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344名初中生进行日常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中,家庭事件对心理的负性影响最大,负性事件对女性的影响要强于男性,不同年级中占主导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不同;初中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从初一到初三呈上升趋势,性别差异集中体现在初二女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症状明显高于同年级男生;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SCL-90分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认为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应针对具体问题来进行,且应对女生给予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2.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对441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有7.5%的初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2.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性别与年级的差异。女生比男生,初三、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有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3.日常生活压力是影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4.解决问题、求助两种应付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而自责、幻想、忍耐、合理化等应付方式则会危害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814名大学生和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为探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内在机制,在对相关因素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策略两个重要变量的新的结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高于中学生,且男生高于女生;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沮丧痛苦调节效能上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2)体育锻炼通过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则通过影响情绪调节策略,进而影响心理健康。(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策略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恰好满足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学前教育专业所包含的知识非常广泛,其中创意性水彩画教学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熟练掌握创意性水彩画技能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日后工作中所应当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不能填补学前教育机构的职位空缺,创意性水彩画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创意性水彩画教学的特点和其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过程中的意义,指出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创意性水彩画教学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测查结果发现:(1)天津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优于河北省大学生,但是强迫、疲劳和抑郁症状较严重;(2)女生强迫症状比男生严重,存在显著差异;(3)对专业不满意的大学生抑郁感强,目标感低;(4)是否为独生子女和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在诸多研究中存在很大分歧, 未能为心理健康政策制定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充分依据。为明确心理健康问题的整体检出率并澄清其影响因素, 对2010~2020年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 初中生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中焦虑、抑郁和自我伤害检出率排在前三位;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随年代发展呈恶化趋势, 其中焦虑和自杀企图尤为明显;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饱受测量工具、检出标准和检出时间不统一的影响;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整体上随年级而增加, 其中焦虑尤为明显; 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 自杀尤为明显; 中西部地区的初中生比东北和东部地区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尤其是焦虑和自我伤害。未来应立足中国大地研制科学的测量工具和筛查标准并建立心理健康动态监测体系和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体育高职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桂英  许百华 《心理科学》2006,29(3):671-673
本文以117名体育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测量、访谈等方法对在校体育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作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体育高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自编的“体育高职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体育高职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9.4%;(3)体育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在不同专业学生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类别学生间存在显著差异,三校生(来自职校、技校和中专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因素和学习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4)人际交往因素和学习因素对体育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建议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在学生中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家庭环境和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南京大学2013级3191名大一学生UPI问卷调查,采用回归方程分析家庭环境中的家庭来源地、家庭经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认知以及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和专业满意度均显著影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家庭无法完成相应任务或家庭不具备良好的特征时,即为家庭功能障碍。家庭功能障碍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但两者关系存在争议。为了较为全面地理解家庭功能障碍(主观与客观)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积极与消极)的关系,基于家庭系统理论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采用三水平元分析对两者关系进行探讨。检索和筛选2022年3月1日以前发表的文献,最终纳入97项研究,包括173个效应量和130227名被试。主效应检验发现,单亲通过损害积极心理健康状态、加剧消极心理健康状态影响儿童青少年,父母离异、父母服刑、父母物质滥用、父母患精神疾病、主观家庭功能障碍通过加剧消极心理健康状态影响儿童青少年。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单亲对男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更大;集体主义背景下,父母服刑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更大。研究结果不仅支持家庭系统理论,还提示需要给予家庭功能障碍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健康状态更多关注,并在关注文化背景的同时,根据性别差异进行精准干预。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法对26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认知对高中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从总体上,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呈现出双性化发展的趋势;(2)母亲干涉保护,身体自我的力量、体育活动和自尊对男生的男性气质影响显著,而母亲温暖理解和身体自我的灵活对男生的女性气质影响显著;(3)身体自我的自尊会促进女生的男性气质特点,身体自我的力量对女生的女性气质有负向作用,身体自我的外表对女生的女性气质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陕西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表现。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86名陕西省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初中生监护类型以隔代抚养为主,监护类型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无显著性影响(F=0.701,P0.05);亲子沟通情况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性影响(F=10.093,P0.01);农村留守初中女生在心理健康的抑郁、焦虑和学习压力因子上明显高于农村初中留守男生(P0.05);农村留守初中生和农村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29,P0.05);建构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评价模型,发现农中上及以上者占的17%,中等者占65.4%,中下及以下者17.6%。结论:亲子沟通影响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通过增进亲子沟通改善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部分心理健康偏低学生应引起父母亲的关心与重视。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家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中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天津某高校3826名2013年入学的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口学差异。结果 :(1)大学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2)女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男生,但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自卑;(3)汉族学生比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焦虑;(4)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非独生子女;(5)理工类、文史类、文体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理工类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文体艺术类大学新生。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北京、杭州、西安和广州四个地区2000多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及其变迁,以及性别、地区及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男性的主要特质是阳刚、负责、稳重、成熟和高大;(2)女性的主要特质是温柔、善良、优雅、细心和漂亮。(3)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仍趋向于传统,男生和女生对男性、女性主要特质的看法基本一致,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对于男女性的一些次要特质存在一定影响。(4)地区和教育程度因素对大学生性别角色观中男女性的一些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专业人员职称晋升的主要因素及两性在晋升上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发现:(1)女性专业人员有着不输于男性的副高和正高职称晋升及与男性相近的职称晋升轨迹.(2)相比于先赋性因素,自致性因素对专业人员职称晋升的影响更大.(3)相比其他影响因素,政治资本对专业人员职称晋升的影响减弱,对男性专业人员的正面影响比女性显著.(4)社会支持对于各类专业人员职称具有显著正面影响.(5)用更少时间成功晋升正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人员具有更趋现代的性别角色认知.  相似文献   

15.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对湖南省祁阳县两所农村初级中学280名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初中生出现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2)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3)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素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除应对分量表外,各分量表得分都低于全国常模水平。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结果表明:1.基于网络教育的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进而促进专业心理求助意愿,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但是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2.心理健康素养可以通过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分别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和幸福感,且专业求助意愿和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素养和幸福感之间起着完全链式中介作用。总的来说,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提升不仅可以改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能增添生活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张旭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1):15-17,24
社会性别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男女两性的差异是事实存在的,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差异。这种差异本无所谓好坏。可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不同的分工,不同的资源分配,导致女性成为了男性的附属物,使社会性别制度成为人类发展的一大障碍,它既制约了女性的发展,也压抑了男性的个性表现,进而影响男性和女性的心理健康。社会性别制度不仅对两性的个性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而且对两性的身心健康也有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的职业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目的是考察心理健康从业者的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769名来自全国20个省份的心理健康从业者填写了研究者自编的有93个多项选择题和填空题的问卷,其中2个从本问卷中抽取的5点量表具有可接受的心理测量学指标。主因素分析表明,心理健康从业者的职业压力可分为三类: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单位支持、工作负担过重。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职业压力的非专业因素有: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全职或兼职,场所是否专用,以及每周咨询的小时数。在专业因素中,督导和培训能显著地缓解心理健康从业者的职业压力。治疗中的困难情况会显著地引发心理健康从业者的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青少年心理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家楣  陈宁  胡霞  丁志刚 《心理科学》2008,31(6):1291-1295
心理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更是现代社会中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为了了解处于社会迅速转型时期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地区青少年心理适应的状况,在全国调查的背景下,通过对上海地区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三年级1515名青少年的调查和对仝国数据的比较发现:(1)上海市青少年的心理适应性总体水平略低于全国;(2)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与全国不同的是初二年级的心理适应性最差;(3)适应性在总体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女生在生理适应方面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在人际适应方面显著高于女生;(4)学校性质、年龄、性别、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月收入等因素与青少年心理适应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完善被高度重视。首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该专业的未来发展目标,探讨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此来为日后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