指个体尝试与对自己工作或职业有(潜在)帮助的人建立和维护非正式关系的一系列行为。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差异、个性差异(如工作动机)、环境差异(如职业安全)等能影响个体的网络建构行为; 网络建构行为能使个人(如职业成功)和组织获益(如组织绩效)。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网络建构测量工具的完善、相关研究的拓展、网络建构行为的培训开发和网络建构的经济衡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杜旌  崔雨萌 《心理学报》2019,51(2):248-258
组织变革前总会有小道消息等非正式信息传播, 这些信息是员工提前了解变革的重要来源。研究探索变革前非正式信息对员工变革前抵制意愿的影响, 以及员工变革抵制意愿随时间推移的变化。基于255位样本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及多层次线性增长模型分析表明:(1)变革前非正式信息的消极性及不完整性, 显著负向影响员工变革认知, 进而使员工变革抵制意愿上升; (2)随着时间推移, 员工变革抵制意愿显著衰减, 即从变革前到变革发生时抵制意愿显著降低。研究揭示了变革前非正式信息对员工有“热身准备”的作用, 能够帮助员工提前适应, 从而更好地应对变革。研究结果有助于变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6,(6):60-68
宗族网络是否影响民众的纠纷卷入以及如何影响纠纷应对渠道选择,既有研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利用CGSS2005数据,考察了宗族网络对农村居民民事纠纷应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宗族网络不仅抑制农村居民卷入民事纠纷,而且其强度也使得农村居民更可能采取非正式渠道解决民事纠纷;引入公民意识变量后,这种非正式选择效应也未被显著消解。以上结果表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宗族网络仍然在社会快速转型过程的乡村社会具有积极作用,这为建立能符合"制度需求"的多元纠纷解决体系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女性道德素质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女性道德良好发展的保障是建立健全女性道德社会支持系统,从正式社会支持系统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两个方面来提供女性道德建设的支持。具体应从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与家庭教育以及男性的支持与认同几个方面来促进女性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非正式规范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的7000多名被试进行了测试研究,以考察非正式群体规范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式规范的影响力随年级升高而递减;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力随年级升高而递增。作者根据研究结果,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追记潘老的四次谈话李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1959年起,除文革动乱时期外,我一直在潘先生的直接指导下学习、工作。对于他的长者风范,大家襟怀,深有感受。回忆起来,潘先生给我留下最深印象,至今依然萦绕耳际的是他在70年代的四次非正式谈话。7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6.
合作社的分配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开文 《学海》2006,(5):22-27
企业网络的治理机制是保证网络间企业有序运作的前提。与科层组织的治理机制不同,企业网络的治理主要是靠非正式机制,即所谓的网络机制。本文从关系性嵌入、专用性投资以及联合制裁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阐释,并得出企业网络中特有的治理机制是导致企业网络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曹休宁 《学海》2006,(5):138-142
企业网络的治理机制是保证网络间企业有序运作的前提。和科层组织的治理机制不同,企业网络的治理主要是靠非正式机制,即所谓的网络机制。本文从关系性嵌入、专用性投资以及联合制裁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阐释。本文的结论是,企业网络中特有的治理机制是导致企业网络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家庭文化环境对幼儿语音意识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幼儿家庭文化环境的结构及其与语音意识的关系。结果证实:家庭文化环境包括家庭文化资源和家庭文化活动,其中家庭文化活动又可以划分为,正式的家庭文化活动及非正式的家庭文化活动。家庭文化资源通过家庭文化活动影响幼儿的语音意识,只有非正式的家庭文化活动对语音意识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技事业离不开群体协作.现代科技课题凭借某一个人的力量很难胜任,现代科技人员事本上都属于特定的科研群体.现代科研群体可能是一个科研职业组织,如研究室、研究所,也可能是一个非正式的科学共同体,如某一学派或学科群体,还可能是一个临时组建的课题组,如“夫妻店”、“翁婿铺”、“师生组”等等.科研群体的壬要特征是科研协作.科研协作的员普及的形式是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听众的思想交流和学术研讨.这实际上是将科技人员各目的“心智-动作”反国回路(I61自是描眉助于内田喜活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动作是指人的肌肉、…  相似文献   

20.
关顾的互动     
刘明 《天风》2005,(1):46-47
对大多数人来说,朋友是至为重要的心灵关顾关系。正如家人之间的关怀一样,朋友间总是在非正式和不自觉的情况下,互相给予对方心理灵性的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