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行文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文学题材。台湾女作家陈玉慧自20世纪80年代起书写了大量有关旅行的散文,成为台湾女性旅行文学中的重要一环。她在旅行书写中探讨了有关故乡与异乡之间的悖论,在人生行旅的途中经历着成长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的旅行文学作品透过她与他者、与自我的心灵对话,表达了她对生命历程的独特体悟。  相似文献   

2.
王安忆是一个思想独特而又敏锐的作家,对女性有着自己的独特关注。20世纪80年代她创作了一系列以爱情的突围为题材的情爱作品。但她很快从高涨的女性自我意识张扬的欢呼声中走出来,冷静的思考潜藏于其中被解构的因素,这就是90年代的两部作品《米尼》《我爱比尔》中所表现的她对女性解放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身在爱河中的人,无意间在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最真切的爱意,可做如下解读。 瞳孔放大 瞳孔的收缩和放大,是人不能自主的,因而在求爱行动中最容易流露出爱意。如果一位女士爱着一位男士,在他面前她的瞳孔就会扩张,而他在潜意识中也能领会这一点。因为这个缘  相似文献   

4.
我们系以前有个男老师(下文简称为男Ⅰ),在教学方面很优秀,他喜欢上一个女孩子,可是这个女孩同时又被另一男生(下文简称为男Ⅱ)所喜欢。这个女孩发现她更爱男Ⅰ,于是想与男Ⅱ分手,男Ⅱ不甘心,并且威胁女孩,让她考虑后果,迫于压力,女孩放弃了与男Ⅰ的情感。但由于男Ⅰ如此深爱此女孩,失恋后他陷入深深的失落中,并且情况越来越严重,他逐渐产生了幻觉,见到一女孩,他会把她看成是他所爱之人,会一直跟随她,甚至会一直跟进女生宿舍,更严重的是后来他挥着饭卡到餐厅去做一些语无伦次的演讲。学校把他送进精神病院治疗半年,回系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以神来之笔描述了多达33个梦幻,将各色人物的“梦”写得出神入化,使我们看到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命运。其中有关“性梦”的描写是颇耐人寻味的,更是发人深省的。贾宝玉,这个“红楼”人物中的男主角,整天和姐妹们嬉戏打闹,厮混在一起。对处于青春期的他来说,难免不为情所动,于是便演化出“神游太虚幻境”  相似文献   

6.
爱着你的爱     
记得苏芮小姐曾用她那凝重悠远的心声向天下的有情人倾吐情愫:“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也许牵了手的手,今生来世一起安心地走,也许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空悲头……”因此,一旦遇到一位令你颂心的意中人,你若能学会如何去爱着他(她)的爱,梦着她(他)的梦,从此你就不再是被动地等他(她)来选择你,  相似文献   

7.
迟子建的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道奇异风景,很难将她归于某一文学流派或作家群体,她始终保持着一个作家的孤独感,表达着自己对世界独特的体验和关注。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自发表以来取得了广泛的赞誉,她以朴素的文字、温情而有节制的表达方式书写了一个民族的变迁史,唱出了一曲现代文明进程中关乎自然、信仰与民族的悲歌。  相似文献   

8.
《米尼》、《妙妙》、《我爱比尔》,这三篇小说在王安忆的作品中非常特殊,它们全是在描述一个女孩落的过程——米尼和阿三(《我爱比尔》的主人公)最后都沦为妓女,而妙妙至少在他人眼中成了异类。它们可能都源于作家的一次白茅岭之行。白茅岭是一个劳教农场,王安忆在那里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女犯,而被采访的人中,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罪名——卖淫。作家在她的《白茅岭纪事》中写到:“她们生活在一个公认的合法世界之外,她们是如何到达彼处的呢?”王安忆以三个“堕落”故事为躯壳,来考察女性的生存之“根”。  相似文献   

9.
马玲 《美与时代》2014,(1):9-10
《简爱》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半自传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位自尊坚韧独立的女性简爱的形象,她矮小的身材遮挡不住灵魂中散发出的璀璨夺目的光辉,她勇于追求真爱并对所爱的人忠贞不渝。她的善良、聪明、独立深深地吸引着男主人公,最终赢得—份超越世俗的爱情。  相似文献   

10.
章妮 《福建宗教》2002,(6):27-29
“惟有在爱里.我才知道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位置,并且惊喜地发现自身的存在”的作家张晓风.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集作家与基督徒双重身份于一身,是20世纪中国文学作家中绝少的现象。张晓风作为台湾第三化散文创作群体的杰出代表,借助自己的基督教思想.用“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的诗性和神性阐释着生命与生存本体,她用如明矾入井的爱心,“令浊物沉淀,水质复归澄莹”,  相似文献   

11.
陈染作为纯文学和先锋小说中女性作家的代表,其作品中蕴含有浓厚的女性意识。她吸收了先前文学作品中女性叙述的特色,并通过展现强烈的女性意识,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特立独行的女性作家。陈染用凝练饱满的文字把女性丰硕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她无疑是让女性意识新生的优秀代表。她始终坚持从女性自身角度出发,用女性视角去感受社会,传达女性对生命的体悟并直抵其内心深处,使早期隐晦的女性意识开始逐渐变得清晰,并最终展现在大众面前。  相似文献   

12.
这两天看香港作家亦舒的文集,其中有篇文章很合我心意,叫《从宽处理》。文章大意是说,她的生活哲学是宽松处理法——买衣服不要那么紧身,大一码好了,会觉得很舒服;和人约会,时间不要定在大清早,以免他人紧张;写作时,实在写不出长篇,就写个短篇  相似文献   

13.
一、《巴黎圣母院》 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自问世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的女主人公爱斯美拉达是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完美艺术形象.她既有着美丽迷人的外表,又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是外在美与内在美完美结合的典型艺术形象.她代表着自由与光明,是真善美的化身,有着美好的人生理想与爱情憧憬.在《巴黎圣母院》中,这个靠卖艺为生的吉普赛女郎,不仅能歌善舞,还拥有着纯洁善良,所有认识她的人都为之倾倒,把她奉为自己心目中的女神.爱斯美拉达渴望得到纯洁美好的爱情,因此她爱上了救她一命的王宫卫队队长弗比斯,但是在和弗比斯幽会时,弗比斯却被暗恋她已久的教会黑暗势力副主教克洛德因嫉恨而刺伤,并嫁祸给爱斯美拉达.知道真相的弗比斯为了赢得公主的爱而得到荣华富贵,眼睁睁地看着爱斯美拉达被冤枉而不去救她,贪婪与狠毒不仅欺骗了吉普赛女郎的爱情,同时也断送了少女璀璨的生命.美丽的舞者还没有来得及充分表现自己的天赋,更没有来得及享受美好的生活与爱情,就被残酷地绞死了.  相似文献   

14.
人的生命有多长久,爱的能力就有多长久。爱情是女人的梦想也是她们的一块牺牲之地。女人的婚姻之旅,也就是她们的思想之旅。女人永远会问:这一生我到底要什么?金钱?爱情?快乐?亦舒为我们展示着生命的美丽,也展示着生命的无奈与残酷。  相似文献   

15.
常去的一个论坛里,一位女网友写着她的心酸事:说是自己很爱男友,可男友却很花心,多次与别的女人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缠。每次被她发现后,男友总会在她面前痛哭流涕说会痛改前非,她心一软就会原谅他。  相似文献   

16.
谈到青春期心理成熟程度的时候,心理学家们多采用“青春期的发展课题”这一观念加以说明。那么,青春期到底有哪些发展课题呢?虽然心理学家们各有说法,但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他在一本《人类发展与教育》的书中列举了10项发展任务,对于青年人来说,可以视为自我心理成熟的标  相似文献   

17.
她一直想与他离婚,从结婚不久就有这个念头。当初的决定太草率,她甚至怀疑当初做出嫁给他这个决定的不是自己。并不是他有什么不好。他是一个好人,勤快能干,顾家,体贴人,如果家中只有半碗饭,他绝对是让给她吃,左邻右舍说他是个模范丈夫!所以她说不出口,她不忍心伤害这样的好人。她想,等一段时间再说吧。都不是小孩子了,当初结婚草率,现在离婚可不能再草率。或许平心静气地相处一段时间,说不定能死心踏地地爱上他,从此打消离婚念头。他可是个值得爱的男人啊!可感情这个东西就是怪,纵然他千好万好,她可把他当作最好的朋友,最亲的人,就是无法让…  相似文献   

18.
欧阳黔森是当代文坛上有重要影响的贵州作家。他的小说中刻画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圣洁美丽的女性、原始质朴的女性还是堕落逃避的女性,她们的身上都表现出一种来自山野的生机与活力,作家从大自然中攫取各种花草的名称作为女主角的名字,彰显出主人公身上的自然美,表现出作家对一种朴素、诗意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9.
“男人和女人是来自不同星球的动物”。这句话有充分的事实依据。男人和女人看、听、触摸和感知的方式,甚至生理机制都不相同。这些男女不同之处也影响着我们的恋爱,不管是爱他(她)还是不爱他(她),你的身体透露了很多有关你的信息。气味与恋爱问:我是一位三十出头的迷人女性,但我开始对找到合适的男人失去信心。我一直在和男人约会——有长相英俊、讨人喜欢,穿着得体、前途光明的,但总是少了样东西。我也说不清是为什么,他们身上的味道常常不对劲。是不是我太挑剔了?答:不必烦恼,亲爱的。你的经历是完全正常的。一个男人的外表和气味显然能…  相似文献   

20.
《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作家以细腻的写作手法,通过小说中的婚姻问题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对女性婚恋问题的态度。尽管受当时社会的限制,奥斯汀无法将父权社会套在女性群体思想上的枷锁打破,但她在小说中所表现的女性的尊严与独立人格对于唤醒女性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后期女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