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是汉语熟语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是人们长期习用的、定型定义、言简意赅的短语。成语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在汉语中出现的频率高、应用广,并伴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不断地产生和发展,有很强的生命力。成语也跟词一样,在长期的运用中,它的语义是有发展变化的,其语义转化类型大体有如下八种: 一、古义转化为今义。如: “水落石出”古义:指写景,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今义:指事情真象大白。例如:“周大勇想问个明白,又不敢问,可是不能不问个水落石出。”杜鹏程《保卫延安》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处方有种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熨剂叫“坎离砂”(天津市医疗器材厂制有此物),不少人不知为何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其实,此名可以说来源于《周易》。汉代的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一书,书中称乾坤二卦为鼎炉,坎离二卦为药物。故“坎离砂”即谓药物砂。《周易》为大道之源,亦为不少成语、典故、格言、熟语之源,不少词语可以说成于此书。洋洋一百七十余万言的《周易辞典》(吕绍纲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收有“经传词语”一单元,但非从源于《周易》的成语典故等词着眼,一些人读到有关词语时往往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本文则列举有一定难度的源于《周易》的成语典故等举例以说之,于《周易》研究、于汉语词汇研究或者不无小补。  相似文献   

3.
关于王夫之“内成”、“外生”概念的辨析衷尔钜王夫之在所撰《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六章》中提出过“内成”、“外生”两词语,与他改造佛教的“能、所”并赋于其崭新的内容还有所不同,这似乎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前所未见的独创。有不少具较高声望的学者也据此论证王夫之把事物的变化概括为两种形式:“内成”为事物内部的量变、质的渐变;“外生”为超出其规定性范围而发生的质变。笔者在由张岱年先生主编的《中国唯物论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所执笔的《王夫之的唯物论思想》一章中亦曾沿袭此说。今经进一步研究,却疑惑丛…  相似文献   

4.
文言词指那些曾在古代汉语中使用过,并且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至今还存在,只不过已经被现代汉语的词代替了的词语。例如“目”被“眼睛”代替了,“俱”被“都”代替了,“囹圄”被“监狱”代替了。“目”“俱”“囹圄”都是文言词。另外,文言词还包括古代流传下来的某些虚词,如“之、乎、而、已、哉”等。现代汉语中文言词语非常丰富,有些词语表现力很强,甚至在现代词语中找不到能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五十一篇古文中,“也”是常见的一个虚词,据初步统计,出现达201次之多。这个数字反映了一般文言文中使用虚词“也”的普遍性。因此关于“也”的意义和使用,教师应当给学生一个基本概念,使之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诚然,关于虚词“也”的意义和使用,课本文内注释中曾分散地作过介绍一:是在句中(包括单句的成分间、复句的各分句间)表示停顿,二是在句尾表达某种语  相似文献   

6.
也谈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关系山西医科大学(太原030001)谢皙子《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11期刊登王兴中等同志的论文《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异同辨析》(以下简称《辨析》)。该文将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因素”进行并列性对比,认为他...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内涵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历史沿革孙凤栖:“实事求是”最早见于《汉书·景十三王传》,其中,写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前汉书》第226页)后来,“实事求是”作为一条成语传下来,颜师...  相似文献   

8.
刘海燕  陈俊  肖少北 《心理科学》2012,35(3):619-623
通过两个实验考查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对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的影响。实验1,考查颜色-物体(图片)Stroop效应。结果颜色典型性差异显著,命名图片的颜色和图片的名称都产生显著的颜色-物体Stroop效应。实验2,考查颜色-物体(词语)Stroop效应。结果颜色典型性差异显著,命名词语的颜色产生颜色-物体Stroop效应,命名词语的名称未产生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结论,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影响颜色-物体Stroop效应。  相似文献   

9.
《评肿瘤研究领域里的“以太”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肿瘤研究领域里的“以太”观》辨析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41000)周勤《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4、5两期刊登了廖世栋(以下简称廖氏)的一篇题为《评肿瘤研究领域里的“以太”观》的文章(以下简称评文)。评文认为,癌细胞逆转论是肿瘤学界里存在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孙(悟空)式心态”、“取经使命”、“取经效果”、“结语”(即思想启示)几个方面,讨论了《西游记》所反映的崇佛思想,结合唐代贞观时代史实,将小说与历史对照起来,提出“全盘西化”(包括西方宗教)在中国的进步中“行不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数字成语的抽象义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语是一种含义丰富以形象精炼的语言形式,具有很强的表达力。在汉语的成语中有—部分是由数词联缀其它词组合而成的,这类数字成语在成语大家族中为数不少。《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3月修定第四版)共收录成语3559条,其中带有数词的成词有三百多条,约占总数的10%。这些数字在成语中很多是活用的,表示不同的抽象意义。研究这些数词的功能意义,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成语的含义和结构的理解,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就所表示的意义而言,成语中的数词有的是实指的,即纯粹表示实际的数目。如:一言为定、一夫当关、两全其美、三顾茅庐、五体投地、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八仙过海,十字街头。这些表实义的数字成语只占总体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数词成语中的数字所指意义虚化,表达含义抽象。如“一往无前”、“一望无际”中的“一”表示“直”义;“三番五次”、“五花八门”均表示  相似文献   

12.
虚词在汉语语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表示的都是抽象的语法意义,具有重要的语法功能。但在文学作品中,虚词却又具有积极的修辞功能。鲁迅先生在其作品中巧妙而娴熟地运用了大量虚词,收到较好的修辞  相似文献   

13.
受传统主流政治文化儒家学说与近代疑古思潮的影响,史学界有尊周(公)抑吕(尚)的倾向。本文依据古代文献,对吕尚入周的因由时机及其“为文武师”的史迹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与辨析,论证了吕尚不仅是西周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开国元勋及缔造者,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谋略家、军事家、政治家与理财家。  相似文献   

14.
戈夫曼的角色距离理论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角色”这个概念是社会学中普遍运用的概念之一。研究“角色”这个概念,其意义十分重要。在这篇论文中,笔者拟对欧·戈夫曼(加拿大社会学家,1922年生于加拿大,至今在世)的“角色”概念以及“角色距离”的理论框架进行初步的分析。一、戈夫曼“角色”概念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青春期被喻为“狂风骤雨期”,青少年可能比年幼的儿童和年长的成年人有更大的情绪抑制和控制的需求。情绪抑制控制能力与冒险行为、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有关。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探讨青少年与成人之间的情绪冲突控制的差异。31名早期青少年(男生19名;M年龄=12.66岁)和33名成年人(男生16名;M年龄=20.15岁)完成了面孔-词Stroop任务。在该任务中,情绪词叠加在情绪面孔上构成一致和不一致条件,被试被要求判断面孔的效价(面孔任务)或词语的效价(词语任务)。分析两组被试在行为表现和与情绪信息加工相关的ERP成分上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1)青少年在面孔判断任务中存在Stroop效应(一致性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比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间短),而对于成年人而言,在面孔和词语判断任务中均发现了Stroop效应;(2)在青少年中,不一致条件诱发的N450波幅显著大于一致条件;(3)N450成分的Stroop效应仅在词语判断任务中出现,而SP成分的Stroop效应仅在面孔判断任务中出现。研究结果提供了神经证据表明,与成人相比,青少年处理情绪冲突的能力较差,这可能与其情绪控制相关的前额叶...  相似文献   

16.
“四字格”是汉语中四个音节构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组合格式。在遣词造句中,首先把四个单音节词组合成一个整体,然后再以板块的形式出现在句子之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四言熟语、成语及其他四音节词组。 汉语音乐性强,要求音节平稳、节奏和谐、结构对称,这是“四字格”得以形成的客观需要;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比重大,便于灵活运用,又为“四字格”得以实现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早在周代就形成的四言诗及后代辞赋、骈文的影响,也是“四字格”日益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字格”的来源,可分为常见用词法构成、寓言故事概括归纳、古书语句的节缩和扩展三种类型。 一、常见构词法构成  相似文献   

17.
1前言“和”与“或者”是汉语中的两个虚词。当它们作连词时,分别表示并列关系和选择关系,它们又有逻辑上的意义与语言上的意义之分。国外有学者曾对儿童“和”与“或者”的理解情况进行过研究。BoS.Johansson和BarbroSjolin(1975)使用三种测查方式──“自发使用测查”、“故事测查”、“示物测查”,研究了幼儿对“和”与“或者”的理解情况,发现;4岁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和”与“或者”(“AND” &“OR”),儿童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受语境影响。我国朱曼殊、缪小春(1989)研究了幼儿对几种…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毕生的思想与上帝/神性难解难分。在后期重要著作《哲学论稿》中,海德格尔形成了对其后期思想具有规定作用的“存在/存有历史”观,以及以“本有”(Ereignis)为核心词语的后哲学之思。而在“存在/存有历史”思想的最后一个“关节”即“最后的上帝”一节中,海德格尔形成了与“本有”相关的神性之思,后者不同于传统神学——我们愿意称之为后神学的神思。  相似文献   

19.
谜语问题解决中线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谜语在性质上属于顿悟问题,当谜语的谜底为汉语成语时,这样的谜语问题称为成语谜语问题。本研究探讨线索在成语谜语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特点与方式。三个实验以汉语成语谜语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了语义线索与规则线索,操纵了线索的有效性(有效线索占75%,无效线索占25%),以及线索呈现的时间长短(长时间即阈限上呈现线索(实验1),短时间(20ms)即阈限下呈现线索(实验2与实验3))两个因素。实验1与实验2的任务是要求被试写出成语谜语问题的答案(谜底),实验3则要求被试从6个备择答案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被试为武汉某大学的206名低年级本科生。实验结果表明,(1)无论是阈限上还是阈限下呈现规则线索,有效规则线索对成语谜语问题的解决具有促进作用;(2)有效语义线索对谜语问题的解决具有促进作用,而且,阈限上有效语义线索对谜语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更大;(3)阈限上呈现两类无效线索时,它们对成语谜语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干扰作用;但是,阈限下呈现两类无效线索时,它们对成语谜语问题的解决没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写文章是要讲求美的。文章之美,可以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譬如材料用得丰富,能够给人以充实美;结构安排合理,可以给人以协调美;抒情酝藉,表现为含蓄美;描写细腻,又显出柔抚美……甚至一词一字运用得当,也会增添文章的美色。近代学者刘师培所谓“益助词以足句”就是指出要通过合理地使用辅助性词语(主要是指虚词)来加强文章的声感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