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识与注意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一直存在争论。本文系统梳理了意识与注意之间关系的观点演变,从早期认为意识依赖于注意,到近期认为意识与注意完全分离,还从神经学研究角度探讨了意识与注意的关系,并就两者关系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意识和无意识知觉:注意和刺激特性间的相互补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耿海燕  朱滢 《心理学报》2001,34(5):7-14
该研究基于Exclusion任务,利用质的差异的研究范式,不仅确立了意识和无意识知觉在行为结果上的质的差异,而且发现刺激特性和注意在决定知觉意识时存在相互补偿的现象。在实验一中,当靶字短暂呈现时。被试用靶字补笔的比率高于基线水平;而当延长靶字呈现时间或提高对靶字的注意水平时,出现反转现象一用靶字补笔的比率低于基线水平。相对应地,在实验二中,分散注意条件下被试用靶字补笔的比率高于基线水平;而当注意集中或在分散注意条件下延长呈现时间时,出现了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3.
错误再认:意识、注意和刺激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耿海燕  朱滢  李云峰 《心理学报》2001,34(2):104-110
该研究基于错误再认现象,确立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在行为结果上的质的差异。在决定一个刺激是被有意识知觉还是无意识知觉时,刺激特性和注意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偿的作用。实验一表明,当一个刺激短暂呈现而被无意识知觉的时候,增强刺激特性或提高注意水平都能使它的知觉变为有意识的;相对应地,实验二表明,一个处于分散注意条件下被无意识知觉的刺激,也可以通过使注意集中或增强刺激特性而使它的知觉变为有意识的。该研究对意识、注意和刺激特性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高度的注意力,一直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本从“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意志努力”和“注意的分配转移”几方面谈了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脑电神经反馈(EEG-NF)是一种注意力训练中的热门方法因其安全无创、无副作用、易于联合应用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注意缺陷障碍(ADHD)的治疗等方面表现优异。然而,目前这种方法在注意力训练中的应用还比较局限。抱着对脑电神经反馈广阔前景的预期,本文对脑电神经反馈训练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总结,描绘了这种方法未来的前景和改进方向,以期在未来更好的应用这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学习困难初中生注意特性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60名LD初中生与对照组进行了无意注意和注意搜寻、稳定、转移、集中的测验比较。结果表明,LD学生的各项指标显着低于优等组学生,但无意注意和注意搜寻、稳定水平与中等组学生的差异不显着,表明注意转移、集中更能有效地鉴别LD学生与对照组;LD学生年龄越小,注意力的可塑性越大;初中生注意水平受学习能力制约极显着,受年龄制约不明显。测试分析表明,对LD学生注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神经心理、抑郁状态、认知冲突、学习行为、教养方式;讨论揭示,LD学生注意发展迟缓与其高级心理活动的脑部神经基础薄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机动车驾驶员注意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3084名机动车驾驶员注意水平的调查发现:(1)机动车驾驶员的注意水平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2)30-49岁的机动车驾驶员注意水平明显高于50岁以上和29岁以下的机动车驾驶员。(3)非职业并且偶尔开车的机动车驾驶员注意水平显著低于职业驾驶员和经常开车的驾驶员。(4)不同驾龄的机动车驾驶员其注意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3年以下驾龄的机动车驾驶员其注意力水平是最低的。本调查结果为研究机动车驾驶员的注意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1 研究目的注意力是意识指向和集中于周围事物的能力。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它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9.
旨在从实证角度对中小学生数学学习粗心现象与注意能力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据此进行干预训练.研究一通过SART任务和Flanker任务,考察了粗心型和细心型学生在持续性注意和选择性注意方面的差异.研究二通过对粗心型学生进行自我解释训练,探讨该方法在矫正粗心现象中的实际效用.结果显示:(1)细心型学生在选择性注意上显著优于粗心型学生,但在持续性注意方面并无显著差异;(2)自我解释训练对于克服数学学习中的粗心现象具有一定效果,但与传统方法相比并无显著优势.这表明,难以抑制无关刺激的干扰是导致粗心的重要原因,短期的自我解释训练并不能显著提高粗心型学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10.
注意力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有了它,孩子便能学到好多东西、然而,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涣散,很多有用的信息便无法进入孩子头脑中:虽然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冈有很多,但仍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你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孙龙  常若松  高远  马伶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733-1739
驾驶中, 有效的视觉注意模式是驾驶员搜索与识别潜在道路危险的先决条件。通过分析驾驶员视觉注意对危险识别的影响, 提出情境意识假设与心理负荷假设。情境意识假设认为, 情境意识的质量决定了驾驶员视觉注意模式的灵活性, 进而影响危险识别。心理负荷假设认为, 心理负荷水平提高, 驾驶员视觉注意趋于集中, 不利于危险识别。建议未来研究可以在比较不同驾驶员情境意识的认知兼容性, 应用汽车驾驶自动化技术降低心理负荷以及检测并区分情境意识与心理负荷的影响等方面加以深入。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思维培养从这里开始——关于儿童的注意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是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视听觉指向或倾向。当注意成为儿童活动中的经常特点时,它就发展成注意力。从道德方面来讲,注意力是一种有很大意义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视觉情绪知觉需要注意和意识吗?困惑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研究者通过操纵刺激知觉条件或者被试注意资源的分配方式来改变意识水平,他们报告视觉情绪刺激可以在没有进入意识的条件下知觉。但最近采用更为客观的方法揭示先前研究中所用的测量意识觉知的标准并不客观有效,这些以信号检测论为基础的研究显示,视觉情绪知觉离不开注意,注意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调控情绪知觉,除此之外还发现,个性变量,比如焦虑特质的差异也会影响到情绪知觉  相似文献   

14.
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意志都是围绕学生心理变化的、思维流程不断递进的发展过程,而一步步进行的。通过激发兴趣、指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张祥镛 《心理科学》1993,16(6):379-380,373
研究目的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选择性集中,它贯穿于一切心理过程之中。为此,注意力水平的变化,对人类精神活动来说是很关键的因素。在神经心理学研究中,注意力水平往往做为一般觉醒水平的指标,视为对各种心理过程有调节作用的额叶功能之一。本工作以五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注意力水平的日、周周期节律进行实验研究,其目的是:一为最后建立人类精神活动周期节律性的完整概念累积资料;二为教育工作提供某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邓晓红  周晓林 《心理科学》2006,29(2):508-510
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呈现两个目标刺激时,被试对第二个目标刺激的正确报告率显著下降,这种现象就是注意瞬脱.该文简述了注意瞬脱的概念、容量有限性等方面,尤其详细介绍了注意瞬脱神经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张慧  施建农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2):1867-1874
无意视盲现象是指即使某些刺激物出现在视野中, 观察者也并没有觉察到这些刺激物的存在。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 它是许多交通和医疗事故的罪魁祸首。回顾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 从认知行为角度出发, 无意视盲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 即“资源有限”与“注意定势”。一般情况下, “资源有限”与“注意定势”会共同导致无意视盲; 但有时候, “注意定势”也会独立于“资源有限”直接导致无意视盲。另外, 从大脑神经机制的角度来看, “资源有限”与“注意定势”作用于大脑加工的中后期, 即使产生无意视盲, 意识加工脑区对非预期刺激也进行了一定的认知加工, 但是否能进入到意识层面, 一方面取决于刺激呈现后中期枕顶部位的意识输入, 另一方面取决于与刺激驱动相关的颞顶联合区的激活程度以及与记忆负荷相关的顶内沟的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上讲,学生们往往喜欢I听故事胜于枯燥的讲授课文。在错综复杂、引人入胜的故事面前,学生们无需调动自己的注意力便可以在“无意注意”的影响下专心致志的听讲,进而对课文本身产生浓厚兴趣,马上进入故事情境,甚至愿意主动探求文章精髓。这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相似文献   

19.
伪忽视是健康个体存在轻微偏左的不对称空间注意。影响这个现象的因素主要包括刺激材料、年龄、认知负荷和知觉负荷等。其中, 眼动搜索习惯曾经被认为是伪忽视现象的主要因素, 甚至提出伪忽视是眼动偏好现象。但是, 最近文献研究普遍认为, 伪忽视不是眼动行为, 而是注意特质。近10年的大脑神经层面的证据发现, 右脑腹侧注意网络对左侧空间注意偏好有较大的贡献, 而且在神经传导束的证据中也发现右脑大纵束二型对左侧空间注意的激活程度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传导束。另外, 注意偏好的时间分辨率研究发现, 注意的左侧空间偏向发生在注意发生后的100~200 ms之内, 眼动搜索时间则是在1500 ms之内出现最大左偏。该现象的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交通驾驶员的注意能力和驾驶视觉搜索模式的关系研究。研究意义在于为安全交通提供两条原则, 首先, 道路交通驾驶环境设置要满足驾驶员的注意特质的需求; 其次, 通过合理干预, 可以抑制视觉搜索习惯, 培养安全的驾驶搜索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与任务相关的长时记忆表征在引导视觉注意选择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使人们在熟悉的视觉情境中快速搜索目标刺激,并偏离干扰刺激。但当长时记忆表征与任务无关时,还能否引导视觉注意选择?目前还不清楚。实验1采用眼动追踪技术直接比较无关工作记忆表征与无关长时记忆表征在视觉搜索阶段对视觉注意的捕获效应,行为反应时与首次注视点百分率的结果都发现,当无关工作记忆表征在视觉搜索中再次出现时能引导视觉注意偏向到与之匹配的干扰刺激,但无关长时记忆表征并没有表现出类似的注意引导效应;实验2探讨记忆表征由工作记忆系统转移到长时记忆系统的过程中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效应,结果发现,随着记忆表征的转移,注意引导效应消失了,实验3排除工作记忆表征的干扰后,依然没有发现无关长时记忆表征对注意的引导效应。以上结果表明,无关长时记忆表征并不能像工作记忆表征一样引导视觉注意选择,工作记忆表征和长时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属于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