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四川大学纪念品市场化开发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四川大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对校园纪念品市场化开发较为重视,并在校园纪念品的设计和市场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美中不足的是,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开发方向有待调整、开发品种有待丰富、开发参与方式有待改进;在市场销售过程中,要加强产品品牌化、差异化、人性化开发。  相似文献   

2.
调查四川大学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中"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和医疗风险"、"医院管理和利益冲突"三方面的认知,并与患者认知比较,了解不同层次医学生的职业精神认知现状,以及与患者的差异。结果显示,医学生和患者在上述三方面总体认知相近。  相似文献   

3.
调查四川大学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中“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和医疗风险”、“医院管理和利益冲突”三方面的认知,并与患者认知比较,了解不同层次医学生的职业精神认知现状,以及与患者的差异.结果显示,医学生和患者在上述三方面总体认知相近.  相似文献   

4.
简讯     
△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七日,教育部批准原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室扩建为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一九八四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为“宗教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一九八三年十月,卿希泰等五同志应四川省绵阳地区文化馆的邀请,由该馆孙华同志陪同,对绵阳、江油、广元、剑阁、梓橦等地的道教遗迹进行了实地考查。△一九八三年十月四日,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十二位同志,与法国宗教学者、巴黎大学副教授卡特林·德斯珀女士举行了有关遭教研究的座谈会,并相互赠送图书资料。  相似文献   

5.
何华  杨林 《宗教学研究》2012,(1):275-279
本文以《宗教学研究》2006-2010年刊载的787篇文章为研究对象,通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KSCI),对其载文和引文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作出相应的分析。并对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情况进行了统计说明。何华,四川大学图书馆馆员;杨林,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6.
陈坤瑜  王琦  王霞  邢采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6):1111-1121
体验型消费是指以获得一种体验为目的的消费行为, 而实物型消费为以获得某种实质物品为目的的消费行为, 以往研究发现这两种不同的消费类型在消费者心理以及行为的多个维度上的影响都存在差异。本文首先回顾了过往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整理为如下三类:对消费类型的操纵方法、消费类型偏好的测量方法以及非实验研究方法。并从心理与行为两个角度, 梳理了体验型消费和实物型消费影响的差异。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关注影响不同消费类型的前因变量, 充分利用新兴数据获取方式、关注不同消费类型的模型建构和内部维度, 以及体验型消费可能存在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行项目管理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西通过贵溪市、余江县5%农村人口医疗消费调查和7个试点县的基线调查,分别制定了省和试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项目管理方案;并在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合作医疗管理体制,提高卫生院服务能力,实行合作医疗费用公示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出台指导性、纠偏性政策等进行方面了实践,取得了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农民受益和满意.建议加强基金的管理,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增加筹资总量,尽早启动医疗救助资金.  相似文献   

8.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心理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物质消费或被动娱乐消费,而希望通过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以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体验。本研究提出生产性消费这一议题,关注诸如手工DIY、采摘、垂钓等需要顾客利用自身知识、技能,通过劳动将商业化产品作为原料或工具生产自己想要结果的消费现象,借助积极心理学"实现型快乐vs.享受型快乐"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行为实验、实证调查及神经营销学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解读顾客在生产性消费过程中付出辛苦却乐在其中的心理体验机制,并从企业产品或服务设计的角度,关注顾客参与生产过程中快乐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消费决策和购买行为的影响。预期成果有助于了解顾客在生产性消费这一新兴消费现象中的心理感受和需求,帮助相关企业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体验产品的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藏传佛教中关于业力轮回的众生命运和通过身、语、意的修持而达圆觉成佛之境的信仰通过其纷繁眩目的宗教物象让僧侣和信众获得了关于佛教奥义的“经验”、“体验”和“认知”,并由此循环往复地在社区和家庭中代际传递,令信仰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成就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藏传佛教物象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程式化图像和习俗化行为的典型分析,试图解答藏传佛教借助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把“经验”和“认知”整合起来,营造出一种特殊的信仰环境和心理真实,这种借由时间和空间范畴的物象体系建构起来的视知觉的格式塔,作为族群的集体经验表达,或者说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引领和结构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唐小蓉,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讲师;陈昌文,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0.
正9月15日至9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宗教史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国遗产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历史上的宗教"进行了论文发表与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1.
简讯     
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获准第一批通过国家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后,于2000年1月20日在四川大学文科楼召开了重点基地建设及体制改革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单位有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社科院、省文史研究室、成都体育学院及川大哲学与艺术学院的领导、专家计三十余人。与会者就川大第一个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就基地的体制改革和科研发展提出了不少极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简讯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2月22日下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在四川大学文科楼举行了“深切怀念道教学泰斗卿希泰先生”座谈会,深切缅怀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创所所长、国家“985工程”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卿希泰先生。会议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盖建民主持。卿希泰先生的长子卿海若先生、次子卿格非先生、外甥女余晓红女士等亲属,全国老子  相似文献   

13.
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西南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南充师范学院、贵州民族学院等校从事西方哲学史教学工作的教员,六月份,在四川大学召开了第一次教材编写会议。会上除了成立组织、初步确定章节和分工以外,着重讨论了在编写本教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0月15日,10月18日,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首届博、硕士研修班分别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及青城山道教学院开学。来自四川大学、四川省道协、省市统战部、宗教局以及都江堰市市委市政府等的领导们出席了开学典礼。本届研修班共招收博士及硕士研究生50  相似文献   

15.
冉灿 《宗教学研究》2022,(3):279-281
<正>2022年5月21—22日,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四川大学顺利举行。来自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刻而精彩的发言。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四川大学副校长姚乐野、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胡勇、四川大学社科处处长傅其林、四川大学哲学系与宗教所党总支书记史冰川分别致辞。姚乐野副校长指出,川大宗教研究所是中国高校系统中的第一个宗教学研究机构,自建所以来立足学术前沿,应国家战略急需,成为国家宗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宗教政策咨询的智囊库。  相似文献   

16.
正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宗教学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专栏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5月21日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卓新  相似文献   

17.
人们的消费生活方式,由消费活动的总和构成。消费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客体是能够为人所享用的物质资料或劳务。消费活动是人所进行的有目的的行为,其目的就是通过对物质资料或劳务的享用而获得主观满足,因此它不仅仅指外显的行为,而且还包括内潜的心理——在人的意识中居于浅层次的需要和动机等,居于最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消费生活方式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方式,在其自身的机制中,道德是一个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11年6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纪念王明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曹中建书记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李刚所长分别致开幕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卡教授、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关键事件技术分析法,通过对成都市378位患者关键事件的有效调查,获得了718个关键行为,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分析,研究患者就医转换行为及其原因;同时分析了患者在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等情况下转换行为的区别,对患者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的转换原因进行比较;并提出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5月21日,"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专栏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30余位国内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共同深入学习探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与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理论问题。本次学术研讨会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和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