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般情况 德国是近代资产阶級心理学的策源地,所以心理学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許多心理学研究机构都遭到破坏,但在战后很快又恢复了。西德的心理学仍保留着战前欧洲大陆心理学的传统,哲学理論色彩比較浓厚。許多馮德时代晚期的心理学家依旧工作着,并继續发展着他們的学說。格式塔理論对于西德心理学影响很大,許多工作是在这个理論指导下进行的。西德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象美国那样零散围  相似文献   

2.
荆其誠 《心理学报》1961,6(2):65-74
一、一般概况 日本早期的心理学 日本早期的心理學是在德国心理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明治(1868—1912)初期,西方心理学开始传入日本,德、美、英和丹麦等国的心理学者(A.Bain,J.Sully、W.Wundt、G.T.Ladd、H.Hffding)的著作被譯成日文。馮德(W.Wundt)和鉄欽納(E.B.Titchener)的构造主义对当时日本心理学起着最大影响。現在日本东北大学(仙台)还保留着馮德的紀念館,其中收藏了馮德的著作和传統的心理学实驗仪器。  相似文献   

3.
程迺頤 《心理学报》1959,4(1):59-60
这本书是对唯心主义心理学中一个派别的历史評述。构造心理学派是十九世紀后期德国的心理学家馮德开創的,鈇欽納把它带到美国。在这两国当时都成为心理学的主流,在西欧其他各国  相似文献   

4.
1961年以来,馮友兰先生写了不少关于哲学史方法論的文章。“普遍性形式寓于阶級性之中”这个理論,是馮先生哲学史方法論的核心和实质。要弄清馮友兰先生的这个理論,还是先从他的“普遍性形式”这个概念讲起。一、“普遍性形式”及其真实性“普遍性形式”,馮先生有时写作“普遍性思想”,有时写作“普遍形式”,有时则写作“普遍性形式的思想”,說法略有不同,意思完全一样。馮友兰先生所讲的“普遍性形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馮先生說: “孔子所說的‘爱人’就其普遍性形式說,是超阶級的爱。”  相似文献   

5.
(一) 問题的提出近年来,有关历史問题、哲学史問题的爭論,都涉及到史学方法論的原则問题。究竟历史研究能否成为科学,也是爭論問题之一;这一争論又首先涉及对历史研究的对象問题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这在近代史学思想史上是一个老問题,在新形势下被重新提出来,則具有一定的新意义,頗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討論。問题是由馮友兰先生提出来的。馮先生从哲学及其他科学研究“一般”,历史学只研究“个体”,而“个体”非“类”等前提出发,得出了历史非科学的結論;并把这一問题作为“关于历史研究的一般性的問题”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馮定同志的《平凡的真理》一书,大肆宣揚資产阶級和现代修正主义的哲学。它的突出的表现是:抹煞人的社会性,用生物学规律来解释社会现象,取消阶級和阶级斗争。“争取生存”論就是这种錯誤思想的集中反映。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批判。(一) 首先,馮定同志提出的“争取生存”論,涉及到了关于人的本质問题。什么是  相似文献   

7.
最近以来,馮友兰先生发表了許多文章,闡述了他的关于思想的“普遍性形式”的观点。随着討論的深入,馮先生对这个观点,不断地作了一些补充,論点更加系統,我們和馮先生的分歧所在也就越来越明白了。馮先生关于思想的“普遍性形式”的观点,概括起来讲是:一、所謂“普遍性形式”,“就是把一个阶級的利益說成是普遍利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都是以超阶級的形式提出的”实质上馮先生所謂的思想的“普遍性形式”,也就是思想的超阶級性。这种思想的“普遍性形式”和思想的“阶級内容”的关系,照馮先生的看法就是:“普遍性形式即寓于它的阶级性之中”。  相似文献   

8.
资料     
一、伯恩斯坦爱杜阿德,伯恩斯坦(1850-1932)——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極端机会主义派的領袖,修正主义、改良主义的理論家,工人阶級的叛徒,苏联的死敌。早在他的最初的一些論文中,伯恩斯坦就反对建立無产阶級的阶級政党,宣傳拒絕無产阶級革命,鼓吹通过改良把資本主义社会改進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反馬克思主义思想。伯恩斯坦和格赫别尔格及施蘭姆合作的“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回顧”(1879)一文曾受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尖銳批評。伯恩斯坦是德  相似文献   

9.
哲学与科学     
一如果以衡量天文学或植物学的同样尺度来衡量哲学,那哲学就恐怕不能称为一門科学。哲学家們各有一套理論,但他們无法根据这种理論作出預測;这种理論无法凭經驗来证明或駁倒,而科学理論却能如此。誠然,你可以反駁我說,一切科学領城內的情况并不都是这样。古生物学家就不作預測,純粹数学就不需要經驗。不过历史科学的結論虽然沒有預測性,但无論如何可以凭經驗来檢驗。純粹数学的定理虽然不能凭观察来推  相似文献   

10.
《江汉学报》1964年第4期发表張立文《論“治統”与“道統”的关系》的文章,对馮友兰去年发表的《关于孔子論仁的思想的一些补充論证》(《学术月刊》1963年第8期)《再論关于孔子討論中的一些方法論上的問题》(《文汇报》1963年10月8日)《关于孔子討論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哲学研究》1963年第6期)三篇文章中提出的“君师分开”的說法,提出批評。作者把馮友兰的观点归納为以下两点: 第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君和师是相提并論的,有所謂治統和道統,君就是封建社会中政治统治的最高统治者,是屬于治統这一方面的;师就是为封建统治阶級制造幻想的思想家,是屬于道統这一方面的。孔子是为中国封建統治阶級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报》1961,5(2):75-76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于今年1月間举行論文报告及三年来工作基本經驗的总結。 会議共有論文报告15篇,是該所在1960年5月間举行的論文报告会之后的一次研究工作成果的检閱。論文报告中属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有4篇。在“通过生产劳动对一年級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初步研究”中,报告了通过建立实驗工厂及組織6、7岁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对他們的劳动观点和組織紀律性的培养所产生的显著  相似文献   

12.
魯利亚 《心理学报》1959,4(2):68-70
罗馬尼亚心理学是一門非常年青的科学,它不象生理学和医学那样可以继承过去的丰富經驗,而只是在近几年来才为心理学的独立創造性的研究工作創造了条件。 目前,布加勒斯特的罗馬尼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帕尔洪大学心理教研組与巴甫洛夫神經病学研究所密切联系着的)和克卢日城的巴別什大学心理教研組正在进行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工作。心理学家們的研究工作和理論工作多少都反  相似文献   

13.
在現代資产阶級的認識論中,最流行的真理概念是实証論的概念。实証論的信徒們仗着援引“經驗事实”、“物理材料”、数学和邏輯学的概念及范疇、認識的“实际”結果等等,使得实証論的認識論在資本主义国家的科学界中受到很大的欢迎。唯心主义哲学的一切認識論的概念(对于新实証論的真理概念,也完全可以这样說),都是随便抽出复杂而矛盾的認識过程的某一方面,將它絕对化,变为不可动搖的教条,而使認識同自然、物質脫离。同时,不同的認識論的概念將認識过程的不同方面絕对化;使这些概念不同于其他唯心主义的概念的  相似文献   

14.
意识问题对心理学来说,历来都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而在我们考虑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它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究竟什么是意识呢?那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在西方心理学中,抛开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分野不论,一般是把意识等同于心理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甚至完形心理学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例如,构造派  相似文献   

15.
荆其誠 《心理学报》1961,6(1):59-67
一、一般概况 20世紀上半世紀資产阶級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其分界点。本世紀初叶的心理学企图建立关于心理(或行为)的全面的理論,学者們致力于創立“系統”、“派别”、“主义”,并勾划出了本世紀資产阶級心理学的輪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心理学的理論讨論一度陷于沉寂,到战后再度活跃起来,活动的  相似文献   

16.
徐联倉 《心理学报》1960,5(2):72-73
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俄罗斯苏維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科学院院士,著名心理学家斯·列·魯宾斯坦于1960年1月11日晨逝世。魯氏是世界知名的心理学理論家,对心理学的哲学問題有重大貢献,同时魯氏又是許多实驗研究工作的領导者。他的科学著作被視为苏維埃心理学中的奠基性的文献,在建立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过程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問題,“人民日报”于七月四日發表了江泉同志的一篇文章,对过去爭論中的意見加以归納并作了具体的分析。他把过去爭論中的意見归納为三派:第一派是,自西周起就已經进入封建社会;第二派是,春秋战国之交是封建社会的开端;第三派是,奴隶制的下限是在东汉末年或者魏晋时代。这三派意見在我国历史学界各有其代表性的历史学家,但每派意見当中在一些具体观点上也不都是一致的。这就形成了众說紛紜的爭論。在党提出了“百家爭鳴”的号召后,北京的学术界曾經在聚会、座談中特别提出这个問題,希望我国史学家展开討論,以取得結論性的意见。我国有許多历史学家們也正  相似文献   

18.
程迺頤 《心理学报》1959,4(2):14-20
心理学是一門年青的科学,而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产阶級思想和資产阶級思想,发生尖銳斗爭的場地,所以,心理学中許多根本問題常常发生爭論。去年在我国心理学上发生一次大爭論,是兴无灭資两条道路的斗爭。去年的爭論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見,但有些問題是更明确了,有些問題是尖銳地提出来了。去年的爭論中,許多人指出了在我国心  相似文献   

19.
关于心理学主义和社会学主义的争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被政治事件打断了:关于心理学主义的论战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终止了,关于社会学主义的论战则因希特勒上台而停止了。然而,至少对关于心理学主义的论战,以后的几代哲学家对谁是赢家几乎没有什么疑问。当然,赢家是弗雷格和胡塞尔。如果曾有过不确定的话,那也仅仅是关于谁应得到一等奖的问题;分析哲学家投了弗雷格的票,而现象学家则选择了胡塞尔。共识的力量尤其可以从这样一个事实中看出,即在关于心理学主义的论战中,那些关键的反心理学主义的专题论文,已经成了20世纪一般的西方哲学、尤其是分析哲学的经典文本。在英美世界中。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瓦伦斯为悼念梅劳-庞蒂逝世而作的。作者为梅劳-庞蒂吹噓道,“梅劳-庞蒂的思想,和通常发表的恰成对照,绝不合有什么从头开始的暗中摸索,絕不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来和某种先前的理智上的定論作斗爭”。作者认为,虽然胡塞尔在《行为結构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黑格尔在《知觉现象学》中“成为中心”,但是,梅劳-庞蒂不論是对胡塞尔或对黑格尔,“都毫不动搖地保持着自己的立場”。作者詳細地說明了梅劳-庞蒂怎样从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出发,而又离开他們,达到自己的带有經驗主义色彩的主覌唯心主义結局:“整个的存在物都是生根于知觉之中,以知觉当作它的泉源和出发点”。瓦伦斯說,梅劳-庞蒂所談的乃是“一个人性問題,正是这种人性創造了这个唯一可能的世界。人是唯一能够揭示一些东西的存在物,而一切揭示——这个世界只有通过这种揭示才得以出现——乃是来源于我們和事物的实际共存状态”。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为梅劳-庞蒂的主覌唯心主义作了許多吹捧和宣揚之后,紧接着就竭力歪曲和攻击馬克思主义哲学。瓦伦斯一方面强調“梅劳-庞蒂和馬克思取得一致的一些論点”,胡說什么“象馬克思一样,梅劳-庞蒂在实在的各个平面上都闡明了并且强調了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发展并确立起来的那些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辯証結构”,认为“人与人之間的关系的基础是建立在以征服自然为目的的工作之中”,企图以存在主义曲解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瓦伦斯則大力发揮梅劳-庞蒂反对馬克思主义的論点,誣蔑馬克思主义是“荒謬的”,說馬克思指望人民群众自觉地創造自己的历史而达到无阶級的社会“这种希望是会落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